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以「鋼刀」命名的中隊
然而榮譽室裡卻並沒有鋼刀
「鋼刀」的鋒芒,藏在歷史深處
這支英雄的部隊誕生於烽火年代,歷經139次戰鬥洗禮,榮立集體大功2次、特等功2次、一等功2次。在完成一次重大作戰任務中,他們攻堅克難、不怕犧牲,被中央軍委授予「鋼刀連」榮譽稱號。
近日,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解放軍報、工人日報、中國青年報、人民網、光明網、中國軍網等30餘家主流媒體集中報導了該中隊在83載激情歲月裡,一茬又一茬青春面孔在這支隊伍裡百鍊成鋼,他們闖高原、駐海疆、守邊關、護國門,無論戰鬥在哪裡,始終是守護祖國和人民平安的忠誠衛士。
下面是宣傳「鋼刀連」的部分新聞作品集錦。
人民日報
《駐訓叢林的400多個日夜》
「傳承鋼刀精神,爭當戍邊鋼刀!」每天一次的「鋼刀連」宣誓聲,在營區迴響。這是一代代革命軍人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錚錚誓言,更是新時代這些戍邊勇士對黨和人民的莊嚴承諾。
新華社
《守護平安的「鋼刀傳人」》
滇西,一片英雄的熱土。駐守在這裡的武警雲南總隊某支隊機動一中隊賡續紅色血脈,爭做新時代「鋼刀傳人」,在西南邊陲守護祖國和人民的平安。
中央電視臺《軍事報導》
《續寫英雄家譜 鍛造鋼刀利刃》
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武警雲南總隊「鋼刀連」:續寫英雄家譜,鍛造鋼刀利刃。
中央電視臺 《國防故事》
《刀鋒對決》
滇西大地,山高林密,武警雲南總隊某支隊機動一中隊的27名隊員即將展開一場12個小時的極限較量,這次既是一次守護榮譽的對抗,更是一場實戰背景下刀鋒與刀鋒的對決。
解放軍報
《 「鋼刀」是怎樣煉成的》
他無數次在心中勾勒過「鋼刀連」的樣子。然而,當自己來到這裡、真正成為其中一員,他發現,一切和想像中的一樣,一切又和期待的大不相同。隨後的日子,「鋼刀連」用自己的方式鍛造著許傑龍。這名年輕軍人,也在這個反覆磨礪的過程中,完成了自我成長,探尋到了心中那個渴求已久的答案——這把「鋼刀」是怎樣煉成的。
解放軍報
《 「過去能做到,今天要做得更好」 》
站在榮譽室前,武警雲南總隊某支隊機動一中隊中隊長王學海鄭重地敬了一個軍禮。面對最高處懸掛的「鋼刀連」戰旗,他又一次給新來的戰友講起中隊的故事。這個英雄連隊以「鋼刀」為標誌,可榮譽室裡並沒有藏著一把傳奇的鋼刀。走進「鋼刀連」,中隊每一名官兵,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追尋, 「鋼刀連」究竟「鋼」在哪裡。
解放軍報
《永不捲刃的「鋼刀」》
武警雲南總隊某支隊機動一中隊榮譽室裡,最高處的一面旗幟上,三個大字格外醒目:「鋼刀連」。跨過83載激情歲月,一茬又一茬的青春面孔,在這支隊伍裡百鍊成鋼,闖高原、駐海疆、守邊關、護國門,無論戰鬥在哪裡,始終是人民放心的忠誠衛士。
光明日報
《榮譽,「鋼刀連」的生命》
「傳承鋼刀精神,爭當戍邊鋼刀!」一個個年輕的戰士面對那座屬於「鋼刀連」的榮譽室莊嚴宣誓。那一雙雙堅毅的眼神、布滿老繭遒勁的雙手,透著隨時準備戰鬥的高度戒備。
中國日報
《'Steel Knife Team' at cutting edge of service》
《中國日報》全英文也報導了我們的「鋼刀連」,perfect!小夥伴們,快點擊看看,「鋼刀連」的事跡走向世界!
