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勃發展的臨空經濟產業:航空城商業磁鐵

2020-12-04 航空之家AH

John Kasarda/文 Yankee Joe/編譯

如今的機場是強有力的商業磁鐵,亦是大都市地區的加速器。它的功能和我們過去城市中央火車站類似,正在越來越吸引更多的商業活動,創造更多就業和商業發展。

但是,機場的影響力更大,並在空間和功能上更為綜合性。機場本身通常包含有數千英畝的商業地產。從零售終端、休閒服務到辦公樓、酒店、會議展覽中心,再到保稅區和自由貿易區,其中包括電子產品組裝、增值物流、生物醫藥產品、易腐物品和電子商務配送。

對于越來越多的機場而言,這種商業發展已經成為非航收入超過航空收入的重要因素。

由於機場承擔了大都會中心的大部分功能,包括文化景點和休閒目的地,例如新加坡樟宜機場的星耀樟宜(Singapore Changi Jewel),它本身就成為機場城市。

而且,作為全球和本地的具體接口,空中通道正在迅速吸引時間敏感、高價值產品和人員之間的流動——例如從新鮮龍蝦和疫苗到投資銀行家和跨國律所。

這些企業和工業設施相互吸引,並可以進入機場,從而形成一個擴展的航空城市,其中機場城市是多式聯運、多功能的商業和物流核心。

中國正在引領潮流

亞洲在機場城市和航空都市的發展方面處於領先地位,中國是該地區最熱衷於航空都市模型的國家,其中100多個機場和周邊地區都遵循這一原則。

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北京首都(PEK)、上海虹橋(SHA)、廣州白雲(CAN)和鄭州新鄭(CGO)。

北京首都機場是亞洲最繁忙的機場,2019年旅客吞吐量超過1億人次,其機場城市物流園(ACLP)是發展基石。

ACLP耗資約59億人民幣包括航空貨運、航空快遞中心、進出口倉庫,連帶辦公大樓的綜合支持服務區和保稅產品展覽。

從2018年到2020年,生物醫藥、智能電子和跨境電商的新企業位於機場城市物流園區。

ACLP現在是178平方公裡的北京機場核心經濟區(BACEZ)的一部分,該區域一直延伸到北京的順義區。BACEZ擁有3000多家企業,其中包括50多家財富500強企業。

該地區的順義區正在繼續從傳統產業向高科技組裝和面向航空運輸高科技裝備和知識型商業服務轉型。

同時,上海地鐵和虹橋機場無縫連接,使得上海和上海機場的區域可以通過高速鐵路接軌。

上海一些比較有特色的辦公樓構成了這個機場邊緣城市,到2020年,已建成300多座高端建築,建築面積約560萬平方米,總投資超過1000億美元。

其中包括面積達200萬平方米的大型國家展覽館,以及國際和國內企業總部的辦公樓,高級商務和專業服務的知識工人,金融和貿易企業,經濟組織和高檔零售業。

在2018年至2020年間,增加了著名國際學校,一個擁有約2000張床位的醫院和四家五星級酒店。

目前約有65萬人在虹橋空港城工作,也就是虹橋CBD。

廣州市是中國南方航空公司的樞紐(中國機隊規模、收入和載客量最大),以及聯邦快遞的亞太樞紐。因此廣州這座珠江口岸的城市在航空業的發展方面具有重大優勢。

然而廣州航空城的建設進展緩慢,部分原因是無法協調地方轄區和其他主要利益相關者採取協調行動。

2015年9月,廣州建立116平方公裡的大都市開發區(GADD)才解決這一問題。

在保稅區的擴張和機場宏偉的新客運站推動下,2017年至2020年期間,廣州航空在物流和跨境電子商務、貿易和展覽、酒店以及辦公樓建築方面的投資加速。

其中最大的是佔地67公頃的中國-澳大利亞-紐西蘭-韓國自由貿易園(6.02億美元),以及投資13億美元的綠地集團/廣東省機場管理局合資企業,佔地33公頃。

這兩個項目距離CAN只有3公裡,前者專注於貿易,後者主要針對於航空業總部、金融機構、政府行政辦公室和酒店。

從2013年3月正式開業以來,佔地415平方公裡的鄭州航空港試驗區(ZAEZ)以鄭州新鄭國際機場(CGO)為中心。2019年4月《人民日報》冠以「中國航空大都市」之名。

