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華為與歐洲最大半導體公司意法半導體聯合設計晶片

2020-12-24 AI財經社

4月29日,據日媒報導,華為和意法半導體將聯合設計晶片,打造用於智慧型手機與汽車領域的晶片。華為和意法半導體均未對此消息置評。

意法半導體由義大利和法國的兩家半導體公司合併而成,也是世界最大的半導體公司之一。意法半導體在模擬電路、分立功率半導體、手機相機模塊和車用集成電路領域都處於行業領先地位,也是全球第四大汽車電子供應商。2019 年的前十大客戶包括了蘋果、華為、博世、三星、特斯拉、惠普等。

雖然華為和意法半導體此前就已經長期合作,但並沒有共同開發過用於智慧型手機、其他行動裝置以及汽車領域的高級晶片。

自從2019年5月以來,美國一再對華為採取打壓政策,禁止華為從美國公司購買技術和零部件,而華為則在全球範圍內尋找替代美國產品和技術的合作夥伴。(文/AI財經社周路平 編/趙豔秋)

相關焦點

  • 意法半導體與中國一拖建立智能農業裝備開發聯合實驗室
    2020年11月26日 - 橫跨多重電子應用領域的全球領先的半導體供應商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簡稱ST; 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STM)與中國農業工程機械行業龍頭企業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一拖)共同宣布,雙方將在位於河南省洛陽市的中國一拖技術中心智能信息化研究院設立一家聯合實驗室,專注於研發拖拉機的發動機、整車和農具控制系統的電子解決方案
  • 起底歐洲半導體圈的家底!憑什麼反攻美日韓?
    為同樣避免被美國用技術「卡脖子」、實現重要技術的自主可控,歐洲17國在北京時間12月8日聯合發布了《歐洲處理器和半導體科技計劃聯合聲明》(以下簡稱《聯合聲明》),表示將追趕2nm晶片製程、提升目前僅有10%的半導體市場全球份額,並將把歐洲復原計劃
  • 晶片獨立!半導體已成中國「新金礦」,歐洲多國幡然醒悟急忙行動
    據環球時報援引美國《紐約時報》的最新報導稱,中國目前正在努力追求「晶片獨立」,早前中國使用的晶片大多由海外企業設計生產,但是在近幾年計算機晶片的地位在不斷被提高,所以中國正在把大量資金投給可以改變晶片市場現狀的項目。
  • 聚焦三大領域,意法半導體2021年亞太區發展戰略發布
    意法半導體亞太區銷售及市場執行副總裁Jerome RouxJerome Roux介紹,意法半導體現有5000餘款產品服務於工業市場,包括汽車、MEMS、功率、能源、微控制器等等,有非常全面的、針對各細分領域設計的領先產品,與市場和技術領導者進行合作來滿足大家的需求。
  • 晶片行業投資邏輯梳理|晶片|集成電路|半導體|臺積電|華為
    貓咪戰以來美國不公正的制裁中興、華為等公司,讓我們國家意識到技術自主可控十分重要,因此加快了晶片、半導體等行業的國產替代的速度。這個咱們大家應該都清楚了,可能也都買了相關的基金、股票很久了,也賺了不少錢。可是晶片到底是個啥玩意?對國家發展有多重要?產業空間有多大?國產替代能不能成功?
  • 意法半導體與愛德萬測試合作開發先進IC自動測試單元系統
    世界領先的測試設備廠商愛德萬測試有限公司(Advantest Corporation) 與橫跨多重電子應用領域的全球領先的半導體供應商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簡稱ST)近日宣布,雙方已合作開發出一套先進的全自動化出廠測試單元系統
  • 意法半導體宣布加入Zhaga聯盟
    跨多重電子應用領域的全球領先的半導體供應商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簡稱ST)宣布成為Zhaga聯盟準會員,致力於促進NFC技術在工業照明市場的應用發展
  • 聞泰科技:中國最大的功率半導體公司
    自成功收購安世半導體之後,聞泰科技由手機ODM龍頭一躍成為了中國最大的功率半導公司。功率半導體器件是電子產品的基礎元器件之一,在產業電子化升級過程中,越來越得到重視與應用。從消費屬性上來看,功率半導體屬於必選消費品,所以廣泛應用在電力電子的各個領域。近年來,全球電子行業的突飛猛進,大大增加了對功率半導體器件的需求。
  • 歐洲廠商:美國限制華為又允許美企供貨,我們呢?
    ,美國利用限制華為的機會也將他們擋在中國市場門外,同時為美國公司提供豁免。這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高管還表示:「到目前為止,美國公司已獲得向華為供貨的牌照,而歐洲供應商則不能。」許多生產晶片和晶片製造設備的歐洲企業受到美國限制的影響,因為它們同樣依賴美國的智慧財產權。
  • 如果全球半導體都在自主可控
