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城市巡禮】星火匯聚,點亮文明沁水

2021-01-20 澎湃新聞

山西日報記者王天曉報導:美好如期而至,夢想如願以償。

11月20日,沁水正式獲得全國文明城市殊榮。消息傳回,當地民眾無不歡欣鼓舞、激動振奮。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時刻,交上脫貧攻堅合格答卷的沁水人,又用心血和汗水為自己加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一路豪歌、奮鬥不止,21萬沁水人民在追夢文明城市的徵程中不斷奏響華美樂章。

步履鏗鏘的足音

全國文明城市的創建,是對一個城市經濟、生態、社會等文明成果的全方位檢閱。能夠捧回這個沉甸甸的榮譽,沁水究竟憑什麼?

「我們沁水90%以上國土面積富含優質煤炭、煤層氣資源,是名副其實的資源寶庫,更是富強縣域的標杆。」沁水縣副縣長丁堅強說,近年來,沁水全力聚焦高質量轉型發展,打造千億級清潔能源產業集群,統籌推進農林文旅康產業融合發展,縣域經濟不斷邁上新臺階,綜合實力穩居全省第一方陣。在2019年全省區域經濟轉型升級考核中,沁水名列45個限制開發的重點生態功能縣域榜首。

「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48.65%,總面積全省第一;空氣環境質量、水環境質量穩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十。」掰著手指,晉城市生態環境局沁水分局局長李柒兵如數家珍,「全國生態文明先進縣」「國家級生態示範區」「中國生態魅力縣」「全國十佳生態文明城市」……今年,又摘得「國家園林縣城」和「國家衛生縣城」兩項重量級榮譽。持之以恆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科學精準開展汙染防治,捧著「金山銀山」的沁水人不斷刷新「綠水青山」的最美底色。

「我們持續加大民生領域投入,集中力量每年辦好10件民生實事。全省首開從幼兒到高中15年義務教育先河,群眾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連續八年進入全省前十;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全縣先後湧現出各級各類精神文明創建先進296個,道德模範、好人158人。」沁水縣縣長任彩虹說,經濟社會發展和精神文明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果,這就是沁水勇創全國文明城市的硬核底氣。

事實上,從2007年開始,沁水便邁開了創建文明城市的堅實步伐。2008年入列山西省文明和諧縣城,2014年起蟬聯山西省文明城市稱號。該縣縣委書記原光輝說:「沁水是文明城市創建的受益者,我們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就是要對標更高標準,以此為抓手,帶動補齊短板弱項,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動經濟發展、社會治理和全民素質邁上更高水平,把沁水建設得更加美好!」

胸懷熾熱夢想,2018年,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接力賽在沁水鳴槍起跑。

萬千匯聚的力量

「這份是這個月各單位測評考核的星級評定,這份是整改通知,而這份則是『紅黑榜』通報文件。」手握3份沁水縣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指揮部的文件,該縣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王沁軍向記者詳細介紹。

創建工作開展以來,沁水縣制定出臺《三年行動方案》、建立起「一線指揮」「部門協作」「全民動員」三大機制13項工作制度。每月一考核、一整改、一通報,首次通報、兩次約談、三次問責,形成了具有沁水特色的閉環運行長效管理機制。

縣城開展網格化管理,單位、社區聯點共建,將責任落實到每一個環節;鄉村開展「星級文明戶」創評,公開公正「評」星、動態調整「管」星、正向激勵「獎」星,全面營造鄉村文明新風。有力的措施、濃厚的氛圍充分調動起全縣各級、各單位的積極性,廣大幹部群眾的主人翁意識被激發出來,一幅全民參與、人人奉獻、爭創文明的生動圖景在全縣上下鋪展開來。

寒風瑟瑟的新建東街路口,56歲的環衛工人侯粉麗和隊友們正不停地巡邏清掃。放眼望去,綠植密集的路上竟難覓些許落葉。「這是咱的職責,大家都為創建文明城市作貢獻,咱更得百倍用心。」帶著「像掃家一般掃街」的熱情,侯粉麗管轄的這條路段被評為「省級保潔示範街道」,而與她一樣的260名沁水「城市美容師」已然將一條條街道打造成了一張張亮麗的名片。

