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擊和散打究竟有何不同?哪個實戰更厲害?

2021-01-12 全能組長

每一個東西的存在都有他存在的道理,當然每一樣東西都是有他正反兩面的,我們必須要用正確的態度去看,而不是一味的否認或者認同。一直以來拳擊和散打那個更厲害都是備受我們關注的一個問題,我們都知道這兩者都有自己的立身之根本,不是另外的東西可以取代的,這也是他們可以長久不衰的原因,畢竟只有自己有別人沒有的東西才會更珍貴。

其實對於現在來說拳擊和散打都有他們自身的優勢,我們很難從技術去判斷他們到底誰厲害,如果要從正規比賽來看的話,我們很難去分辨他們那個更厲害。其實熟悉拳擊和散打的人就應該知道,拳擊一直都是在西方國家比較興盛,西方人他們身強體壯,在身體素質方面上來看要比亞洲國家的人更適合練習拳擊。

而散打就要比拳擊好點,他沒有很挑人,散打是集各家所長發展起來的一種競技武術,適合練習的人群比較廣,沒有很大的限制性,所以從練習性來看散打要比拳擊好一點。從拳擊和散打的實用性來看的話,兩者都有自己的優缺點,拳擊是一個比較規律的競技武術,我們都知道拳擊是比較有規矩的,像比賽時會有讀秒、回合、裁判等一系列的規矩。

而作為練習拳擊的人來說他們在接受拳擊訓練的時候就已經習慣了這種規律,他是比較死板的一種規矩。而作為散打來說,他是集各家所長,所以存在著一定的不合規矩性,但不能說他不遵守規則,散打中有拳擊、有武術、有摔跤、有跆拳道,所以對於散打來說很多規則都是很難執行的,所以從實戰的靈活性來說散打要比拳擊好一點。

其實我們很難從拳擊和散打中分出個一二,他們有自身的限制性,他們都是根據他們自身而制定的,所以對於他們來說他們都是制定了最適合他們的招數,所以說每個都有優缺點,我們要用正確的態度去看待。但是從現在的實戰方面來看,散打似乎要略勝一籌 ,畢竟他是集各家所長造就的。

