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之道《農村閒散土地種什麼掙錢快,幾千元成本,年收入達六七萬...

2021-01-20 騰訊網

目前的大多數農村人還是選擇外出務工,但是今年的情況有些變化了,由於現在農村的發展很快,農村條件改善了,如果能夠在農村創業會更好。

今天來談談種植行業,傳統的種植業只能解決溫飽問題,那麼在農村還有沒有能夠致富的種植項目呢?

很多人厭倦了城市的打工生活,有回鄉創業的願望,也有人靠種植走向了致富道路。農村這片土地的發展前景還是很廣闊的,目前在農村有哪些種植項目比較好呢?

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幾個種植的項目,投資很少,幾千元就行,很適合資金不足的窮人,一起來看看吧。

一、種植大棚香椿

香椿營養豐富,風味獨特,具有很高的食用價值高,是春季常見的野菜。

香椿的種植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為露天種植,二為大棚種植,這兩種方式的種植成本也不同。

露天每畝可以種植1000株,總成本只有幾千元,一般當年種植之後,第2年就可採摘香椿芽了。每株樹苗可採摘香椿芽1斤左右,畝栽1000株可採集1000斤以上。每年可以採集2次到3次,效益可觀。

有條件的農戶也可以大棚種植,但大棚種植成本比較高,需投資3萬元左右,每年可採集6批香椿芽。

以每次1000斤計算,一年可採收6000斤香椿芽,按照出售價12元一斤來計算,露天種植畝產值可達3.6萬元。而大棚種植年產值一畝在7萬元左右。

二、香菇的種植

在農村種植香菇有很好的價格優勢,目前還有一定的發展空間。香菇營養豐富,深受普通大眾的喜愛。

如果種植500袋香菇,投入成本約6000元左右,其產量可達1000斤左右。香菇的出售價格一般是15元一斤,而幹品香菇價格更高。

如果產量高,來不及售出,還可以曬乾出售。1000斤鮮香菇烘乾或曬乾後約有700斤左右。

那麼農戶種植500袋香菇,產值在1.5萬元,減去成本投入,可掙一萬元。

香菇的種植,一年可種收三次,有資金和能力的農戶可擴大種植規模,一年收益五六萬還是可以的。

三、無花果種植

無花果的果實可以鮮食,也可將無花果的鮮果加工製成果脯、果汁、果茶、飲料、罐頭等。

無花果目前市場價格為15元一斤,畝產價值7萬元左右,減去人工費和投資成本,一畝能賺3萬多元,承包2畝地可收益六萬元。

無花果的栽植可在春秋兩季進行,成活率會比較高。後期要注意加強管理,及時摘心修剪,定期除草,鬆土。生長旺季還要施肥,增加養分。

相關焦點

  • 秋葵一年可種植兩季,一畝只需3千元成本,兩季收入也有六七萬
    秋葵一年可種植兩季,成本只需幾千元一畝,一年下來收入高達六七萬左右。那麼其種植前景如何呢?種植是不是比打工強?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二、秋葵的種植成本分析秋葵的種植成本,投資一畝不是需要很多,幾千元就夠。主要包括: 土地租金、秋葵種子、肥料費用、防蟲害農藥等。1、土地租金,如果自己沒有土地資源的話,那麼種植秋葵首先需要投入的成本便是土地租金了。土地租金按城市計大約在1000元/畝左右。
  •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農村哪種項目比打工強?5種可選
    當然也有少部分人可能會達到一兩萬,但畢竟是極少數,也有七八千但是比例也不多,從5000塊的個人所得稅的起徵點就可以看出,很多人都達不到。我們就以5000為例,一年不過六萬塊,在農村至少有五種不用打工就可賺到六萬的項目。①農村種養殖業佔大頭,許多農村人都是種地或者養殖,我們先從種植業講,簡單點可以流轉土地來獲得收益。
  • 現在農村幹什麼最掙錢
    因為疫情,我半年沒上班,回到農村老家避暑一個月,深入的調查了我們村的收入情況。第一:留守農村的收入,除了國家政策應得 的收入,比如養老金,低保等收入外,土地流轉,退耕還林,旅遊區開發一些零活,山貨採摘,這是基本的收入渠道,都不是太多,不過能維持正常的溫飽。
  • 未來農村種什麼最掙錢?
    近些年,國家大力發展新農產建設,可以說農村的經濟發展未來前景一片大好,可供就業的機會也是越來越多。再加上政策福利的幫扶,吸引了諸多的年輕人才返鄉創業,而種植業無疑是很多人創業的首選目標。而在未來,傳統的農產品已經很難滿足現有的需求,一些新興品種更具有市場競爭力。
