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刀」是怎樣煉成的

2020-12-17 中國青年報

「鋼刀連」戰旗,成為武警雲南總隊某支隊機動一中隊官兵心中永不熄滅的一團火。胡程攝

據俄《消息報》網站報導,俄國防部近日為駐克裡米亞半島第8獨立炮兵團率先裝備2A65「姆斯塔-B」超精度榴彈炮。

據介紹,「姆斯塔-B」榴彈炮在敘利亞戰場上經受了嚴峻的實戰考驗,不僅可以發射普通炮彈,還可發射雷射制導的「克拉斯諾波爾」超精度炮彈,「海雕-30」無人機可為其提供打擊目標指示信息,幫助其摧毀幾十千米外的任何目標,保衛沿海地區安全。

俄軍事專家德米特裡·博爾堅科夫指出:「『姆斯塔-B』榴彈炮與能進行目標指示的『海雕-30』無人機結合起來效果驚人。此前榴彈炮發射普通炮彈打擊目標時,附近必須有引導員提供指示信息,尤其當目標深入敵後時,為其提供指示信息變得十分困難。此外,榴彈炮發射雷射制導炮彈時,若敵艦離沿岸很遠,也無法使用雷射進行引導。『海雕-30』無人機可以解決這個難題,它不受距離限制,也不受地面障礙物和地形限制,可深入敵後為炮彈提供指示信息,其打擊效率和效果明顯提高。」

在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家頻繁派遣艦機進入黑海海域、企圖將這一地區「軍事化」的背景下,俄軍強化克裡米亞半島炮兵力量的舉措具有重要意義。鄉間紅土路上,巡邏車顛簸前行。新排長許傑龍坐在車裡,緊攥扶手。

看到散落的紅土被壘成平臺,低矮的帳篷有序排列,許傑龍知道,目的地到了。

來到武警雲南總隊某支隊機動一中隊之前,許傑龍早聞其名——這是一個多年榮獲「標兵單位」的連隊,是武警尖兵的孵化基地。

這支誕生於抗日烽火的英雄連隊,有著「鋼刀連」的美譽。它就像一把穿越歷史煙塵的鋒利「鋼刀」,至今仍熠熠生輝。

這把「鋼刀」的鋒芒,令許傑龍心馳神往。

他無數次在心中勾勒過「鋼刀連」的樣子。然而,當自己來到這裡、真正成為其中一員,他發現,一切和想像中的一樣,一切又和期待的大不相同。

隨後的日子,「鋼刀連」用自己的方式鍛造著許傑龍。這名年輕軍人,也在這個反覆磨礪的過程中,完成了自我成長,探尋到了心中那個渴求已久的答案——這把「鋼刀」是怎樣煉成的。

