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30日下午,隨著法槌敲響,被告相同的20起勞務合同糾紛系列案件,在河南省濮陽市華龍區人民法院如期審理。
今年1月18日,濮陽市華龍區人民法院陸續受理了20起勞務合同糾紛系列案件,該案件是涉及農民工工資的群體民生事件。收到上述案件後,該院民事審判團隊員額法官魯亞萍立即安排書記員向被告人蘭某某送達傳票,通過電話聯繫,得知其在成都居住,便確定於年後開庭審理。
由於年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法院線下訴訟活動暫時停止,為確保疫情期間案件審理安全有序高效進行,承辦法官堅持訴調並行,多次通過電話、微信與20名原告及被告進行溝通,提前摸查案件情況,並對被告尚欠原告的工資分別進行核算,安撫原告群體的不滿情緒,引導被告主動承擔責任,耐心細緻全方位開展工作,徵求當事人是否同意通過「河南移動微法院」程序進行訴訟活動的意見。通過反覆協調溝通,對每一個人耐心講解指導操作方法,雙方當事人均同意進行在線開庭。但由於原告數量多且老年人居多,對運用手機微信開庭的操作不能熟練掌握,多次指導測試後仍無法順利進入平臺,網上開庭只能作罷。
為保證線下訴訟恢復後能夠第一時間開庭,承辦法官在詳細了解案件情況後,認為這20起系列案,從性質上來看,屬於事實爭議不大、權利義務關係明確、證據比較充分,案情相對簡單且類似,適於調解。經過前期與被告、眾多原告數次的聯繫後,雙方均同意庭前調解。承辦法官將原告提供的證據上傳至被告,並告知其準備好自己的全部資料,等候法院通知到現場開庭。
庭審前,法官還通過電話了解當事人的健康狀況,囑咐當事人出門需正確佩戴口罩,隨身攜帶身份證及案件相關材料。
3月30日下午,被告終於從成都趕到濮陽,此系列案件準時開庭。為避免庭審現場人員聚集問題,法官決定合併審理,統一調解協議的還款方式以及時間。
庭審過程中,法官從選出一起案件,結合雙方提供的證據和爭議焦點進行調解,通過向雙方宣講法律知識,解決該起系列案的法律適用,解決雙方之間的矛盾癥結,告知拖欠農民工工資可能帶來的不利後果,要求被告及時處理勞務工資。最終在雙方達成和解後,向原被告出示類案調解結果,並告知均統一按照該調解協議達成和解。
歷時6個小時,直至晚上8:30,原告一個接一個籤字確認後離開。該系列案件全部調解完畢。
「聽說打官司既費時間又耗精力,原以為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解決的事情,沒想到說解決就一下子給解決了,法院推行的新審判模式效率確實高,我們現在終於可以把心放下啦!」農民工大哥在拿到調解書後興奮地表示!
蘭某某也用著他那不太標準的普通話,一個勁地對法官說:「感謝法官,感謝法官,為了我的事讓你們這麼晚才下班,太不好意思了,感謝您!」
涉農民工工資案件是民生領域重點保障的案件類型,疫情之下,濮陽市華龍區人民法院高效妥善處理此次系列糾紛,既依法維護了農民工的合法權益,也為復工復產提供強有力的司法保障,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河南省濮陽市華龍區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