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英雄紀念碑:永垂不朽的紀念!

2020-12-22 北京印跡inBeijing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隨著七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的編制、修編及實施,作為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北京不斷探索和實踐「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首都,怎樣建設首都」這一重大問題。70年來,伴隨著偉大祖國的復興之路,北京逐步發展為現代化國際大都市。那麼,北京城是如何一步一步成長為如今的模樣?面對新時期、新階段,首都城市發展又面臨哪些新挑戰、新問題、新機遇?在紀念建黨99周年和即將迎接建黨100周年之際,讓我們一起回顧歷史、思考未來。「北京城市故實」專題立足北京「四個中心」的城市戰略定位,從城鄉規劃、自然資源、建築工程、市政交通、文化生活五個方面,按照新中國成立後的30年(1949-1978)、改革開放後的30年(1979-2012)、黨的十八大以來(2012-至今)三個階段,講述北京城市「故實」(註:「故實」指有歷史意義的事實),帶您重溫北京城市規劃建設發展的故事,展現新中國成立以來北京城市規劃建設之路和輝煌成就。

鮮花敬英雄,浩氣存天地。

烈士紀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儀式

於9月30日上午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

而位於天安門廣場中心的人民英雄紀念碑

是新中國成立後的首個國家級公共藝術工程,

具有濃鬱的民族風格和鮮明的時代精神。

值此之際,「北京城市故實」欄目特別帶大家

一起重溫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建設故事。

人民英雄紀念碑

在北京中軸線的天安門廣場上,自天安門向南約430米,在廣場的中心,矗立著中國自古以來最大的一座紀念碑——人民英雄紀念碑。它與北面的天安門、東面的國家博物館、西面的人民大會堂和南面的毛主席紀念堂,共同組成了代表國家形象的標誌性建築群,成為對全國人民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

紀念碑碑基佔地面約3000多平方米,碑高38米,由17000多塊堅固美觀的花崗石和漢白玉砌成。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全部建築,加上地下30米見方的鋼筋混凝土基礎在內,總重約10000噸。

圖片來源:《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大典》

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合基分兩層,上層長寬各32米,下層臺基東西長60米,南北長50米。兩層合基四周都有寬敞的臺階和漢白玉護欄,碑身臺座為大小兩層須彌座,下層大須彌座東腰部分,四面鑲嵌8塊巨大的漢白玉浮雕和兩塊裝飾浮雕,這8塊浮雕反映了從鴉片戰爭到解放戰爭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歷史,浮雕高2米,總長40米,共刻畫人物172個。

圖片來源:《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大典》

碑身由大小不等的413塊花崗石組成,碑身正面最醒目的部位鑲嵌著一塊高14.4米,寬2.7米的巨大花崗石,上面鐫刻著毛主席題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個鎦金大字。

圖片來源:《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大典》

碑身另一面用每塊2.4米高、4.6米寬的7塊大石組成,鐫刻著周恩來總理書寫、毛主席撰寫的三段鎦金碑文:「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鬥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圖片來源:「黨史博採」微信公眾號

碑身中部收分,使碑形更顯挺拔。碑頂採用上有捲雲、下有重幔的小廡殿古典建築式樣,莊嚴凝重。在碑身第2層和第6層的大須彌座上下枋、第8層和第12層的小須彌座上下枋,以及第13層,均雕刻著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裝飾花紋。在第10層的正面、背面、側面束腰,雕刻有紅旗和牡丹、荷花、菊花組成的花圈,表達了對人民英雄的永久敬仰,在碑身上部的東西兩側,還有紅星、松柏和旗幟組成的「光輝永照」裝飾浮雕。

自1949年9月30日毛主席率領出席全國政協會議的委員們集體奠基,1952年8月1日開工到1958年5月1日落成,人民英雄紀念碑是新中國建立後第一個由國家興建的大型紀念碑,無論從時間、地點、體積、造型及組織設計建設等方面,都是新中國美術史、建築史上最為重要的大型公共藝術工程。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作為「人民英雄紀念碑」,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充分體現了人民性,體現了毛澤東思想精髓中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1950年6月在北京市都市計劃委員會(現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前身)舉行的紀念碑設計討論會上,就明確提出,碑形設計的原則之ー是在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基礎上,紀念為國犧牲的人民英雄們,形象要為人民大眾所接受,要以簡單明了為原則。

在創作和建造過程中也體現出這一特點:一是,作為國家級的紀念碑,在開國大典前舉行奠基典禮,實屬罕見;二是,紀念碑浮雕在做出實物比例二分之ー大小的樣稿時,停工三天,組織十萬群眾觀摩提意見,然後集中意見加以修改,這真是世界首創;三是,紀念碑落成初期,前往參觀瞻仰的群眾每天多達十萬人次,這也是世界少有的。

時至60多年後的今天,曾經參觀瞻仰過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全國各族人民和世界友人,何止數千萬計!它充分體現了現代城市公共空間中的公共藝術所具有的廣泛的群眾性,它對於一代代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影響是無可估量的。