秩序井然的政務大廈路口,30歲的交警輔警馮海洋筆直站立,不停有力地揮舞著臂膀。「現在輕鬆多了,有段時間,我連胳膊都抬不起來。」為治理電動自行車亂停亂放頑疾,馮海洋和隊友們一輛一輛抬、一輛一輛挪,用實際行動感召引導市民。「現在,不僅是亂停亂放越來越少,亂穿馬路、不禮讓行人的現象也幾近絕跡。」馮海洋笑著說,「警民一條心,才換來這個文明的好局面。」

周末午後,沁水樹理廣場上,一群身著紅馬甲的大人、孩子們分外忙碌,撿拾垃圾、擦拭展牌,滿臉認真。7歲的小姑娘柳子璇是其中一員,又一次跟著父親參加「小手牽大手」公益活動,她已然是一名「老」志願者。「創建文明城市以來,我們已經開展了400多次活動。」女孩的父親,活動組織者、沁水「冬日陽光」義工隊負責人柳亞軍興奮地對記者說,「我們的義工隊現在已有上千人,大家參與志願者活動的熱情越來越高,因為我們有同一個目標:為我們的『文明城市』添磚加瓦!」

截至目前,沁水全縣註冊志願者達到3.8萬人,佔總人口的13%,年服務時長超過100萬小時。每個人都是一簇溫暖的星火,當萬千星火匯聚,文明沁水逐漸散發出耀眼光芒。

美好生活的序章

創建文明城市依靠人民,創建文明城市為了人民。文明城市的創建帶給沁水百姓的是滿滿的幸福與收穫。

「你瞧這廁所,比家裡的還乾淨。咱沁水啊,現在是真方便、真好。」街頭的公共廁所前,下班路過的煤礦工人孔建華感慨地說。

「走在沁水縣城街頭,不到500米,你就能見到這樣一座公廁,不僅乾淨衛生,而且每一個都配備有無障礙設施。兩年時間裡,我們不僅新建起24座標準化公廁,更完成了4562戶旱廁改造。縣城百姓徹底告別了使用旱廁的歷史。」該縣住建局辦公室主任、環衛隊隊長邵鵬鵬告訴記者。此外,在創建文明城市攻堅戰中,他們還實現了對11條城市道路、792處街巷的改造升級,建起第三水廠、打造再生水利用系統,讓縣城居民喝上了乾淨放心的沁河水,打造出了20萬平方米的水面景觀。

初冬時節的沁水縣城,兩旁高山依然蔥蘢,穿城而過的梅河、杏河、縣河碧波蕩漾。龍崗、龍脖、石樓、碧峰四座森林公園環繞縣城,城市綜合展館、全民健身中心,一座座美輪美奐的現代建築與城市綠道交相輝映,構築起「一城山水半城園」的秀美風光。「清凌凌的水來,藍格瑩瑩的天……」站在河岸,回到老家的賈亮動情地唱起來,「我們家鄉作家趙樹理筆下的美景回來了!」

臨近中午,沁水縣城最大的農貿市場——梅杏市場裡,菜籃子果蔬店的經營者廉冬花忙碌地招呼著顧客。創建文明城市的進程中,這個原來亂糟糟的露天市場經過改造,變身成了一個個整潔規範的「小超市」。「幹這行10多年了,沒想到能這樣體面地賣菜。環境好了,人也多了,營業額比原來高了近一倍。」廉冬花說著,臉上洋溢著笑容。

「你看看我們小區,多整潔,多漂亮!」走進北豐小區,居民們圍著記者爭相述說。原來滿天密麻的線纜不見了,原來亂停的車輛規範了,原來四處亂貼的小廣告變成了一幅幅精美的文明宣傳畫。73歲的老居民張玉峰說:「環境變了,居民們的素質也跟著提高了,生活在這樣的小區裡啊,舒心。」

文明的新風溫暖了縣城,更在廣袤的鄉村散發芬芳。

家裡掛滿喜字,土沃鄉下沃泉村村民孫鎖斌喜氣洋洋地說:「剛給兒子辦完婚禮,總共下來沒花了5000元,由紅白理事會操持,還不用自己忙。」村黨支部副書記、紅白理事會會長廉社社說,這個傳統早就有,現在更規範了:酒不能超30元一瓶,煙不能超10元錢一盒,飯菜也都定下了具體的標準。「大家都謹遵村規民約,不攀比、不浪費。家家爭創文明戶,人人爭做文明人。」

文明風尚同樣也滋養著杏則村。「我們2006年成為『市級文明村』,2016年入選『省級文明村』,今年更榮膺『全國文明村』。」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侯旭輝說,正是在文明程度的不斷晉級中,杏則村實現了從貧窮落後到明星鄉村的飛躍。凝心聚力謀發展,杏則村的林下種植、林下養殖、千畝連翹、龍隱山居康養項目如火如荼,如今,全村人均年收入近兩萬元,提前步入全面小康的美好生活。