相關焦點

  • 散打技術|中國散打和西洋拳擊,有何異同?
    散打運動和拳擊運動的文化起源比較散打又被叫做散手,在古代,這種徒手搏鬥有更多的名稱:角力、手搏、白打、打擂臺等。散打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人們為了繁衍生息同惡劣的生存環境作鬥爭,形成原始搏鬥。隨著生產力和生產水平的不斷提高,搏鬥技能也得到了發展。
  • 名記:拳擊選手比散打選手厲害,幾拳就可以把對手打倒用什麼腿?
    賀曉龍和中國散打總教練張根學、中國武術霸主趙長軍、奧運拳擊裁判王珏關係深厚,所以對於拳擊與格鬥的事情也很了解。賀曉龍指出拳擊非常實用,拳擊運動員比散打運動員能打,儘管拳擊不會用腿:「就專業運動員來說,究竟哪些項目最能打?散打就不用多說了,肯定能打。黃飛鴻系列電影裡經常會提到西洋拳的概念,所謂西洋拳就是拳擊,不得不承認,西洋拳在實戰方面太管用了。
  • 泰拳和中國散打到底哪個更厲害?擂臺上的勝負說明一切!
    中國散打和泰拳都屬於競技武術,且均具有極強的實戰價值;沒有最強的武功,只有更強的武者。其實今天想與列為探討的是,散打和泰拳這兩個拳種,哪個更適合現代商業擂臺。既然要做比較,首先就要了解清楚這兩個拳種的歷史與特點。1 散打散打規範名稱前,民間叫散手,古有相傳,舊時用於搏殺格鬥或打擂臺比武。
  • 觀點|散打名帥於萬嶺:散打是拳擊加腿,不是中國功夫?
    儘管這些還需有一個成熟的過程,但畢竟已是一個質的飛躍了。可一些人把現代散打的技術風格歸結為「拳擊加腿」,認為不是真正的中國功夫,不足為取。把現代散打說成是兩種不同技擊術機械相加的結果,顯然是不合適的。傳統散打與拳擊,它們有排斥的一面,但也有融合的一面,競技中要求「制勝」是兩者可能結合的前提。特別是拳擊技術對距離、時間、體位移動和肌肉本體感覺及對抗意識都有可鑑之處,激烈的實踐更能顯示其訓練系統的合理性。「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嘛!現代散打技術的出現,正是向包括拳擊在內的各種技術借鑑的結果。以直線攻擊手法為例,傳統散打與拳擊均有此招,但動作技術有一定差別。
  • 散打,跆拳道,哪個更厲害
    散打和跆拳道在形式和技術上的差異,不能直接進行比較,但是論實用性,散打會更強,也就是在真正的格鬥中,散打是最強的。跆拳道是現代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之一,是一種主要使用手及腳進行格鬥或對抗的運動,注重腿法。
  • DNF手遊散打與劍魂職業選擇分析 哪個職業厲害
    標籤: 劍魂 、 散打 DNF手遊很快就要公測上線了,首發的9個職業即將正式和大家見面,散打就在其中,很多玩家所期待的劍魂將有可能在公測之後推出,對於DNF手遊散打與劍魂這兩個職業究竟選擇哪個更厲害,這裡就來給大家分析一下。
  • UFC和拳擊哪個更賺錢?中國拳王徐燦給出答案!
    我們都知道,格鬥運動中有散打、拳擊、MMA和自由搏擊,其中散打和自由搏擊在中國非常流行,但是國際上拳擊和MMA才是主流,那麼這兩項運動哪個更賺錢呢?對此,中國唯一的世界拳王徐燦為大家科普:「最近UFC的總裁白大拿很苦惱,因為他的兩個拳手,骨頭和馬達都在和他鬧彆扭,他們嫌賺錢太少,為此一直在和白大拿抱怨,就連泰森都說,UFC的拳手要想賺大錢,就比如和嘴炮打梅威瑟那樣,骨頭如果想掙錢,就必須來找我。
  • 武術散手和散打究竟有什麼區別?
    散手和散打究竟有何區別呢?「散手」是武術套路的專有名稱武術套路形成了從單個、組合、分段、全套到散手這樣一個完整的練習體系。武術散手就是把套路中連接的動作拆散,採用具有攻防含義的重點動作,師徒或徒弟之間按照本流派的技術風格和要求進行交手,從而達到體會和表現動作技擊含義和演練技巧的運動形式。
  • 李小龍傳人:女子防身術根本沒用,拳擊散打在實戰中才能制敵
    7月31日,南京原本截拳道館長、中國武術名家張安邦就女性適不適合學拳擊發表了自己的看法。由於張安邦在武術搏擊行業從業多年,經驗相當豐富,可謂閱人無數,因此他非常了解什麼樣的人適合哪種運動,而女性練習拳擊就是很好的選擇。
  • 散打王跨界打拳擊,殺入4強創造歷史,中國拳擊到底有多差?
    由於政策的變動,一部分中國散打運動員被國家安排跨界拳擊,備戰東京奧運會,當初參加國內選拔賽的時候,散打女王王聰和「功夫熊貓」葉翔就幹掉了中國體制內的拳擊冠軍,讓人大跌眼鏡;這次除了王聰,還有好幾位散打運動員「擠掉了」拳擊冠軍的名額,來參加拳擊世錦賽,因為每個級別只能派一個人,而散打運動員參賽也就意味著拳擊在競選的時候輸掉了。
  • 如果三位拳手為同級別且不限制,散打、泰拳和空手道,哪個更猛?
