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網:疫情下的華文教育 足不出戶學中文

2021-01-07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6月12日電 據澳洲網報導,這段時間以來,澳大利亞新金山中文學校的老師和學生家長們一直被一個問題困擾著:疫情期間,學生如何才能不耽誤學習進度呢?在該校校委會主席、創始校長孫浩良看來,這段特殊時期,倒逼華文教育「轉型升級」。

  「我們總說華文教育要轉型升級,但是如何做一直沒有答案。」孫浩良坦言,如今看來「在線方式」就是華文教育轉型升級的一個重要方向。「線上教學將會成為教育領域包括國際中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將朝著這個方向繼續走下去。」

  「停課,不停學」

  據了解,新金山中文學校創建於1992年,是一所依據澳大利亞社團法註冊的社區民族語言文化學校。學校現有超過6000名在校學生,在冊教師近300位。

  學校原定於2月1日開學,但是1月下旬,墨爾本確診首例新冠肺炎感染病例,出於安全考慮學校決定推遲開學。開學時間一推再推,學校教師心裡非常清楚缺少了學校的語言環境,僅僅依靠家長可能無法達到很好的學習效果。因此,學校教師收集與中文學習的相關教學材料,進行整合放到了學校網站上,方便學生在家學習。同時,開設了直播課程。

  讓孫浩良感動的是,學校一位78歲的老教師張世鑾本來是最後一學年給學生上課,趕上疫情,她選擇「迎難而上」。「剛開始開直播課程,張老師會特意到女兒家裡,請家人為自己授課提供技術支持和保障。」

  據了解,為了提高低年級學生的專注力,教師在直播教學時會增強趣味互動環節,比如競猜遊戲、字謎、音樂搭配等。同時,朗誦比賽、故事會、課本劇表演、猜字謎、品評視頻等遊戲或活動得以保留,「在線」引導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悟。

  從傳統課堂到雲課堂,傳統教學方式被迫做出改變。但是實踐過程中孫浩良發現,在線教學方式的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第一,網絡直播課時可以很好輔助學校教學資源;第二,學生學習時間碎片化,更為靈活;第三,豐富了教師的教學手段,可以開展一些有啟發性的互動環節等。

  「華文教育走得越遠,肩上的責任越重」

  疫情之下,華文學校正試圖走出一條「新」路。「未來華文學校一定會是線上線下相互融合的教育教學方式。」孫浩良坦言,家長和教師都認識到在線教學的優勢,並且希望保留這樣的學習方式。但是「這條路」上還有諸多挑戰,比如技術上對於互動方式、上課時間等還存在局限性;教學方法上,如何以學生為中心還困擾著很多老師;教學質量上,需要「家」和「校」更為緊密地配合;教材上,傳統書本教材如何更好適應線上教學……

  一路走來,孫浩良感慨最深的是:「華文教育越走越遠,但是作為從業者的我們肩上的責任越重。」

  上世紀90年代初孫浩良在蒙納士大學從事高級漢語的教學工作。他創辦新金山中文學校的初衷就是希望子女能夠繼續中文教育,不能失去自己的語言,不忘記自己的「根」。在細緻考察之後,他發現當地沒有教授普通話、簡體字的華文學校,因此他決定自己創辦華文學校。

  從學習班到學校,幾個孩子到幾千個孩子,從身邊朋友的孩子到馬來西亞、新加坡、韓國等各個國家的孩子……孫浩良發現,生源方面最大的變化是從有一定語言基礎在中國大陸出生的孩子,到增多了許多澳大利亞本土出生的華裔第二代、第三代小孩。「我們傳播中國傳統文化和語言的責任越來越重。」

  事實上,對於當地華裔後代來說,他們學習中文已經變為「第二語言學習」了。孫浩良介紹:「在教學目標上,已經變成了『聽說領先,讀寫跟上』。」

  孫浩良最大的願望就是,華文教育能夠立足華人社區,走出華人社區。「在這之前我們會先從教材本土化、教學手段在線化等方面,來增強內功。」(凌雲)