    當然,外界盛傳的歐洲半導體歷史是在二戰後,西歐各國的半導體產業發展跟隨英、法、德各國的經濟產業政策緊密相連。雖然思想上非常重視,卻沒法和美國抗衡。 一份看似2000年左右,來自歐洲投資銀行的報告表示,「歐洲半導體公司在20世紀80年代表現糟糕,直到20世紀90年代,飛利浦、SGS-Thomson和西門子等大公司才開始逐漸復興。」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62期:「南泥灣」後又傳「塔山」!華為要...
    「南泥灣」後又傳「塔山」!華為要建完全去美國化的45nm晶片生產線?8月12日,有消息稱,由於國際大環境遭受制裁使臺積電等無法代工華為晶片,導致華為晶片無法生產,華為已在內部啟動「塔山計劃」。報導稱,華為已經開始與相關企業合作,準備建設一條完全沒有美國技術的45nm的晶片生產線,預計年內建成,同時還在探索合作建立28nm的自主技術晶片生產線。
  • 意法半導體解決方案賦能工業自動化
    ST(意法半導體)亞太區功率分立和模擬產品部區域營銷和應用副總裁Francesco MUGGERI(沐傑勵)認為,新冠肺炎疫情並未讓市場需求增長完全放緩,而需求出現的差異化,依然讓市場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在某些應用中,市場需求正在加速增長,其中智能化(不僅人工智慧)以及嵌入式處理,這些市場需求對ST至關重要。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65期:麒麟晶片將絕版!華為手機被熱炒,最...
    近日,有消息稱,「因華為麒麟晶片庫存告急,導致華為Mate、P40、NOVA系列天天漲價,並且購買華為手機還要以當天的報價為準」。有華強北的商家表示,儘管華為和榮耀的官方授權體驗店還未漲價,但一些非授權店已經開始紛紛漲價,市面上搭載華為麒麟晶片的手機普漲300元左右,有熱門的華為mate 30保時捷版漲了3000元。此外,有經銷商已經開始囤貨華為手機。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77期:退而求其次?傳華為重啟4G手機生產...
    傳華為重啟4G手機生產,或為應對美禁令的無奈之舉據多家媒體報導,華為正在積極向供應商訂購4G手機相關零部件,意欲重啟4G手機生產。有受訪供應商表示,華為4G新的訂單已陸續開始備貨,現階段訂單成品預計明年上市,從時間點判斷,最快將會在一季度。部分組件製造商已經收到通知,華為恢復購買主板和鏡頭等其他部件產品。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75期:蘋果發布自研M1晶片,京東方奪得...
    華為海思中文官網上線:快速概覽晶片和產品大全華為海思宣布海思(Hisilicon)中文官網現已上線。官方表示,在這裡,智慧家庭、智慧城市、智慧出行多種場景化解決方案,讓你輕鬆成為晶片專家。在這裡,快速概覽晶片和產品大全,快捷完成晶片選型。在這裡,進入海思開發者平臺,海量專家在線教程和視頻,HiSpark 開發套件分分鐘上手掌握。
  • 誰扼住了華為:美日半導體霸權的三張牌
    以下文章來源於遠川研究所 ,作者陳帥/劉芮2020年8月7日,華為餘承東公開表示海思麒麟高端晶片已經「絕版」,中國最強的晶片設計公司,就在我們眼皮子底下被鎖死了未來。華為海思推出第一款麒麟(Kirin)晶片是在2009年,雖然當時反響一般,但奏響了麒麟騰飛的樂章,隨後每一年都有不小的進步:麒麟925帶領Mate7打入高端陣營;麒麟955助力華為P9銷量過千萬……自己研發的晶片,成為華為手機甩開國內友商的最大武器。
  • 聞泰科技:收購安世半導體,功率半導體全球第三!
    聞泰科技,題材概念梳理解析手機產業鏈:安世半導體,主要資產是恩智浦標準件業務,全球十大半導體公司,是華為NFC晶片供應商;公司為全球主流電子品牌客戶提供智能硬體的研發設計和智能製造服務,客戶包括LG、華為、小米、聯想、MOTOROLA、魅族、
  • 覺醒的何止華為!美方打開「潘多拉魔盒」,歐洲13國聯手造晶片
    近兩年來,美國不斷對華為出手,不惜切斷華為的額全球供應鏈。 在晶片被斷供的情況下,華為不再坐以待斃,而是選擇主動出擊。華為將不再只做晶片設計,而是將在半導體方面全方位紮根。有消息稱,華為將在上海建廠,並計劃在2022年實現20nm級晶片生產。
  • 一個禁令引發國芯反擊戰:對華為封禁,難阻中國半導體黃金十年
    美國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導體產品出口國,中國大陸是世界上最大的晶片市場,歐日韓的半導體產業也各具特色。如果這個體系破裂,碎片不僅將扎傷鏈條中的每一環,也將給今天市場上最大受益者美國留下難以治癒的後遺症。
  • 中國晶片的短板與突圍|田豐產業觀|晶片|田豐|蘋果|arm|中國半導體...
    圖 2019年美國主要半導體公司中國區收入佔比美國產業鏈擁有微處理器、EDA設計軟體、光刻機三大領先優勢,同時成為中國晶片企業必須翻過的「三座大山」:微處理器:2019年美國市場佔有率達98%,尤其是無線通訊晶片、模擬晶片、邏輯、MCU、存儲器具有強競爭力,但可考慮用韓國、日本、歐洲的半導體部分替代美國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