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城市·英雄人民·英雄歷史

2020-12-24 求是網

  「武漢不愧為英雄的城市,武漢人民不愧為英雄的人民,必將通過打贏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再次被載入史冊!」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省武漢市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時為英雄的武漢和武漢人民深情點讚,鼓舞著衝鋒在抗疫一線的武漢人民英勇奮鬥、共克時艱。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武漢輝煌的歷史,孕育了「敢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漢精神,作為首義之城,這裡曾打響了辛亥革命武昌首義第一槍,奏響了推翻延續200多年的清王朝和2000多年封建帝制的勝利凱歌。

  救亡圖存尋大道

  以寬闊的歷史視野看,辛亥革命的風暴發端於武漢,不是偶然的風雲劇變,而是近代中國各種社會矛盾交織和運動的必然結果。從1840年至1901年8月,西方列強先後發動兩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強迫清政府籤訂了300多個不平等條約,使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遭受了世所罕見的深重苦難。

  面對極端嚴重的民族危機,中國社會的各階級從各自的立場出發,提出了不同的救國主張。地主階級中的洋務派企圖在維護腐朽的封建主義社會制度前提下,引進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新的軍事和生產技術而達到「自強」「求富」的目的。甲午海戰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宣告了洋務運動的破產。而農民階級先後發起太平天國農民起義和義和團運動,雖然沉重打擊了清政府的反動統治,但最後都歸於失敗。以康有為、梁啓超為代表的資產階級維新派,企圖依靠手無實權的光緒皇帝通過自上而下的改良達到變法圖強的目的,卻不料僅百日維新即遭慘敗,「戊戌六君子」喋血菜市口。

  作為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孫中山選擇了一條不同於改良派的道路。他站在時代前列,「適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的綱領,先後創建興中會和同盟會,將武力推翻清王朝、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作為救亡圖存的主要手段。同盟會精心策劃,在廣東和西南地區相繼領導了十多次武裝起義,但是都先後失敗。特別是1911年4月的黃花崗起義,仍未跳出兵敗人亡的厄運,其中72人的遺骸被收葬於廣州東郊。此時,同盟會領導的革命鬥爭到了「山窮水盡疑無路」的境地。

  「惶恤苦為」圖大舉

  革命的前途究竟在哪裡?歷史選擇了兩江交匯、九省通衢的武漢。自春秋戰國以來,武漢地區一直是中國南方的軍事和商業重鎮。到了清末,武漢經濟繁榮,位居亞洲前列。近代以來,武漢人民積極關心國家和民族前途命運,不斷開展各種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鬥爭。在革命黨人屢戰屢敗陷入絕境的嚴峻形勢下,英雄的武漢人民毅然高舉民主主義的旗幟,勇敢地肩負起振興中華、創建民國的千鈞重擔。

  1904年以來,武昌相繼成立了科學補習所、日知會、軍隊同盟會、振武學社等革命小團體。這些團體名稱不同,宗旨一貫,為文學社之前身。他們之中不少人是同盟會會員。到了1911年,文學社和共進會是湖北革命黨人中影響最大的兩個團體。

  武漢革命團體有一個顯著特點是既「不競聲華,埋頭苦幹」,又敢為人先,堅韌不拔。他們在新軍中秘密開展革命宣傳工作,發展武裝力量,積極準備起義。武昌首義領導者之一劉復基烈士本是一位文弱書生,為了組織革命武裝力量,他毅然從軍,錘鍊自己。他說:「吾為復興祖國而奮鬥,雖湯鑊且不懼,惶恤苦為。」入伍以後,他積極發展進步士兵,培養了一批革命骨幹。至1911年5月時,新軍中加入文學社的達3000多人,加上參加共進會的總計5000多人。

  1911年9月23日,共進會、文學社宣布合併,大家決定日後不再分彼此,一律統稱「武昌革命黨人」。第二天,召集各部隊代表100多人舉行會議,組建起義總指揮部。文學社負責人蔣翊武被推舉為總指揮,共進會負責人孫武被推舉為參謀長。詳細討論軍事行動後臨時政府的框架及人選,確定各參戰部隊行動方案和聯絡方式。起義時間定為10月6日(舊曆八月十五,中秋節),後因準備不足,起義日期推遲到10月16日。