相關焦點

  • 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開展動漫中文課堂直播活動
    (圖片來源: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微信公眾號)  中國僑網2月27日電 據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微信公眾號消息,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部分海外華校為確保安全暫停集中上課。為解華校師生的燃眉之急,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攜手國內教學合作夥伴,開展溫暖五洲-庚子二月「停課不停學」直播活動,為有需要的華文學校提供網絡課程及資源,與各國華校同心攜手、共度難關。  本輪公益直播課程由北京賽酷雅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教育品牌錦靈中文提供,內容以成語故事和寓言故事為主。自2月19日開課以來,一周共8節直播課。截至目前,已有來自30多個國家近70所華校6000多名學生觀看。
  • 搭建「中華文化海外傳播雲平臺」 拓展海外華文教育事業發展新空間
    中華文化海外傳播雲平臺」開設「中華文化雲課堂」、「中國書畫培養工程」、「大運河文化線上體驗活動」、「海外華裔青少年創意作文大賽」、「『一帶一路』華文教師培訓工程」等一系列文化課程和活動,歷時近十個月,40多個國家和地區華校和華文教育機構參加,海外青少年直接參與30萬人次,點讚數2000餘萬,有效地解決了因疫情肆虐全球導致2萬多所海外華校被迫停課,海外學生線下學習停滯和學生流失、中華文化海外傳播受阻問題
  • 搭建「中華文化海外傳播雲平臺」拓展海外華文教育事業發展新空間
    」、「『一帶一路』華文教師培訓工程」等一系列文化課程和活動,歷時近十個月,40多個國家和地區華校和華文教育機構參加,海外青少年直接參與30萬人次,點讚數2000餘萬,有效地解決了因疫情肆虐全球導致2萬多所海外華校被迫停課,海外學生線下學習停滯和學生流失、中華文化海外傳播受阻問題,滿足了華裔青少年學習中華文化的強烈需求,有效開闢了海外統戰工作的新模式、新路徑。
  • LingoHi華文教育,幫助海外華人學好漢語文化!
    華文在線(杭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於提供全方位海外中文網絡學習平臺及綜合服務解決方案的企業。公司秉持文以育人、文以載道的教育理念,致力於以網際網路傳播中國知識,傳承中華文化的企業使命。公司主要經營中文網絡教育平臺及對外漢語課程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與亞太、北美、澳洲和歐洲教育機構合作,開展科技在對外漢語教育和中文個性化學習領域的應用研究。讓中文跨越時空、超越國度,成為不同語種、不同地域、不同國家和平交流溝通的媒介。
  • 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海外華裔青少年繪畫比賽結果出爐
    中國僑網6月24日電 據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微信公眾號消息,由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主辦、北京賽酷雅科技有限公司承辦、朱耀棕伉儷資助的首屆海外華裔青少年繪畫比賽,受到華校師生廣泛關注。截至5月30日,共收到來自32個國家148所華文學校選送的707幅作品。
  • 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動漫中文課堂第12期直播課結束
    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動漫中文課堂第12期直播課結束
  • 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動漫中文課堂第11期直播課結束
    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動漫中文課堂第11期直播課結束
  • 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動漫中文課堂第九期直播課結束
    中國僑網11月17日電 據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微信公眾號消息,截至11月15日,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動漫中文課堂累計已完成9期共48節的直播互動課程,來自約30個國家136所華校8100名學生在線學習,總播放量約5萬次。第9期直播互動課程包括《成語故事二則》《地球的夥伴——月亮》《父子情深》《勇敢的大黃狗》《剃眉毛》。
  • 華文教育基金會「名師講堂」華文教師遠程培訓開課
    中國僑網11月19日電 據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微信公眾號消息,11月14日,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名師講堂」華文教師遠程培訓聯合開課儀式如期舉行。法國歐智僑雲端海外華文學校校長戴捷、法國法中國際中文學校校長陳明紅、北京四中網校項目部主任翟影、挪威王國駐中國大使館王敏媛老師參加了本次開課儀式。本次開課儀式的互動課,是由王敏媛老師帶來的《趣味漢字教學》。
  • 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實景課堂《孔子求教》開課
    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實景課堂《孔子求教》開課
  • 「一帶一路」華文學校校長談後疫情時代發展新路
