猨翼多怪物,崖陡不可攀,《山海經》之山經,猨翼山之旅

2020-12-24 巴山文史君

我們這一行人,循著遠古治水英雄大禹和他的助手伯益的足跡,經歷了招搖山和堂庭山之旅,今日來到了猨翼山下。

猨翼山在堂庭山往東三百八十裡處。

「又東三百八十裡,曰猨翼之山。」——《山海經》

我們今天的任務就是探索這座山。

因為事先已經得知猨翼山異常陡峭險峻,極難攀登。所以,我們不但準備了充足的乾糧,還帶上了繩索、巖釘等攀巖工具。

當全副武裝的我們興致勃勃地來到猨翼山山腳下時,我們立刻就明白了,所謂的「陡峭險峻,極難攀登」絕非誇大之詞,視野之內的猨翼山山體與地面幾近垂直,無可攀足。

「又東三百八十裡,曰猨翼之山……不可以上。」——《山海經》

我們在山腳下尋找著可能的攀援位置,但是,所有的地方,山體都異常疏鬆,完全扎不住巖釘。

擔心山體遭受人為破壞,我們暫時停止。經過詳細討論,最後決定採用我們最不願採用的辦法,乘坐熱氣球,直接上山頂。雖然這樣會錯過許多山間的奇異風物,也大大缺失了徒步登山的享受。

當落日的餘暉染紅了猨翼山時,熱氣球運到了。我們就地安營紮寨,一夜無話。

翌日,當第一縷晨曦躍上山頂時,我們就開始忙碌了。

一切準備就緒,飛起!

熱氣球慢慢離開地面,向山頂緩緩飄去。

我們瞪大了雙眼,向所經之處仔細搜索,儘可能多地捕捉著所看到的一切。

快到半山腰時,一條巨大的裂谷出現在眼前。裂谷刀削般的崖壁上長滿了虯曲盤旋、張牙舞爪的樹木。那樹種使我們從未見過的,無人識得。樹上纏繞著許多毒蛇蝮蟲和另外許多怪模怪樣的蛇。

「又東三百八十裡,曰猨翼之山……多蝮蟲,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山海經》

那些蛇見了我們,好像非常生氣,憤怒地向我們飛撲。雖然距離很遠,不可能撲到我們,但我們依然感到心驚。

熱氣球繼續上升,眼前忽地開闊了,原來是一片池塘。

當我們的熱氣球飛過池塘上空時,水裡譁譁譁地猛然竄出了許多長相怪異的魚,奮力向我們飛撲,像前面見到的那些怪蛇一樣,似乎很生氣。

但它們畢竟是蛇,飛不了多高,又噼裡啪啦重新墜落到水中,這讓我們又是一陣心驚。

「又東三百八十裡,曰猨翼之山……水多怪魚……多蝮蟲,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山海經》

熱氣球終於升上了山頂,我們立刻眼前白花花的有點睜不開眼。很快適應下來,眯著眼睛一看,原來山頂上遍布著大量的白玉。

「那是白玉嗎?」

「應該是。」

我們選擇著降落地點。

忽然,不知從哪裡竄出一大群野獸,咆哮著衝到熱氣球下面。它們長相怪異,醜陋無比,而且,一個跟一個長得都不一樣,差異很大,不可名狀。

野獸們憤怒地向我們咆哮,聲音也很怪異。有的飛身向我們猛撲,有的揚起爪子在向我們扑打,有的抓起地上的砂石向我們大力投擲……

我們嚇得魂飛魄散,用最快的速度飛離了山頂。

當我們既興奮又驚魂未定地安全降落在山腳下的營地時,突然發現熱氣球裡有一塊白白的東西。

「哇!是白玉!」

「又東三百八十裡,曰猨翼之山,其中多怪獸,水多怪魚,多白玉,多蝮蟲,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山海經》