  起義前夕,革命黨人面臨重重危機。1911年10月8日晚,蔣翊武被捕,後跳出巡警署圍牆逃跑。10月9日,孫武在漢口俄租界寶善裡14號秘密製造炸彈時發生事故,不幸被炸傷。俄國巡捕前來搜查,孫武和其他人脫逃,但起義的文件、旗幟等被搜走。武昌全城戒嚴,清軍大肆搜捕革命黨人。彭楚潘、劉復基、楊洪勝三位革命黨人英勇就義。此時,孫中山先生尚在海外,蔣翊武、孫武等主要領導人又不在現場,形勢萬分危急。是立刻揭竿而起,還是取消起義?武漢革命黨人作出了正確的抉擇。1911年10月10日晚,工程第8營的起義部隊在武昌城頭打響了第一槍,革命風暴驟然興起。部隊間雖情報隔絕,遇到許多未曾預料的危險,但起義官兵勠力同心、和衷共濟,終於在天亮前佔領了督署和鎮司令部,整個武昌城在起義軍的掌控之中。

  1911年12月25日,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孫中山1912年1月1日發布的《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宣言書》中明確稱:「武漢首義,十數行省先後獨立。」武漢遂被稱為「首義之城」。

  眾志成城擔大任

  辛亥革命的勝利,是英雄的武漢人民同仇敵愾、眾志成城的勝利。武漢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為辛亥革命的勝利提供了雄厚力量支撐。

  武昌首義的當天下午,當第一份《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黎布告》張貼於武漢街頭時,「到處擠滿了觀眾,不識字的人請識字的人念給他們聽。武昌街頭巷尾,可謂萬頭攢動,群情興奮,許多人流下熱淚,感到揚眉吐氣」。武昌城內廣大群眾積極參軍參戰。各中小學校數以萬計的學生紛紛「停課鬧革命」。一支約1300人的「湖北學生軍」在很短時間內組建,成員多為武昌的初級師範、中學和高小的學生。學生軍奉軍政府之命,負責守衛諮議局、都督府及藩署、銅元局、官錢局等要害機關,並維持武昌城內治安。據估計,上述府庫中儲備金銀錢鈔總值不下4000萬銀元,在學生軍護衛下分文未少。後來起義軍由一個協(相當於旅)擴充到八個協,戰費開支全由此支出。在戰事緊急之際,學生軍還開赴前線作戰,「內守外攻,均關重要」。

  為贏得辛亥革命的勝利,武漢人民浴血奮戰,戰死沙場的勇士達1萬多名,絕大多數為無名烈士。僅40天的陽夏保衛戰,就犧牲起義軍民萬人,留下姓名和小傳的只有41個人,其餘絕大部分都是草草合葬在漢口和漢陽的幾個大堆裡。

  董必武作為親歷者,回顧了武昌起義的情景:「當時我們在漢口三道橋看見的革命軍和清軍作戰的英勇,以及武漢市民男女老幼對革命軍的幫助,那種自動饋糧食,送子彈,抬傷兵,踴躍歡欣的情形,是難以筆墨和口舌來形容的……參加革命隊伍者都抱持著推翻清朝政府爭取革命勝利的一顆純潔的心。」高度讚揚武漢民眾表現出的英雄精神「是民族精神的一種表現」。

  辛亥革命的勝利,推翻了清王朝統治,結束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傳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響力推動了近代中國社會變革。武昌首義是辛亥革命的偉大開端,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上熠熠生輝的裡程碑。武漢人民在辛亥革命中湧現的敢為人先、勇擔大任、萬眾一心、攻堅克難、不畏犧牲、敢於勝利的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組成部分,為中國革命鬥爭譜寫了嶄新篇章。武漢人民在鬥爭中凝聚的武昌首義精神,彌足珍貴,必將繼續激勵著我們奮勇向前。

