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館、上海中心、天文館……互動藝術展廳幕後有能人

2020-12-16 騰訊網

當藝術與科學結合,當時尚與科技碰撞,當古代歷史文化遇見當代數位技術,又會擦出怎樣的火花?第三屆長三角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進入尾聲,上海虹橋的國家會展中心精彩紛呈的文博展示吸引了各行各業的觀眾,科技和互動為本屆文博會帶來了諸多亮點。這家為諸多博物館展廳提供解決方案的幕後團隊露出真容,它正是來自上海本地。

橫跨科技和藝術兩個界別的知名設計機構「Xenario飛來飛去」來自上海,近年為諸多知名的博物館場地、藝術展廳提供了展陳解決方案,讓藏品陳列不枯燥,讓文物「活」起來。Xenario飛來飛去將帶來由其負責設計施工的多個「世界之最」亮相此次文博會,其中包括:世界最大的天文館——上海天文館、全球最高展館——上海中心巔峰展館、世界最沉浸式科技館——科羅拉多航天館,他們以不同形式和觀眾見面。

圖說:Xenario飛來飛去亮相第三屆長三角文博會現場 官方圖

在「飛來飛去」展廳,多個榮獲第一的頂尖文博展館項目露出了真容,如中國大運河博物館、上海博物館(東館)、中國動漫博物館、世界旅遊博物館等。

位於揚州的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是今年最受矚目的博物館建設項目之一,大運河沿線環境整治和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等情況在2020年秋天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實地考察。Xenario飛來飛去為這座大運河博物館設計的解謎卷宗和多個原創二次元IP角色,讓觀眾可選擇角色,跟隨劇情指引,運用大運河的知識突破重重關卡完成任務,或登上復原的古代沙飛船,在多媒體場景中感受人在畫中遊的運河文化盛景,或在震撼的沉浸式多媒體劇場中,感受全空間實時渲染互動創造的多維度體驗。觀眾們在現場感受全新博物館模式,獲得全新的文化思考和體驗。

圖說:觀眾通過VR設備感受全新博物館模式官方圖

與此同時,「飛來飛去」攜眾多世界級項目亮相長三角文博會,利用自身的原創優勢,順應當代文化創意發展,在展廳中傳遞最新科研成果。此次亮相的多個頂尖企業展館項目案例由其打造,包括微軟全球最大的企業館——MICROSOFT創新展示中心、海康威視在全球唯一體驗展館——海康威視展示中心、肩負國家戰略使命的紫光企業展館——智慧之環展示中心、聯想控股企業展廳,以及酷炫時尚展館——太平鳥企業展館。 「時尚+科技」跨界作品太平鳥企業展館是一個亮點,超大LED屏幕和鏡面燈光裝置創打造絢麗開場秀,通過數位技術創建以企業歷程為主題的互動長廊,打造魔法「換裝空間」,為觀眾帶來有針對性的個性體驗,讓觀眾在數位化互動體驗中感受時尚的樂趣。

圖說:極具科幻感的交互裝置,為觀眾帶來了全新體驗 官方圖

此外,人工智慧如何改變生活,如何通過大量的研究、實踐,以及與其國際化的科學研究中心合作,打造多個國內領先的人工智慧未來應用場景落地的體驗平臺,是這支上海團隊未來發展的著力點之一。此次亮相文博會的交互裝置則是「飛來飛去」在今年全新打造的人工智慧落地體驗場景,獨特的科技感造型、無限延伸的幻影空間和虛實結合的動態場景,帶領觀眾開啟對於未來的無盡想像。

今年年初,上海博物館東館建設以打造世界頂級的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為目標,以構建海內外最完整的中國古代藝術展陳體系為標準,在全球範圍內進行了博物館展陳概念方案的國際比選,收到16家國內外知名設計團隊的方案。今年8月31日,上海博物館公布「上海博物館東館展陳概念方案國際徵集優化及評獎」評審會結果的獲獎名單。來自上海本土的「飛來飛去」團隊脫穎而出,比選結果得分78.43分排名第一。

這些在文博會亮相的位處世界前沿的展陳藝術,是否會運用到上海博物館東館等建設中的國內知名場館,進一步提升藝術館博物館的參觀體驗?值得我們期待。(新民晚報訊記者 樂夢融)

