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ZARA 定位「買得起的快時尚」 走的確實與眾不同的路——「一直被模仿 從未被超越」。
從設計到成衣銷售ZARA最快的只需要7天,即使是平均水平也僅僅只有12天。從設計到成衣銷售這個過程,國際大牌一般最快需要120天,而中國的服裝業一般為6~9個月。
很少有服裝品牌因為模仿而被人所知,ZARA卻是服裝界的一股清流。強大的團隊讓模仿也能與眾不同。
ZARA對市場需求動向的快速反應能力還是超強的成衣上線執行力,都離不開其強大的全程供應鏈管理系統。而國內同行企業的信息系統與業務的結合到底有多弱,比較之下,相形見拙。
關鍵詞:ZARA
ZARA三個姊妹品牌將關閉線下門店
曾遍布全國各大商場的這些快時尚品牌,在疫情的影響下,正在加速退出。
據外媒報導,西班牙快時尚品牌Zara母公司Inditex集團旗下的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將關閉所有中國門店,僅保留官網等電商渠道。
消息一出,該話題快速衝向熱搜榜第一。
界面時尚報導稱,預計所有關店工作將在2021年年中前完成。從涉及關店消息的品牌客服人員及門店工作人員處了解到,部分店鋪已開始撤店工作。
Inditex集團回復稱,「基於我們對中國消費者需求的不斷分析,Inditex 旗下的年輕品牌將著力加強其電子商務的發展」。據知情人士介紹,像Inditex這樣大型的快時尚巨頭會在商場享有「逃生條款」,可以提前3-6個月通知業主後提前終止租賃協議,可無責任關店。
說起這三個品牌,很多人印象比較深刻的可能就是「平價」二字,尤其是Bershka,價格親民,款式也很大眾。
1975年就創立的西班牙品牌ZARA,是中國這部分職場男女心中最有辨識度的服裝品牌之一,也曾經一度是許多中國女性觸摸和追趕潮流的風向標,它意味著最新潮的款式,以及夠得上的價格。
最多的時候,中國出現了180多家ZARA門店,它還有個引以為傲的數據:顧客平均一年去ZARA店鋪17次,而去其他品牌門店只有4次,對於ZARA來說,這是巨大的優勢。
時尚的搬運工
西班牙排名第一,世界四大時裝連鎖機構之一的ZARA,其設計團隊為服裝業界所稱道,他們經營理念為「只有消費者最愛才是我們的設計,只提供消費者想要的」。ZARA從最開始在時髦的路人身上找靈感,到去四大時裝周上赤裸裸地抄襲,ZARA一直全力關注著消費者愛買什麼,愛穿什麼,而這正是ZARA知道網際網路中「+什麼」,加的是消費者需求。
ZARA在它的新貨構成中,65%計劃生產,35%機動調整。這35%之前是靠遍布全歐洲的買手來提供創意、設計,而現在這一切則依靠網際網路來實現。而且ZARA全部自營店的管理方針,可以做到從設計、數據採集、到鋪貨貫徹以客戶導向,做到「以顧戶為中心」。這種將前後端緊密相連(O2O),通過銷售數據隨時調整生產優質鮮活的重要模式即網際網路+下做營銷需求與顧客互動。
可以說ZARA本身就像一款網際網路產品,能不斷地快速迭代,隨時增刪或優化自身的功能特性。
隨著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ZARA有了許多新的辦法來實現這一點,不僅包括整個線上線下的購物體驗。區別於傳統服裝品牌的設計師制度,ZARA需要的是買手、裁縫。只需要把時下最流行的風尚從T臺、網絡般回到工廠就可以。
而這種幾乎是不計成本的「淘金」模式,與網際網路信息的過濾機制非常相似。
ZARA的成功原因
一般分析ZARA成功的原因大致是:顧客導向;垂直一體化;高效的組織管理;強調生產的速度和靈活性;不做廣告不打折的獨特營銷價格策略等。