一切過往,皆為序章。在沒有終點的文明城市創建中,沁水仍在勇毅前行,不斷收穫著新的希望。

原標題:《【文明城市巡禮】星火匯聚,點亮文明沁水》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全國文明城市巡禮」始於顏值,終於氣質:文明沁水,沁人心脾
    圖為沁水城市風貌「我為文明沁水感到自豪!」連日來,無數沁水人興奮地為自己的家鄉點讚,心中激蕩起滿滿的自豪感。這份自豪來源於11月20日沁水榮獲全國文明城市稱號,來源於這個承載著沁水光榮和夢想的「金字招牌」。久久為功,玉汝於成。
  • 【學習先進典型 凝聚奮進力量 文明城市巡禮】一路豪歌奏華章
    11月20日,沁水正式獲得全國文明城市殊榮。消息傳回,當地民眾無不歡欣鼓舞、激動振奮。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時刻,交上脫貧攻堅合格答卷的沁水人,又用心血和汗水為自己加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一路豪歌、奮鬥不止,21萬沁水人民在追夢文明城市的徵程中不斷奏響華美樂章。
  • 文明如水 幸福花開 ——慈谿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巡禮
    滄海桑田,唐塗宋地;慈風泱泱,文明昭彰。2020年11月20日,歷經兩輪六年的創建歷程,慈谿以縣級城市全國第九、全省第二的佳績,摘得「全國文明城市」桂冠。2002年,我市被評為省文明城市,2010年被評為省示範文明城市,2013年被評為省文明市,2015年獲得全國文明城市提名資格城市。全民創建氛圍日益濃厚,城市功能進一步優化,市容市貌和城市環境不斷改善,城市建設發展迸發新活力,人民群眾幸福指數和滿意程度持續提升,2020年首次榮膺「全國文明城市」稱號。
  • 【文明城市巡禮】古城無處不飛花
    長治蟬聯四屆全國文明城市紀實 山西日報記者李楠報導:2011年,長治市獲得全國文明城市稱號。20年來,長治市始終以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第一追求,以恆久定力和堅韌毅力連續四屆保持全國文明城市榮譽。
  • 【文明城市巡禮】與時代同行 與文明為伴
    長子縣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掃描這個被厚重文化滋養的縣,在2020年11月迎來了她的又一榮光——全國文明城市。 這是文明的延續,這是文明的升華。與時代同行,長子縣以新的姿態、新的作為,在新的時代中展現出新的風採。
  • 星火成炬 文明滿城——嘉峪關市「全民志願」共建全國文明城市綜述
    星火成炬 文明滿城——我市「全民志願」共建全國文明城市綜述嘉峪關日報記者 回靜 通訊員 張文姍近年來,志願者行動已經在全市深入展開,並在社會上產生積極影響,志願者隊伍已經成為我市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中的重要力量,受到群眾的廣泛讚譽。
  • 「深夜書桌」點亮城市文化星火
    而讓閱讀蔚然成風的優秀書店,亦成為一個社區、一座城市最美的風景,凸顯著濃濃的文化品位與人文關懷。那一本本散發墨香的書籍,一間間富有特色的書店,與其說是一個個收藏著思想的地方,不如說是讓心靈詩意棲居的家園。
  • 文明城市巡禮
    貧困山區要不要、能不能創建文明城市?縣委、縣政府明確提出「立足山區實際,創建省級文明城市」。    詳細報導>>>
  • 【「雙城」復檢 開發區在行動】開發區:文明涓流點滴匯聚 守護城市...
    【「雙城」復檢 開發區在行動】開發區:文明涓流點滴匯聚 守護城市文明底色 2020-08-08 05: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文明城市巡禮】老城不老 新城創新
    對表對標,實現的途徑就是創建全國文明城市。 無論從城市自身發展的邏輯,還是幹部隊伍的精神狀態,還是廣大群眾的意願呼聲,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無疑是「最大公約數」。正因如此,一個個忻州人的「城市夢」匯聚在一起,市委振臂一呼,才有應者雲集的熱烈局面。 「自逼」的膽氣:畫好幹群「同心圓」 「跳起來摘桃子。」
  • 文明欣然向遠 ‖ 白銀區「疫情戰」+「環境戰」助力文明城市創建
    內外兼修的銅城大地,追逐夢想的腳步馳而不息,文明城市創建之路欣然向遠……崇德向善,積蓄文明城市創建內生動力 在抗擊疫情中,踐行初心使命;在堅守崗位中,彰顯家國情懷。挺身而出、迎難而上、擔當作為的白銀區「最美『疫』線人」,弘揚道德精神,參與道德實踐,引領文明風尚。
