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翰如:找不到中國藝術家

2021-01-08 第一財經

小個子侯翰如蘊藏了無窮的力量,從「威尼斯雙年展」到「光州雙年展」、從「上海雙年展」到 「約翰尼斯堡雙年展」,他總是諸多藝術大展的重要策展人;同時他也是歐洲、亞洲以及美國很多藝術基金會的委員和評委……這位從中國走向世界的藝術批評家,已成為國際最重要的25位獨立策展人之一,在各種文化語境中活躍得如魚得水。

而充滿批判性的侯翰如如今用怎樣的眼光來審讀中國藝術,解讀中國文化目前的挑戰?日前,侯翰如在參加上海國際當代展覽會舉辦的論壇中接受了《第一財經日報》的專訪。

第一財經日報:作為長期活躍在國際上的獨立策展人,如何看待這幾年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是否會用一種西方的語境來評判中國的文化氛圍?

侯翰如:西方沒有立場,所謂的「西方」本來就不存在。對於我來說,定義自己的文化身份並不困難,在我看來,現實主義的性質超越民主國家的邏輯,早已突破傳統邊界。我覺得上海很奇怪,它努力建造某種過程,在一種自相矛盾的現代化過程中,上海是衍生出的出氣口,緩衝的地方。它在想像一種可能跟過去有聯繫,但不一定回到過去的那種文化身份,比如上海的黃金年代。它試圖重新塑造去尋找一段因為政治原因而被抹去的文化記憶。但它是一種不自然的東西,卻可能推動中國文化向前走的動力。短時間內如何去消化或承受奧運會、世博會這類偉大事件狂熱之後留下的空白,這可能是中國文化面臨的問題。

日報:很多人用資本投資的關係去解釋這種中國當代藝術如今大漲大跌的現象,比如說像徐冰、蔡國強,他們有出國經歷,成名後再回中國,是尋找新的藝術靈感,還是被市場吸引?你覺得形成這樣一種群體現象的原因是什麼?

侯翰如:他們不得不被這個制度所推動,雖然他們並不是想要回來。有的人已經獲得了某種程度上的成功,但他想要更多的成功,這有點像上海以前說的「冒險家的樂園」。所以這個不是簡單的「衣錦還鄉」。實際上,我覺得一個藝術家如果影響太大的話,可能跟他的藝術也沒什麼關係,倒跟時尚界可能有關係。

日報:作為長期活躍在國際藝術界的獨立策展人,怎麼看待中國當代藝術界的一些不正常現象?譬如,被授予大師身份的藝術家太多?

侯翰如:如果說中國當代藝術有什麼不健康的話,是需求量太高,而藝術家靜心創作的時間又太少。很少有藝術家能自覺控制自己的產量,能花點時間去研究。我是不大看得懂作品價值與拍賣價格的關係。如果要給他們一些建議的話,我是覺得應該把自己重新變成一個反對派,反思個人身份的具體東西,個人文化創作和環境歷史的張力,衍生出什麼樣的美學表達含義,以及任何具有文化意義的東西。一個有意思的藝術家會有辦法在這種張力中產生出獨創的表達,而不是表達某種社會的需要。有時候看當代藝術那麼活躍,我反而會覺得有些悲觀。現在中國出現了很多很熱鬧的藝術家,對我來說,在中國比較困難區分藝術家和非藝術家的標準。我跟中國藝術家談藝術談不上,他們只喜歡唱歌喝酒。就好像很多藝術家很喜歡喝紅酒,但不知道紅酒的真正味道。

日報:為什麼把探討藝術品公共收藏作為近兩年自己研究的重點?

侯翰如:經濟危機時代,藝術品市場沒那麼火了,這是一件好事。其中一個比較有特色的課題,中國和亞洲藝術在全球突出,出現了很多的迫切。藝術品的流通被非常迅速地私有化收藏,不再流通,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尤其是一件好作品不能被大眾接觸到。在亞洲,尤其是中國的博物館、美術館,因為它們買不起張曉剛、方力鈞之類的作品,因此正在變為一個缺乏當代公共文化記憶的地方。事實上,這兩年在世界範圍內也是這樣,比如裡昂當代美術館,它的年收藏經費是100萬歐元,這只能買裡希特作品的一張畫的一個角落。近10年來,當代藝術變成市場化的產品,市場力量超過國家投資的力量,當代藝術從原先的地下活動變成了高級消費品。

日報:比較世界上其他成熟的收藏體系,你覺得什麼樣的收藏體系是適合中國的?

侯翰如:對比中西方博物館資金來源,美國的博物館絕大多數都是由私人資金支持,在歐洲,國家或者公共資源來支持博物館收藏是個傳統。在亞洲,這兩種模式的傳統似乎都沒有基礎,需要有新的辦法去建立一個收藏模式。面對新的市場資本主義的壓力,我們也挺無奈的,屈服於某一種力量。特別是美國,完全出現一些超越道德底線的事。比如洛杉磯的當代美術館就更可怕了,可以完全不顧藝術而只顧資本話語權的做法。

日報:國內一些策展人針對中國藝術家普遍挖掘「中國符號」以適應國外市場要求,提出要「反中國符號」,你怎麼看?

