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年前,重達320噸的人民英雄紀念碑,是怎麼抵達北京的?

2020-12-24 趣觀歷史

引言

明朝張岱在《募修嶽鄂王祠姆疏》中有言:「蓋眾擎易舉,獨力難支。」這句話用來形容新中國的第一座豐碑——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建造過程再合適不過,這一座紀念所有無名英雄的紀念碑的建成過程其實也十分坎坷,背後承載了無數人的心血與勞動。

在青島市搬運公司起重隊所承接過的所有任務中,最艱難、最光榮的任務就是將人民英雄紀念碑的石料送往北京。這一運輸任務不僅難度大、複雜度高,更以其非凡的歷史意義載入史冊,成為我國運輸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人民英雄紀念碑

01

紀念碑的碑心石採取的是青島浮山花崗巖石料。為了挑選這塊石料,相關工作人員便已經為此進行了三個多月的實地考察。石料開採工作始於1953年4月11日,300多噸的大石料需要完整的從山巖上剝離而出,只是這一點,便將南京上海等地遠道而來的技術人員難為得夠嗆。

當時有一位被稱作「石神」的老石工李開山,工程負責人便將他請到現場商量辦法,最後在李開山老人的建議下採用放悶炮的方式,經過數月的努力,終於得到了一塊重量約為320噸的碑心石。

▲開採出的碑心石石料

1953年8月19日,重達百噸的碑心石石料開始了從青島浮山前往北京的旅程。這塊石料的運輸路線並不複雜:石料廠——大港貨運站——北京前門西站——紀念碑工地。石料在經過打磨修整後,已經從最初的320噸減到102噸,但是在當時的運輸能力下,要將上百噸的石料運到北京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02

從石料廠到大港貨運站的運輸距離大約為15公裡,在這條路線上有山丘,有村落,還有橋梁。如何邁出第一步,成了工程隊焦頭爛額的首要難題。其中有一個計劃是在兩地間臨時搭建出一條重軌鐵路,但經計算成本後發現要這樣做的話,光用於打地基,便需要花費近30萬元,這一計劃便被放棄。

▲石料運輸舊照

最終,這段路的石料運輸採用的是「滾槓」的方式。所謂「滾槓」,就是把石料放置於一個9噸重的鐵排上,路面鋪上一層墊木和滾木,但這個滾木並非木製,而是由鞍鋼提供的無縫鋼管初胚,然後將鐵排和放置於其上的石料放在滾木上,系上鋼絲索,滾動前行。後來有親歷過此事的工人回憶說,將巨石放上滾木,就花費了一整天的時間。在滾動時,有三臺進口的大馬力拖拉機進行牽引和推動。

這樣的移動速度極慢,一天還運輸不到1公裡。每前進一段距離之後,也需要把已經走過的枕木移到最前面去。沿途還需要進行拆房開道,當時整個施工隊伍有警察站崗,民兵護衛,每天晚上施工隊的帳篷就搭建在石料旁邊。熱情的青島市民一路夾道相送,鮮花和爆竹聲始終伴隨在石料的這一段路程。但正如《呂氏春秋》中所言:「萬人操弓,共射一招,招無不中。」有7000多名工人參加了這一運輸工程,大家齊心協力地向著一個目標使勁。這一段路走了足足30天,當石料終於在9月27日運抵目的地時,伴隨著人群歡呼的,還有工人們激動的眼淚。

▲碑身石料運抵北京舊照

03

到達鐵路貨運站後,102噸的石料依然沒有辦法運上火車,因為當時中國火車最大的運輸載量是90噸,就算保守估計可以超載10%,102噸的石料依然過重。此時,工人們只有對石料再次加工減重,修改了石料的中間和兩端厚度,減重為94噸。加上輔助設備和墊木,共計大約100噸。10月13日,裝載著人民英雄紀念碑碑心石石料的火車,終於抵達了北京前門西站,一路平安。

石料到達北京前門西站後,其中工人們依然採取了「滾槓」的辦法,花了三天的時間將石料運送到了天安門廣場的紀念碑工地。在背心石石料抵達工地後三天,施工團隊在專家們的指導下再次對之進行打磨,最終紀念碑碑心石重約60噸,就和現在的紀念碑大小差不多了。1958年4月22日,承載著無數人的心血精力,寄託了全中國人民紀念之情的中國人民英雄紀念碑終於落成。

▲人民英雄紀念碑

結語

人民英雄紀念碑在中國人心目中有著無比重要的地位,它代表著紀念,代表著期望,代表著無數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懷和堅定決心。它是中華民族奮鬥的見證,它矗立於天安門廣場上,也矗立在每一個中國人心中。

參考資料:

《人民英雄紀念碑與青島的淵源》

《募修嶽鄂王祠姆疏》

《呂氏春秋》

相關焦點

  • 人民英雄紀念碑原本重達300噸,當年是如何從青島運到北京的?
    有一件事在天安門廣場上引起了極大的關注,那就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座國家級公共藝術工程——人民英雄紀念碑,也是我國歷史上最大的一座紀念碑。碑文中刻有當時領導人親手題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幾個金箔大字,以及與周總理共同題寫的150個小楷大字,其中還刻有許多近代的重大事件,如「虎門硝煙」、「武昌起義」等。人民英雄紀念碑原來重300噸,為什麼後來只重60噸?一九四九年九月三十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決定,為紀念在戰爭和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而建紀念碑。
  • 「人民英雄紀念碑」重300噸,到達北京之後,為何足足廋了240斤?
    很多人在看到紀念碑的時候,以為紀念碑是在北京選材建成,其實不然,紀念碑在北京落建極為坎坷。在政治協商會議表決通過後,人民英雄紀念碑的選材被提上日程,關於它的「瘦身」史也頗有說法。當原料確定之後,便要開始採挖,歷經三個月的時間,開採隊終於在華浮山上開挖出了一塊重達300噸的花崗巖。花崗巖也「瘦身」,瘦身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 人民英雄紀念碑300噸,當初從青島運到北京,為何少了足足240噸?
    人民英雄紀念碑,是我國為了紀念那些革命烈士所建造的。起初,在紀念碑的位置還發生了爭議,有人主張建在八寶山,有人主張在天安門廣場。最後還是周總理發表了意見:天安門是五四以來的革命傳統。最終,紀念碑建立在了天安門廣場。但人民英雄紀念碑300噸,當初從青島運到北京,為何少了足足240噸?背後有何隱情呢?
  • 人民英雄紀念碑:原有300噸重量,為何從青島到北京後只剩60噸?
    因此,在新中國成立後,為發揚繼承英雄志,人民英雄紀念碑矗立起來。 這塊總高37.94米的方形碑體,刻畫有自鴉片戰爭以來,中華兒女為國家浴血奮戰的故事。人民英雄紀念碑以其莊嚴宏偉的雄姿,迎接了一位位來此駐足的後人。值得一提的是,人民英雄紀念碑在竣工時有300噸重量,可當它從青島被運往北京後,卻只剩下了60噸,其餘240噸去哪兒了?
  • 人民英雄紀念碑原本300噸,經歷2次「減肥」,到北京只剩60噸
    紀念碑的建立是紀念英雄,更是中國的匠心巨作1949年9月30號,國家領導通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為了紀念那些為了國家解放、為了人民幸福生活奮鬥而犧牲的人民英雄,將在首都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紀念碑。
  • 人民英雄紀念碑的碑心石,重達94噸,歷時7個半月從青島運到北京
    為了紀念在抗戰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國家決定在首都建立人民英雄紀念碑,重達94噸的碑心石是採用的青島的石料,在那個運輸業並不發達的年代,它是怎麼運到北京的呢?一、 碑心之重1945年8月15日抗戰結束,這場戰役的結束,同時也標誌著中國最偉大的保衛祖國的戰爭完美落幕。無數抗戰英雄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造就了現如今的和平生活。為了紀念這些偉大的英雄兒女,1949年9 月30 日,決定為犧牲的戰士們,修建一塊人民英雄紀念碑。
  • 人民英雄紀念碑興建始末
    (《中華魂》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發布,請勿轉載)人民英雄紀念碑是為紀念1840年至1949年間為國犧牲的人民英雄而建立的巨大石碑。聳立在北京天安門廣場的中央。其位置在天安門南約463米,正陽門北約440米的南北中軸線上。人民英雄紀念碑莊嚴宏偉的雄姿,具有我國獨特的民族風格。
  • 他們-值得永世紀念-人民英雄紀念碑背後的故事
    人民英雄紀念碑天安門廣場中心有一塊巨碑,它的名字是人民英雄紀念碑,是為了紀念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而建立的,1949年9月30日奠基,是新中國成立後首個國家級公共藝術工程人民英雄紀念碑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建設匯聚了魏長青、鄭振鐸、吳作人、梁思成、董希文、劉開渠等一大批當時中國最優秀的文史專家、建築家和藝術家,而石料本身也是極為珍貴,紀念碑是由17000
  • 人民英雄紀念碑:永垂不朽的紀念!
    值此之際,「北京城市故實」欄目特別帶大家一起重溫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建設故事。人民英雄紀念碑在北京中軸線的天安門廣場上,自天安門向南約430米,在廣場的中心,矗立著中國自古以來最大的一座紀念碑——人民英雄紀念碑。
