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大汽車工業技術展:頂級車廠紛紛加碼「CASE」、中國自動駕駛...

2020-12-16 36氪

1月15日-17日,由日本勵展集團(Reed Exhibitions Japan)主辦的汽車工業技術博覽會「AUTOMOTIVE WORLD2020」在東京盛大召開。本展會至今已成功舉辦12年,2019年的參展公司超過1000家,參觀人數接近4萬人。今年展商數量再創新高,除了本土廠家之外,還有來自中國、美國、德國、瑞士、以色列等國家的440家海外企業。

每年的展會一般由兩大部分構成:汽車技術相關展覽和高新技術論壇。非常直觀的感受是,主辦方對於社會熱點及前端技術趨勢的掌握非常迅速和精準。這種準確性在展會板塊設置和論壇主題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本次六大板塊分別為:汽車電子技術、車聯網技術、自動駕駛技術、EV/HEV 驅動系統技術、汽車輕量化技術、汽車配件加工技術;論壇更是細分到 5G、自動駕駛與人工智慧技術、MaaS(出行服務)、高精地圖、 電池技術、新材料研究和 EV 輕量化等,網羅了近年來最熱門的行業風口。

勵展日本 AUTOMOTIVE WORLD 事務局局長早田匡希在接受 36Kr Japan 採訪時說,「作為展方,我們最大的價值就是為來訪者展示行業最新的趨勢與潮流,為此勵展特意組織了行業專家顧問團,以尋求最精準的行業意見」。記者仔細翻看了顧問團陣容,幾乎涵蓋了同領域裡日本所有頭部公司的高層。

勵展日本 AUTOMOTIVE WORLD 事務局局長早田匡希

因為參展者的反響熱烈,日本勵展從2018年開始還增加了名古屋會場(註:名古屋是日本中部愛知縣的首府,擁有 TOYOTA 、DENSO 等眾多日本汽車製造業標杆企業),目標服務更廣泛的人群。 36Kr Japan 去年作為合作媒體,有幸參與了現場報導。讓我們來看看今年的東京會場又有什麼亮點呢?

日本汽車行業龍頭本田&日產:告別舒適區,擁抱新挑戰

在展會第一天,本田和日產兩家全球頂級車廠,進行了開場主題演講——《技術驅動出行,讓生活更豐富(Technology-driven Mobility Can Enrich People's Lives)》

根據《2019年麥肯錫中國汽車行業 CEO 季刊》數據,過去十年中國汽車市場年複合增長率達到15%,是全球增長最快的市場。2012年,中國超越了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

但在2018年,中國車市出現拐點,近三十年來首次出現下滑。2019年市場下行趨勢也未能扭轉,這意味著,中國汽車行業的洗牌和重構將要開始了。

日本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進一步加劇的全球溫暖化(新能源車的需求)、老齡化(安全移動的需求)和城市化(空間利用效率的需求)。這些社會環境的變化導致人們對出行的需求也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僅僅通過銷售新車獲得成長的經營模式已經行不通了,特別是本田日產這樣的製造業標杆,更是急需作出改變,擁抱變革。

「CASE」這個概念是戴姆勒在2016年提起的一個概念,很快被行業廣泛應用。四個字母代表了今後出行領域的發展方向: Connected(互聯汽車)、Autonomous(自動駕駛)、Sharing(共享)、Electricity(電動化)。演講中,兩家企業不約而同貫徹了繼續加碼 CASE 領域的決心。日產特別展示了其在新能源汽車、EV 技術平臺、自動駕駛技術和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的實力,表示今後將致力於為客戶提供更多樣化的服務;本田強調了出行服務(MAAS)的重要性,並發表了今後研發以出行服務為目的的電動汽車的新構想,包括短距離移動 EV 、產業作業用 EV 和超小型汽車。

汽車產業的格局正在裂變。近年來出行領域中不斷湧現的高科技公司,也毫不留情的衝擊著汽車工業。傳統汽車廠商並沒有什麼選擇餘地,只能告別舒適區,邁向新挑戰。

AutoX、DeepRoute、WeRide:中國自動駕駛技術新創企業來勢兇猛

在剛剛結束的 CES 2020(美國國際消費電子展)上,大疆內部孵化的子公司 Livox(覽沃科技)發布了兩款專為自動駕駛汽車設計的雷射雷達產品,並宣布成為中國自動駕駛初創公司 AutoX 無人車的雷射雷達供應商。僅僅一周,兩家公司又同時出現在了 AUTOMOTIVE WORLD 2020 東京的展會上。

