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恨《紅樓夢》後四十回續書,甚至說:「《紅樓夢》未完還不要緊,壞在狗尾續韶成了附骨之疽——請原諒我這混雜的比喻。」我倒沒那麼恨,如果沒有後四十回,紅樓夢只是一個不完整的故事,也就沒有那麼大的影響力,但是後回十很多設計與前八十回完全對不上,尤其是有些細節,完全不能直視
細節不堪之一:第八十二回——「老學究講義警頑心 病瀟湘痴魂驚惡夢」
黛玉居然勸寶玉學經濟學問,「黛玉道:我們女孩兒家雖然不要這個,但小時跟著你們雨村先生念書,也曾看過。內中也有近情近理的,也有清微淡遠的。那時候雖不大懂,也覺得好,不可一概抹倒。況且你要取功名,這個也清貴些。」,這分明是寶釵湘雲,哪裡是黛玉?
寶黛不是青梅竹馬那麼簡單,湘雲當年也是青梅竹馬一起長大,反而生分了。黛玉說我只為了我的心,寶玉說你放心,三個字讓黛玉心裡如轟雷掣電。心是什麼,是活著一起活,死了一起變灰變煙。黛玉天生喜散不喜聚,寶玉死了一起變成灰,變成灰還要被風吹不見,這兩人都對人生,對俗世的一切有著深深的幻滅感,他們在本質上是一類人,黛玉愛寶玉的一切,尊重他的天性,所以寶玉說:「林姑娘從來說過這些混帳話不曾?」如果黛玉變得跟寶釵一樣,寶玉愛她什麼?
最不堪細節之二:八十七回,黛玉吃的五香大頭菜
紫鵑走來,看見這樣光景,想著必是因剛才說起南邊北邊的話來,一時觸著黛玉的心事了……還有咱們南來的五香大頭菜,拌些麻油醋可好麼?"黛玉道:「也使得,只不必累贅了。」
《紅樓夢》裡不是沒家常菜。但什麼菜配什麼人。糟鵝掌和酸筍雞皮湯,就該是薛姨媽端得出來。棗泥山藥糕好消化,就該病中的秦可卿吃。鹿肉豪邁,就該史湘雲烤來吃,燉得爛 爛的火腿燉肘子,就該王熙鳳讓給趙嬤嬤吃。妙玉見黛玉吃不出雪水泡的茶,就該嘲笑;你這麼樣的一個人,竟是個俗人。同理,《水滸傳》的英雄都很粗獷,也曉得安排魯智深吃狗肉,武松吃牛肉,宋江就非要吃加辣點紅白魚湯。什麼人吃什麼飯,是筆力,是性格,不能錯的。
賈寶玉派芳官去說素菜要酸酸涼涼的,別擱香油弄膩了,寶釵探春想吃油鹽炒枸杞芽兒打發人拿五百錢去廚房。行事不脫大府氣派。續書自己寫的矯揉造作,什麼林黛玉嫌廚房髒,自己熬粥熬湯。林黛玉前文就跟寶釵掏過心窩子,不是正經主子,只恐別人嫌她多事,哪裡這麼做作過。賈府也不用小姐的貼身丫環在那裡拌麻油醋,給火腿湯配紫菜蝦米。
曹公筆下,林黛玉吃螃蟹只吃一點夾子肉,只怕吃多了冰了胃身子不適。吃過蟹肉又喝口燒酒暖暖心窩,喝的是合歡花浸的燒酒,就連洗手都是菊花蕊燻的綠豆面子……還有寶釵給送來的甜品,是蜜餞荔枝,還有那專門為林黛玉送來的燕窩。薛寶釵還送來了潔粉梅片雪花洋。沒有人認為林黛玉這樣是作,她的生活就必須是這樣的。
最不堪繞細節之三:第八十五回。黛玉過生日
前八十回裡,曹公並沒有寫黛玉生日,黛玉的外姓身份和她天性中「喜散不喜聚」的性格,尤其她「人以為喜之時,他反以為悲。」,決定了她的生日,不會太熱鬧,民間有生日是母難之期的說法,黛玉父母雙亡,過生日似乎無從下筆,所以曹公幹脆不寫。仿佛為了彌補這個缺憾,後四十回裡寫了黛玉生日
只見鳳姐領著眾丫頭,都簇擁著林黛玉來了.黛玉略換了幾件新鮮衣服,打扮得宛如嫦娥下界, 含羞帶笑的出來見了眾人.……"賈母笑道:「是他的生日。」
第六十二回,寶玉過生日,清晨起來,梳洗已畢,冠帶出來.炷了香.行畢禮,奠茶焚紙後,便至寧府中宗祠祖先堂兩處行畢禮, 出至月臺上,又朝上遙拜過賈母,賈政,王夫人等.一順到尤氏上房,行過禮,坐了一回,方回榮府。回了榮府,其餘的人都送來了禮物,寶玉各處行禮
探春的生日,合家皆有壽儀,探春換了禮服,各處行禮.
可見賈府的 生日,大家都要送壽禮,壽星要穿禮服,各處行禮,黛玉略換了幾件新鮮衣服,眾人並不知她生日,她也沒有行禮,從來講規矩的賈母能這樣嗎?含羞帶笑是什麼意思?沒過過生日,沒穿過新衣服,又高興又不好意思?還是從來沒有出席過大的場面?鳳姐說通身氣派跟老太太的親生孫女兒一樣,不可能這麼小家子氣。
最不堪細節之四:黛玉之死。
前80回中,曹雪芹寫過不少死,從秦可卿到尤二姐,但是都沒有正面描寫,怕破壞人物美感,最直接的要數尤三姐了,也只是用了一句詩「揉碎桃花紅滿地,玉山傾倒再難扶! 」甚至因為過於直白,連淫喪天香樓都刪除了。
續書裡黛玉死前焚稿,大叫寶玉你好……還是很感人的,但是「那手卻漸漸緊了,喘成一處,只是出氣大,入氣小,已經促疾的很了。」,「已經涼了,連目光也都散了。」「便渾身冷汗,不作聲了」「只見黛玉兩眼一翻,」,好詳盡,怕是一般案件調查,醫學報告也自愧不如,只是美感呢?
讀者諸君認為哪些細節有待商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