  • 土地流轉的目的是什麼?
    土地流轉的目的是土地集約化,成方連片的土地種植更能發揮大型農機的潛能,現在土地分產到戶,地塊大小不一,過於碎片化,種植的農作物花樣繁多,收穫和種植都不能使用大型農機,浪費了大量人力物力,目前農村土地流轉普遍存在「三多三少」現象,即親戚朋友流轉的多,專業大戶流轉的少;轉包、出租或代耕的多
  • 土地流轉是什麼意思 土地流轉需要遵循的條件 農村土地流轉的原因
    現在在一些農村經常面臨的就是土地流轉的問題,那麼土地流轉是什麼意思呢?一、土地流轉是什麼意思?1、土地流轉就是指家庭承包的土地,通過管理單位規定的方式保留了承包權,並且將經營的權利轉讓給了其他的農戶,或者是其他的一些經濟組織。
  • 在安徽承包三千畝平原土地種什麼能掙錢?為什麼?
    一百元一畝的平原土地?說實話,真的難以想像。在黑龍江這麼寒冷的地方土地流轉的價格都達到400元/畝以上了,在一年兩熟的安徽土地流轉還能維持在100元/畝的低位,還是平原,還是3000畝,真讓人懷疑。可以這麼說,如果真的是100元/畝的土地流轉費的話,這3000畝地種什麼都賺錢,因為這就相當於「撿大漏」了,還能一年兩熟,平均每季的土地流轉資金只需要50元。這相當於什麼?如果您依靠貸款種植這3000畝地,這50元/畝的土地流轉費也就相當於貸款的利息了。只需要多交一分利息,就能獲得一畝地的種植權,多合適。但是,我還是建議您去哪3000畝地看看到底怎麼樣?
  • 農村有土地的恭喜了!每畝都有補貼,你領了嗎?
    農村土地流轉補償政策讓更多農戶體會到了實惠。那麼,你知道流轉土地可以獲得補貼嗎? 下面介紹一下土地流轉獲得補貼的幾個主要問題。 符合什麼條件的流轉才能拿補貼? 01 丨 具有穩定的土地流轉關係 具有穩定的土地流轉關係,土地流轉時間在3年以上,單宗土地流轉面積在1000畝以上(土地股份合作社入股面積300畝以上)。
  • 農村搞這三種暴利養殖項目,成本低風險小,尤其是第一種
    在農村搞養殖是否可行,現在豬肉價格堅挺,很多人認為養殖能掙錢,可是養殖的項目很多,有人看到豬肉價格很高,就想到了養豬,可是現在去養豬,恐怕為時已晚,等到你養的豬出欄,也許肉價就已經降了,到時候還是個虧損。那麼是不是就不能搞養殖了呢?
  • 農村土地流轉是什麼意思?土地流轉對農民有啥利弊,一文告訴你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農村土地流轉是什麼意思?土地流轉對農民有啥利弊,一文告訴你。農村的土地流轉,也就是農民把自己承包的土地使用權轉讓給他人經營,自己不在經營的情況下,每年還能夠收到相應的租賃費或分紅,土地流轉,也就類似於日常農民所說的,把土地「承包」給別人,或者是承包給某些企業去種,也可以是自己轉包別人的地去種,這就是農村土地意義上的流轉。
  • 「李維華講特許」年入278億美元的連鎖經營1元店達樂商業奇蹟解密
    這就是美國最大的1-2元店、折扣連鎖零售商達樂(Dollar General)所創造的商業奇蹟。在傳統零售紛紛折戟的當下,逆勢增長到讓電商懷疑人生的達樂的運營之道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1、避開競爭,查漏補缺。避開沃爾瑪之類大超市們的覆蓋區域,在傳統超市百貨巨頭的選址空白處開店,包括農村和一些偏僻的郊區等。
  • 一個潮汕村莊的土地流轉探索:500餘畝土地從「沉睡」到煥發新活力
    上世紀90年代,打工潮席捲中國農村,下湖村也不例外。與多數粵東粵西粵北的農村相似,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後的情況發生了變化,下湖村一些村民陸續外出務工,還有些村民覺得種地不掙錢,便把從村中租來的地或有償或無償轉給願意種地的人耕種。如此不斷累積,村民耕種的土地不再均衡,有的不種地,有的耕種面積達二三十畝。
  • 農村集體土地估價技術指引發布!快看看你家宅基地值多少錢!
    》,為規範農村集體土地價格評估,顯化農村集體土地資源資產價值提供了新的技術支持。《技術指引》指出,宅基地使用權價格評估主要考慮5種評估方法,包括收益還原法、市場比較法、剩餘法、成本逼近法和公示地價係數修正法。上述前3種評估方法主要適用於宅基地制度改革較為深入,現有宅基地出租、經營、交易等案例較多的地區。後2種則較為保守、傳統,適用於缺乏農村住房或宅基地交易和市場收益的地區,以及制定並發布了宅基地基準地價的地區。
