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是撰稿人@金鐘罩電影金鐘罩,娛樂鐵布衫
真人漫改劇《棋魂》在一片期待、爭議、歡呼、眼淚中收官了。
該劇改編自堀田由美原作、小畑健作畫的日本同名漫畫《棋魂》,自1998年在《周刊少年JUMP》(集英社)連載以來,累積銷量800萬冊。
改編的電視動畫日本收視率最高達37.5%,豆瓣9.2分。
其憑藉熱血的設定,精良的製作,讓人慾罷不能,曾經火爆日本乃至整個亞洲。
動畫版珠玉在前,可見真人化改編之難。
更何況,漫改題材本就是「翻車專業戶」。
因此,這部劇剛開始官宣那會兒,硬是被罵上熱搜。
吐槽「毀童年」,吐槽褚嬴造型「油」,吐槽時光人設與原著差別大,吐槽服化道和畫面質感塑料……被吐槽,似乎一度是這部漫改劇的宿命。
然而幾集之後,《棋魂》的評分開始上揚。
前陣子甚至「返銷」國外,一波日本粉絲對《棋魂》的「真香」反饋,還在熱搜上火了一把。
圖源網絡
而豆瓣評分也一點點上漲,最終飆到了8.4分。
不少人在彈幕上打出「好想學圍棋」的字句。
小萬出於好奇,原本打算看個幾集,但沒想到竟然一口氣追完了全劇。
不得不說,8.4分,《棋魂》值得!
日漫真人改編過程中,總是繞不過本土化和現實化兩大難題。
改編國外IP,自然要符合國內文化,這一點《棋魂》在本土化部分做得良心。
不僅時代背景設定在1997年~2005年的內地,安插的香港回歸、四驅賽車、高考等各種時代符號引人共鳴;漫畫裡從古代穿越而來的重要角色「佐為」還改編成了南梁第一棋士「褚嬴」,符合中國歷史朝代。
把二次元動漫搬到真人螢屏,還需要削弱原作的中二感和誇張感,《棋魂》大刀闊斧進行了貼近現實的改編。
從生活化的表演方式到放大的支線細節,讓整體質感打破次元壁,淡化了動漫痕跡。
「兩大難」如果妥善解決,那麼就要看《棋魂》在故事的改編上,有無魔改。
大體看,《棋魂》遵循了原作故事主線,在圍棋戲份上更有專業的戰術術語,跟《后翼棄兵》如出一轍。
在日漫原著內核與國內共情語境之間,真人版故事找到了微妙的平衡。
故事一開始,小時光是個平平無奇的小學生,最大的心願是攢錢買下小賣部裡那輛玩具四驅車,他的人生跟圍棋沒有半點關聯。
可是天意使然,南梁第一棋手褚嬴的靈魂選擇了小時光。
自此,曾經平平無奇的小學生時光,在褚嬴的靈魂指點下,成為了整個圍棋界前所未見的少年天才時光。
這個「天選之子」的設定目前為止看起來並沒什麼特別,很套路對不對?