1.差異化市場定位策略:ZARA品牌定位能成功區隔市場,其關鍵在於能貼近消費者需求以及充分整合區域資源。ZARA是「中低價位卻擁有中高級質量」的國際性流行服飾品牌,以中高消費者為主要客戶族群,讓低價服裝也可以像高價服裝一樣入時好看,以滿足消費者追求流行不需要花大錢的心理需求。
2.全球運籌營運策略:ZARA運用西班牙、葡萄牙廉價的生產資源以及鄰近歐洲的地緣優勢,大幅降低產品製造與運輸成本、提升貨品上架時效並掌握JIT的及時流行趨勢,是其能提供消費者所喜愛的物美價廉的產品的關鍵原因。
3.創新營銷策略:ZARA以「歐洲製造」為主要營銷策略,成功切入消費者內心對「歐洲製造」等同於高級流行服飾品牌的意向,其以市場需求驅動之營銷策略是成功打入市場的關鍵之一。
4.供應鏈系統:實際上至關重要的環節是ZARA的靈敏供應鏈系統,大大提高了ZARA的前導時間。(前導時間是從設計到把成衣擺在櫃檯上出售的時間)中國服裝業一般為6~9個月,國際名牌一般可到120天,而ZARA最厲害時最短只有7天,一般為12天。這是具有決定意義的12天。
ZARA之靈敏供應鏈所展現出來的韻律,使得有「世界工廠」之稱的中國相形見絀。
上海第一家ZARA門店
1995年,還是學生的思伊文在Inditex集團旗下的店鋪做起了兼職,時間一長,她慢慢喜歡上了時尚行業。
2004年,思伊文正式加入到了Inditex集團。2006年,思伊文被集團派往中國,協助開拓亞太業務。自此,思伊文一家一直在上海工作、生活。「我喜歡上海,這兒的人不僅時尚,而且還善良、勤奮。」
如今是Inditex集團大中華區總裁的思伊文笑靨如花地補充道,「上海是我的第二故鄉,我感覺自己就是個中國人。」
2006年,對於很多人來說,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對於思伊文而言,這一年,或許是她人生的轉折點。
前往中國上海協助開拓亞太業務就是在2006年。時尚,這是上海給思伊文留下的最大感受。「路上的行人,特別是女孩子,穿得特別時尚。」 思伊文至今還清晰地記得女孩子們的打扮。彼時中國人對於時尚的追求,以及時尚產業快消品的匱乏,讓Inditex看到了市場。
總部位於西班牙的Inditex集團是全球領先的時尚零售集團之一,其最大的亮點就是善於識別時尚潮流趨勢,進而通過靈活的商業模式來適應一季中發生的變化,並迅速作出調整,以最短的時間推出新的產品。看到市場的同時,思伊文和她的團隊也積極行動了起來。
主導中國內地第一家ZARA門店也是在2006年。「在門店籌備的過程中,我們會把來往的行人請進來,跟他們聊天,詢問他們喜歡什麼顏色,褲子長度是否合適。」 親力親為的思伊文終於迎來了收穫。2006年2月24日,這是一個乍暖還寒的日子,南京西路和陝西北路交匯處卻格外熱鬧,中國內地第一家ZARA門店正式開門迎客。
2000多平方米的面積和臨街30多米的店面,以及櫥窗裡黑白色調的搭配,讓人感覺這是一家高級的品牌店。「很多人認為在南京西路買衣服會價格不菲,但是我們一直以來努力的方向其實是提供給大家價廉物美的產品,同時,要給消費者提供良好的體驗感。」 思伊文說, ZARA要做的是讓年輕人輕鬆購買。
很快,ZARA在中國內地的門店數量猶如猛龍過江。截止到目前,Inditex中國8個品牌的足跡已經遍及50餘個城市,員工人數超過1萬名。目前,中國已成為Inditex集團最大海外市場。
如何挺過「快餐時尚」的疲倦期
Inditex集團由西班牙首富 Amancio Ortega 創立於1963年,該集團旗下品牌還包括Massimo Dutti、Zara Home、Oysho以及Uterque,是全球最大時裝零售商。在談及多品牌矩陣的成功經驗時,Amancio Ortega曾表示「Inditex集團不希望錯過任何細分市場。」