    令人欣慰的是,大多數華文學校都具有很強的應變能力,很快轉入網上教學。」10日,在南京舉辦的「2020『一帶一路』華文學校行知教育論壇」上,澳大利亞新金山中文學校校長孫浩良作出如上表述。  本次論壇的主題是「知行合一,探索後疫情時代華文學校發展新路」。200多所海外華文學校、3000多名教師參加了線上線下論壇開幕式。
  • 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動漫中文課堂第十期直播課結束
    中國僑網11月24日電 據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微信公眾號消息,截至11月22日,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動漫中文課堂累計已完成10期共53節的直播互動課程,來自約30個國家137所華校8100名學生在線學習,總播放量約6萬次。第10期直播互動課程包括《雪花》《王羲之學書法》《木蘭從軍》《面子》《放心吧,燕子媽媽》。
  • 印尼萬隆融華華文學習中心動漫中文課堂一期課程結束
    (圖片來源: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中國僑網1月20日電 據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微信公眾號消息,近日,印尼萬隆融華華文學習中心動漫中文課堂第一期課程圓滿結束。印尼萬隆融華華文學習中心成立於1999年,是萬隆地區第一所中文教育機構。學校共有幼兒園、兒童班和成人班等多種班型,現有學生800餘名,在職教師31名。
  • 國際中文教育的未來之路
    「線下搬家,做不好線上教育」對國際中文教育界來說,2020年是充滿新變化的一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給各國教育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衝擊,國際中文教育也面臨巨大挑戰。在疫情倒逼之下,國際中文教育教學模式從線下學習為主轉向線上學習為主,教育生態發生了改變。這種改變對教師和學生將帶來怎樣的改變,線上教育能否接過國際中文教育未來發展的接力棒……都是待解題。「對國際中文教育來說,線下搬家是做不好線上教育的。」
  • 熱忱華文教育事業 湖南省宋旦漢字藝術博物館獲「華文教育基地」稱號
    (12月11日,湖南省宋旦漢字藝術博物館舉行「華文教育基地」授牌儀式,該博物館榮獲「華文教育基地」稱號。)(漢字是中華文化的基因,漢字教育是繼承中華文化的根本及傳播中華文化的基礎。)均由通訊員供圖)  星辰在線12月12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唐茜茜 通訊員 唐豔)漢字是中華文化的基因,漢字教育是繼承中華文化的根本及傳播中華文化的基礎。12月11日,湖南省宋旦漢字藝術博物館舉行「華文教育基地」授牌儀式,該博物館榮獲「華文教育基地」稱號。
  • 澳洲佳中文網上海舉辦一周年慶典 澳貿易部長等出席
    澳洲佳中文網上海舉辦一周年慶典 澳大利亞貿易部長等出席  【解說】4月13日,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國際臺澳洲佳中文網創辦一周年慶典及澳大利亞商會「在華大型企業卓越成就獎」頒獎典禮在上海舉行。澳大利亞貿易部長史蒂文·喬博(Steven Ciobo)、前澳大利亞貿易部長、現任澳大利亞貿易特使安德魯?
  • 科技賦能國際中文教育:增彩線上課堂提升用戶體驗
    6月6日,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實景課堂(第181期)《給爺爺的信》開課。圖為學生們在實景課堂中。圖片來源: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微信公號全球中文學習平臺的海外用戶正在通過該平臺學習中文。技術手段增彩線上課堂線上中文教育並非新鮮事,此前旨在為各國孔子學院和國內外院校搭建網絡教育雲平臺的網絡孔子學院已經為不少外國漢語學習者熟知,直播課、原創微課等也頗受學習者青睞。此外,不少線上教育機構也加入了國際中文教育的行列。但在今年,因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蔓延迅速,國際中文教育受到衝擊。
  • 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實景課堂《中國古兵器》開課
    中國僑網12月9日電 據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微信公眾號消息,12月6日,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實景課堂《中國古兵器》開課,來自22個國家60278個登錄點的師生跟隨鏡頭前往山西平遙古城,了解中國古代兵器的鍛造方法和不同兵器的作用。
  • 疫情衝擊下的真實澳洲
    澳洲人一向樂於助人,看到這種事還挺鬱悶的。我覺得也許與他們沒經過真正的考驗有關,到了真危及自己生命的時候,人性都差不多。搶購潮也與供應鏈有關。澳洲有的生活必需品的原料從中國或歐洲進口,境外疫情必然會影響商貿活動。
  • 僑資企業成都匯融集團為四川防控疫情捐贈100萬元
    成都市錦江區和新都區的疫情防控第一線(圖片來源: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中國僑網2月12日電 據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微信公眾號消息,為支持四川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工作,僑資企業成都匯融實業集團有限公司通過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和四川海外聯誼會捐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