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高基礎搭建課程│陀螺發射器

2021-01-22 MaxtiaoStudio

       說起陀螺,大家一定不陌生,不管是身為父母的自己還是現在的孩子們,都特別喜歡玩陀螺。

        其實陀螺是漢族民間最早的娛樂工具,也作陀羅,閩南語稱作「幹樂」,北方叫做「冰尜」或「打老牛」。河北吳橋地區被成為bo。 形狀上半部分為圓形,下方尖銳。從前多用木頭製成,現代多為塑料或鐵製。玩時可用繩子纏繞,用力抽繩,使直立旋轉。或利用發條的彈力旋轉。傳統古陀螺大致是木或鐵製的倒圓錐形,玩法是用鞭子劈。現代已有用發射器發射的陀螺。當然,還有一些「手捻陀螺」十分普及。陀螺,是青少年們十分熟悉的玩具。風靡全世界。中國是陀螺的老家。從中國山西夏縣新時代時期的遺址中,就發掘了石制的陀螺。可見,陀螺在我國最少有四、五千年的歷史。


        本周五的樂高課程中,通過樂高齒輪進行加速,使用樂高搭建神奇的陀螺發射器,讓孩子發現樂高的另一種樂趣。

陀螺歷史

       在1700多年前的晉代,中國還出現了另一種有趣的玩具——竹片蜻蜓。這種玩具18世紀傳到歐洲後,被西方人稱為「中國陀螺」,可見,真正的陀螺比這更早到傳到了國外。

        為什麼把竹片蜻蜓叫做「中國陀螺」呢?原來正式提出「陀螺」這個術語的,是19世紀中葉的法國物理學家博科。在英語中,陀螺就是「迴轉體」的意思。陀螺是在地上轉的迴轉體,竹蜻蜓是在空中轉的迴轉體,所以竹蜻蜓也可以說是一種陀螺。

這樣看來,凡是迴轉體都可以看作是陀螺。象我們玩的空竹,雜技裡的轉碟、耍盤子、扔帽子,飛速旋轉的芭蕾舞,都是利用了陀螺原理。我們周圍的世界中,到處可以看到陀螺。小到原子,大到地球,都可以看成迴轉的螺旋。


        陀螺的起源,因年代久遠,較無詳細可進一步參酌的資料記載。陀螺最早出現在後魏時期的史籍,當時稱為獨樂。在一般的書籍或網路資料查詢當中可得知,在宋朝時就有一種類似陀螺遊戲的小玩藝兒,名字叫做千千,類似今日的手捻陀螺造型,它是象牙所作成,以一個直徑約4寸的圓盤,中央插上一支鐵針為軸心,是古代宮女為打發時間所玩的一種貴族遊戲,其玩法是將一個長約3公分的針狀物體,放在象牙制的圓盤中,用手捻使其旋轉,等到快停時再用衣袖拂動它,讓它繼續旋轉,最後,比比看誰的千千轉得最久,誰就是獲勝者。

        至於陀螺這個名詞,直至明朝才正式出現,當時劉侗、於奕正合撰的《帝京景物略》一書中,就提到一首民謠:楊柳兒青,放空鐘;楊柳兒活,抽陀螺;楊柳兒死,踢毽子……由此可見,在明朝時期,陀螺這個名詞已正式出現於詞語上,陀螺成為漢族民間兒童們大眾化的玩具,且從文句中也可發現,民俗童玩的玩法是具季節性的,打陀螺成為春天的一項流行活動。


       而隨著時間的演變,陀螺也有嶄新的樣式與玩法,是許多人共同的心靈記憶,更洋溢著真摯的鄉土情懷,包括筆者在童年時期,陀螺都是我們那一年代最熱愛的童玩遊戲之一,尤其釘幹樂遊戲,更是大家最熱衷的玩法,大伙兒們把陀螺的軸心磨成各種形狀,為的就是能把對手的陀螺劈打成半,而自己的陀螺能繼續旋轉,才是最後的贏家。

