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忠縣投促中心副主任傅群英,是忠縣白石鎮萬板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在近一年的駐村工作中,她以招商引資的思維,發揮「招商人」的思維智慧,扶貧又扶志。外爭資金落地項目,內生動力興業實幹,既抓「短平快」快速增收,更注重長期增收穩定發展,打了一套漂亮的組合拳。
和村民一起運輸農產品。忠縣縣委宣傳部供圖
「7 1扶貧工作思路」 破題「脫貧難」
初到萬板村,傅群英心裡嘀咕:雖然緊鄰滬渝高速白石互通路,但全村沒有一個像樣的特色產業,基礎設施也很差,怎麼撕開貧困口子呢?
通過了解情況,傅群英第一時間便確定了「7 1扶貧工作思路」。
「7」指開展一次全村遍訪、爭取一筆幫扶資金、發展一個產業、落實一個飲水項目、幫聯一批學生、關愛一批殘疾人、引導一批勞動力返鄉就業;「1」是指抓好黨建促進脫貧。從駐村的第一天開始,傅群英就帶領工作隊員對全村貧困戶逐戶走訪,很快準確掌握全村貧困戶的基本情況。
身為招商人的傅群英明白,在自身發展能力不足的情況下,必須藉助外力發展。於是,她決定「外借力,內生力,聚合力」,讓萬板村步入發展的快車道。「外借力」就是搞招商引資,同時向縣級部門爭取資金、爭取項目。「內生力」就是通過開院壩會、座談會等方式,解除群眾「等、靠、要」思想,激發群眾發展意願。「聚合力」就是發展集體經濟,做好黨建工作,帶領村民脫貧致富奔小康。
村民用上自來水。忠縣縣委宣傳部供圖
吃水 修路 群眾關心無小事
了解到萬板村部分村民存在飲水困難時,傅群英連夜寫好匯報材料,奔赴縣水利局匯報工作,並邀請相關領導赴萬板村現場指導。在她的努力下,爭取到了32萬元,落實了3個飲水項目。3個項目實施後,將解決448戶1560人飲水難問題,其中貧困戶46戶173人。目前,2個項目已建成投運,另外1個項目已完成設計和預算。
白石鎮萬板村四組村民鄧長傑高興的說:「我們以前靠挑水喝,傅書記來了後把自來水安進了我們家裡,洗衣服淘菜時,水龍頭一開就可以了,想怎麼用就怎麼用,方便得很。」
白石鎮萬板村地處大山深處,溝壑縱橫,部分村組的的村民出行十分不便。了解到情況後,傅群英先後從縣發改委、縣交通局、縣扶貧辦等相關部門爭取到資金,用於建設人行便道及四好農村路。
對於即將完工的公路硬化,萬板村五組村民陳登龍非常期待:「以前都是用背簍把糧食背出去賣 ,現在這條路修好了後,我就可以不用背了 ,我準備找車子來直接把我的糧食拉出去 ,又快又省力。」
引進多項產業 「造血」扶貧有實效
在改善基礎設施的同時,傅群英還在琢磨著如何讓村民穩定增收致富。傅群英和駐村工作隊隊員經過多次實地查看,發現村裡一處名叫老鷹溝的地方很適合養殖小龍蝦,於是傅群英決定引進小龍蝦養殖項目。
在產業發展過程中 ,面對部分村民的不理解和不支持,傅群項採取開院壩會、上門拜訪、交流感情、 算經濟帳等方式,讓村民真正明白產業發展帶來的好處。在傅群英和工作隊員的共同努力下,在外務工人士石小伍跟村委會達成投資意向,流轉土地120畝進行小龍蝦養殖。該項目除了讓村民除了獲得土地流轉費和勞務收入外,還優先收購貧困村民的黃豆等糧食,讓農產品就近變現。目前,該項目已申報入庫2020年股權化改革扶貧項目,村集體和貧困村民也將根據銷售情況分紅。
當了解到忠州蜜李產業收益高、勞動力需求相對較少,且永久受益持續增收,傅群英決定發展忠州蜜李,壯大村集體經濟。目前50畝忠州蜜李已完成栽植,預計五年後將豐產,屆時年產值將超過80萬元。目前該項目已申報為中央農業產業發展資金經作產業項目。為帶動貧困戶發展,傅群英還籌集資金,免費給貧困戶每戶發放果樹苗,為貧困戶發放雞苗等。
「目前脫貧攻堅工作已進入到決戰決勝的衝刺階段 ,我將繼續帶領駐村工作隊和村支兩委幹部一起 ,持續奮戰在扶貧道路上,為脫貧攻堅工作貢獻一份力量。」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傅群英將繼續踐行脫貧奔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能掉隊」的莊嚴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