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刀連」如何成為守護平安的「多面手」

2020-12-19 中國新聞網

「鋼刀連」如何成為守護平安的「多面手」

2020-09-24 10:26:5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田博川 責任編輯:田博川

  中新網芒市9月24日電 題:「鋼刀連」如何成為守護平安的「多面手」

  記者 李純

  在中國西南邊陲的某片營區內,午間的軍帳如桑拿房一般悶熱,夜晚的一絲涼意又令人「想蓋被子」。像這樣「帳篷裡一天有四季」的日子,武警雲南總隊某支隊機動一中隊的官兵們已經度過了幾百天。

  初到中隊營地,橄欖綠色的軍用帳篷與西南地區的紅土地相映。這是一個沒有固定營房的成建制部隊,正如中隊所屬的機動一大隊政治指導員張東明所言,隨時出動、快速到達的能力正應部隊「機動」之名。

  隨著對這支部隊的深入了解,中新網記者發現,一中隊的「機動」不僅體現在移動帳篷的「隨時開拔」,更在於所執行任務的靈活多樣,在於部隊成為守護平安的「多面手」。

  2012年,機動一中隊與公安機關開展邊境聯合綜合治理行動。某日凌晨兩點多,公安部門接到線報稱,某名毒販已逃回境內。時任排長郭昊坤帶領5名武警戰士,與公安幹警同赴邊境一處村莊。該名毒販反應激烈,正持刀襲擊家人。郭昊坤和戰士們衝進屋內將其制服,從床下兩個藥罐裡搜查出20公斤麻黃素。

  除了維穩處突的一線,機動一中隊同樣奮戰在抗洪救災的前沿。

  2014年7月,香格裡拉上江鄉發生70年來最嚴重的山洪泥石流。據該中隊原班長鍾盛國回憶,戰士們當時正在進行射擊訓練,部隊突然集合,受領救援任務後即刻出發。當晚他們安頓在一所小學內,對救災任務進行了明確分工,第二天一早即攜帶工具,在被衝毀的道路與滑坡之間「自己找路走過去」。

  「現場很震驚,房子埋到只剩房頂,一個村都沒了。」抵達災區後,武警官兵們開始轉移被困人員、搶救物資,糧食、牲畜、摩託車「全都用手刨」。盧學良仍記得大雨中泡在水裡,沙子流進衣服磨得皮膚生疼。「晚上就睡在堤壩邊上,洪水衝來的聲音很響。」

  八天八夜,武警官兵共轉移受災群眾185人,搶運糧食22.5噸、牲畜102頭,搬運沙袋800餘個,加固河堤3公裡,搭設救災帳篷20頂。當地百姓送來一筐筐雞蛋,表達對人民子弟兵的感激。

  「幹工作的標準,體現了部隊的戰鬥力。」盧學良的這一觀點,不僅體現在武警戰士們抗洪搶險時的艱辛與危險,也體現在海關執勤期間應對的誘惑與威脅。

  2016年,中隊赴深圳海關執行執勤任務。某天,一名「水客」找到正在執勤的盧學良,硬要塞給他一大把港幣。「我有東西被海關沒收了,幫我拿一下。」見盧學良不肯收,他又表示,還將拿出2萬港幣「表示感謝」。「我直接抓住了他的手,扭送他到了海關公安。」盧學良回憶說,這樣的誘惑在執勤期間經常出現,都被武警戰士們「無情拒絕」。

  駐訓維穩、搶險救災、海關執勤、反恐處突……在張東明看來,機動一中隊的特殊之處在於「養兵千日,用兵千日」。「全時段、全地域、快速到達,執行急難險重任務。」任務性質的多樣、多變造就了中隊「流水的營盤,鐵打的兵」。

  大隊長趙濤則拆字解釋道,部隊的快速行動只能代表「動」,「機」則體現在戰士們隨時準備、隨機應變的能力。探究能夠勝任多樣化任務的原因,他指出,中隊「鋼刀精神」的傳承是首要因素。

  機動一中隊的歷史可追溯至抗日戰爭的烽火年代。在1979年2月的某重大軍事行動中,部隊因其戰功被中央軍委授予「鋼刀連」榮譽稱號。成立83年來,該部隊歷經9次重大調整,237面(個)錦旗、獎章始終跟隨部隊「機動」,陳列在營區內的榮譽軍帳中。