雖然本次參展的公司數量巨大,但自動駕駛展區依然吸引了最多的目光。特別是 AutoX 的展區人頭攢動。AutoX 是中國唯一擁有深上廣三大一線城市自動駕駛牌照的公司、全球第二家加州 RoboTaxi 試運營牌照的獲得者,東風汽車集團和阿里巴巴是其主要投資方。這次展會上,AutoX 並沒有再發表新產品,不過其 L4 級別無人駕駛融合感知系統 xFusion,以及為城市中心自動駕駛打造的 xUrban 系統等核心產品都有做一一展示。

AutoX 一直專注於 L4 級別的技術落地,本次展會上,他們也就自動駕駛在中國物流行業中的應用做了分享。日本事業部負責人劉若一表示, 這次展會不少日本廠商主動前來洽談,公司有希望與日本企業達成進一步合作。

同樣受到熱捧的,還有 L4 級自動駕駛全棧解決方案提供商元戎啟行(DeepRoute)。雖然成立僅一年,元戎啟行在國內已與東風汽車集團達成合作關係。今年 CES 上,它還成為獲得 CES 2020 汽車智能和交通(Vehicle 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殊榮的唯一一個 L4 級別自動駕駛技術企業。元戎啟行本次同日本老牌半導體電子商社 Macnica 攜手,展出了自主研發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

除此之外,滴滴出行和文遠知行(WeRide)兩家企業則會在17日舉行的高峰論壇上針對出行解決方案和無人駕駛計程車(Robo-Taxi)做主題演講分享。

作為 L4 級別自動駕駛的必備傳感器,LiDAR 雷射雷達技術在展會上也格外受矚目。我們看到了美國舊金山雷射雷達公司 Luminar ,使用超音波傳感器實現目標 3D 實時探查的德國 Toposens 等明星初創公司。Livox 在 CES 期間因為發布了售價6499元人民幣的 LivoxHorizon 以及售價9000元人民幣的 Tele-15 兩款超低價格 LiDAR ,引起了不少話題。全球銷售總監陳鴻儒表示:秉承大疆的風格,Livox 一直都很低調,拿產品說話。今年公司希望更多積極參與到市場中,並尋求在日本的合作。

實現完全無人駕駛的道路尚有距離,但雷射雷達等自動駕駛相關工具的競爭已越來越白熱化。

事務局局長早田最後表示:和美國 CES 上競相發布新產品、製造噱頭以及尋求曝光機會有所不同,AUTOMOTIVE WORLD 是一個更務實的展會,希望為來自世界的客戶提供技術交流和商業洽談的無障礙平臺。