「鋼刀連」官兵訓練場上熱火朝天。王文濤攝

熔 爐

每一把鋼刀,都要在熔爐中反覆鍛打

剛下連,許傑龍發現,戰友們體能訓練服顏色不太一樣,有的深一些,有的淺一些。他把這個疑問埋在了心裡。

第一個月,換上列兵軍銜的許傑龍幾乎「是在奔跑中度過的」。

第一次出早操,許傑龍跑了5公裡武裝越野最後一名。

早操結束,許傑龍看到班長好像嘆了口氣,教導員張東明那張黑臉似乎更黑了。

「練吧。」張東明對許傑龍說,「『鋼刀連』沒有跑在兵後面的幹部。」

「那種永遠追不上倒數第二名的感覺,特別折磨人。」許傑龍暗下決心:「只要我還能站起來,就必須狠狠練!」

從此,兩根細背包繩成了許傑龍親密的夥伴。許傑龍把它們拴在腰上,繩子的兩端分別由一名戰友牽著。

附近村民都注意到了這奇特的場景:每天清晨,穿越村莊的「迷彩風暴」末端,多了一個踉踉蹌蹌的小胖子。他被2個人牽著,跑得上氣不接下氣,汗如雨下。

奔跑,不停地奔跑。

烈日炙烤著許傑龍的身軀。他感覺自己置身於熔爐之中,「在熾熱的溫度下,不斷達到極限,又突破極限」。

奔跑在紅土地上,許傑龍忍不住想起榮譽室牆上「鋼刀連」的老地圖——那是這個連隊官兵曾經奔跑過的足跡。

自黃土地上起步,前輩們用一雙雙踩著草鞋的鐵腳板,徵戰過祖國的大江南北。

許傑龍曾在心裡細細品味過連隊的戰鬥歷程——

這把「鋼刀」參加過百團大戰,它以堅不可摧的氣勢,直插敵人心腹。

這把「鋼刀」曾在淮海戰役中浴血搏殺,和千千萬萬戰友們一起贏得了勝利。

這把「鋼刀」經歷過東南沿海狂風暴雨的洗禮,也在高原風雪過後愈加堅韌。

每當快堅持不住時,許傑龍總會用前輩的經歷鼓勵自己:當年那麼艱難,他們都堅持了下來,如今這點苦算什麼!

有天晚上,大隊長趙濤看見許傑龍跑得臉色煞白,有些不忍心,勸他別跑了。許傑龍說不出話來,只是比畫了個手勢。帶他跑的戰友高聲回應:「排長說,還有兩圈,他還可以!」

兩圈跑完,許傑龍吐了。這幾乎是他每天訓練完的常態。

一直被別人帶著跑,剛開始許傑龍還有點不好意思。老班長們告訴他,他們當初也是這樣被別人帶起來的。

老兵帶新兵,新兵成了老兵,繼續帶新兵。這是「鋼刀連」的接力。

下連第25天,許傑龍參與了一場民主投票。

在平時吃飯的那頂帳篷裡,許傑龍接受了全中隊官兵的考量。所有戰友投了贊同票,同意他從列兵升任班長。

那一刻,許傑龍感覺自己終於成了「鋼刀連」的一員。

無論是中隊長、指導員,還是文書或衛生員,每一名剛到「鋼刀連」的官兵,必定會經歷這樣的過程。

這個過程痛苦、焦灼,就像把一塊未經鍛打的鋼材,投入熔爐之中。只要鋼材足夠堅韌,千錘百鍊後,必能打造出一把鋒利之刃。

剛到「鋼刀連」時,士兵鍾盛國為了趕上「大部隊」,頗費了一番功夫。他沙背心、沙綁腿從不離身,專門找身材高大的戰友練習擒拿格鬥,經常摔得鼻青臉腫;掛水壺、吊磚頭,他的肘部一次又一次磨破,雙腿經常蹲得失去知覺,只為提高射擊技能……