人民英雄紀念碑既有濃鬱的民族風格又有鮮明的時代特徵,代表了新中國紀念性建築與雕塑藝術的最高水平。

供稿單位:北京城市規劃學會註:本文整理摘編自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北京城市規劃學會公共空間與城市雕塑藝術專業委員會委員殷雙喜先生的著作《人民英雄紀念碑研究》(河北美術出版社,2006.06)

相關焦點

  • 他們-值得永世紀念-人民英雄紀念碑背後的故事
    人民英雄紀念碑天安門廣場中心有一塊巨碑,它的名字是人民英雄紀念碑,是為了紀念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而建立的,1949年9月30日奠基,是新中國成立後首個國家級公共藝術工程正陽門高40.96米,而人民英雄紀念碑要放在天安門廣場中心,待紀念碑建成後,再根據它的中心位置,重新規劃天安門廣場以及周圍的建築,所以最終我們見到的人民英雄紀念碑以37.94米的高度矗立在天安門地區中心。
  • 人民英雄紀念碑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大字是哪位領導人寫的
    人民英雄紀念碑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大字是哪位領導人寫的 2020-09-28
  • 人民英雄紀念碑興建始末
    (《中華魂》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發布,請勿轉載)人民英雄紀念碑是為紀念1840年至1949年間為國犧牲的人民英雄而建立的巨大石碑。聳立在北京天安門廣場的中央。其位置在天安門南約463米,正陽門北約440米的南北中軸線上。人民英雄紀念碑莊嚴宏偉的雄姿,具有我國獨特的民族風格。
  • 人民英雄紀念碑原本300噸,經歷2次「減肥」,到北京只剩60噸
    英雄是個普通人,但其品質卻高於普通人,在中國處於危難時期之時,我國就湧現出一大批為國家、為人民而戰鬥的英雄。他們吃盡了苦頭,執行了最危險的任務,卻沒有享受過勝利的果實,建國後為了紀念那些英雄,便建立人民英雄紀念碑,此碑初始重達300噸。
  • 你知道人民英雄紀念碑上那塊「碑心石」的來歷?可惜很多人不知道
    文/格子道歷史2018年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第七條規定,「國家建立並保護英雄烈士紀念設施,紀念、緬懷英雄烈士」,以此為標誌,人民英雄紀念碑及其名稱、碑題、碑文、浮雕、圖形、標誌等都受到了法律保護。
  • 人民英雄紀念碑原本重達300噸,當年是如何從青島運到北京的?
    有一件事在天安門廣場上引起了極大的關注,那就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座國家級公共藝術工程——人民英雄紀念碑,也是我國歷史上最大的一座紀念碑。碑文中刻有當時領導人親手題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幾個金箔大字,以及與周總理共同題寫的150個小楷大字,其中還刻有許多近代的重大事件,如「虎門硝煙」、「武昌起義」等。人民英雄紀念碑原來重300噸,為什麼後來只重60噸?一九四九年九月三十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決定,為紀念在戰爭和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而建紀念碑。
  • 烈士紀念日向人民英雄致敬!
    65年前毛主席親自為紀念碑奠基  1949年9月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議,為了紀念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在天安門廣場興建一座人民英雄紀念碑。當天傍晚,毛澤東主席親自執鍬鏟土,為紀念碑奠定基石。  碑身的正面刻寫著毛澤東題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鎦金大字,背面是毛主席起草、周恩來總理撰寫的碑文:  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 旅行:雲南抗日英雄紀念碑
    作者:福享華旅行:每到一地必須去紀念碑(陵園)瞻仰。在昆明瞻仰抗日英雄紀念碑並在碑前默哀三分鐘,無數的革命先烈們——您好!我在銘記英烈,緬懷英烈豐功偉債。紀念碑坐落在昆明市的五華區光華街中段的步行街,紀念碑所在的地方又名抗戰勝利堂。紀念碑前的正中央,鐫刻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金字行楷,清秀雄逸。
  • 人民英雄紀念碑是怎樣雕造的
    在人民英雄紀念碑設計師、雕塑家背後,還有一群無名英雄,為紀念碑的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們就是紀念碑的雕造人。 聘請外國專家還是使用中國石匠? 1949年9月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為了紀念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天安門廣場建立人民英雄紀念碑。
  • 「人民英雄紀念碑」重300噸,到達北京之後,為何足足廋了240斤?