//感謝您的閱讀,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的想法//

相關焦點

  • 《山海經》中所說的「猿翼山」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
    不過我相信《山海經》中所有的記載都是真實的,歲月過於幽遠,這些真實被蒙上了厚重的面紗,我們無法窺探它最初的模樣罷了。《山海經》南山經中有一段記載:又東三百八十裡曰猨翼之山。其中多怪獸,水多怪魚。多白玉,多蝮蟲,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山海經.南山經》猿翼山,應該寫作猨翼山,猿通猨,意思比較明確,不必多做解釋。
  • 鵲山凡九山,綿延三千裡,《山海經》之山經,鵲山系完美收官
    昨天,我們遊歷了《山海經》鵲山山系的箕尾山。至此,我們對鵲山山系的招搖山、堂庭山、猨翼山、杻陽山、柢山、亶爰山、基山、青丘山、箕尾山等九座山已經全部探遊完畢。在「不可以上」的猨翼山,我們坐在熱氣球裡,見識了生活在山上的怪獸、怪魚、怪蛇,還有形狀張牙舞爪的怪樹,還意外地獲得了一塊白玉。在杻陽山,我們幸運地見到了身軀布滿華美虎紋、美麗優雅、「其音如謠」的鹿蜀,還有水中那些可愛的「其音如判木」的鳥頭蛇尾的旋龜。
  • 阿妮讀「山海經」,看看南山經的山有哪些奇珍異獸
    接下來會持續給大家推出古籍《山海經》的內容。山之招搖山南方有一個大山脈叫:「山」,山脈的第一座山叫「招搖山」。該山處於西海邊,盛產桂樹和黃金寶玉。山裡有一種草叫「祝餘」,樣子像韭菜,開青色的花朵,吃了它不會感到飢餓。
  • 亶爰有獸焉,自兼雌雄體,《山海經》之山經,亶爰山之旅
    「又東四百裡,曰亶爰之山。」——《山海經》亶爰山的天色也是陰沉如鐵,但早已沒有了雨,也沒有了霧,陰暗的天色下,一切卻是清晰的,亶爰山清清楚楚地站在我們眼前。亶爰山的山貌跟柢山很類似,雖然山裡多處可見涓涓流水,但放眼望去,整個山體都是光禿禿的,跟柢山一樣,寸草不生,荒蕪貧瘠。
  • 趣談《山海經》|即翼山—蝮蟲,中國龍文化的起源?
    又東三百八十裡,曰猨翼之山,其中多怪獸,水多怪魚,多白玉,多蝮蟲,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即翼山堂庭山再往東三百八十裡有座山,名叫即翼山(注①)。現今各種校本大都都把「猨翼之山」寫成「即翼山」,猨同「猿」。明代文學家楊慎曾對「猨翼之山」做過解說,他說猨是沒有翅膀的,為了突出這座山的兇險難登,特意用猨翼命名。意為猿猴本就擅長攀爬,就連猿猴到了此地都覺得自己少了一對翅膀,由此可以看出此山的確險峻。
  • 《山海經》中的妖怪出現在JK·羅琳的小說裡,這究竟是什麼怪物
    中國的神奇之書命名為《山海經》,這部書中的怪物竟然出現在世界著名奇幻小說家JK·羅琳的書中。《山海經》是中國先秦時期(約2000年前)一部傑出的古籍,它是中國最古老的神話傳說書籍之一,這本書的作者不詳,中國現代學者認為整本書是幾次完成的,而且可能不止一個作者。全書共18卷,包括《山經》5卷、《海經》13卷,《山海經》的內容主要是地理知識和從民間傳說中收集的珍稀動物。
  • 《山海經》作為中國古代第一奇書,咱們來扒一扒這本書的概況
    《山海經》作為中國古代第一奇書,裡面都說了些什麼呢?這本書的正文只有三萬一千多字,但是書裡卻描繪了一個非常廣闊的世界,講述了一個中國古人心目中的奇幻世界。說起中國的奇幻世界,可能大多數人會首先想到《西遊記》。你肯定記得《西遊記》裡那個只有女子、沒有男性的「女兒國」。但你可能未必知道,女兒國並不是《西遊記》的原創,它是從《山海經》裡面繼承過來的。
  • 研究《山海經》的四大流派
    關於山海經的解讀分為四大流派,分別是神話派、歷史派、地理派和自然科學派。今天就為您一一道來。神話派文學神話派認為此書是神話的匯集,如文學家魯迅認為:「中國之神話與傳說,今尚無集錄為專書者,僅散見於古籍,而《山海經》中特多。
  • 《山海經》:神話的盡頭,就是歷史的開始
    1 1 1 首先,「怪"在其形式之獨特。《山海經》可分為《山經》、《海經》兩個部分。其中《山經》分東西南北中五部分,又叫《五藏山經》。
  • 《山海經》有多荒誕?一場讓人細思極恐的上古暗湧浮出水面
    《山海經》是我國文學歷史上的一本傳世著作,這本書分為山經和海經兩部分,描寫了許多上古時期的地形特徵,同時《山海經》的文筆雖然荒誕怪異,卻又令人感到十分神奇,書中描繪了大量古代神話傳說故事,還有古代文化的起源。