後來,鍾盛國成了訓練尖子,多次代表單位參加比武。

在「鋼刀連」,每一個努力的人都不孤獨。

來到「鋼刀連」一年多,一班班長楊虎林養成了一個習慣:熄燈號後加練。

第一次和新戰友們睡在一個帳篷裡,熄燈號響,楊虎林正準備休息,卻發現戰友們都開始忙乎了,腹部力量弱的練腹部,上肢力量弱的練上肢。

聽著戰友們鍛鍊時沉重的呼吸聲,楊虎林久久難以入眠。

第二天晚上,楊虎林也加入到熄燈後的練兵中。「就像被吸入尾流,個人會不自覺地跟著走。」楊虎林說。

儘管現在訓練成績已處在前列,楊虎林還是不滿足。他感覺,自己這把「鋼刀」,還需要繼續鍛造。

鋼刀在熔爐中鍛打,是一個持續且未知的過程。置身熔爐中,他們只有一個選擇:不斷給自己注入能量。

有一天,許傑龍突然發現,他的體能訓練服顏色也變淺了,那是陽光與汗水烙下的獨特印記。

這把「新刀」正逐漸顯露鋒芒。

淬 火

這是最艱難的時刻,我們只能以最頑強的精神挺過

山間小道上,一群迷彩身影飛快掠過。跑在最前頭的,是七班副班長趙安元。

不到一公裡,趙安元聽到身後傳來沉悶的腳步聲。一下一下,速度不快,卻保持著合適的頻率。他回頭一看,是剛剛休假回來的中隊長王學海。

「中隊長休息了30多天,我還跑不贏他?」趙安元不服氣。

他開始發力。可無論怎麼提速,後面的腳步聲總是如影隨形。

這腳步聲,仿佛考核時班長手裡的「奪命追魂表」。秒針「嘀嗒嘀嗒」,敲打在趙安元的心坎裡,不斷催促著他快一點、再快一點。

趙安元腳下的頻率開始亂了。他眼睜睜地看著王學海從自己身邊越過,直到終點都沒能再趕上。

「從那時起,我徹底服了。」趙安元說。

在「鋼刀連」官兵眼裡,中隊長王學海堪稱標杆。無論哪個課目,他都可以輕輕鬆鬆達到「優秀」。

「我是中隊長,我必須做到最好。」王學海從來不敢鬆懈。

王學海的2018年,過得極為難熬。用他的話說,「就好像一把燒得通紅的鋼刀,猛然被放進冷水裡」。

當時的艱難,只有經歷過這場改革大考的戰友才會懂得。

2017年年底,「鋼刀連」接到命令,調整組建機動一中隊。

不久後,王學海接任指導員。

那是王學海從未經歷的窘迫時刻:朝夕相處的戰友們,不少都分到了新的連隊。創造400米障礙紀錄的訓練尖兵鍾盛國分走了,人人敬佩的老班長魏承建分走了……原本人才濟濟的「鋼刀連」,當時只剩下2名骨幹。

56年前,中隊也曾經歷過一次無比艱難的挑戰。

1964年,中隊組織武裝泅渡金沙江。條件惡劣、經驗缺乏,面對湍急奔湧的河水,中隊官兵憑著一往無前的勇氣和精湛的技術,利用就便器材,勝利泅渡金沙江,無一人掉隊。

最艱難的時刻,也是高光時刻。當年那一幕幕,以老照片的形式,永遠留在了榮譽室裡。

如今,橫在王學海面前的,豈不又是一條「金沙江」?

「我們必須從頭再來。」王學海帶著大家從識圖用圖學起。他翻出教材,先把幹部們教會了,再去教士兵。那段日子,大家每天學到凌晨兩三點。

趙安元加入中隊時,「鋼刀連」已經步入正軌。他經歷過最艱難的時刻,莫過於選晉士官。

趙安元從來不怕訓練苦,可他還是忍不住對那次考核有些發怵。

通過統一選拔後,大隊以最嚴苛的標準組織了第二次考核。想過關,少不了要脫一層皮。

趙安元是中隊年齡最小的副班長,偶爾也會沾沾自喜。別人問起他想不想當班長,他說「現在還差得遠呢」。

老班長李世軍,是趙安元的「對標」對象,也是他最敬佩的人。李世軍,是改革中撐起「鋼刀連」的支柱之一。帶兵細緻、訓練拔尖,趙安元從來沒有想過,一個班長能這麼厲害!

中隊長王學海覺得,隊裡的年輕人必須要經過一次次艱難的考驗,才能真正成為一把「鋼刀」。

2018年年底,中隊被評為武警雲南總隊「基層建設標兵中隊」。王學海說,這一年他們的關鍵詞是「必勝信念」:「只要以破釜沉舟的勇氣去拼搏,我們一定可以獲得成功。」

到了2019年,中隊重新恢復到「全盛狀態」。這一年的關鍵詞被大家定為「韌勁十足」:「在任何困難面前,我們不會退縮,永遠向前。」

也是這一年,中隊取得了轉隸以來的最高榮譽——他們被武警部隊評為「基層建設標兵中隊」,榮立集體一等功。

站在頒獎臺前,抱著榮譽牌匾,王學海平時一直緊蹙的眉頭,難得鬆弛開來。這大概算得上是「鋼刀連」的又一巔峰時刻。為此,他興奮了很久。

「鋼刀連」下一步該往何處去?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王學海有些迷茫。

已經獲得的榮譽,就像是金沙江岸邊的暗流。看上去勝利就在眼前,只要一個不慎,就會被暗流卷下去。如果中隊沉迷於已經獲得的榮譽,結局很可能是 「竹籃打水一場空」。

2020年還沒結束,王學海已經總結出了今年的關鍵詞:「越戰越勇」。他堅信,無論未來還有多少困難,「鋼刀連」總能跨過一道又一道坎。

雨林深處,「鋼刀連」官兵砥礪實戰本領。王文濤攝

磨 礪

不斷打磨,永遠保持「開刃」狀態

每一把「鋼刀」,都需要不斷淬火鍛造,才能永不捲刃。

盛夏,一場雨後,太陽炙烤著紅土地,溼熱的空氣蒸騰而起,悶得人喘不過氣。

楊虎林藏在及腰深的水潭裡,全身綁滿蘆葦,在蘆葦叢中完美「隱身」。這裡是他反覆偵察過的「風水寶地」。

突然,一陣戰靴摩擦草地的聲音傳入耳中。不遠處,一隊「敵人」快要搜尋到水潭。楊虎林淡定地隱蔽在那兒,一動不動,眼睜睜看著「戰靴」在附近掃過一遍又一遍,最近時離自己只有幾米。