去年,ZAZE中組裝了超過2億部智慧型手機,電子信息產業的產值高達442億美元。快速發展的生物醫藥園區、矽晶圓製造設備、酒店和辦公樓,以及中國最大的貿易和展覽中心之一的建設,為智慧型手機組裝園區提供了補充。

僅在2019年,就有22個重大項目落戶ZAEZ,總投資額高達119億美元。在過去五年中的四年,CGO開通了29條國際航空貨運路線,一直是中國航空貨運量增長最快的國家。

正在規劃中的中國航空大都市,包括2019年9月啟用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和位於中國湖北省的鄂州機場,省政府和順豐速運(中國最主要的航空物流供應商)合作開發一個價值60億美元的航空貨運機場,他們雄心勃勃的想把這裡打造成亞洲最大的機場,希望每年可提供760萬噸的貨運量。

亞太其他地區

航空城在亞太其他地區也很活躍。仁川國際機場(ICN)在2019年完成7120萬名旅客和250萬噸貨郵吞吐量,是亞太地區綜合性最強的航空城。

ICN兩個航站樓的免稅商店在2019年賣出了超過24億美元。在龐大的物業上,還有大量的商業地產項目,其中包括辦公大樓、五星級酒店、綜合度假村、水上公園和主要物流區。鐵路連接著機場物業的關鍵部分。

在ICN圍牆外,面積達209平方公裡的仁川自貿區也在建設更大的航空城。從2010年到2020年,安全區在現代貨物裝卸和商業服務領域吸引了超過400億美元的投資。

可以說,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松島國際商業區(Songdo IBD),這是一個耗資350億美元的智慧城市,在6.1平方公裡的土地上拔地而起。

由於紐約的Gale International和韓國最大的鋼鐵生產商浦項制鐵(POSCOE&C)之間的分歧,松島的建設在過去三年進度有所放緩。

香港國際機場(HKG)和外圍地區完全融入了機場和城市的發展。除了提供大量的終端零售和休閒服務外,該機場還有大型酒店,並在亞洲國際博覽館擁有國際會議和展覽中心,多功能的世界貿易中心和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貨運設施。

東湧新城距離機場邊界僅有500米,高層住宅、購物中心和文化場所也在不斷擴展。

機場附近的香港迪士尼樂園度假村在2019年接待了將近700萬遊客。2020年,兩個新的主題區域也在興建,包括冰雪奇緣和香港史塔克博覽會。

2018年10月,55公裡長的香港-珠海-澳門大橋開通,這對於中國的珠江三角洲和香港國際機場進行整合至關重要。此外,高速輪渡和快速鐵路的開通,將香港國際機場航空城變身成為多式聯運的航空大都市,覆蓋人口約4千萬。

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零售商鋪林立,航站樓內還有異域風情的花園,酒店設施,電影院和遊泳池,這些設施都是機場經常被評為全球最佳旅客便利機場的原因。

2019年10月星耀樟宜開業,它就在1號航站樓,佔地3.5公頃。星耀樟宜堪稱世界之最,它擁有獨特的玻璃屋頂和鋼結構外立面,高達10層,佔地面積13.4萬平方米。這個綜合體包括景觀花園、300家商鋪和餐廳、一家酒店等。建築中心還有一個40米高的室內瀑布。機場外,還有物流和產業園、會議中心、大學校園、綜合度假村等。

印度甘地國際機場由GMR集團運營。這座位於印度南部城市海得拉巴的機場還是一座主題航空城。根據總體規劃,這裡將建設六大產業集群:航空航天、商業服務、教育、休閒娛樂、醫療健康和物流服務。