相關焦點

  • 英雄城市的九個歷史瞬間
    「武漢是英雄的城市,湖北人民、武漢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歷史上從來沒有被艱難險阻壓垮過,只要同志們同心協力、英勇奮鬥、共克時艱,我們一定能取得疫情防控鬥爭的全面勝利。」歷史一再證明,沒有什麼困難,能壓垮這座英雄的城市。
  • 英雄誕生在人民中間
    新華社發 2020年,我們以這座英雄城市的名義,致敬人民英雄張定宇。 張定宇是個普通人。當完全未知的病毒驟然襲來,傳播速度之快,感染範圍之廣,即使身為一家傳染病醫院的院長,在人力物力或心理準備上,也猝不及防。他不但沒有堅硬的盔甲,甚至不是一個健康的戰士。
  • 人民英雄紀念碑:永垂不朽的紀念!
    面對新時期、新階段,首都城市發展又面臨哪些新挑戰、新問題、新機遇?在紀念建黨99周年和即將迎接建黨100周年之際,讓我們一起回顧歷史、思考未來。「北京城市故實」專題立足北京「四個中心」的城市戰略定位,從城鄉規劃、自然資源、建築工程、市政交通、文化生活五個方面,按照新中國成立後的30年(1949-1978)、改革開放後的30年(1979-2012)、黨的十八大以來(2012-至今)三個階段,講述北京城市「故實」(註:「故實」指有歷史意義的事實),帶您重溫北京城市規劃建設發展的故事
  • 歷史到底是誰創造的?是人民,是英雄,還是所謂的精英?
    歷史到底是誰創造的?是廣大的人民群眾,還是銘記史冊的英雄,抑或者是那些所謂的精英?我們在讀書的時候就被告知了答案:歷史是人民群眾創造的。那麼,你有沒有深究過這背後的邏輯,或者是否曾經懷疑過這句話?精英、人民、英雄,三者之間是什麼關係?懷疑「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論斷正確性,是因為沒有真正明白什麼是人民,沒有理清人民、精英和英雄三者的關係。人類社會只要存在,那麼就必然會有一些處在社會風口浪尖的人物,這就是所謂的「精英」。
  • 人民英雄紀念碑是怎樣雕造的
    北京復興門橋畔的雕塑《和平》 於化雲攝 1958年5月1日,人民英雄紀念碑揭幕典禮儀式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這是新中國第一個大型紀念性工程,是新中國美術史中城市雕塑的奠基之作 擔綱雕刻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的石刻工主要來自素有「雕刻之鄉」美譽的河北曲陽。 曲陽石雕始於漢,興於唐,盛於元,已有兩千多年歷史。曲陽當地出產漢白玉,曲陽人祖祖輩輩和石頭打交道,練就了打磨石頭的好手藝。元朝時期著名雕刻大師楊瓊雕刻的「一獅一鼎」被元世祖忽必烈稱為絕藝。清末時曲陽石匠雕刻的「仙鶴」「幹枝梅」曾在巴拿馬國際藝術博覽會上榮獲二等獎。
  • 時代楷模|《英雄的人民 人民的英雄》——白峰 江曉靜 劉中砥
    時代楷模|《英雄的人民 人民的英雄》——白峰 江曉靜 劉中砥 《英雄的人民 人民的英雄》——白峰 《英雄的人民 人民的英雄》——江曉靜
  • 丨「英雄的城市 英雄的人民」特別報導之一
    來源:經濟日報漢江,源於陝西省寧強縣,經漢中市向東南浩蕩奔湧,在九省通衢之地湖北,與長江激流交匯,孕育出一座燦爛的城市,武漢。這座雄踞長江中下遊的特大城市,是中國近現代文化、商貿、工業的重要發源地之一。然而,2020年初,一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突襲,給美麗江城籠罩了一層陰霾。
  • 原創動漫《人民英雄》展現百位中華民族英雄人物形象
    近日,紅色題材動漫影視作品《人民英雄》製作研討會在南寧舉行。製作團隊骨幹及影視、文化、黨史界專家學者參與研討,就作品的選題立意、製作細節等提出建議。廣西千年傳說公司董事長榮斌表示,該片以動漫形式打造百位中華民族英雄人物形象,向建黨百年獻禮。《人民英雄》策劃分十季(每季10位)推出100位中華民族英雄人物。談及該片的現實意義,榮斌說,當下的年輕人需要了解國家的歷史,也應該明白強大的祖國、幸福的生活,是革命先烈付出心血與生命換來的,「『90後』『00後』甚至『10後』,要做不忘初心的一代,不能做信仰缺失的一代」。
  • 時代楷模丨英雄的人民 人民的英雄(一)
    時代楷模丨英雄的人民 人民的英雄(一) 2020-12-21 1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這是一個呼喚英雄、造就英雄、崇尚英雄的時代
    當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深度展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正處於歷史交匯點,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更多更大。堅決克服發展道路上的各種困難,有效化解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各條戰線、各個行業、各個部門、各個地方要有英雄勠力同心、披荊斬棘。