20分鐘後,一聲哨響結束了這場「捕殲戰鬥」。

演練從早上8點開始,持續了將近12個小時。參與演練的是「鋼刀連」3個排的尖刀班,班長們都是徵戰多年的老兵。唯一不同的是,一班班長楊虎林在中隊算是一個「新人」。去年,他剛剛從原單位調過來。

「捕殲戰鬥」中,三個班互為敵手,上演了一場叢林中的「你追我逃」。

演練結果令中隊長王學海大吃一驚——楊虎林帶領的一班大獲全勝。他們當紅方,沒多久就把藏在叢林中的藍方全部抓獲;他們當藍方,一直藏到演練結束都沒被發現。

在3個班長中,楊虎林平日裡並不是最出色的那個。除去16年的軍齡和日復一日的刻苦訓練,他幾乎沒有讓人印象深刻的特點。

然而,這次「捕殲戰鬥」演練,楊虎林靠著長期在邊境一線執行任務積累下的捕殲經驗,完勝對手。

分到中隊後的第一個國慶節,楊虎林和戰友們坐在屏幕前,一同收看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直播。

當戰旗方隊出現,戰友們都瞪大了眼睛。「看!我們大隊的戰旗出來了!」身邊的戰友興奮地喊。

直播鏡頭中,「扣林山戰鬥英雄營」戰旗只露出一個角,便一閃而過。即便如此,帳篷裡也一下子沸騰了。戰友們的自豪和驕傲,楊虎林至今記在心裡。

戰旗背後的故事,給了楊虎林很多思考。在西南邊陲執行任務時,他積累了豐富的山嶽叢林地作戰經驗。能不能把經驗遷移過來?於是,在「捕殲戰鬥」演練中,一班脫穎而出。

換了新環境,楊虎林總感覺任務似乎不如以前飽滿。中隊有些老兵也有這樣的看法——

2012年執行邊境緝毒任務,2014年赴香格裡拉救火救災,2016年參與海關執勤……中隊老兵,哪一個不是身經百戰?

2019年至今,中隊一直在外駐訓。官兵們生活中,似乎只剩下日復一日的訓練。機動中隊似乎「不動」了。

王學海把這段日子,看作是 「磨礪」的過程。大項任務不多,正好可以藉此機會,通過艱苦訓練,把刀鋒打磨得更加鋒利。

「烈日當空照,汗水如溪流;大風呼嘯過,月夜徹難眠。」野營村惡劣的環境,絲毫沒有影響官兵們的訓練熱情。

即使一些老兵嘴裡嚷嚷著「想出任務」,還是會以最認真的態度,對待每一次訓練。

兩個廢棄的油漆桶在營地扔了很久,士兵們拿過來,灌滿水泥,插根鋼管。水泥幹後一脫模,就變成了自製槓鈴。

士兵們在自己水壺裡加上糖和鹽,做成補充體力的自製飲品。喝著喝著,他們竟喜歡上了這奇特的味道。

去年1月,武警雲南總隊組織部隊冬季野營拉練。按計劃,中隊趕到西山鄉中心小學宿營。

傍晚時分,恰好是放學時刻。當中隊官兵到達學校門口時,迎接他們的,是一張張比花兒還要燦爛的小臉。

孩子們歡呼著,鼓著掌。人群中,不知道是誰喊了一句:「叔叔,你們辛苦啦!」夕陽下,一張張純真的面龐,仿佛把一縷溫暖的光送進了官兵內心深處。那一瞬間,他們長途跋涉的疲憊一掃而空。

「我從來沒見過那麼燦爛的笑臉。」許傑龍說,他終於找到了自己期待已久的答案。

煉成一把「鋼刀」,除了要經歷鍛造、淬火、打磨等必不可少的工序,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顆隨時準備亮劍的心。

