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鳥類名錄5.0》來了 502種鳥兒你認識幾種?

2021-01-12 上遊新聞

在重慶第24屆愛鳥周來臨之際,重慶觀鳥會發布了最新的《重慶鳥類名錄5.0(2020)》,重慶的鳥種記錄在這一版中達到了502種。

今年愛鳥周的主題是「愛鳥新時代 共建好生態——鷹飛之城,見證身邊的神奇」。重慶觀鳥會會長危騫表示,《重慶鳥類名錄5.0(2020)》是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個版本,重慶的鳥種記錄在這一版中超過了500種。本名錄共收錄重慶有過科學歷史記錄的野生鳥類502種,隸屬於20目77科,佔全國鳥類種數的34%。從名錄上看,重慶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天鵝、大天鵝、棉鳧等鳥類,還有羅紋鴨、赤頸鴨、綠頭鴨等,綠頭鴨的首次記錄年限在1945年。

重慶南北跨四個緯度,東西跨五個經度,重慶的鳥類區系均處於東洋界範圍內,大部分地區為中亞熱帶氣候,但在東北部高海拔山地有北亞熱帶和溫帶成分,在南部山地溝谷有南亞熱帶和熱帶成分。雖然境內河流眾多,但多為上遊河段,河流切割劇烈,河道狹窄,水流湍急,因此水鳥種類並不算豐富;而佔據境內絕大部分面積的重慶平行嶺,作為連接南北的天然地標通道,卻是包括雨燕類、鷹隼類、鶲鶇鴝類在內等眾多遷徙性鳥類的關鍵遷徙路線。

由於重慶山地眾多,地理位置靠近東洋界的北緣,因此鳥類多以山地森林種類和相對廣域分布的種類為主,表現出了極強的過渡特徵。雖然重慶鳥類的特有性在西南諸省中並不鮮明,但是由於其本身的過渡特點,重慶鳥類的邊界性卻體現得淋漓盡致,而鳥類分布的邊界勘定,則是鳥類區系、山脈、植被邊界劃分的重要依據。

「500種,並不簡單只是一個整數,而是對一個地區的鳥類多樣性高低的反應。」危騫說,重慶鳥類種數的提升,既有監測力量和觀鳥人群的擴大,也是對於整個城市生態環境總體質量的指示。

新聞多一點>

看看這些鳥類,你認識嗎?

草原雕(學名:Aquila nipalensis)

重慶觀鳥會 馬凱渝 攝

屬於鷹科的一種大型猛禽。體長為71~82釐米,體重2015~2900克。由於年齡以及個體之間的差異,體色變化較大,從淡灰褐色、褐色、棕褐色、土褐色到暗褐色都有。主要棲息於開闊平原、草地、荒漠和低山丘陵地帶的荒原草地。

鳳頭蜂鷹(學名:Pernis ptilorhynchus)

重慶觀鳥會 李海也 攝

又稱東方蜂鷹,共有6個亞種。體長為50-62釐米,體重800-1200克。頭後及枕部羽毛狹長,形成短羽冠,常明顯露出。上喙邊端具弧形垂突,適於撕裂獵物吞食;基部具蠟膜或須狀羽;翅強健,翅寬圓而鈍,扇翅及翱翔飛行,扇翅節奏較隼科慢;跗蹠部大多相對較長,約等於脛部長度。雌鳥顯著大於雄鳥。具對比性淺色喉塊,緣以濃密的黑色縱紋,並常具黑色中線。飛行時特徵為頭相對小而頸顯長,兩翼及尾均狹長。尤喜食蜂類,主要以黃蜂、胡蜂、蜜蜂和其他蜂類為食,也吃其他昆蟲和昆蟲幼蟲,通常棲息於密林中,一般築巢於大而多葉的樹上,繁殖期為4-6月。

小天鵝(學名:Cygnus columbianus)

重慶觀鳥會 張喬勇 攝

為大型水禽,體長110~130釐米,體重4~7千克,雌鳥略小。它與大天鵝在體形上非常相似,同樣是長長的脖頸,純白的羽毛,黑色的腳和蹼,身體也只是稍稍小一些,頸部和嘴比大天鵝略短,但很難分辯。最容易區分它們的方法是比較嘴基部的黃顏色的大小,大天鵝嘴基的黃色延伸到鼻孔以下,而小天鵝黃色僅限於嘴基的兩側,沿嘴緣不延伸到鼻孔以下。它的頭頂至枕部常略沾有棕黃色,虹膜為棕色,嘴端為黑色。它的鳴聲清脆,有似「叩,叩」的哨聲,而不像大天鵝喇叭一樣的叫聲。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黎靜 實習生 柳硯秋