  • 《山海經》中有哪些細思恐極的細節,《山海經》是一本什麼書?
    《山海經》這本成書於先秦時期的書籍,被後人歸為帶有神話色彩的地理書籍。該書中涵蓋內容廣泛,主要有古代神話,地理,動物,植物,礦物,巫術,宗教,歷史,醫藥,民俗,民族等方面內容。《山海經》據說原本是有圖的,但在魏晉時期這本圖畫書冊《山海圖經》失傳,《山海經》全書共十八卷,講述山經的佔五卷,海經有八卷,大荒經四卷,而海內經僅一卷。
  • 可以當作神話故事看的一部先秦古籍,《山海經》
    這部奇書就是《山海經》,它成書時間一直是個謎。學術界的主流觀點認為,《山海經》成書時間在戰國時期,作者是楚國人。《山海經》從內容上看,更像一部百科全書,涵蓋了歷史、地理、動植物、礦物、民俗等方方面面的信息。《山海經》分為《山經》和《海經》兩大部分,《山經》的內容佔了全書的三分之二。
  • 《山海經》,中國最古老的一部地理書,也是最古老的神話故事集
    至於作者到底是一個人,還是一群人,也是沒有結果,所以,現在出版的《山海經》上作者那一欄,寫得都是「佚名」,即「不知姓名之人」。但是,不過這些都不重要,這只不過是為這本「奇書」又增添了些奇幻色彩罷了。《山海經》現存18卷,影視作品但根據《漢書》中對《山海經》的記錄,《山海經》的真實數量遠遠不止如此,看來是因為當年的保存出現了什麼事故,才導致《山海經》餘下文章的丟失,我們現在看到的《山海經》已經是如此的綺麗了,如果是完整的一本書,那該多令人震撼啊。
  • 上古奇書《山海經》真是虛構神話?書中記載的異獸,如今已被找到
    ,使得我國著名的司馬遷更是留下:「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餘不敢言也。」 《山海經》中記載的第一座山是招搖山,招搖山並是廣西桂林市興安縣的貓兒山,《山海經·山經·卷一·南山經》記載:「南山經之首曰山。其首曰招搖之山,臨於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
  • 上古奇書《山海經》的秘密:山川和神話共存,異獸和仙人並舉
    也許《山海經》原本就是一個平淡無奇、樸素無華的書,講的都是當時古人司空見慣的事情,古人們不能完全認識當時的世界萬物,只能用看到的和想像到的來描繪。滄海桑田間,後來的我們距離那時候太過遙遠,已經不能很好地理解了古人們的記載,看到《山海經》的神奇記載,就不由自主地給它添上了神秘的色彩,使常見的事物也變成了不解之謎。
  • 《山海經》記載的異獸真的存在過?是史前核戰爭後的產物?
    近年來很多中外學者紛紛改變了對《山海經》的認識,將之看作是一部史前時代遺留下來的有價值的地理、生物類著作,而這種認識上的轉變,一下子就產生了完全不一樣的看法:《山海經》五部《山經》中每一座山都詳細介紹了方位、物產及其用途,迥然不同於虛構的志怪小說,分明是一份內容詳實的大陸地理、生物資源勘察報告。
  • 先秦重要古籍、神話傳說最古老的奇書——《山海經》
    據《山海經·海外西經》記載:「刑天與帝至此爭神,帝斷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為目,以肚臍為口,操幹戚以舞」。《山海經》中家喻戶曉的神話故事,初了刑天、夸父的故事,還有很多,比如精衛填海、后羿射日等等。《山海經》是一部先秦重要古籍,這本書的作者不詳,可能作者並非一人,也並非成書一時,這部書也是一本傳話傳說最古老的奇書。《山海經》流傳傳世的版本共十八卷,為《山經》五卷,《海經》十三卷。
  • 《山海經》中離奇的記載,如果被證實,將解開許多世界謎題!
    《山海經》,堪稱中國最為神秘未知的一本書。就連博學如司馬遷,他對《山海經》也是抱懷疑態度。據《史記》載:「言九州山川,尚書近之矣。至禹本紀、山經所有怪物,餘不敢言之也。」他認為,談九州山河,《尚書》接近於事實,而《禹本紀》、《山經》中所有怪物,他不敢談論。但事實上,司馬遷錯了,因為記錄大禹時期的地理的,正是《山海經》。
  • 《山海經》背後隱藏著現代人類起源之謎的秘密?專家:可能是真的
    食黍,食獸,是使四鳥有黑齒之國,帝俊生黑齒,姜姓,黍食,使四鳥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國,姚姓,黍食,使四鳥有襄山,又有重陽之山,有人食獸,曰季釐。帝俊生季釐。故曰季釐之國有西周之國,姬姓,食谷,有人方耕,名曰叔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