        一般常見的傳統陀螺,大致是用木頭、塑膠或金屬制的倒圓錐形狀,前端大多為鐵製材料,玩者會因不同方式的玩法,將陀螺釘製作成圓柱形、斧頭狀或尖銳形…,但經時代的演變,科技的改良,大家玩的陀螺花樣百出,且玩法創意多變,已有各式各樣的材質與形狀出現。一般來講,年紀較小的孩童可先從小陀螺玩起,小的陀螺玩具上面有一根突起小木棒,利用像宋朝那樣的玩法用手來旋轉;稍大的孩童便玩木製陀螺,木製陀螺的材質十分重要,通常是選用硬材,如樟樹、番石榴樹或龍眼木等。而打陀螺的繩子則要結實,且不會滑動,一般打陀螺的線是用綿繩或細麻繩最合適。釘子的種類則是針形的釘子或前端為圓柱體者,最適宜旋轉,也有長菱形的劍釘旋轉和劈打都可以,而三角形的斧頭釘則只專用劈打別人的陀螺,自己卻不太會旋轉。在木陀螺方面,由於成年人的參與以及年齡層的分布較廣,陀螺愈玩愈大,從數十公克到一百多公斤都有人在玩,若是再結合其它道具(例如:呼啦圈、飛盤、騎單車、溜冰……等)共同演出,更是讓人耳目一新。


        一般人認為打陀螺都是利用木製陀螺來拋擲,即利用棉繩纏繞陀螺後,用手施力將陀螺拋出後,以陀螺釘為軸心旋轉的玩具;另外,在大陸地區也有人利用鞭打陀螺的方式,使其繼續旋轉;而有些廠商為了推廣陀螺技藝,增加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別出心裁,改用其它方式(利用鬥笠、廢輪胎、彈簧、摩擦原理、單頭鈴、齒條…等),製作出許多新穎的陀螺相關童玩作品,而且甚至在陀螺身上加裝電池及七彩燈炮,讓陀螺旋轉起來,發出絢麗多姿的彩光,以吸引打陀螺者的目光;另一方面,有的廠商為了使陀螺旋轉時發出響亮的聲音,將陀螺身挖成中空,陀螺側身有一長條狀小空隙,特殊之處即在這裡,當陀螺旋轉時就可發出蜂鳴的響聲,所以陀螺經過匠工的巧思琢磨,歷經時代的演變,科技的改良,已有各式各樣的材質與形狀出現,所以陀螺經過匠工的巧思琢磨,不只老少鹹宜,也更好玩更臻完美。

檢視傳統的民俗技藝項目,鄉土童玩的種類眾多,例如打陀螺、踢毽子、跳繩、扯鈴等,這些自古流傳的玩具和遊戲,有些被繼續保存下來,有些則隨著時代的演變,經過改良創新變成好玩的益智玩具。因此,從古至今試做比較,不同年代的童玩發展雖不盡相同,但都帶給孩童們歡樂的童年時光,增添許多回味無窮的童年記趣。