相關焦點

  • 重慶有多少種鳥?剛發布的這本名錄裡有答案
    重慶把每年四月第一周定為「愛鳥周」,本屆「愛鳥周」的主題為「關注候鳥遷徙,維護生命共同體」。重慶觀鳥會在啟動儀式現場發布了最新版《重慶鳥類名錄》,全面展示重慶野生鳥類的微縮全貌。2013年開始,重慶觀鳥會開始發布《重慶鳥類名錄》,至今已是第四版。
  • 南山上繁花盛開百鳥爭鳴 這些鳥兒你都認識嗎?
    3月13日,重慶南山植物園恢復開放,遊客在園中賞花的同時,也時常能看到鳥兒在花叢中跳躍,聽到它們悅耳的鳴叫。「春天是南山觀鳥的最好時節。」重慶觀鳥會總幹事張喬勇說,南山上有不少鳥兒在春天活動最為頻繁。特別是叉尾太陽鳥、藍喉太陽鳥等以花蜜為食物的鳥兒,在重慶更是難得一見。
  • 四川野生鳥類資源豐富 這些稀有鳥兒你見過嗎?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楊濤 攝影報導)  可能是小區裡跳躍的斑鳩,可能是公園裡站立的白鷺,也可能是城市上空飛過的猛禽,在四川更廣袤的山野之中,至少有757種野生鳥類和我們生活在同一藍天下,並且23年間新增135種鳥類。  這是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和成都觀鳥會等機構共同推出的最新研究論文《四川省鳥類名錄的修訂與更新》裡發布的數據。
  • 臺灣鳥類名錄今年新增17鳥種 破歷年紀錄
    繡眼畫眉今年從臺灣特有亞種改列為臺灣特有種,讓全臺特有種鳥類增加至25種。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臺灣新鳥種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華夏經緯網7月14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發現17種新鳥種!
  • 蘇州已經有371種鳥了,你還只認識麻雀嗎?
    都市高樓林立,車輛川流不息,生活熱鬧之餘不妨抬頭看看,你會發現很多揮著翅膀的「小精靈」們,正穿梭在城市的綠地之間,在藍天上留下一個個靈動的身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蘇州天空中的這些「居民」吧!據蘇州溼地自然學校統計,今年1月至6月,蘇州累計觀察發現了277種鳥類,刷新了往年同期的最高記錄。其中,有4種是第一次出現的「新面孔」,分別為:赤紅山椒鳥、黑眉柳鶯、沙丘鶴、黃嘴白鷺,使蘇州市鳥類種數達到了371種。
  • 重慶小區的「四大金剛」 除了麻雀你還認識其它的嗎
    04-01 15:48:06 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 春天來了,在你的窗邊,是否會聽到鳥兒甜美的叫聲。本周是愛鳥周,重慶鳥類專家、重慶觀鳥會總幹事張喬勇介紹,在重慶的居民小區裡,都住有「四大金剛」,除了麻雀大家都熟知外,其他3種分別為白頭鵯、白頰噪鶥、珠頸斑鳩。金剛一 白頭鵯
  • 大理土生土長的野生動物界「大咖」,來看看你認識幾種
    哪些瀕危野生動物住在大理,你知道嗎?其中:爬行類動物24種,獸類98種,鳥類641種。其中,Ⅰ級保護動物8種,Ⅱ級保護動物43種。在Ⅰ級保護動物中,有獸類5種,包括滇金絲猴、熊猴、雲豹、金錢豹和雲貓,鳥類3種,包括金雕、黑頸長尾雉和綠孔雀;43種Ⅱ級保護動物中,獸類14種,包括獼猴、穿山甲、狼、豺、黑熊、小熊貓、水獺、小靈貓、大靈貓、斑林狸、金貓、林麝、毛冠鹿和鬣羚;鳥類25種,包括鷹科7種、雉科2種、鴟鴞科5種、鸚鵡科3種、蜂虎科2種、鴨科2種以及紅隼、灰鶴、楔尾綠鳩和雕鴞。
  • 黃河三角洲的鳥兒「話事人」
    中國蘭州網12月8日消息 眼下的黃河三角洲碧空如洗、寒風凜冽,雖已過了候鳥遷徙的高峰期,但行走在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仍可見體型高挑的白色鳥兒直直立在電線桿頂上的鳥窩中,愈發顯得卓爾不群。  「那就是東方白鸛,如今已是保護區的留鳥了。」
  •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擬增百餘種鳥類,雲雀等籠養鳥在列
    6月19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對《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簡稱《名錄》)公開徵求意見。澎湃新聞注意到,《目錄》鳥綱新增了百餘種鳥類,其中,畫眉、紅脅繡眼鳥、相思鳥、鷯哥、蒙古百靈、雲雀等國內主要的籠養鳥種類都被列入其中。
  • 烏鶇、白頭翁等27種鳥飛來安家 月牙湖成鳥類樂園