工人日報
《「帳篷榮譽室」裡的青春接力》
多年來,中隊的幹部骨幹始終堅持以上率下、身先士卒,官兵們苦在一起、樂在一起、戰鬥在一起,中隊形成了上下一心、奮勇爭先的局面。
中國青年報
《 「鋼刀連」裡煉「鋼刀」》
盛夏8月,高溫炙烤著滇西大地,陽光將土地曬得發燙。西南邊陲的一處野外駐訓營區裡,喊殺聲不斷,正在訓練的武警雲南總隊機動第三支隊機動一中隊官兵們手握鋼槍、目光如炬,用力將手中的自動步槍刺出。
人民武警報
《傳承鋼刀精神 續寫戰勝榮光》
南國邊陲某地,一排排野戰帳篷整齊排列,空氣中瀰漫著濃濃的戰鬥氣息,記者走進雲南總隊機動三支隊機動一中隊野營村帳篷榮譽室,237面(個)浸染硝煙,凝結血汗的錦旗和獎牌,在燈光下熠熠生輝,震撼人心。
「人民日報」客戶端
《「鋼刀連」 把榮譽寫在戰旗、山河與百姓間》
烈日炙烤著大地,莽莽群山在紅土地上綿延,雲南某駐訓基地,一座座被曬得泛黃的野戰帳篷,組成了莊嚴陣列。「傳承鋼刀精神,爭當戍邊鋼刀!」年輕的士兵們,在新時代強國興軍的徵程上,繼承榮譽、衝鋒陷陣、再立新功。
「人民日報」客戶端
《老繭!》
烈日灼心,走進武警雲南總隊機動第三支隊機動一中隊的臨時駐地,戰士們的臉頰曬得黝黑,每個人手上都有六個老繭,左手三個,右手三個,它們像頑強生命,「依附」在戰士們手掌上。假如你不是軍人,那就請看看這些軍人的手。
人民網
《 「鋼刀連」 視榮譽為生命》
這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帳篷榮譽室」,數百面被戰火硝煙浸染的戰旗、一個個寫滿拼搏榮譽的獎盃、記錄著輝煌戰績的獎牌,講述著這支英雄部隊83年風雨兼程的輝煌榮譽。
人民網
《這樣的蛻變,愛了!》
烈日灼心,走進武警雲南總隊機動第三支隊機動一中隊的臨時駐地,戰士們的臉頰曬得黝黑,每個人手上都有六個老繭,左手三個,右手三個,它們像頑強生命,「依附」在戰士們手掌上。假如你不是軍人,那就請看看這些軍人的手。
光明網
《鍛造「鋼刀連」的那團火》
61年前,時任指導員的杜燦合用「一團火」的精神溫暖了他的戰友,更溫暖了一代代的中隊官兵。多年來,武警雲南總隊機動某支隊機動一中隊幹部骨幹在挑戰和任務面前始終保持身先士卒,站排頭衝一線,在榮譽評選面前則推功攬過;幾十年來,中隊秉持愛兵傳統,堅持以真情帶兵,始終把戰士的冷暖放在心上,溫暖了兵心,融洽了內部關係,更凝聚了連隊戰鬥力,為任務完成打下了堅實基礎。
「央廣軍事」微信公眾號
走進「鋼刀連」:淬火成鋼的尖刀利刃
2019年,一紙命令,讓剛轉隸武警雲南總隊不久的中隊官兵,打起背包再出發,千裡輾轉到西南邊陲。40多度的「桑拿天」、400多個晝夜的駐訓,官兵們以帳篷為家,與黃沙紅土為伍,與星空作伴,只為鍛造戰無不勝的滇西利刃。
「人民武警」微信公眾號
《鋼刀》
「鋼刀」,因其鋒,令敵人聞風喪膽;因其利,護一方安定祥和。在西南邊陲,有一支被中央軍委授予「鋼刀連」榮譽稱號的中隊,它誕生於烽火歲月,轉戰萬裡疆場,立下赫赫戰功。它歷經10多次轉隸上高原、守國門、駐邊關,賡續紅色血脈,淬火「鋼刀精神」,以衝鋒姿態鍛造戍邊「鋼刀」!今天請看武警雲南總隊某支隊機動一中隊形象宣傳片《鋼刀》。
「中國武警」雜誌電子版
《「鋼刀連」的「帳篷榮譽室」》
踏尋英雄走過的足跡,走進武警雲南總隊某駐訓營地,綿延不絕的群山之中,一座被陽光曬出灰黃色的「帳篷榮譽室」坐落於營區前側,室內高處掛著的「鋼刀連」戰旗在燈光照耀下格外醒目。
厲害了!鋼刀連!
可能還喜歡
1、武警熱血形象宣傳片《鋼刀》
2、歷經139次戰鬥洗禮,「鋼刀」傳人時刻保持永不捲刃的狀態!
3、原創MV《嫁給漠河》
4、武警部隊舉行2020年度文化影視專業士兵職業技能鑑定
5、被35個武警兵「爸爸」養大的姑娘,去大學報到了!
本信息為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監製:劉鳳橋、鄒零
執行監製:張金嶺
主編:關樹聲、王文
值班編輯:別特、溫東琪
郵箱:wjxinmeit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