  • 過年了,在農村年頭到年尾收入10萬元算什麼水平?算小康生活嗎
    導讀摘要:快過年了,2019年將要結束了。在農村農戶從年頭到年尾一年的經濟收入達到10萬元的農戶是算什麼水平?能算小康生活嗎?過年了,在農村年頭到年尾收入不到十萬是什麼水平?算小康生活嗎?在農村,每到過年的時候,村子裡的人總喜歡三五個人湊在一起拉家常,盤點一年的經濟收入。說實話,純在農村幹農業,一家沒有人出門打工的,根本很難找出一年收入10萬元的人家。我老家一百多戶人家的小村子,只有兩家農民是專業養豬的,每家一年收入大約20萬元,一般純農業靠種田賣糧食的,一年下來,全家總收入不到兩萬元。
  • 農村土地30年不變,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什麼時候重新分配土地?
    網友:農村土地30年不變,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什麼時候重新分配土地?一、農村土地30年不變,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我國最早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是安徽省鳳陽縣鳳梨公社小崗村,在1978年。1993年,針對一些較早實行家庭承包經營的地方第一輪土地承包即將到期的實際情況,《關於當前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發〔1993〕11號)文件及時提出:「為了穩定土地承包關係,鼓勵農民增加投入,提高土地的生產率,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後,再延長30年不變。」
  • 農村現在什麼最掙錢,種野菜掙錢嗎?
    現在農村50歲以上在外面打工的多,很普遍,他們還是外出打工的主力軍。首先,在農村50歲初頭的人,還不算老,他們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壓力大,都是家中的頂梁柱,農忙時在家務農,但由於務農不掙錢,有時甚至虧本,所以單靠務農,只能維持基本生活,無法支付日益增加的各種生活費用,為人養家餬口,農閒時,他們不得不出外打工掙點血汗錢,來維持生計和家中的大小開支,所以50歲左右的農民在外打工者很普遍。
  • 在農村,做什麼生意,能年收入過10萬?
    晚上,有朋友問,在農村做什麼項目,能年收入過10萬?很多人感覺,回到農村之後就是去種地?其實還真不一定。大城市雖然機會多一點,但農村也有農村的玩法。如果你因為某些原因,不得不回到農村的話,也不可能真的去靠種地過日子吧。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在農村做點什麼,才能更好地去賺錢。1、朋友圈銷售土特產。現在的網際網路很發達,大家也習慣了網購。
  • 農村老人要為生活勞碌,而城裡老人如此悠閒自在,你有什麼看法?
    由於目前社會上存在很多的差別,導致農村老人和城市老人,在日常生活方面存在兩種絕然不同的狀態。現在農村老人六七十歲,還要種田從事農業生產勞動,維持生活;而城市老人則悠閒自得的,享受天倫之樂,安度晚年。這兩種老人在晚年生活狀態上是完全不一樣的。他們中間究竟有什麼區別呢?
  • 三個項目在農村養殖,不僅成本低而且利潤高,年能賺十幾萬沒問題
    近段時間,回農村創業的人有很多,只要原因是今年疫情的影響,還有現在有的人賺到了一定的資金,所以不願意打工。因此選擇了回鄉創業當老闆,種植的、養殖的、糧品加工的等,各式各樣的項目都有人做。不過話又說回來,創業為的也是賺錢,那麼選擇什麼項目成本小,利潤比較豐厚呢?
  • 在目前農村,有哪些掙錢的好路子?這幾個方面
    目前經濟形勢不太好,許多企業都不景氣,現在大多農村人外出也掙不到錢,不如在家找點事情做。其實在農村不用出門也可以找到許多掙錢的好路子,我這裡推薦幾種,給大家考察嘗試。在農村發展有機蔬菜種植是一項不錯的掙錢門路。快遞超市隨著網際網路的逐漸普及,不但城裡人喜歡在網上購物,農村人現在大多數人也喜歡在網上購物,現在網購已經成為一種潮流。有數據顯示,中國有6億多人口居住在農村,2019年全國快遞量有600億多件,其中四分之一來自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