但很快,這個劇的妙處就顯露出來了,它完全顛覆了以往開掛爽劇的做法。
它的關注點完全不在於開掛本身,而在於,一個少年面對一條開掛的人生道路時,將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
從這個選擇出發,這部劇帶我們走進了一個少年的內心,一點點刻畫了一個少年對自己人生的思考,和他面對誘惑與責任時的選擇。
這在一眾浮於表面的爽劇中,就顯得很不一樣了。
因為在過去的同類劇集裡,我們習慣了主角順理成章地接受一項開掛技能,卻從來沒有真的看到——原來,一個普通人在面對突如其來的天賦和責任時,內心會如此地惶惑不安。
更何況,要扛起責任、做出選擇的還是一個心智尚未成熟的少年。
從這個意義上,《棋魂》撕下「爽劇」的標籤,成為一部真正關於人的故事。
第一次,它細細地刻畫了一個「被迫」被選中者的內心,講述了一個少年真正的成長變化。
而「被迫」更是成為整個劇前半段的題眼。
從這二字入手,我們看到的就不再是傳統的開掛人生,而是,一個真實平凡的少年,如何選擇自己未來道路的故事。
一邊是沉睡了幾百年,卯足了勁兒要過棋癮的南梁第一棋手褚嬴;一邊是十歲出頭、不知圍棋為何物的當代小學生時光。
在贏了幾場比賽之後,時光看著對手傷心難過的樣子,一股作弊的愧疚感包圍了他。
從這個愧疚開始,時光對幫褚嬴下棋這件事第一次產生了認真的思考。
那不是「天選之子」如何開掛走向人生巔峰的思考,而是一個既得利益者對自身的反思,是對對手的共情,和對「開掛」的羞愧。
這才是小時光區別於其他金手指主人公的地方,是一個貪玩任性有小毛病的孩子在面對真正的公平道義時,做出的選擇。
而在這個選擇下,有孩子氣的善良,也有真實的恐懼和迷茫。
時光帶著愧疚、憤怒摔掉了獎盃,這是孩子氣的純真善良。
而連圍棋是什麼都還不太清楚,就答應幫助褚嬴尋找神之一手,當然也是出自時光的善良。
可是當他知道幫助褚嬴找到神之一手可能會付出自己的一生時,他恐懼了、迷茫了,他退縮了。
但這種退縮不是出於懦弱,恰恰相反,這是一個孩子難得的勇敢,是在面對自己的人生時,他勇敢地選擇了去握住自己人生的主動權。
十歲的孩子,還沒有見識過這個世界的豐盛,在愛上圍棋之前,又怎麼能輕易許諾會用一生的時間去尋找一個可能會落空的「神之一手」呢?
誰願意在還沒長大,就過上被安排好的人生?哪怕這人生或許是一種開掛的人生。
至少,時光並不願意。
也正是從這個選擇開始,我們看到時光身上那種英雄式的獨立、勇敢,以及人物弧光。
或許恰恰因為他是孩子,他還沒有意識到自己偶然擁有的一切是多麼珍貴、多麼充滿誘惑力,所以他才能夠毫不猶豫地放棄了這種能力、抵抗了成年人難以抵抗的誘惑。
他把握人生主動權的姿態,甚至比一個心智成熟的成年人更勇敢。一個有血有肉、時刻要掌握主動權的主人公,顯然比那些打怪傀儡有趣得多了。
當六年後,時光和褚嬴重逢,這一次,拿起圍棋再不是「被迫」,而成為他自己的主動選擇。
在被迫與主動之間,「選擇」讓人物有了強大的支點,也成為我們愛上這部劇、這個主人公的重要原因。
這就很有趣了——送給我的錦繡人生死也不要,自己選擇的道路,再難也能苦中作樂。
在被迫與主動之間,是時光從內心裡產生的對圍棋的探知欲。
而褚嬴和時光的關係也從6年前的連哄帶騙,變成了6年後真正的亦師亦友。
棋盤上落子無悔的殘酷輸贏,曾經是時光不願甚至是不敢面對的現實,可是在一點點的成長中,他漸漸成為了一個贏得起更輸得起的人。
在與對手的交鋒中,時光學會了真誠地面對棋盤,認真地對待圍棋和對手。
而褚嬴,也漸漸學會收起自己的私心,從一個棋痴變成一個棋師,一點點將時光引入棋手的正道。
這種細細刻畫的成長與轉變,才是這個劇最吸引我們的地方。
天才般遇神殺神遇佛殺佛的打怪升級,固然充滿爽感,但是一點點通過自己的選擇和努力去獲得認可,才是我們平凡人的人生。
所以,《棋魂》的出圈根本不在於它製作有多精良亦或是改編有多出神。
而是,它在一個「爽劇」的外殼下,包裹著一顆少年的赤子之心,在選擇之中,為我們呈現了一部細膩真實的青春成長物語。
黑白棋盤上,天才的落子無悔並不意外。
而「地才」的勤學苦練、舉棋不定才是更多人真實的人生。
註: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豆瓣及網絡,若有侵權請主動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