相關焦點

  • 樂高課程到底能夠讓孩子學到什麼?
    我們通一節陀螺發射器的課程告訴孩子,速度越快陀螺轉動的越久、摩擦力越小陀螺轉動的越久、重心越低陀螺也轉動的越久。通過搭建一個蹺蹺板來學習什麼是力距,什麼是力臂。通過飛輪車學習物體的慣性等等。Wedo機器人課程、ev3機器人課程在學什麼?學習機器人課程在有些地方對於升學是有幫助的,我們的機器人本身是由兩部分內容構成的,一是機械結構,二是程序。我們搭建一個合理、高效的機械結構,然後編一個高效、能起到作用的程序,讓程序去指揮這個機械去工作。
  • 樂高版 瘋狂的陀螺-搭建視頻
    這種玩具18世紀傳到歐洲後,被西方人稱為「中國陀螺」,可見,真正的陀螺比這更早到傳到了國外。為什麼把竹片蜻蜓叫做「中國陀螺」呢?原來正式提出「陀螺」這個術語的,是19世紀中葉的法國物理學家博科。在英語中,陀螺就是「迴轉體」的意思。
  • 小小創想家「玩轉樂高」發射吧!樂高陀螺
    形狀有1300多種,每一種形狀都有各種不同的顏色,以紅、黃、藍、白、黑為主。千萬不要小看了這種小積木。通過不同的組合,可以拼插出變化無窮的造型,可以說,你能想到的都能用樂高積木搭出來。樂高迷這樣總結道——「樂高很小,但樂高能包容的世界卻很大。」
  • 家門口的樂高課堂開課啦!第一講《旋轉陀螺》
    家門口的樂高課堂開課啦! 來嘍來嘍它真的來嘍徐匯的小朋友們期盼已久的顆創家樂高線上課程第一講要與大家見面啦!
  • 樂高積木居然可以這樣玩~
    點擊播放 GIF 0.0M今天我們一起來設計一款電動陀螺發射器比一比誰的轉的更長久製作駱駝發射器-工具2樂高結構件N次方邏輯電子積木我們還需要用到N次方邏輯電子積木的模塊:電源模塊、減速電機模塊、開關模塊;陀螺發射器-製作過程31我們用樂高結構件,搭建陀螺發射器造型框架;
  • 《樂高無限》無限脈衝發射器怎麼製作 無限脈衝發射器製作教程
    導 讀 樂高無限中的信號系統帶來的加成的強大的,可以讓我們在遊戲中可以進入自動化的進程,下面小編帶來的就是樂高無限脈衝發射器使用攻略,這裡是用自動播種機搭建進行教學了
  • 課程搭建分享|用樂高拼搭中國古文化
    今天周末跟大家分享的就是用樂高怎麼來演繹中國的傳統文學,用樂高學古詩。這次的課程也是老師的線上課之一,所以搭建上的結構也都很簡單,並不複雜哦。很適合各位家長們在家裡帶著小朋友邊玩邊學。「處處聞啼鳥」搭建的小燕子,沒有黑色積木,用的藍色。家裡有黑色積木的可以試試哦(但會發現黑色搭出來有點像烏鴉),也可以用到小顆粒去搭建,比例也會更合適一些。老師在課堂上的時候,有小朋友用了小顆粒搭建的小燕子,放在樹上會感覺更生動。
  • 樂高課程哪家強?倆娃媽為你深度測評機械積木搭建課程
    樂高課程的體驗者主要是我兒子,樂高愛好者一枚。對於哥哥搭建好的成品,妹妹也是玩得不亦樂乎,親媽表示買樂高最超值!談到樂高,基本上是每家必備的,擴展性強,可同時鍛鍊動手、動腦、讀圖、理解、空間想像等多項能力,是個口碑極高的智慧型玩具。要是誰家有娃卻沒有樂高類積木,估計也是另類的存在了。
  • 樂高機器人公益課走進社區
    為了豐富社區青少年暑期生活,揚東路社區黨支部攜手友鄰社會服務中心、鳳凰機器人教育,於8月30下午開展了「樂高機器人創意搭建」主題活動。鳳凰機器人劉校長為孩子們介紹機器人搭建的相關知識。老師根據孩子們不同年齡段分成三組搭建。
  • 從興趣培養到全校普及,樂高教育這樣整校落地STEM基礎課程
    早在STEM教育成為風口之前,樂高教育已在此深耕多年。嘉興市實驗小學,自2004年開始引入樂高教育課程,經過十餘年的發展,現已形成國家基礎學科課程、年級走班選修拓展課程、校級社團拓展課程以及主題綜合學習課程為主的基於STEM教育理念的樂高教育創新課程體系。從嘉興市實驗小學全校布局樂高教育STEM課程的案例中,我們能否看到未來全校普及性開展STEM教育的更多可能性?
  • 樂高幻影忍者夏季套裝,凱、寇和勞埃德化身幻影旋轉術大師
    樂高幻影旋轉陀螺2020年夏季忍者套裝不過我們可以通過放幾塊1×1的圓板,然後在這些基礎上再搭建,就可以解決這個限制。發射器的底座和帶螺絲的圓盤只出現在那些早期的套裝中,在Technic機構件中更常見。
  • 樂高教育的發展史:揭秘歷代樂高教育套件