每個產業集群的規劃設計都能結合用地功能。在1500公頃的航空城內有一個綜合性經濟特區,布局溫度控制和快速分撥,MRO,飛機發動機零件製造和其他航空業。

向機場外延伸10~20公裡,更大的海得拉巴航空城由IT和其他以航空為導向的高科技領域主導。印度的IT巨頭Infosys和Wipro,以及美國的微軟和Sikorsky等公司都擁有大量的園區。

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國際機場(KLIA)的目標是成為吉隆坡國際機場(KLIA Aeropolis)的商業發展和國際貿易的主要平臺。

Aeropolis的面積很廣,佔地1萬公頃,其中3000公頃用於商業、工業、機構和休閒用途。

迄今為止,Aeropolis已經實現了幾個重要的商業目標,包括擁有一個自己的F1賽車場,出色的候機樓零售區和旅客休閒服務以及五星級酒店,但尚未完全實現其承諾。

截至2020年,既運營機場又運營Aeropolis的馬來西亞機場控股有限公司,仍然專注於實施大規模的機場城市和城市發展計劃。

在其他地發,例如中華臺北,有關抗議徵地的活動減緩了毗鄰桃園國際機場的4500公頃桃園航空城的發展。

桃園縣當局和中央政府機構在2020年解決了農民和其他土地所有者的衝突和環境問題,以努力啟動國家政府的旗艦航空城項目,該項目最初預計將吸引160億美元投資。

2019年,澳大利亞也完成了第二國際機場的西雪梨機場計劃,該機場將建在悉心中央商務區以西約55公裡。

中央政府將為鐵路和公路基礎設施和許多國際公司已經承諾的大量私營部門投資聯繫在一起而做出的巨額財政承諾,為這座大城市提供了支持。機場預計2026年投入運營。

泰國東部經濟走廊U-Tapao機場和菲律賓的Clark機場也對機場城市和擴建的機場進行大量投資。

雖然這兩座機場都是美國的前空軍基地,但克拉克將自己設想為馬尼拉的第二國際機場,而烏塔堡是泰國第三大機場,並計劃建設連接1小時連接城市和機場的高鐵。

菲律賓啤酒巨頭聖米格爾公司(San Miguel Corporation)提議在馬尼拉以北11公裡處的布拉坎(Bulacan)機場建一個新的國際機場,但是有關鄰近河口的環境問題和當地漁民的抗議都受到影響。