    在南京的主城區,你就能欣賞到這樣的野趣。近日,一份月牙湖鳥類綠地圖及植物綠地圖製作完成,給這裡的鳥兒和植物繪製了圖譜。   2016年,東南護城河月牙湖經過整治,河水告別黑臭,水質達到Ⅳ類水標準。3年多過去了,這條位於市中心的河道,水生態進一步提升,植被茂盛,成為鳥類棲息的樂園。   「披著油黑髮亮的羽毛,長著黃色尖尖小嘴的是烏鶇,它會唱歌!」
  • 杭州最牛「識鳥小分隊」一口氣認出了12種鳥兒
    鳥兒在哪兒呢?    浙江在線11月18日訊  「看!有鳥!」「在那裡,跟我來!」  「學生很能幹,很多鳥兒我們都不認識。」許多帶隊老師都有這樣的感嘆。  拿了一等獎的行知小學的小隊員們分享了他們的觀鳥經驗:「多看、多聽、多記,總能答對不少。」  行知小學還有一位「小紅人」,他叫胡翰如,「我三年級的時候參加了第一屆小學生觀鳥賽,連續參加了4屆,剛開始很多鳥兒都不認識,成績很低,後來我多聽多看多識,在第三、第四屆都拿到了一等獎。」
  • 天生自帶「皇冠」,下面這幾種擁有奇特髮型的鳥類,你認識幾個
    目前已發現的鳥類大約有9000種,長相千奇百怪,無奇不有,其中不乏一些長相驚豔擁有獨特髮型的「仙鳥」。1、皇霸鶲這種鳥的長相和它的名字一樣霸氣,頭頂擁有皇冠造型的豔麗羽毛,看起來十分高貴。維多利亞皇冠鴿是紐幾內亞地區的特產,但是由於環境因素和各種偷獵,已經在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被評為「近危」。
  • 這4種可以放心吃,你認識幾種?
    這4種可以放心吃,你認識幾種?最近,網友們突然發現,螺螄成了保護動物,而且即將被列入二級保護名錄之中,那以後不能吃螺螄了嗎?用現在流行的一句網絡用語來回答,大可不必擔心。為啥呢?那麼市面上能供人們食用的淡水螺螄有哪幾種呢?下面這4種可以放心吃,你吃過幾種?1、石螺。石螺是很優質的一種淡水螺,因為它喜歡生活在水質潔淨的小溪、泉水之中,經常吸附在鵝卵石上面,汙染少,螺肉乾淨。和普通的田螺相比,石螺沒有泥腥味,味道也更加鮮美,在很多地方將它視為特產。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黃河三角洲的鳥兒「話事人」
    眼下的黃河三角洲碧空如洗、寒風凜冽,雖已過了候鳥遷徙的高峰期,但行走在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仍可見體型高挑的白色鳥兒直直立在電線桿頂上的鳥窩中,愈發顯得卓爾不群。「那就是東方白鸛,如今已是保護區的留鳥了。」科研人員王安東指著遠處的鳥兒說,東方白鸛是保護區的旗艦物種,今年在此成功繁殖115巢315隻幼鳥。
  • 最新數據來了!295種!
    地處長江、運河交匯處的揚州,鳥類眾多。這些年,我們一直密切關注揚州「鳥家族」的種數。去年2月25日,本報報導了揚州記錄到的鳥類為282種,最近,揚州鳥友又有了新的統計,揚州鳥類共有295種。   30多年增加了156種 揚州「鳥家族」成員已有295種   鳥兒是人類的朋友,也是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 12歲小學生認識300多種鳥類 手繪圖登英國雜誌
    12歲的林恬田談起鳥兒頭頭是道。9日晚,在福州國家森林公園,她一會兒豎起耳朵聽鳥叫,一會兒拿出掛在胸前的望遠鏡觀察,認真又可愛。林恬田是福州實驗小學六年級的學生,也是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觀鳥分會裡年紀最小的會員之一。「其實我是只『菜鳥』,我喜歡大自然,更喜歡這些漂亮的小鳥。」林恬田參加觀鳥活動已有1年,認識了300多種鳥類,並觀察拍攝到180多種鳥類。
  • 鳥兒放生,注意這些避免悲劇
    那麼我們到底禁養了那些鳥類?籠養鳥放生後的生存能力如何呢?籠養鳥放生,有哪些忌諱和注意事項?這些卻是很多養鳥朋友不了解的。不少人覺得鳥兒的野外生存能力都很強,放生後就能活,真的是這樣嗎?所以今天小編就根據不同鳥的野生現狀和籠養鳥的飼養情況,來為各位仔細分析關於籠養鳥放生那些事。
  • 國際愛鳥日:從八種瀕危的鳥兒開始
    (攝影/張明哲) 目前,中國已發現超過1400 種鳥類,數量超過歐洲和北美洲,是世界上鳥類最多的國家之一。 我國擁有多種多樣的地形和氣候條件,是全球數以百萬遷徙候鳥的停歇地、換羽地和越冬地。
  • 森林大講堂來了!邀你來認識鳥類和昆蟲
    森林大講堂來了!邀你來認識鳥類和昆蟲 2020-08-05 22: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成語「勞燕分飛」中2種鳥,一種是燕子,另一種鳥兒是什麼?
    說到「勞燕分飛」這個成語,估計大家都知道什麼意思,說的是兩種不同的鳥兒各自飛向不同的方向,日常生活中我們更多的是用「勞燕分飛」這個成語來形容情侶或夫妻的分離別離。其實在「勞燕分飛」這個成語中有兩種鳥兒,大家知道是哪兩種鳥兒嗎?今天小編就來簡單給大家介紹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