    2006年,樂高正式發布了第二代可編程積木——NXT。2009年,樂高正式推出NXT2.0,此套件一經發布,就被眾多樂高機構在機器人課程中在使用。開設課程)。02Mindstorms EV3EV3套件結合各種樂高科技積木件,可以實現各種變化和控制。比如這臺 「解魔方機器人」 和 「 旋風陀螺工廠機器人 」 。
  • 一起動手做個樂高陀螺吧!
    把爆旋陀螺放在臺子裡然後用力一抽發射器就可以在臺子上轉很久一個人玩不過癮叫上小夥伴來比賽看誰的陀螺轉得最久……陀螺給我們的童年增添了很多樂趣現在離我們卻是如此久遠不如趁現在,我們用樂高做一個陀螺吧先查一查「陀螺」的定義與原理  陀螺是具有幾何對稱軸並能繞幾何對稱軸高速旋轉的勻質物體。
  • 樂高玩具中藏著什麼樣的知識?
    已經擁有82年歷史的樂高積木或許可以,來自於丹麥的它在丹麥語中的意思是玩的快樂,它靠著孩子自己動手動腦,完成各種變化的造型,令人愛不釋手。《樂高:生活與科技》通過搭建生活中常見的物體、場所、工具和電器模型,探索生活中的細節與樂趣,讓孩子建立起對周遭事物的感性認識,使孩子受到一定的啟蒙,促進創造性思維,相信大家都迫不及待想要了解樂高的奇妙之處了吧,那麼我們就來開啟星寶們的樂高之旅吧!
  • 樂高又來種草,拼積木也能學會編程 | 極客酷玩
    一部分是大家熟悉的樂高「磚塊」,就是樂高的基本造型款式,目的是提供最友好的搭建體驗,讓任何人上手都不會犯難;另一部分則是包含電機、傳感器在內的積木部分,官方還提供了一個核心部件,包含了揚聲器、5×5 矩陣 LED 燈、6 軸陀螺儀、藍牙模塊以及可充電電池,這個部分算得上是 Spike Prime 的「大腦」了,它能讓原本普通的樂高磚塊擁有「生命」。
  • 課程巡禮 | 衢州市青少年宮樂高項目 
    最近,有不少家長都在諮詢樂高機器人的課程,比如我孩子初學者一年級該報哪個課程?我孩子今年下半年讀幼兒園小班需不需要報名學習?除了拼搭積木還有哪些類型的樂高課程?今天小編就為家長來詳細介紹下衢州市青少年宮的樂高機器人課程。   01   樂高機器人課程多大的孩子能學習?   「   樂高3-16歲的孩子開始學都是比較好的。因為,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可以從樂高課堂上學到不同的知識。   」   02   樂高課程只有拼拼搭搭嗎?
  • 機變酷卡大顆粒積木課程分享——小球發射器
    MAGFX機變酷卡酷卡俠&大顆粒作品分享點擊播放展示視頻3D分步搭建教程可在機變酷卡APP查看今天的造型模擬了球類發射器的工作原理。接下來,一起來學習【小球發射器】吧~◆◆ ◆結構介紹小球發射器主要是由支架、送球裝置、運球軌道三個部分組成。
  • 航天小學校園科技節系列報導之樂高競技比賽
    水母網12月3日訊(通訊員 王朝霞 郭偉偉)為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操作能力,努力營造校園的科技氛圍,同時為展現學生的專業技能,增強同學們的競爭意識,進一步推動校園科技節活動的開展,近日,樂高競技競技賽在科學實驗室如期舉行。
  • 發布《樂高教育STEAM基礎教程》,樂高教育不斷構建全校STEAM課程...
    芥末堆5月24日訊  近日,樂高教育發布《樂高教育STEAM基礎教程》。該套教材是樂高教育集團首套面向中國校本課程體系的樂高STEAM解決方案。據教材的副主編李鋒介紹,該套教材是由樂高教育聯合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共同研發,涵蓋學生用書、教師指導、樂高教育產品、教師培訓、數位化資源和賽事培訓等內容和服務。 學生教材分為LevelA、B、C三個分冊,對應初級入門到進階的三個階段課程。各分冊由四至五個單元組成,每個單元由三至五節課組成。
  • 樂高新課程探秘!七合樂高積木啟蒙課程-挖土機
    課程簡介本系列課程活動是利用樂高式教具45002,9656和9090為載體,可以使孩子們通過探索基本的機械構造及交通工具,掌握了初步的機械知識;通過自己動手裝配各種機器和交通工具,學會使用各種常用工具,大大增強動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