相關焦點

  • 臨空經濟區的發展趨勢和典型案例
    一、臨空經濟區的發展布局臨空經濟是以機場為核心,整合物流、人流、資金流、信息流,在機場周邊形成經濟發展走廊、臨空製造業產業集群以及航空運輸相關的產業集群,進而形成以臨空指向產業為主導、多種產業有機關聯的獨特經濟發展模式。
  • 長沙臨空經濟示範區:產業加速集聚 經濟振翅騰飛
    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團一行在湖南紅土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合影留念。如今,長沙與順豐的戰略合作是長沙大力發展物流經濟的典範,也是長沙打造交通物流中心的具體舉措。如今,長沙臨空經濟示範區進駐了以中國郵政、順豐和圓通航空物流項目為代表的航空物流業,以南航、廈航、奧凱航空公司基地為代表的航空服務業,以百聯奧特萊斯、聯通數字閱讀基地和萬豪酒店為代表的高端服務業等重大項目。不可遏制的蓬勃發展態勢,讓不少企業心生嚮往,主動謀求借勢發展。
  • 2020年中國臨空經濟市場規模及發展趨勢分析 政策推動臨空發展...
    國家臨空經濟區歷經10餘年的建設和積累已經步入「二次創業」階段,作為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和區域經濟的重要內容,空港示範區正不斷發揮交通銜接、對外交流、產業聚集等功能,不僅是各地政府、企事業單位營商與投資工作的熱點,更是我國實現區域協調發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向。
  • 廊坊臨空經濟區「硬核措施」助力建設世界一流航空城
    廊坊臨空經濟區發布高質量發展「1+6+5」系列政策體系,打造京津冀協同發展示範區、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硬核措施」助力建設世界一流航空城「1+6+5」政策體系中,「1」是指《關於促進廊坊臨空經濟區(自貿區)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是推進廊坊臨空經濟區高質量發展的統領性文件
  • 聚焦臨空經濟:歐洲、美洲、非洲的航空大都市引擎
    松下的Denver CityNOW項目和蓋洛德落基山度假村和會議中心就在DEN之外,這也刺激著航空城的發展。因此圍繞DEN和市區相連的機場快線周圍的交通導向型項目也在開發中,有超過1000英畝的混合用途航空城項目在開發中。底特律大都會機場(DTW)是達美航空的樞紐,為一個面臨嚴峻經濟挑戰的地區提供支持。
  •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廊坊臨空經濟區產業政策全球發布會在滬舉行
    今年前9個月,廊坊臨空經濟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22.8億元。  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廊坊臨空經濟區(自貿區)支持高質量發展「1+6+5」系列政策體系面向全球發布,以一個意見為統領,以6項政策為支撐,輔以總部經濟、集成電路、航空科技、生命健康、智能製造等5個支持產業集聚發展的具體措施,打造制度集成創新政策高地。
  • 6大商業體、杭紹臨空經濟示範區!柯橋下個5年發展藍圖來了!
    而在新的規劃下,柯北不僅將集聚「科技創新資源和智能製造產業」,發展時尚紡織、高端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數字經濟等先進產業;還將完善區域內公共服務配套和商務配套建設,生活更加便利,更加宜居。2nd杭紹臨空經濟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值得重點關注在各大片區中,有一些重點平臺,是資源最集中的片區核心,值得特別關注。
  • 武漢重啟國家級臨空經濟區申報,黃陂提前部署相關措施,可喜可賀
    孝感市則打出「不是武漢,勝似武漢」的宣傳語,規劃了100平方公裡的臨空經濟區,擬建成以航空、物流、高新技術產業及高端商居為主的30萬人規模的臨空新城。如果真的這麼發展下去,大漢口西北的發展今天不會輸給光谷東,可惜隨後就走偏了。
  • 長沙臨空經濟示範區高質量建設和發展紀實
    「要以更高站位謀劃長沙臨空經濟示範區未來發展!臨空經濟示範區是長沙四大片區之一,是長沙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源,對長沙經濟社會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今年6月,省委常委、長沙市委書記胡衡華在長沙臨空經濟示範區調研時,對示範區寄予厚望。
  • 綠地世界中心,佔據臨空之門!
    機場,作為一個城市的門戶,對於城市發展起著不言而喻的重要性,國際機場協會將機場喻為「經濟增長的引擎」。 作為中國地理版圖的中心,西安承東啟西,連接南北,有成為「世界航空都市」的潛力。現在,它左手臨空經濟,右手自貿試驗區,完全有了對接國際市場的重要通道,跨越萬裡優化資源配置的底氣。
  • 南寧正式獲批設立臨空經濟示範區,買房人該不該高潮?