侯翰如:「反中國符號」這些概念,還是很傳統的文化批評方式。中國的東西,現在很複雜且在不斷變化。這種口號很機械地把對立面立起來,再打倒它,這還是比較傳統的批評方式。

日報:你做過上海雙年展、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光州雙年展等,而現在的雙年展遭遇到「越來越體制化,缺乏對當代的批判性」的質疑,你怎麼看?

侯翰如:在這個時候要考慮怎麼把自己變成反對派,就是說先把水搞渾。我說的反對派並不是把自己變成敵人或者把對方變成敵人。越是體制化,越要解構,把更複雜的元素帶進去,這樣就給有批判性的東西一些可能的空間。既是體制,也是空間,結構,這個結構裡面有很多的方面和可能性,看你怎麼利用這個結構不讓其僵死,讓它可以不斷地變化。

相關焦點

  • 侯翰如:藝術就是要摧毀話語權
    9位活躍的中外藝術家的作品所組成的白天的展覽,加上夜間的講座、表演與電影,「日以繼夜」地按照著名策展人侯翰如的設想,變成一個與永不停息的城市現實生活共享律動的事件。他表示,這個展覽中他最關注的,是外灘美術館與周邊發生的關係。建築是對人的生活的一種定義,規定人的生活方式,發揮社會生活組織的作用。為此,他事先對外灘美術館這個建築與空間作了一些研究,發現這是中國最早的西方現代博物館建築。
  • 找不到喜歡的動漫壁紙?在這幾個地方找就行了
    但是也是有很多非常喜愛動漫二次元的人常常會因為找不到自己喜愛的圖片與壁紙而煩惱,今天就給大家說幾個可以輕鬆找到優質壁紙的地方。一、百度圖片「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百度這一搜尋引擎的名字就是取自這裡,取意便是在人群中找了千百次,猛然回頭看去,在燈火處發現了她。
  • 又一老藝術家去世,是《小蝌蚪找媽媽》設計者,被譽為美術片大師
    對於大多數出生在80年代和90年代的孩子來說,在他們的童年記憶中一定有一幅像《小蝌蚪找媽媽》這樣的漫畫。然而,不幸的是,我們再也見不到《小蝌蚪找媽媽》的動畫設計師焦。1957年4月1日,上海電影藝術工作室成立,開啟了中國動畫的新時代。焦成為東方電影集團的創作骨幹和上海電影藝術工作室的第一批創作人員。焦在美國電影公司工作,瘋狂地學習。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焦為美國電影創作了大量優秀的動畫片,也為美國電影培養了一批年輕的動畫人才。
  • 那個指控中國大藝術家抄襲自己的比利時藝術家是誰
    一位是不太見經傳的比利時畫家、雕塑藝術家克裡斯蒂安·西爾萬(Christian Silvain)。即使在國際市場的舞臺上,他們的咖位和市場價格也相差懸殊。   而現在,後者向前者發起了挑戰。比利時藝術家克裡斯蒂安·西爾萬點名譴責中國藝術家葉永青,指出葉在過去30年間創作的多幅畫作與自己的原創作品高度相仿,有抄襲之嫌。
  • ...了找不到方向預示著什麼 夢見迷路了找不到去學校的路是什麼意思
    夢見迷路了找不到方向預示著什麼 夢見迷路了找不到去學校的路是什麼意思夢見迷路,所求不成。《敦煌本夢書》夢見自己迷路,暗示生活或工作的壓力讓你身心俱疲,渴望能好好放鬆。夢見自己找不到回家的路、迷路,說明最近你總是感到比較迷茫,失落,沒有安全感,不清楚自己的路是什麼,目標不明確。夢見深雪中迷路,您事業正處於毫無前途可言的前況,愈是著急,愈會陷入苦境,導致所做的事都要失敗。因此,您得沉著冷靜,等待時機。如又在雪路上遇見美女的夢,表示將因色情問題而弄得身敗名裂。
  • 《胡潤中國藝術榜》 小孟林仍是歷年最年輕的女性國畫藝術家
    《2020胡潤中國藝術榜》重磅發布,為疫情後的藝術市場帶來一抹曙光。100位中國在世「國寶」藝術家按照2019年度公開拍賣市場作品總成交額的排名。今年是胡潤研究院連續第十三年發布「胡潤中國藝術榜」、第八年發布《胡潤最暢銷中國藝術家》。
  • 藝術家玩具的設計力量要從中國內部找尋
    藝術家玩具因搪膠工藝的成熟而自日本發源,在香港獲得商業化成功,順利在歐美流行,近些年進入中國大陸。不同於強烈地依附於動漫、遊戲、影視等既有主題衍生的周邊產品。藝術家玩具誕生之初,就以藝術家為主導而呈現出的強設計感為標誌,因而也被稱為設計師玩具或潮玩。
  • 大國巨匠·中國國賓禮藝術家——湯子為
    摘要:《大國巨匠中國國賓禮藝術家》2021年國禮精品檯曆,已由中國國賓禮(外事)管理中心出品發行,湯子為、鍾南山向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獻禮,國賓禮藝術家湯子為,為中國書法的傳承和發展作出巨大貢獻術。 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在抗擊新冠肺炎鬥爭中作出了,,,,,