相關焦點

  • 「上海創造」互動藝術展廳帶來世界之最
    當藝術與科學結合,當時尚與科技碰撞,當古代歷史文化遇見當代數位技術,會擦出怎樣的火花?第三屆長三角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落幕,科技和互動為本屆文博會帶來了諸多亮點。一家為諸多博物館展廳提供解決方案的上海幕後團隊露出真容。
  • 上海天文館建設取得最新進展
    日前,於2016年11月8日開工的上海天文館(上海科技館分館),經過兩年多的施工建設,已完成了主建築及附屬建築的結構驗收、鋼結構大懸挑卸載等重要關鍵節點,正在全面推進外幕牆工程和內部精裝修工程,預計2019年下半年建安工程竣工,2020年底展示工程基本完成
  • 上海天文館造型夢幻 背後是工程師的鬼斧神工
    授權轉載上海天文館的布置中有哪些深意?上海天文館的設計靈感來自「三體」,不過這個「三體」並不是劉慈欣小說中的三個太陽,而是我們身邊的太陽、地球和月亮。建築師先設置了3個圓形和球體,隨後假想一顆衛星的運動軌跡,在球體外勾勒一條條運行軌道,形成天文館的建築造型。
  • 上海科技館迎19歲生日 天文研究中心成立
    天文研究中心成立儀式(央廣網發 上海科技館供圖)天文研究中心成立,依託館藏開展特色科研早在上海天文館(上海科技館分館)規劃和建設期間,上海科技館就已經前瞻性地提出了建設天文研究中心的構想。12月18日,上海科技館正式宣布成立天文研究中心,葉叔華院士擔任特聘顧問,來自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上海天文臺、紫金山天文臺、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學院、上海交大天文系等單位專家組成高層次專家委員會。
  • 上海天文館初具規模,建成將是全球最大天文館
    日前,上海天文館主體建築大懸挑支撐結構卸載,這意味著全球最大的天文館已初具規模,預計將在2020年建成開放。上海天文館選址位於浦東新區臨港新城臨港大道與環湖北三路口,距離軌道交通16號線滴水湖站約700米,總用地面積58602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8164平方米,包括一幢主體建築,魔力太陽塔、青少年觀測基地、大眾天文臺、餐廳等附屬建築,土建投資約5.28億元人民幣。上海天文館建築方案由美國意艾德建築事務所和上海現代建築設計院組成的聯合體設計。
  • 全球最大的天文館上海天文館地址:耗資6億(組圖)
    上海天文館位於浦東新區臨港大道、環湖北三路口,距離軌道交通16號線滴水湖站約700米,總用地面積58602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8164平方米,包括一幢主體建築以及魔力太陽塔、青少年觀測基地、大眾天文臺、餐廳等附屬建築,土建投資約5.28億元。  建成後的上海天文館有哪些展示內容?
  • 特殊時期 上海天文館重大工程不停擺
    2月18日下午,上海天文館(上海科技館分館)召開了一場特殊的「在線」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天文館工程防疫復工的各項準備工作。上海科技館黨委書記王蓮華,上海建工集團總裁卞家駿,天文館指揮部、總包項目部、監理單位相關負責人共同參加了會議,大家同頻互動,共同助力疫情防控和復工籌備工作。
  • 上海天文館選址滴水湖畔 全球徵集展示方案
    據《新聞晨報》報導,上海首個天文館將落戶臨港新城,市民今後可在東海邊觀賞魅力星空。據了解,目前天文館在全球範圍徵集展示方案。   上海天文館(上海科技館分館)籌建組已經完成了天文館項目的初步內容方案,並開始在世界範圍內面向各大設計單位徵集展示方案。
  • 「最新」上海天文館通過竣工綜合驗收!來看現場圖→
    位於浦東新區臨港大道與環湖北三路口的上海天文館(上海科技館分館)項目建築工程已通過竣工綜合驗收,目前進入展覽展示的深化設計與裝飾施工階段,計劃明年擇期開館。一起來看看建成後的天文館將帶來哪些震撼體驗,詳↓上海天文館項目工程造型複雜,施工難度大。為營造最佳宇宙沉浸感,整個天文館幾乎所有混凝土和鋼結構都採用不規則形狀,建設過程中攻克多項空間結構技術難題,如實現國內首例長36米、跨度61米的鋼結構大懸挑,「懸浮」於混凝土殼體上方直徑29米的球幕影院,僅少量點支撐的200多米長旋轉步道以及直徑40米的倒轉穹頂等。
  • 中秋前夜 上海天文館亮燈了!
    最近,如果在晚上路過建設中的上海天文館,你一定會被未來感籠罩。中秋前夜,上海天文館將首次被「點亮」,其主體建築及景觀揭開神秘面紗,在夜幕中熠熠生輝。此次燈光聯動調試標誌著上海天文館建安工程基本竣工。主館內部同樣以銀白色作為燈光的主基調。直徑27米的球幕影院完全「懸浮」在室內空間中,剛好與臨港滴水湖構成地球與太陽的大小比例。而沿著螺旋步道拾級而上,來到室外空間,直徑42米的「倒置穹頂」,將周圍一切建築遮擋起來,你所見到的一切只有茫茫夜空,是夜晚觀星的絕佳場地。