36氪將持續關注展會發展,如果你希望關注汽車電子行業最新潮流和趨勢,歡迎報名參加明年的展會,也許有意外不到的收穫。

文 | Ai @36Kr Japan

圖 | 勵展日本;會場現場拍攝

相關焦點

  • 【參展預定】2021廣州國際自動駕駛技術展覽會
    中國地區領先的AUTO TECH-ADTE 2021自動駕駛技術專業展,匯集各種自動駕駛&ADAS技術及解決方案!與來自世界各地的汽車工程師們進行交流的專業會展平臺!本展將會成為中國汽車自動駕駛技術的信息中心。AUTO TECH-ADTE 2021廣州國際自動駕駛技術展,匯聚了世界各地關於自動駕駛的各種核心技術,如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整車、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核心技術、車載智能硬體、車體電子控制裝置、智能車載設備、車載電子裝置、車聯網相關產品、新能源汽車技術、汽車測試技術等。
  • 「無人駕駛」:4D成像毫米波雷達將掀起「革命」?蘋果自動駕駛汽車...
    中國領先的智能駕駛產品和方案提供商福瑞泰克智能系統有限公司(下稱「福瑞泰克」)已經形成了從研發技術、產品模塊、到商業落地、工業製造的商業閉環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可以給主機廠提供包含硬體、算法、軟體、集成等在內的完整的ADAS系統解決方案。
  • 理想汽車增資關聯公司或為加碼自動駕駛 補齊短板
    理想汽車有意補齊在自動駕駛領域的短板。根據天眼查顯示,理想汽車關聯公司北京車勵行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車勵行」)註冊資本由1000萬元增至3.1億元,增幅達3000%。車勵行經營範圍包括技術開發、技術諮詢、技術服務、技術推廣;軟體開發等業務。
  • 百度自動駕駛趁勢新基建,轉運還是「狼來了」? | 甲子光年
    看起來,經歷過吳恩達、王勁、樓天城、彭軍等大將出走和團隊解散傳聞的百度自動駕駛終於要守得雲開見月明。本文,「甲子光年」採訪了百度自動駕駛團隊,及Apollo平臺合作夥伴白犀牛等廠商,和同樣在布局自動駕駛的騰訊以及另一第三方獨角獸小馬智行(Pony.ai),探尋當前的高調之下,Apollo的面子與裡子。
  • 日本京瓷集團發布第二款未來概念車「Moeye」,光學迷彩技術打造...
    2016年戴姆勒提出「CASE」概念,某種程度定位了當今出行領域的發展方向:Connected(互聯汽車)、Autonomous(自動駕駛)、Sharing 此外,全球變暖(對新能源車的需求)、老齡化(對安全移動的需求)和城市化(對空間利用效率的需求)等社會環境的影響,也導致人們對出行的需求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 在中國,自動駕駛研發浪潮持續迅猛;新能源造車公司接連上市、推陳出新;傳統車廠和供應商也開始擁抱變革,加速自主研發的同時,積極與科技公司展開通力合作。 而作為老牌工業國家的日本,也在努力抓住變革趨勢。
  • 紛紛發布L4、L5自動駕駛汽車量產時間表,車企頻發自動駕駛「高射炮」
    趙玲玲中國汽車報如果說今年自動駕駛行業最大的特點是圍繞商業化落地做文章,那麼,L4自動駕駛汽車量產時間表絕對是熱詞。作為自動駕駛賽道重要的「賽點」,車企能否借L4自動駕駛車型實現「彎道超車」?車企量產時間大比拼今年下半年以來,不少車企都陸續透露了L4自動駕駛車型量產時間。
  • 讓每個車廠擁有特斯拉的OTA升級能力,「艾拉比」做了什麼?
    就在不久前,車聯網OTA(遠程升級)服務商「艾拉比」剛剛完成千萬美元級別A輪融資,由張江高科領投,張江科投跟投,老股東凱輝基金繼續加碼。
  • 自動駕駛 2020丨今天,給中國「Robotaxi」一個總結
    基於此,自動駕駛算法的迭代速度無疑會加快,對 Robotaxi 的商業化落地也會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如果說數據為自動駕駛「大腦」的運轉提供源源不斷的燃料,那麼,車載計算平臺則是自動駕駛「大腦」的具象化載體,是自動駕駛算法正常運行的基石。就車載計算平臺而言,算力的提升自然是不用多說,同時,助力 Robotaxi 商業化落地的其他趨勢也在日益凸顯。
  • 長安汽車首個「量產」的L3級自動駕駛系統,你敢用嗎?
    ;2018年,長安汽車實現L2級IACC集成式自適應巡航、APA4.0全自動泊車的國內量產;2019年,長安汽車實現APA5.0全自動遙控泊車系統量產;2020年,長安汽車發布中國首個量產L3級自動駕駛系統。