    城市群時代,產業轉移騰挪,每個人都在尋找樓市中的掘金點。而找準即將發動的處女地,與時間賽跑,搶佔城市發展紅利,被認為是黃金準則。此次南寧的臨空經濟示範區獲國家發展改革委 民航局批覆,可以說是之前的藍圖得以落地,接下來的板塊配套、產業輸出將迎來裂變。
  • 為美好而來 永清承接轉移產業 未來發展可期
    致敬城市奮鬥者,城市建設,產業先行。永清是臨空經濟區之一,且為承接非首都產業轉移的重點區域,以可持續發展的思路以及國際視野,規劃產業新城大格局,未來將導入大量產業人口,為城市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區域發展前景廣闊。
  • 廊坊臨空經濟區發布「1+6+5」政策體系 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
    「2020年,是廊坊臨空經濟區全面轉入大規模開發建設階段的開局之年。」臨空經濟區(廊坊)黨工委書記兼管委會主任張海川介紹,為支持臨空經濟區高質量發展,廊坊臨空經濟區管委會組織成立政策制度創新專班,歷時10個月研究制定「1+6+5」政策體系,助力打造京津冀協同發展示範區、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
  • 為美好而來,臨空經濟區輻射加速城市產業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永清距離北京新機場直線距離15KM,屬於新空港臨空經濟區之一,且為承接非首都智慧產業轉移的重點區域,屆時,依託永清目前建成以及規劃在建的高鐵、高度、機場輕軌等多維的交通體系,空港城市群間的經濟聯動效應也將有望呈現出幾何級發展幸福基業。
  • 廊坊臨空經濟區成功舉辦智慧城市頂層設計與標準體系發布會
    中國科學院院士夏建白,中國工程院院士戴浩,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主任單志廣,新奧集團主席王玉鎖分別發表主題演講。聯合國國際生態生命安全科學院駐華副秘書長劉舒雅,騰訊公司副總裁王寒冰,東華軟體股份公司高級副總裁、東華雲和智慧城市集團董事長兼CEO郭浩哲,奧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唐偉平;廊坊市政府副市長、臨空經濟區(廊坊)黨工委書記兼管委會主任張海川,市政府秘書長李清濤出席發布會。
  • 申報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武漢多區合力,17、18、28號線將提前
    加快推進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申報工作,儘快設立機場綜保區來完善空港口岸功能,發揮區域得天獨厚的「鐵水公空」交通區位優勢在市級重大產業布局時優先考慮臨空現代產業園(園區有可利用工業用地和備用地塊過萬畝),加快府河溼地公園建設和府河生態環境治理,全面補齊商務休閒、文化教育等配套機構設施,吸引過境商務人流就地就近消費購物,吸引先進位造業和航空製造業安心投資創業,吸引航空高端物流企業進駐納稅,吸引高端人才舒心安家置業
  • 廣州空港經濟區:臨空經濟助穗騰飛
    當前,臨空經濟示範區是廣州增強全球資源配置能力的重要載體,也是推動城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的動力源和增長極。作為國家臨空經濟示範區的核心承載區,廣州空港經濟區多措並舉、蓄勢騰飛,正致力打造國際航空產業城和世界樞紐港。目前,廣州臨空經濟示範區已逐漸形成航空維修與客改貨、航空物流、跨境電商、航空總部、通用航空、飛機租賃等六大產業集聚。
  • 長沙臨空經濟示範區發展及 「臨空一小」變為臨空新城配套學校
    為了避免和「樓市新風向」走丟,看到就記得關注哦~小編今天在市長信箱看到長沙縣臨空產業集聚區的規劃,原規劃建設的 「臨空一小」變更為九年一貫制學校,這也是利好,長沙臨空經濟示範區發展2年來,也有非常大的成效,下面看具體內容
  • 廊坊臨空經濟區新型智慧城市頂層設計及標準體系框架第一批標準...
    規劃建設廊坊臨空經濟區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打造國家發展新動力源的具體行動,是加快推動廊坊高質量發展重要引擎。當前,臨空經濟區已經進入大開發、快建設的黃金時期,總投資177億元的12個產業項目、總投資160億元的127項基礎設施和公服項目加快建設,儲備臨空指向性高端項目達到365個,實現了強市開局、加快發展的良好態勢,預計全年完成投資230億元以上。
  • 下陸打造臨空臨港經濟先行區
    該區提出,將積極打造臨空臨港經濟先行區,推進首善下陸高質量發展。該區提出,將圍繞首善下陸高質量發展和打造臨空臨港經濟先行區建設目標,堅決打贏三大攻堅戰,做好「六穩」,落實「六保」工作,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該區將全力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做精做深特色產業,著力提升銅產業鏈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水平,做強千億級銅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