  一支部隊獲得的榮譽,既是對其戰鬥力的認可,也是對能力建設的提醒。現任中隊長王學海認為,正是有了這份上進心,中隊各方面的制度更嚴、標準更高,在練就過硬能力的基礎上,成為守護一方平安的「多面手」。

  2018年,機動一中隊再度經歷「脫胎換骨」的結構調整,自身建設也有了新的精神內涵。王學海告訴中新網記者,除了敢打必勝,「鋼刀精神」還應該包含白手起家時的「必勝信念」、發展壯大時的「韌勁十足」、遭遇挫折時的「越戰越勇」。他稱之為「新的『鋼刀精神』」。(完)

相關焦點

  • 守護平安的「鋼刀傳人」
    駐守在這裡的武警雲南總隊某支隊機動一中隊賡續紅色血脈,爭做新時代「鋼刀傳人」,在西南邊陲守護祖國和人民的平安。榮譽  一個軍用水壺被炸出8個大孔,壺口被彈片撕成兩半,壺體已完全變形。  因戰鬥英勇、戰功卓著,1979年9月,連隊被中央軍委授予「鋼刀連」榮譽稱號。  組建83年來,連隊先後獲得錦旗、獎牌(杯)237個。每個榮譽背後,都有講不完的故事。  1964年7月,「鋼刀連」所在團在金沙江開展武裝泅渡訓練,連隊官兵紛紛躍進寬300多米的江中,不到15分鐘,所有官兵全部順利到達江岸。
  • 守護平安的「鋼刀傳人」——記武警雲南總隊某支隊機動一中隊
    原標題:守護平安的「鋼刀傳人」——記武警雲南總隊某支隊機動一中隊 劉新、侯松松、楊璽滇西,一片英雄的熱土。駐守在這裡的武警雲南總隊某支隊機動一中隊賡續紅色血脈,爭做新時代「鋼刀傳人」,在西南邊陲守護祖國和人民的平安。
  • 「鋼刀連」裡煉「鋼刀」
    高舉」鋼刀連「隊旗,高唱「鋼刀連」隊歌。反恐演練中,一中隊官兵冒著炮火快速突擊。一中隊官兵開展夜間反恐演練。本文圖片均由王文濤/攝盛夏8月,高溫炙烤著滇西大地,陽光將土地曬得發燙。40多年前,這支隊伍的先輩們參加重大作戰任務,在槍林彈雨中打出「鋼刀連」的榮譽稱號。在一茬茬官兵心中,「鋼刀連的兵」是他們身上最值得驕傲的標籤。如今,年輕一代官兵駐守在西南邊境,續寫著中隊新的歷史,這些90後、00後官兵牢記「鋼刀在握,堅不可摧;鋼刀出鞘,銳不可當」的隊訓,枕戈待旦,忠誠守護著祖國西南邊陲安寧。
  • 「鋼刀連」全媒體新聞作品都在這了
    在完成一次重大作戰任務中,他們攻堅克難、不怕犧牲,被中央軍委授予「鋼刀連」榮譽稱號。近日,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解放軍報、工人日報、中國青年報、人民網、光明網、中國軍網等30餘家主流媒體集中報導了該中隊在83載激情歲月裡,一茬又一茬青春面孔在這支隊伍裡百鍊成鋼,他們闖高原、駐海疆、守邊關、護國門,無論戰鬥在哪裡,始終是守護祖國和人民平安的忠誠衛士。
  • 守護西南邊陲的「鋼刀傳人」「圖」
    新華社昆明9月23日電題:守護平安的「鋼刀傳人」——記武警雲南總隊某支隊機動一中隊劉新、侯松松、楊璽武警雲南總隊某支隊機動一中隊開展體能強化訓練,官兵們託舉彈藥箱(7月4日攝)。 新華社發(胡程 攝)滇西,一片英雄的熱土。
  • 走進「鋼刀連」——「鋼刀」是怎樣煉成的
    「鋼刀連」戰旗,成為武警雲南總隊某支隊機動一中隊官兵心中永不熄滅的一團火。胡程 攝「鋼刀連」官兵訓練場上熱火朝天。王文濤 攝雨林深處,「鋼刀連」官兵砥礪實戰本領。王文濤 攝鄉間紅土路上,巡邏車顛簸前行。新排長許傑龍坐在車裡,緊攥扶手。