  • 地平線發布車規級AI晶片「徵程3」,「徵程5」性能超越特斯拉FSD
    作為國內車載AI晶片的頂級玩家,地平線為汽車智能化啟動了加速引擎。「徵程3」湧動著車規級的基因,功耗為英偉達Xavier十分之一作為國內車載AI晶片領域的先行者,地平線在2019年8月率先發布中國首款車規級AI晶片「徵程2」且已實現大規模前裝量產一年後,為業界帶來了新一代高效能車載AI晶片「徵程3」。
  • 計算機行業:傳統車企攜手科技企業 智能駕駛群雄並起
    傳統車企紛紛攜手科技企業,智能駕駛群雄並起  近期傳統汽車企業最近動作頻繁,紛紛出手打造智能汽車品牌:11月14日,長安汽車宣布攜手華為和寧德時代,打造全新高端智能汽車品牌;11月26日,上汽集團聯合浦東新區和阿里巴巴集團,打造高端智能純電汽車項目"智己汽車"。
  • L3自動駕駛量產前夜,雷射雷達成智能汽車標配
    到現在,2020 年即將結束,全球已有十數家車廠確定將在量產車型上搭載雷射雷達,其中包括:國際頂級車廠奔馳、奧迪、寶馬、沃爾沃、本田;自主品牌中的長城、長安、北汽新能源;造車新勢力中的小鵬汽車、自動駕駛註定改變全球交通出行體系,而雷射雷達將是這場變革中的「核武器」之一。
  • 中美「芯」戰場,自動駕駛新十年血戰揭幕
    雄踞在消費電子領域的科技巨鱷們,正紛紛摩拳擦掌,準備在下一個可能誕生「全球最聰明公司」的領域中一較高下。與此同時,汽車供應鏈的老玩家們,也試圖在全新的技術變革中登上全新的舞臺——叫做「晶片」的舞臺。進入自動駕駛新十年,行業共識逐漸形成: 雷射雷達和純視覺方案可以各執一詞,但算力強大的晶片,必須要有。
  • 用軟體定義汽車,「追勢科技」以Tier 0.5角色發力低速自動駕駛全...
    處在Gartner曲線從底部上揚的階段,低速自動駕駛漸已成為行業最具痛點、落地最快的場景。而其中,自主泊車在商用落地上可操作性更強,成為近兩年內各大技術廠商發力布局的熱點。國內自動駕駛技術研發商「追勢科技」承接這一市場需求,成立僅一年時間就已實現量產,獲得業內廣泛關注。
  • 加速洗牌,國內自動駕駛正進入快車道|CCF-GAIR 2020
    進入到 2020 年,自動駕駛領域的「中國力量」相繼發力,中國自動駕駛發展邁入嶄新的階段。總結業內人士的意見:智能駕駛汽車發展之勢猶如車輪滾滾不可擋,各公司在應對複雜挑戰的同時,即將穿越量產的「蠻荒時代」。
  • 2021 AUTO TECH--中國國際汽車電子技術展與您明年5月再次相聚
    汽車電子,是電子信息技術與汽車傳統技術的結合應用,可以分為車體汽車電子控制系統和 車載汽車電子系統。目前,電子技術已被廣泛應用於汽車發動機控制、底盤控制、車身控制、故障診斷以及音響、通訊、導航等方面,顯著提高了車輛的綜合性能,使汽車從代步工具成為同時具有交通、娛樂、辦公和通訊多種功能的綜合平臺。  上世紀60年代以來,汽車控制系統就開始從機械控制轉向電子化的過程。
  • 關注蘋果汽車概念!臺積電研發自動駕駛晶片 計劃5年內推出!
    近期傳出Apple Car已確定在美設廠、生產計劃、規格等,並且與全球車用電子供應鏈上下遊的企業開展合作洽談,預計2024-2025年Apple Car就會亮相。 此外,這兩天蘋果正與臺積電合作研發自動駕駛晶片,也有汽車電子廠商,已經開始向蘋果發送樣品,標誌著研發已經進入新的階段。
  • 自動駕駛商業化「進入」關鍵期,如何找準方向與市場?
    自動駕駛給汽車產業帶來了巨變,新技術帶來的不僅是新的產品與功能,更是全新的商業形態與產業生態。一方面,主機廠紛紛向未來的科技出行公司轉型。部分已經搶先完成從L1 到L3級迭代;部分有實力的車企已經跨越式進入L4級別自動駕駛領域,在時下車路協同的風口中,實現自動駕駛示範運營,或布局未來出行領域。
  • 全球十大自動駕駛汽車公司排名
    全球十大自動駕駛汽車公司排名 老趙說製造 發表於 2020-02-14 14:59:08   目前,以世界頂級汽車公司為首的自動駕駛發展趨勢日益明顯,汽車行業在技術方面也取得了迅速的進步
  • L3自動駕駛量產很難?廣汽埃安說未必
    隨之而來的變化,是 L2 時代光靠供應商方案就可以宣傳的「自動駕駛」,在極其看重自研能力的L3階段基本失去了市場。另外,當智能電動趨勢席捲全球,能否快速將自動駕駛、智能座艙、整車 OTA 等等要素迅速普及到更多車型,降低門檻,也成為了每家主機廠的必修課。最近廣汽埃安將基於高精地圖的 ADiGO 3.0 自動駕駛系統,下放到了 20 萬級別的埃安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