    如果三位拳手為同級別且不限制,散打、泰拳和空手道,哪個更猛?體育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精彩,緊張刺激的競技體育給我們帶來了太多的激情和喜悅,當今社會人們對於體育賽事的關注度也是越來越高了。而往往這種類型的比賽就很容易讓人拿出來作比較,比如三名拳手分別是空手道、散打和泰拳同一層面的頂級高手,假設比賽不限制招式,那麼哪一位更強呢?下面就來說說吧!先來說說泰拳,因為發力技巧的原因,泰拳的掃腿力道雖然小,但是穿透力極強。所以我們能經常看到與泰拳系拳手比賽的時候很多拳手都瘸著腿下拳臺的。並且掃腿還只是泰拳備受青睞的原因之一,泰拳受歡迎的另外原因是其剛猛的膝法和犀利的肘法。
  • 散打王冠軍鄭裕蒿:散打技術中有傳武理念,我現在更想學傳統武術
    散打,正是脫胎於中國傳統武術。散打的踢、打、摔等主體技術均來自中國傳統武術的技擊招法。一直以弘揚中國武術精神為目標的中國武術散打王們集體發聲。本期話題,聽鄭裕蒿從不同角度闡述傳統武術和現代搏擊,暢談自己眼中的中國武術。
  • 中國散打界誰現在比較厲害呢
    我想,你們是沒看過中美自由博擊對抗賽的第一屆,那年,中美各派十名選手,九男一女,中方除一名年僅十八歲的民間散打選手柳海龍,其餘皆是軍方選手,美方選手大部分是空手道,柔道,跆拳道,拳擊,摔跤選手,基本都是開館收徒的高手,年輕,肌肉壯碩,動作靈活,中方選手,相對美方選手,顯的像刀一樣瘦削。
  • 散打運動員的實戰能力到底有多強?
    實戰能力,從來都是民間普羅大眾對武術運動員以及其他練對抗類(如散打、跆拳道、空手道、拳擊、自由式摔跤、柔道等)練習者訓練成果的評判標準。就拿我來說,昨天打計程車去體校,司機師傅和我閒聊,得知我是先學習的武術套路然後改項散打的以後,就問了我一個問題:「那你們練武術的平時上街能打幾個人呀?」
  • 「紀實」中國散打客場對戰美國職業拳擊
    舉世矚目的中國功夫-美國職業拳擊爭霸賽終於在1999年12月12日揭開了其神秘的面紗,以一種嶄新的競賽形式展現在世人面前。兩種不同的競賽項目成功地在一起交流,進行了具有創造性的比賽。中美雙方運動員各自展示了不同的技法和項目特點,為廣大觀眾奉獻了一臺精彩激烈的比賽。
  • 拳擊都能近身纏鬥,憑啥散打就不行?
    ),屬於有一定認知,卻缺少概念(多看些比賽和視頻才能對這個東西有真正感受)。 裡面展示了散打的各種摔法,可以說是教科書級別的摔技。 有人說這場比賽有表演賽性質,對手也沒有什麼抗摔訓練。但是別忘了,當年康李在中美對抗賽中摔散打王那順,場面也和這差不多。
  • 散打運動員打架厲不厲害?
    【1】認識散打首先我們先梳理一下散打和拳擊的概念「散打和拳擊的區別在於:散打起源於中國,拳擊起源於英國;散打通常以直拳、擺拳、踹腿、摔法等技法組成的以踢、打、摔結合的攻防技術。而拳擊只能運用拳頭來和對手對陣,不能使用腿腳肘膝去擊打對手」弄清楚這點,有利於我們對一些人物的區分。比如響噹噹的奧運冠軍-鄒市明是屬於拳擊明星選手。練散打的多,能夠稱呼為「運動員」的毛麟鳳角。那是要接受專業訓練和賽場磨鍊的。那麼散打強人有哪些呢?
  • 傳統武術實踐,和現代散打比起來怎麼樣?
    現代散打和傳統武術究竟是什麼關係?現代散打和傳統武術孰優孰劣?現代散打究竟能不能代表中國武術?這些問題,武術界一直爭論不休。傳統武術和現代武術是母子關係鄭環宇,秘宗拳傳人我12歲時拜許少華為師學秘宗拳,我的師父是個大學畢業生,學中文的,很有傳統情結,教我武術時以實戰為主,經常過招。我還到體校學過武術,還練過拳擊。
  • 散打講堂:一拳800公斤,泰森給散打帶來的啟示!
    拳王泰森拳王泰森在拳擊界是無可爭議的強者。泰森和柳海龍在經歷上有相似的地方。泰森18開始打職業比賽,20歲就得到重量級冠軍。柳海龍也是18歲出道,20歲榮膺散打王。力量是泰森和柳海龍的「絕版」武器。據傳,有人曾經測試過泰森,說他一拳能夠打出800公斤的力量。這個測試,不知道真假,但可以肯定的是,在重量級拳手裡面泰森不是身材最高的,但他確實力量上的佼佼者。這是為什麼?有何奧秘?他給散打運動員帶來了哪些啟示?
  • 散打中實戰姿勢也稱預備式或格鬥式,是格鬥前的臨戰運動姿勢
    文/小松生命合禁霜【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散打中實戰姿勢也稱預備式或格鬥式,是格鬥前的臨戰運動姿勢小編是個喜歡體育的人,平時沒事也喜歡運動,今天我就給大家講一下散打方面的知識吧!實戰姿勢也稱預備式或格鬥式,是格鬥前的臨戰運動姿勢。此種姿勢可幫助運動員實現最佳的運動狀態,獲得最快的反應速度,有利於為下一步動作的完成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