因此,不管是1991年創立的Pull & Bear,還是1995年收購的Massimo Dutti等品牌,Inditex集團都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廣泛鋪設實體門店,以突顯其「快」的優勢。
然而在急速擴張的過程中,不斷成長的消費者則逐漸對Zara式的「快餐時尚」感到厭倦,中國消費者也從被引導的角色變為引領者,原來的遊戲規則已不適用。有報告稱Z世代消費者比起款式更看重產品本身,並認為價值觀比價格更重要。2015年,72%的Z世代表示願意花更多錢購買以可持續方式生產的產品。
在市場殘酷的淘汰機制下,Forever 21、New Look、Esprit甚至是只在中國這個池塘蜻蜓點水的Topshop都已被淘汰,H&M也在縮小門店規模,Zara不可能不感到警惕,繼續坐以待斃。
在宣布史上最大規模的關店計劃後的4個月,Zara在北京王府井揭幕全新亞洲旗艦店,該店共有四層,分為休閒、正裝、童裝、聯名款專區、鞋履和ZaraHome等,除正常的銷售空間外還設置了休息體驗區、智能電子屏等,進一步提升了消費者在店內的購物體驗。
2019年12月,Zara位於英國肯特郡Bluewater購物中心的巨型概念店也正式開業,這是繼巴塞隆納和杜拜後的第三家,佔地面積約3437平方米。除男女裝成衣和童裝外,還有Zara Home的系列產品,並設置了私人購物區,來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優質的購物體驗。
本土企業也要學習和借鑑
有業界人士表示,未來Inditex集團或將採取集合店的模式,對旗下品牌的全球業務進行重新整合。
線上渠道則成為Inditex集團新的擴張陣地。該集團在全新的「2022 HORIZON」增長計劃中表示將投入27億歐元用於數位化戰略支持,遠超過2018年的18億歐元,其中10億歐元專用於數位化渠道,17億歐元用於渠道整合的技術投入。
為更好地實現全渠道布局,Inditex集團還將開發專有的數字運營系統 Inditex Open Platform,旨在確保其商業模式所要求的準確性和即時性,同時加強個性化互動,完善在線查詢門店庫存、線上購買到店取貨和試衣間預訂等功能,全方位驅動全新消費者體驗。
2019年11月,Inditex集團還首次出現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以持續加強與中國消費者的溝通,深化與中國合作夥伴的戰略關係,進一步促進集團在中國市場業務的發展。而繼2018年進軍美妝產業後,Zara於2019年10月推出首個內衣服飾系列,主打「極致舒適」的設計,但被消費者質疑與同屬一個集團的Oysho定位類似。
整體而言,Inditex集團已意識到快速供應鏈不再是Zara獨有的優勢,為順應高度數位化的時代,其新的目標是通過進一步整合全球銷售網絡,包括全球的數位化渠道,到2020年底旗下品牌的所有產品在全球各地均可實現線上購買,2022年線上銷售額在總收入中的佔比超25%,2019年這一比例為14%。
在當今全球化趨勢不斷加強,人們追求個性彰顯自我的時代,「快時尚」這個名詞越來越成為服裝企業的榜樣。所以我國服裝業最大的問題應該就是供應鏈的問題,從ZARA的理念看來,包括服裝設計等環節也應該納入到供應鏈,從整體上去把控每一個環節,才能提升效率、縮小周期,才能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這些快時尚行業的標榜的確值得我們學習愛和借鑑,在實體零售不斷受到衝擊的背景下,我們的本土企業應該儘快的引入這些新的理念並且付諸行動去學習和實施,才能進一步發展下去。
來源:欣欣子|我愛學習俱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