八一建軍節,營區準備了盛大的聯歡晚會。野營村的官兵,坐在露天廣場上收看直播。誰知屁股還沒坐熱,部隊就接到一條命令:出現特殊情況,隨時待命。

瞬間,廣場上只剩下一塊孤零零的電子顯示屏。「鋼刀連」的官兵奔回帳篷,背起早已打好的行囊,蓄勢待發。

來源:解放軍報

相關焦點

  • 走進「鋼刀連」——「鋼刀」是怎樣煉成的
    「鋼刀連」戰旗,成為武警雲南總隊某支隊機動一中隊官兵心中永不熄滅的一團火。胡程 攝「鋼刀連」官兵訓練場上熱火朝天。王文濤 攝雨林深處,「鋼刀連」官兵砥礪實戰本領。王文濤 攝鄉間紅土路上,巡邏車顛簸前行。新排長許傑龍坐在車裡,緊攥扶手。
  • 「鋼刀連」全媒體新聞作品都在這了
    下面是宣傳「鋼刀連」的部分新聞作品集錦。人民日報《駐訓叢林的400多個日夜》「傳承鋼刀精神,爭當戍邊鋼刀!」每天一次的「鋼刀連」宣誓聲,在營區迴響。解放軍報 《 「鋼刀」是怎樣煉成的》他無數次在心中勾勒過「鋼刀連」的樣子。然而,當自己來到這裡、真正成為其中一員,他發現,一切和想像中的一樣,一切又和期待的大不相同。隨後的日子,「鋼刀連」用自己的方式鍛造著許傑龍。
  • 大揭秘:南山必勝客是怎樣煉成的?
    大揭秘:南山必勝客是怎樣煉成的?大揭秘:南山必勝客是怎樣煉成的?大揭秘:南山必勝客是怎樣煉成的?大揭秘:南山必勝客是怎樣煉成的?大揭秘:南山必勝客是怎樣煉成的? 這是第一部分的作品,作品中的形象均為藝術形象,只為說明程序和事件的象徵,並無褒貶之意。 作品中的對話語言和情景是從本人訴訟中真實經歷改編而來。
  • 再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昨晚寫作上一篇文章,狀態不怎麼好,我的一些用心沒有寫上去,現在睡過一覺之後,精神狀態適合集中精神寫作,於是,我想再說點關於《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周邊。我看蘇俄文學名著的數量不是很多,也就是高爾基的自傳、《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鐵流》、《毀滅》、《夏伯陽》等幾本書,託爾斯泰的幾部經典著作我是到濟南以後才開始看的,我在鄉下的時候得到的託爾斯泰的經典著作都是盜版書,紙張也不好,我就沒有認真看過。相比較其他人的書,我還是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看的比較多,我對蘇俄文學的了解都來自於這本書,當然是不同譯文版本。
  • #如畫三明#來這裡,看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來這裡,看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來這裡,看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來這裡,看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來這裡,看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來到這裡,可以看到「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三鋼集團建於1958年,是福建省最大的鋼鐵基地。
  • 如畫三明 來這裡,看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來這裡,看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來這裡,看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來這裡,看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來這裡,看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來這裡,看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來這裡,看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來這裡,看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來這裡,看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來這裡,看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去旅行,您可能會爬山看海看古建築,但你會想去鋼廠旅遊嗎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2020-11-29 11: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故事不止在書裡
    來源: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故事不止在書裡-新華網書裡說:鋼鐵是一種革命精神多少城市因鋼而建、因鋼而興卻曾因產能過剩陷入矛盾旋渦中國鋼鐵產能世界第一卻曾被質疑生產不出原子筆上的「圓珠」經歷「十三五」期間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淬鍊
  • 勞模是怎樣煉成的?