  • 走進「鋼刀連」:淬火成鋼的尖刀利刃
    衝鋒陷陣,戰旗上寫滿榮譽 記者走進「鋼刀連」野營村採訪,陣陣熱浪撲面而來,焦灼感頓生。 「英勇頑強、戰功卓著」「秋毫無犯、兩袖清風」「鋼鐵堡壘、連隊基石」……帳篷榮譽室裡,數百面戰旗、一座座獎盃和獎牌陳列其間。最引人注目的,無疑是「鋼刀連」戰旗。
  • 武警雲南總隊「鋼刀連」:向戰而爭 勇當時代新銳
    跨越83載崢嶸歲月,從抗日烽火中走來的武警雲南總隊某支隊機動一大隊「鋼刀連」,面對複雜多樣的任務,連隊官兵無時無刻不在淬火加鋼。在爭創「四鐵」先進單位、爭當「四有」優秀個人活動中,大家都說,「雙爭」就要爭在戰位上,平時爭出精氣神,戰時拼出血性來。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鋼刀連」,見證一場「為榮譽而戰」的刀鋒對決。
  • 「鋼刀連」83載淬火成鋼
    這是奉命守護邊境安寧、在此駐訓維穩400多天的武警雲南總隊某支隊機動一中隊臨時營區。 走進獨一無二的帳篷榮譽室,數百面被戰火硝煙浸染的戰旗,一個個寫滿拼搏榮譽的獎盃、記錄輝煌戰績的獎牌,講述著這支英雄部隊的83載輝煌歷程。
  • 「鋼刀傳人」的青春獨白 | 新兵楊剛: 是「鋼刀連」的優良傳統改變了我
    「是「鋼刀連』的優良傳統改變了我。」楊剛斬釘截鐵地回答說。原來,楊剛小時候因父母工作忙,一直被寄養在爺爺奶奶家,由於長輩的溺愛,從小養成了叛逆的性格。「我原本只打算來部隊鍛鍊兩年就退役回家,但沒想到會愛上這裡。」來到一中隊不久,楊剛發現自己愛上了這個集體,在日記中他這樣寫道。
  • 「鋼刀」是怎樣煉成的
    「鋼刀連」戰旗,成為武警雲南總隊某支隊機動一中隊官兵心中永不熄滅的一團火。胡程攝據俄《消息報》網站報導,俄國防部近日為駐克裡米亞半島第8獨立炮兵團率先裝備2A65「姆斯塔-B」超精度榴彈炮。這支誕生於抗日烽火的英雄連隊,有著「鋼刀連」的美譽。它就像一把穿越歷史煙塵的鋒利「鋼刀」,至今仍熠熠生輝。這把「鋼刀」的鋒芒,令許傑龍心馳神往。他無數次在心中勾勒過「鋼刀連」的樣子。然而,當自己來到這裡、真正成為其中一員,他發現,一切和想像中的一樣,一切又和期待的大不相同。
  • 永不捲刃的鋼刀——記武警雲南總隊機動第三支隊機動一大隊機動一...
    這支英雄勁旅,曾於1979年9月被中央軍委授予「鋼刀連」稱號。  「鋼刀在握、堅不可摧,鋼刀出鞘、銳不可當」的「鋼刀之魂」,在長期的積澱中,成為了機動一中隊最閃亮的名片,激勵著一代代官兵永葆初心,擔當使命。  如今,這面由英雄的鮮血染紅的「鋼刀連」戰旗,懸掛在中隊榮譽室的最高處,成為一中隊的一座精神豐碑,承載著歷史,指引著未來。
  • 榮譽,「鋼刀連」的生命——記武警雲南總隊某支隊機動一中隊
    這是奉命守護邊境安寧、在此駐訓維穩的武警雲南總隊某支隊機動一中隊臨時營區。  透過升騰的硝煙,是一幅幅浴血奮戰的歷史畫卷。機動一中隊誕生於抗日烽火,歷經百團大戰、淮海戰役、兩廣戰役和西南剿匪等百餘次戰鬥洗禮,因戰功卓著,被中央軍委授予「鋼刀連」榮譽稱號。  「傳承鋼刀精神,爭當戍邊鋼刀!」一個個年輕的戰士面對那座屬於「鋼刀連」的榮譽室莊嚴宣誓。
  • 鋼刀連:歷經139次戰鬥洗禮,始終是人民放心的忠誠衛士