    文 | 淺弋道歷史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去過北京旅遊學習的小夥伴,對「人民英雄紀念碑」並不陌生,這個極具標識度的建築物乃是近代史中華夏兒女抗擊外來侵略者的英勇標誌。很多人在看到紀念碑的時候,以為紀念碑是在北京選材建成,其實不然,紀念碑在北京落建極為坎坷。在政治協商會議表決通過後,人民英雄紀念碑的選材被提上日程,關於它的「瘦身」史也頗有說法。
  • 人民英雄紀念碑上所有花紋,全部出自林徽因之手!
    1952年人民英雄紀念碑設計方案的模型圖出爐,紀念碑分碑身、須彌座和臺座三部分。根據設計,碑身正中有一塊巨大的碑心石,上刻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鎦金大字。碑身下的須彌座上,將安放十塊裝飾性浮雕。設計和我們今天看到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已經非常相似了,方案確定之後,接下來就要開始浮雕設計和施工了。
  • 人民英雄紀念碑的碑心石,重達94噸,歷時7個半月從青島運到北京
    為了紀念在抗戰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國家決定在首都建立人民英雄紀念碑,重達94噸的碑心石是採用的青島的石料,在那個運輸業並不發達的年代,它是怎麼運到北京的呢?無數抗戰英雄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造就了現如今的和平生活。為了紀念這些偉大的英雄兒女,1949年9 月30 日,決定為犧牲的戰士們,修建一塊人民英雄紀念碑。在國家領袖的帶領下,紀念碑的形式和內容被優秀的設計師們不斷討論,在全國最優秀的建築師和專家們的努力下,從設計的240個圖案中,選下了最終的圖樣。
  • 人民英雄紀念碑頌歌
    合:我景仰,一個個人民的英雄!男:浮雕上,是似曾熟悉的面孔,我在猜想他們的英名。這位,是虎門硝煙的林則徐;那位,是收復臺灣的鄭成功。男:我看到,三元裡抗英,民眾群情激憤,我聽到,黃海怒濤中撞沉吉野的吼聲。
  • 唐家灣解放萬山群島烈士紀念碑
    建於1957年,由珠海縣人民政府為紀念解放萬山群島犧牲的烈士而建。坐西向東。由階梯、瞻仰臺和紀念碑組成,佔地面積約340平方米。 紀念碑為磚石混凝土結構,方形柱狀,兩面飾龍骨,碑基座長3.6米,寬3.6米,碑高7.6米,正面草書陰文:「解放萬山群島烈士永垂不朽」,碑座後面嵌有碑記。
  • 67年前,重達320噸的人民英雄紀念碑,是怎麼抵達北京的?
    這句話用來形容新中國的第一座豐碑——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建造過程再合適不過,這一座紀念所有無名英雄的紀念碑的建成過程其實也十分坎坷,背後承載了無數人的心血與勞動。在青島市搬運公司起重隊所承接過的所有任務中,最艱難、最光榮的任務就是將人民英雄紀念碑的石料送往北京。
  • 是誰雕造了人民英雄紀念碑?他們成為新中國第一代現代雕工
    1958年5月1日,人民英雄紀念碑揭幕典禮在首都北京的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這是新中國第一個大型紀念性工程,是新中國美術史中城市雕塑的奠基之作。在人民英雄紀念碑設計師、雕塑家背後,還有一群無名英雄,為紀念碑的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們就是紀念碑的雕造人。聘請外國專家還是使用本地石匠?
  • 人民英雄紀念碑300噸,當初從青島運到北京,為何少了足足240噸?
    人民英雄紀念碑,是我國為了紀念那些革命烈士所建造的。起初,在紀念碑的位置還發生了爭議,有人主張建在八寶山,有人主張在天安門廣場。最後還是周總理發表了意見:天安門是五四以來的革命傳統。最終,紀念碑建立在了天安門廣場。但人民英雄紀念碑300噸,當初從青島運到北京,為何少了足足240噸?背後有何隱情呢?
  • 成都 人民公園舉行抗戰勝利紀念活動 老兵向紀念碑默哀獻花
    封面新聞記者 陳靜9月3日,在成都人民公園,來自四川各地的抗戰老兵,齊聚在這裡,舉行了抗戰勝利紀念活動。上午9點,抗戰老兵在志願者的幫助下,來到了成都人民公園東門的川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前,到達現場的老兵有近60人左右,據活動現場的志願者介紹,「前期通知到的老兵有48人,在活動中又現場來了一些老兵,他們主要是四川本地的抗戰老兵。」
  • 紀念!梅裡斯達斡爾族區舉行93紀念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
    9月3日,為紀念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梅裡斯達斡爾族區在區烈士陵園隆重舉行向烈士敬獻花籃儀式,共同深切緬懷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英勇犧牲的英烈壯舉,傳承偉大抗戰精神。    隨後,禮兵抬起花籃,緩步走向烈士紀念碑。
  • 人民英雄紀念碑:原有300噸重量,為何從青島到北京後只剩60噸?
    因此,在新中國成立後,為發揚繼承英雄志,人民英雄紀念碑矗立起來。 這塊總高37.94米的方形碑體,刻畫有自鴉片戰爭以來,中華兒女為國家浴血奮戰的故事。人民英雄紀念碑以其莊嚴宏偉的雄姿,迎接了一位位來此駐足的後人。值得一提的是,人民英雄紀念碑在竣工時有300噸重量,可當它從青島被運往北京後,卻只剩下了60噸,其餘240噸去哪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