    勞模是怎樣煉成的?勞模是怎樣煉成的?是日復一日的奮鬥年復一年的堅守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用最執著和篤定的努力創造不平凡的成績綻放屬於自己的光芒原標題:《勞模是怎樣煉成的?》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先說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的背景,這這本書是1927年初,22歲的奧斯特洛夫斯基因癱瘓臥病在床,雙目失明。奧斯特洛夫斯基在與病魔做鬥爭的同時決意通過文學作品,來展現當時的時貌和個人的生活體驗,他創作了一篇關於科託夫騎兵旅成長以及英勇徵戰的中篇小說。
  • 伊卡爾迪——鐵皮人是怎樣煉成的?
    伊卡爾迪——鐵皮人是怎樣煉成的?接下來,就讓我們來詳細了解一下伊卡爾迪的成長曆程,看看鐵皮人到底是怎樣煉成的。幼年生活伊卡爾迪是義大利後裔,他的父系祖先從義大利威尼斯移民到了阿根廷。1993年2月19號,伊卡爾迪出生在阿根廷羅薩裡奧,全名毛羅-埃曼努爾-伊卡爾迪-裡貝羅。
  • 讀後感: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
    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受益匪淺,內心震撼,心潮洶湧,激蕩。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鋼是在烈火與驟冷中鑄造而成的,只有這樣它才堅硬,什麼都不懼怕,我們這一代人也是在這樣的鬥爭中,在艱苦的考驗中鍛鍊出來的,並且學會了在生活面前不頹廢。
  • 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
    近期,有幸拜讀了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書中的主人公保爾,身殘志堅,依然為了人民的利益,願付出一切的偉大品質使我受益匪淺,感觸頗深。我認為人生就像煉鋼,只有不斷磨練,才能把一塊鐵煉成堅硬、有用的鋼。在坎坷的人生經歷中,我們不能放棄、不能對命運屈服,而是要克服種種困難和挫折。保爾保持樂觀的性格,把現實社會中各種不滿與厭惡化作了動力和熱情,始終保持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在困境中探尋光明,這是非常難人可貴的品質。
  • 好書推薦《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煉的不是鋼鐵,煉的是鋼鐵意志
    01.推薦書目:《鋼鐵是怎樣煉成的》02.作者介紹:尼古拉·阿列克謝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前蘇聯著名無產階級革命家、作家,布爾什維克戰士,代表作品有《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暴風雨所誕生的》 。03.內容簡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講述了名叫保爾·柯察金的年輕人,少年時就經歷了蘇俄的十月革命、國內戰爭,拿槍和敵人殊死作戰,留下滿身傷痕。戰爭結束後,他拼命工作至全身癱瘓、雙目失明。他從把對舊生活自發的反抗改變為自覺的階級鬥爭,在鬥爭中自己成長為一個堅強的革命戰士的。
  • 《律師密碼——精英律師是怎樣煉成的》出版發行
    (原標題:《律師密碼——精英律師是怎樣煉成的》出版發行) 「律師是一個看起來很美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對於百家號作者真值得一讀再讀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對於百家號作者真值得一讀再讀作者:學海岸上的縴夫hyh尼古拉·阿列克謝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是前蘇聯布爾什維克(由列寧創建的俄國無產階級政黨)戰士,是著名的無產階級(包括工人階級、農民階級
  • 「鋼刀連」裡煉「鋼刀」
    高舉」鋼刀連「隊旗,高唱「鋼刀連」隊歌。反恐演練中,一中隊官兵冒著炮火快速突擊。一中隊官兵開展夜間反恐演練。本文圖片均由王文濤/攝盛夏8月,高溫炙烤著滇西大地,陽光將土地曬得發燙。40多年前,這支隊伍的先輩們參加重大作戰任務,在槍林彈雨中打出「鋼刀連」的榮譽稱號。在一茬茬官兵心中,「鋼刀連的兵」是他們身上最值得驕傲的標籤。如今,年輕一代官兵駐守在西南邊境,續寫著中隊新的歷史,這些90後、00後官兵牢記「鋼刀在握,堅不可摧;鋼刀出鞘,銳不可當」的隊訓,枕戈待旦,忠誠守護著祖國西南邊陲安寧。
  • 初中作文素材: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
    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看到保爾·柯察金以及當時大批的革命青年在布爾什維克黨的領導下,在革命鬥爭的熔爐中百鍊成鋼的故事,我對人生有了新的認識和感悟。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其中有這麼一名話:「人在痛苦中,只有一樣能挽救他,那就是感覺到人民需要他,知道他的生存並非無益。」
  • 如何評價奧斯特洛夫斯基及其著作《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影響了幾代人!那真是激情燃燒的歲月,我們從小熟讀《鋼鐵》一書,書中很多情節至今都記得,此書對我影響很大很大!保爾?柯察金的精神和毅力以及愛情觀都深深的影響並激勵了幾代人!那是有信仰的年代!現在都應該大力提倡青少年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 成功的商人是怎樣煉成的
    成功的商人是怎樣煉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