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朋友跟我說,有時候發朋友圈就像做賊一樣,瞬間發表,瞬間關閉。
我問他,為什麼呢?
他說,怕打擾到別人的生活!
嗚呼哀哉!什麼時候,當下的人活得竟如此的累了嗎?連發個朋友圈也要小心翼翼?
01朋友圈,是用來記錄煙火日常
微信的朋友圈並非是公共場所,它的影響面只能覆蓋到好友,非好友關係是讀不到的。
所以,朋友圈的傳播功能遠遜色於某些社交軟體。
發朋友圈,並不是整日裡閒得發慌,沒事在朋友圈刷存在感,自導自演,自娛自樂,僅僅是想記錄當時的心情和生活故事。
生活就是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只要是你覺得有意義的事,看過的美文,感同身受的文字,都可以發在朋友圈。哪怕是在路邊見到一朵好看的野花,都可以拍下來,發到朋友圈曬一下。
他們的初衷恐怕就沒有想得到誰的點讚和評論,純粹就是給自己一份寄託。
也就是說發朋友圈是率性而為,你不光可以炫富,還可以賣慘,可以賣物,可以賣萌,可以曬娃,可以指桑罵槐,可以發火,可以發牢騷,可以……
比如向對方表白,如果你是一個性格內向的人,不通過朋友圈含蓄的表露出來,恐怕就會錯過機會。
比如你對某人不滿,有些話又不能明說,話一捅破就容易傷到對方的顏面,此時可以通過朋友圈點撥,讓他(她)意會。
只要在法律允許的情況下,哪怕是每天不停歇的發朋友圈,都是允許的。一句話,你愛咋咋地。人間煙火就是要熱騰騰的。
之所以微信的朋友圈被人們當成了公共場所,是因為TA不喜歡看你所發的內容而已。因反對而反對。
如果合TA的口味,恐怕猶如「蒼蠅聞到屎味」,趨之若鶩吧!
試問朋友圈該發些什麼?答曰:生活百態!
生活,除了吃喝玩樂還能是什麼?
別人的生活方式,你可以不喜歡,但沒資格指責。
02為什麼有人反感曬朋友圈?
是不是你的朋友圈裡,曾有人發過「請幫忙轉發一下,我也是被逼的,轉發你才有好運氣……」
刷到這樣的朋友圈是不是讓你最恨,最想罵人?
如果是大清早看到這樣的朋友圈消息,轉吧,會被好友罵,不轉吧,心裡惴惴不安。雖然明知是假的,但是一整天都會覺得不舒服。
其次就是微商,每天發的朋友圈總是雞血滿滿,玩不完的套路。
我也不喜歡微商,但是我很中肯她們的幹勁。如果我們把他們那股子幹勁用在讀書做學問上,用在學習技術上,人生大有可為!
再其次就是拉票的好友,很多人也反感。畢竟都是親朋好友,拉票的活動一年恐怕也只有一兩次,能幫一把就幫一把吧,舉手之勞為什麼不可以?
總有人每天會堅持發朋友圈,總有人反感發朋友圈,到底要如何對待,恐怕沒有人能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
朋友圈只是我們生活中很小的一部分,值不得花時間去搭理它。刷到讓人舒服的朋友圈多看幾眼,不用點讚,不用評論;刷到不舒服的朋友圈可以選擇屏蔽,眼不見為淨。
其實,聰明的人都在選擇淨化朋友圈。
不合你心意的要麼刪除它,要麼就屏蔽它,朋友圈裡的世界就溫馨多了。
如此,大家皆安。
03你用不著小心翼翼!
人與人之間最好的關係是至真至簡,坦蕩的真誠遠比虛偽的聰明重要,重情重意遠比世態涼薄更暖人。
好友發出來的朋友圈,其實可以選擇不讓你看。你能看到,證明你人品不錯,值得交往,他對你不設防。
如果一個人願意把自己的生活點滴,喜怒哀樂,少有遮掩的給人看,這種人無疑是內心坦坦蕩蕩、充滿陽光的人。
這樣的人沒有心機,很真誠,又樂於助人,無疑會讓人覺得誠實可靠,給人以滿滿地善意。倘若所發的內容皆是激勵他人的文字,鮮活又多彩,那簡直就是一道風景,讓人如沐春風。
試問你會反感嗎?
即使好友所發的內容含有悲觀的情緒,其實是TA們在苦苦支撐,苦苦掙扎。
生活實苦,誰都不容易,誰都有不順心的時候。但是作為成年人,你就得忍著,裝著,沒有傾訴的地方,久了肯定會出問題。
在朋友圈發發牢騷有何不可?
萬千紅塵,相遇很簡單,相識卻很難,成為微信上的好友更是難上加難。那個能來到你身邊的人,都是舉著一盞明燈才能與你相逢。
所以,發個朋友圈那麼小的事,你用得著看人臉色?用得著像做賊一樣小心翼翼?
鄒謇,男,78年生,祖籍四川渠縣,現居重慶。擅長水墨,喜歡草木之心的中年大叔。著有散文集《淡淡的槐花香》,長篇連載小說《冥圖》,《太醫令》,《書記孫大壯》,《我們的青春拐角》,《春野小村長》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