  • 世界裝置藝術家與中國「八卦」的不解之緣
    ▼Funner Art帶您看展覽 2020年1月4日,當代唐人藝術中心北京第一空間展出了美國藝術家麥可·查萊赫斯基(Michael Zelehoski)個展「萬物與虛無」。
  • SnapChat上市股價暴漲,為何找不到中國版跟隨者?
    SnapChat在中國並沒有跟隨者曾幾何時,但凡在美國有一定知名度的App都能在中國找到模仿者,然而人們卻很難找到SnapChat在中國的對標者——這個情況跟Facebook相似。如果說騰訊在事實上扮演了Facebook社交網絡巨頭的角色,那麼,誰在事實上扮演著SnapChat的角色?
  • 中國當代藝術家——高孝龍
    二0一九年官方推薦的最具收藏價值的藝術家,人大、政協兩會推薦的「德藝雙馨」藝術家,中華國禮特邀書畫名家。二0一九年十一月入住「名人資料庫」。本人自幼酷愛書法,勤奮好學,筆耕不輟,深臨名帖,拜訪名家,日臻完善,書法作品在全國多次入展獲獎。在臨摹中涉獵多種書體,以行草見長。主要著作有《芝麻開門》,《龍魂再塑》等。有多篇論文在省級以上刋物上發表。參編文學刋物多本。
  • 藥水哥參加中國新說唱是真的嗎 被稱作直播藝術家
    藥水哥參加中國新說唱是真的嗎 被稱作直播藝術家時間:2020-07-29 13:01   來源:燒荒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藥水哥參加中國新說唱是真的嗎 被稱作直播藝術家 導讀:經常看直播的朋友們應該都看過藥水哥的直播吧,小編覺得藥水哥被稱作直播藝術家一點也不誇張,真的是讓人記憶深刻,
  • 紀錄片《中國美》:以朋友的視角走進大藝術家
    該片雲集了享譽全球、形態多元的中國經典藝術作品,講述了名揚四海的中國藝術家們妙趣橫生的創作故事。《中國美》海報參照中國美學的重要範疇,提煉出「天工」、「虛實」、「識途」、「夢回」、「東西」、「弘傳」等主題詞,《中國美》圍繞六大核心主題、分為六個篇章逐層展開。
  • 巫師3強化貓靴子找不到
    18183首頁 巫師3強化貓靴子找不到 巫師3強化貓靴子找不到 來源:網絡 作者:蘭斯級一號艦
  • 《底特律變人》找不到路徑怎麼辦 找不到路徑解決方法
    底特律變人找不到路徑怎麼辦?
  • 「2019藝術家榜單」變局中,看沉浮:中國當代藝術家TOP10
    2019年中國當代藝術家拍賣成交TOP10榜單在這樣的大背景下,2019年當代藝術市場的頭部名單遭遇大洗牌,同比去年有40%的位置發生變化,尤其是一些前幾年市場看似穩健的藝術家沒有出現在名單中,取而代之的則是在市場調整中沉寂許久、苦等機會的「老炮」。
  • 2019年度盤點 | 藝術家篇:全球一體化下的藝術世界,中國藝術家身居...
    中國當代藝術進程三十多年,藝術家們在每一個階段都會面對不同的問題。而當下,中國藝術家們所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全球一體化:一方面,快速擴張的國際藝術市場對脆弱的中國當代藝術生態影響越來越大;另一方面,作為西方現當代藝術的追隨者,中國當代藝術如何以更加清晰的自我身份進入全球當代藝術話語體系。在生存空間被不斷擠壓的同時,也有藝術家跳出本土框架,進入西方市場主導的國際體系。
  • 我找女人結婚:3000萬光棍找不到老婆,這是個問題!
    截圖具體的分析如下2017年年初,有官媒報導,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院長翟振武認為,按照估算,未來30年內,逐步進入適婚年齡的男性將比女性多出近3000萬人。翟振武進一步解釋,除非這些適婚男性都選擇與比他們年齡大的女性結婚,否則,中國未來就會多出接近3000萬剩男。
  • 《金剛川》原型成中國「基建狂魔」:曾修建「地圖上找不到的鐵路」
    張添福 攝中新網昆明10月28日電 題:《金剛川》原型成中國「基建狂魔」:曾修建「地圖上找不到的鐵路」作者 胡友軍 張添福曾修建「地圖上找不到的鐵路」?27日,參加「同飲一江水、共話瀾湄情」2020瀾湄萬裡行的中外媒體,抵達中鐵二十局集團第五工程有限公司雲南三清高速公路項目如火如荼的建設現場,探尋上述奧秘。
  • 上海老漫畫家凌毓倫為中國著名「怪才」藝術家伍延文畫像
    舉報    據最新網訊報導:最近,上海七十好幾歲的老漫畫家凌毓倫老師竟然為近五十歲的中國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