  • 上海耗資5.3億,在建上海天文館,預計2021年開放
    上海耗資5.3億,在建上海天文館,預計2021年開放作為我國的經濟第一強市,上海多年來國際大都市的形象已然深得人心,我國很多先進的技術成果都是最先在此施行的,上海一向走在發展的前沿領域,如今的上海發展已經十分成熟
  • 世界上「最大」的天文館,耗資約6億建成,就在上海
    在我國歷史上,很多人對天文一直非常感興趣,在這些人中,有很多是各個時代最有才能的人,對諸葛亮來說,他對天文非常了解,一個人有才能,就經常使用「上知天文知識地理」這個詞,所以,我們國家對天文一直做很多研究,但是在世界上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有天文館,在這裡嗎?今天我查一下。
  • 航拍上海天文館新館!就在滴水湖畔,即將落成的重量級科技館
    文章類型|旅行見聞文章字數|1400字,閱讀約3分鐘上海天文館位於滴水湖臨港大道與環湖三路交匯處,滴水湖湖北側。上海天文館,一座極具夢幻感和科技感的建築,已經矗立在那裡。外觀和感覺都很棒。如此特殊的建築,讓人第一眼難忘。整個片區總用地面積5.8萬多平方米,包括一座主樓,以及一米望遠鏡,太陽塔,青少年探索營等附屬建築。
  • 展廳設計的互動技術有哪些重要作用?
    展廳設計技術的革新,不僅為互動展現給予了越來越多的可能,更是我們的日常生活提供越來越多的趣味性與方便。利用VR技術,大家總算能夠 解放兩腳,無需到處跑就能選購物件了!展廳設計利用感應器與體感攝像頭,估算跑步機的電機額定功率與健走的肢體動態性,將健走的速度與能量,以數據可視化的形象化形態,在顯示屏上體現出去。這類設置也可以運用在舞蹈與藝術展覽等活動中,起到強化互動體驗,陶冶情操的功效。
  • 上海天文館在浦東落成,造型獨特,取代了佘山天文臺的主要功能
    人生至少要有兩次衝動,一為奮不顧身的愛情,一為說走就走的旅行文章類型|旅行見聞文章字數|514,閱讀約2分鐘2020年6月,上海天文館已在浦東落成,這座獨特的建築,將取代佘山天文臺的主要功能。上海天文館主體完工,也讓浦東滴水湖附近又增加了一個市級設施,改變了市民的習慣。今後,上海市民到浦東滴水湖附近"上天文館",也增加了滴水湖的名氣。下圖為浦東新區建成的上海天文館。上海天文館位於浦東新區臨港大道與黃河三路交匯處,距離滴水湖不到1公裡。這個地方也是浦東建設的重點——港區。
  • 讓人期待的重量級科技館新館,上海天文館,坐標臨港新區滴水湖
    上海又多了一座地標性奇幻建築,那就是上海天文館新館上海臨港新區的滴水湖周圍,擁有著上海最為密集的科幻建築群,一座全世界最好的天文館新館,在這裡已經建築結構和外牆裝飾完工,進入內部裝修布置階段,官宣的開放時間是2021年內。
  • 上海天文館建設超前,開放直徑一米望遠鏡,可觀看月球表面!
    引子:建築一直都是作為國內非常拿手的一門絕活,尤其是對於上海這種繁華的城市一般都會有標誌性的建築,而且上海有關於科學技術、天文等方面的科技館更多,一些學生每每到了周末的時候總是喜歡跑到各大天文館進行參觀。
  • 上海天文館登上全國兩會特別報導
    屆時,這座總建築面積近4萬平方米的場館將成為全世界建築面積最大的天文館。圖說:上海天文館航拍 新民晚報記者 陳夢澤攝【延伸閱讀】我們有了全世界最好的科技館,還要建全世界最好的天文館回顧起來,我和上海科技館的故事,已經有年頭了。最初開始接觸科技館,我現在無法回憶起是確切哪一年了,應該是一九九幾年吧。
  • 滴水湖畔觀星 上海開建全球最大天文館2020年將開放
    圖片說明:上海天文博物館地理位置圖   今天上午,上海天文館(上海科技館分館)在臨港新城正式開工。上海天文館將成為全球建築面積最大的天文館。至此,科技館、自博館、天文館共同構成滬上科技場館「三館合一」的格局已初具雛形。   上海天文館選址浦東新區臨港新城臨港大道與環湖北三路口,距離軌道交通16號線滴水湖站約700米,總用地面積5.8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8萬平方米,土建投資約5.28億元人民幣。   與佘山天文臺定位有何不同?
  • 來日到滴水湖畔看星星 上海天文館建設啟動選址臨港新城
    昨天,記者從上海科技館獲悉,上海天文館(上海科技館分館)建設項目獲得市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的立項批覆,標誌著經過兩年多籌備的上海天文館建設工程正式啟動。項目選址臨港新城,毗鄰地鐵16號線滴水湖站,佔地面積5.86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8萬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