  • 建蘭路社區:「星火之聲」廣播站傳遞文明的聲音
    「創文能讓我們生活環境更美麗,市民素質進一步提升……」每天下午4時,建蘭路社區19個居民小區的「星火之聲」廣播站創建文明城市應知應會現場熱線電話有獎知識問答活動準時開始。答對了題不僅有滿滿的榮譽感,還能夠獲得精美餐券。這種宣傳創文的新形式獲得了轄區廣大居民的喜愛和追捧。
  • 【全國文明城市巡禮】文明城市創建,晉城勝在何處?
    晉城市上榜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圖為航拍晉城風光。宋嶽廷 攝   黃河新聞網訊(記者 尚東霞)如何用一句話形容家鄉晉城的變化?一套太極打下來,李大爺就開始忙活了:狗狗的固定排便時間到了,收拾完畢,「文明城市,大家創建」宣傳牌子下,裝有一個水龍頭,李大爺就著水,洗了手。  今年7月1日起,《晉城市養犬管理辦法》正式實施,這是自晉城市獲得地方立法權以來,確定的首項立法任務。
  • 宣城市:有溫度的文明城市
    在宣城市,從一個人、幾個人到一群人、一座城,源源不斷的力量匯聚到志願服務的行列中,為「奉獻,友愛... 安青網訊 每一座文明程度較高的城市都有很多志願者。
  •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成果巡禮(十)打造「紅色」文化名片
    開欄語:值仁化喜獲全國文明城市榮譽之際,為全面展示仁化文明城市創建成效,鞏固文明城市創建成果,引導幹部群眾持續開展文明活動,進一步擦亮「全國文明城市」色彩,縣融媒體中心推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成果巡禮》專欄,通過文字、圖片、小視頻等多種形式,展現24萬仁化人民用心血和汗水澆開的文明之花和千年人文古邑煥發出的全新魅力,今天推出第十期。
  • 台州:溫暖的城市 文明的氣質
    近年來,我市在文明城市建設中,從「小」做起,從一處處細節突破,引領全民文明生活理念,提升社會文明程度,從而打造出城市「文明名片」、涵養出獨特的「城市氣質」。文明習慣讓城市更具魅力「朋友,車子要按箭頭方向停放。」
  • 文明巡禮|東來仙岙 漁家之頂——東岙頂
    從本期節目開始,《文明焦點
  • 助力創建文明城市 社區居民奏響文明主題曲
    12月16日,「講文明、樹新風、聚合力、興渝中」群眾文化演出活動在渝中區人和街社區舉行,歌曲、舞蹈、小品等精彩的文藝演出吸引了不少居民參與。演出中,社區居民組成的管弦樂隊奏響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文明主題曲,社區志願者還向現場居民發放了「文明倡議書」。豐富多彩的節目圍繞「創文」展開,通過零距離、面對面、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向居民們傳遞了文明精神,普及了創文知識,動員號召居民朋友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為創建文明渝中加油助力。
  • 【全國文明城市巡禮】漫讀古縣文明之路,這才是「創城」的正確姿勢
    來自太嶽山腹地的山西省古縣榮膺「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殊榮,成為山西省內四家、臨汾市唯一一家獲此殊榮的縣城。從此,古縣精神文明建設工作邁上了一個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新起點。  為全方位探尋古縣「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歷程,本網記者深入古縣進行採訪,透過社區精神文明創建、社會秩序管理以及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變化,生動詳實地記錄古縣人民為創建文明城市所做出的努力。
  • 小區是城市的基本細胞,也是創建文明城市的基礎—— 匯聚創建新...
    中心城區信合名都、外灘首府、外灘璽園、濱湖一號、黃金水岸、金海灣、御景華庭、卡納溪谷、金水灣、五洲觀瀾小區C區、五洲觀瀾小區B區、美林山、恆大名都、恆大綠洲、平安小區、楓林香榭等16個小區,獲得「十星級文明小區」稱號。文明創建依靠人民,文明創建的成果由人民共享。我市於2018年被中央文明辦確定為2018~2020年創建周期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