  • 習近平致敬的戰「疫」英雄丨壯哉,大武漢——獻給英雄的武漢人民
    習近平致敬的戰「疫」英雄丨壯哉,大武漢——獻給英雄的武漢人民 2020-03-31 22:24:30   來源:新華社
  • 人民英雄紀念碑興建始末
    (《中華魂》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發布,請勿轉載)人民英雄紀念碑是為紀念1840年至1949年間為國犧牲的人民英雄而建立的巨大石碑。聳立在北京天安門廣場的中央。其位置在天安門南約463米,正陽門北約440米的南北中軸線上。人民英雄紀念碑莊嚴宏偉的雄姿,具有我國獨特的民族風格。
  • 致敬人民英雄,牢記初心使命
    70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將士,高舉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旗幟,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投身抗美援朝戰場,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歷經兩年零九個月捨生忘死的浴血奮戰,最終贏得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譜寫出一曲保家衛國、反抗侵略的慷慨壯歌,為世界和平和人類進步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
  • 英雄的人民展現中國力量中國精神家國情懷
    湖北日報評論員「在這場嚴峻鬥爭中,武漢人民識大體、顧大局,不畏艱險、頑強不屈,自覺服從疫情防控大局需要,主動投身疫情防控鬥爭,作出了重大貢獻,讓全國全世界看到了武漢人民的堅韌不拔、高風亮節。正是因為有了武漢人民的犧牲和奉獻,有了武漢人民的堅持和努力,才有了今天疫情防控的積極向好態勢。
  • 卡通貓犯罪城市英雄
    卡通貓犯罪城市英雄是一款冒險類遊戲,遊戲中玩家將化身為卡通貓形象的城市英雄與各種各樣的犯罪做鬥爭,遊戲中的主角身披卡通貓戰甲,手持先進武器,出現在任何城市中任何一個需要幫助出現危險和犯罪的地方,時刻保衛人民財產安全,打擊犯罪,維護城市和平。
  • 直播預告:英雄的你,人民不會忘記
    肩賦使命的章華身著藏藍的情懷危難之際他們捨生忘死用血肉之軀豎起安全屏障護佑千家萬戶他們的名字叫——人民公安「中華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輩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樣需要英雄情懷。」「我們要銘記一切為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作出貢獻的英雄們,崇尚英雄,捍衛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
  • 首屆英雄城市電競嘉年華來襲《英雄聯盟》全國挑戰賽冠軍花落誰家?
    首屆英雄城市電競嘉年華《英雄聯盟》全國挑戰賽涵蓋了鄭州、西安、成都、海口、南寧、廣州、長沙、武漢等八大賽區,八大賽區已經通過城市海選賽及城市決賽選舉出城市代表隊。本周末,八支城市代表隊將齊聚武漢,採用雙敗淘汰制角逐最終冠軍。比賽首日,將進行八強戰隊勝者組的比賽,決出勝者組第一;次日,則將進行敗者組淘汰賽以及總決賽,決出首屆英雄城市電競嘉年華的冠亞季軍。
  • 英雄臺城市廣場向英雄致敬!
    英雄臺城市廣場向英雄致敬! 英雄臺城市廣場 向英雄致敬! 苗俊峰是一位個體老闆 在英雄臺城市廣場10號樓二層 經營一家名叫
  • 詩援武漢 共抗疫情(32)英雄武漢 英雄人民
    賢達著文銘歷史,仁人抗疫救蒼生。隔離病毒求寧靖,掃蕩陰霾護富榮。不惜犧牲彰大愛,英雄無悔頌江城。 英雄人民英雄城吉懷康花紅三月凱歌縈,武漢霜操博盛名。咬緊牙關擔重任,衝開血路救蒼生。龜蛇無奈新冠狀,英雄城市多悲壯,多悲壯!犧牲自己,國人無恙! 贊英雄的武漢龐盟九省通衢錦繡城,殊勳茂績眾民英。
  • 宣言:光榮屬於英雄的中國人民
    中國武漢,一座有著千萬人口、被譽為「九省通衢」的超大城市,在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地按下「暫停鍵」——76個日夜、1814個小時,兩江三鎮歸於寂靜,黃鶴樓畔流水幽幽,珞珈山下櫻花獨放……當疫情風暴將武漢捲入死生之地、存亡之境時,這座敢為人先、盡顯風流的英雄之城和她的英雄人民,以頑強不屈的堅守、慷慨悲壯的犧牲、氣貫長虹的行動,為奪取抗疫鬥爭重大戰略成果作出了突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