  • 你知道人民英雄紀念碑上那塊「碑心石」的來歷?可惜很多人不知道
    只要去過天安門廣場的朋友都會被屹立於廣場中央的人民英雄紀念碑所吸引,據《人民英雄紀念碑》所載,這個紀念碑是新中國為紀念在中國近代史上壯烈犧牲的人民英雄而修建的,通高37.94米,整體由17000塊花崗石和漢白玉砌成,總重量大約在萬噸左右。
  • 人民英雄紀念碑是怎樣雕造的
    北京復興門橋畔的雕塑《和平》 於化雲攝 1958年5月1日,人民英雄紀念碑揭幕典禮儀式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這是新中國第一個大型紀念性工程,是新中國美術史中城市雕塑的奠基之作在人民英雄紀念碑設計師、雕塑家背後,還有一群無名英雄,為紀念碑的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們就是紀念碑的雕造人。 聘請外國專家還是使用中國石匠? 1949年9月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為了紀念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天安門廣場建立人民英雄紀念碑。
  • 人民英雄紀念碑頌歌
    讓我們向為民族獨立,為人民解放,為祖國強盛,為百姓安寧,為阻擊新冠疫情而犧牲的英雄們致敬!女:我每一次走近你,都把腳步放的輕輕。生怕把你,從沉睡中驚醒。男:我每一次走近你,總會思緒潮湧。碑文的每一個字,都有千斤之重。女:她是共和國締造者,情感的聚凝、思緒的飛升。
  • 是誰雕造了人民英雄紀念碑?他們成為新中國第一代現代雕工
    1958年5月1日,人民英雄紀念碑揭幕典禮在首都北京的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這是新中國第一個大型紀念性工程,是新中國美術史中城市雕塑的奠基之作。在人民英雄紀念碑設計師、雕塑家背後,還有一群無名英雄,為紀念碑的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們就是紀念碑的雕造人。聘請外國專家還是使用本地石匠?
  • 人民英雄紀念碑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大字是哪位領導人寫的
    人民英雄紀念碑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大字是哪位領導人寫的 2020-09-28
  • 人民英雄紀念碑上所有花紋,全部出自林徽因之手!
    1952年人民英雄紀念碑設計方案的模型圖出爐,紀念碑分碑身、須彌座和臺座三部分。根據設計,碑身正中有一塊巨大的碑心石,上刻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鎦金大字。碑身下的須彌座上,將安放十塊裝飾性浮雕。設計和我們今天看到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已經非常相似了,方案確定之後,接下來就要開始浮雕設計和施工了。
  • 因製作人民英雄紀念碑碑心石出名的石匠村成了繪畫村!
    人民政協網青島6月30日電(記者 陳小豔 王晨霞)矗立在天安門廣場中心的人民英雄紀念碑,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紀念碑,每天吸引著眾多遊客前來瞻仰。
  • 烈士紀念日向人民英雄致敬!
    1949年9月30日,共和國締造者在天安門廣場執鍁鏟土,為人民英雄紀念碑莊嚴奠基;65年後的這一天,新中國迎來首個法定烈士紀念日,深情緬懷為民族復興偉大事業捐軀的無數先烈。65年前毛主席親自為紀念碑奠基  1949年9月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議,為了紀念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
  • 旅行:雲南抗日英雄紀念碑
    作者:福享華旅行:每到一地必須去紀念碑(陵園)瞻仰。在昆明瞻仰抗日英雄紀念碑並在碑前默哀三分鐘,無數的革命先烈們——您好!我在銘記英烈,緬懷英烈豐功偉債。紀念碑坐落在昆明市的五華區光華街中段的步行街,紀念碑所在的地方又名抗戰勝利堂。紀念碑前的正中央,鐫刻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金字行楷,清秀雄逸。
  • 那尊八千噸重,比紐約自由女神像還要高大的雕像在哪裡?
    譬如市中心烈士廣場上的無名戰士墓,察裡津保衛戰紀念碑,州府大廈前的列寧雕像等。 會戰最激烈階段雙方投入兵力超過200萬,死亡達100萬,僅在高地犧牲的蘇聯紅軍將士就有數萬人之多。為了紀念英雄的城市、緬懷先烈、牢記歷史,蘇聯在20世紀60年代舉全國之力在瑪瑪耶夫高地修建了規模宏大的藝術綜合體。 這一綜合體堪稱蘇聯時期建造的最具世界影響的藝術工程。它從1959年開啟至1967年完工,歷時8年。
  • 給妹妹手畫「表情包」,一封67年前的志願軍家書刷屏
    給妹妹手畫「表情包」,一封67年前的志願軍家書刷屏 2020-10-27 12: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