    這個以「鋼刀」命名的中隊,榮譽室裡並沒有鋼刀。「鋼刀」的鋒芒,藏在歷史深處——這支隊伍誕生於烽火年代,歷經139次戰鬥洗禮,榮立集體大功2次、特等功2次、一等功2次。那年,他們參加重大作戰任務,攻堅克難,不怕犧牲,被中央軍委授予「鋼刀連」榮譽稱號。
  • 他們小手拉大手,共同守護平安上學路
    守護平安,不只是警察的職責平安校園,警察與學校一起構建開學日,第一課我們講四組為校園安全守護的「警校CP」故事……「交警藍」攜手「志願紅」共築平安上學路點擊視頻觀看精彩內容多年來,夫妻倆不但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在工作中更是攜手並進,將校園安保做得風風火火,成為當地警校互通、共同守護校園平安的「最佳夫妻檔」。校園安全,是這個小家庭的最熱話題「冰冰姐,我們學校門口的監控,怎麼布局比較合理?」「冰冰姐,有沒什麼辦法防止孩子們玩手機?」「冰冰姐,孩子們的心理安全,怎麼做才到位?」⋯⋯冰冰姐,是毛亞對妻子的愛稱。
  • 永不捲刃的「鋼刀」
    這個以「鋼刀」命名的中隊,榮譽室裡並沒有鋼刀。「鋼刀」的鋒芒,藏在歷史深處——這支隊伍誕生於烽火年代,歷經139次戰鬥洗禮,榮立集體大功2次、特等功2次、一等功2次。那年,他們參加重大作戰任務,攻堅克難,不怕犧牲,被中央軍委授予「鋼刀連」榮譽稱號。
  • 「鋼刀」為什麼這樣紅?——「礪兵講壇」為您揭曉!
    該連在每次戰鬥中,英勇頑強,幹部靠前指揮,帶頭衝鋒。連長、副連長輕傷不下火線,堅持戰鬥到底。此次戰鬥中共擊斃敵人108名,俘敵3名,繳獲重機槍2挺,輕機槍3挺,四O火箭筒2具,衝鋒鎗、步槍13支,電臺1部,六O迫擊炮2門及其他軍用物資。因戰功卓著,該連(現一中隊)被中央軍委授予「鋼刀連」榮譽稱號。
  • 守護萬家團圓 平安人壽春節期間服務不停歇
    新春佳節將至,假日期間,平安人壽將繼續為廣大客戶提供全面的保險保障和溫暖便捷的客戶服務,持續踐行「平安守護者行動」,同時採取多項舉措積極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讓服務「不打烊」,守護家家平安。守護不打烊:多項舉措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日前,湖北省武漢市等多個地區發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 郭松民|《鋼刀》:歷史不僅缺席,也被改寫了
    但《鋼刀》的惡俗,卻是一種一本正經的惡俗,阿甘導演不是故意想把惡俗變現,而是因為思想和精神境界太低,以至於真的把惡俗當成了純正、高貴或迷人的東西來追求。看《鋼刀》,你會覺得「男性荷爾蒙+兄弟情」就是阿甘導演所能夠理解的最高價值,人世間再也沒有能夠超越男性荷爾蒙的東西。
  • 一張平安保險卡 守護平安千萬家
    王美婷想起區上為居民們辦理了家庭平安保險,便讓趙劍峰找到保險卡,及時聯繫保險公司進行諮詢報案。由於當天是周日,保險公司於次日到其家進行查看取證。12月10日,趙劍峰收到了保險賠付款450元。隨後,李家溝村針對冬季取暖安全注意事項開展了逐戶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