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能國際中文教育:增彩線上課堂提升用戶體驗

2020-12-14 人民日報海外網

6月6日,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實景課堂(第181期)《給爺爺的信》開課。圖為學生們在實景課堂中。圖片來源: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微信公號

全球中文學習平臺的海外用戶正在通過該平臺學習中文。

截至5月31日,全球中文學習平臺的用戶已經達到64.7萬,覆蓋152個國家和地區——在教育部日前舉辦的「介紹2019年中國語言文字事業發展狀況和中國語言生活狀況」新聞發布會上公布的數據引發了不少國際中文教育從業者的關注。

於去年10月25日正式上線的「全球中文學習平臺」利用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手段,匯聚各類中文學習資源,打造能夠隨時隨地自主學習中文的網絡學習環境。同時,平臺聚焦海外中文學習者,完成國際版手機移動端APP研發並上線,支持中、英、俄、日、韓、泰6種語言,其推出可以說是更好地發揮了網絡教育優勢,助力全球中文教學機構在特殊時期實現「停課不停學」。

技術手段增彩線上課堂

線上中文教育並非新鮮事,此前旨在為各國孔子學院和國內外院校搭建網絡教育雲平臺的網絡孔子學院已經為不少外國漢語學習者熟知,直播課、原創微課等也頗受學習者青睞。此外,不少線上教育機構也加入了國際中文教育的行列。但在今年,因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蔓延迅速,國際中文教育受到衝擊。在此背景下,不少中文課程、中文考試等均由線下轉至線上,線上中文教育也成為國際中文教育從業者關注的熱點。

從事中文教學多年的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教師孟德宏認為,將中文課堂從線下遷至線上,對中文教師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提升自身教學水平的機會。「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線上教學也許會逐漸成為新的教學趨勢。教師不僅需要努力提高自身教學能力,也要用心研究如何運用技術手段為課堂添彩。挑戰也是契機,也許國際中文教學的業態會由此發生改變。」

對德國紐倫堡-埃爾蘭根孔子學院公派教師楊徵來說,線上課程的漢字考察極具挑戰性。為了完成漢字教學內容,楊徵充分發掘線上平臺功能。「在做書面練習時,我通過ZOOM平臺的聊天功能,讓學生通過線上打字的方式將中文句子輸入聊天對話框,讓我沒想到的是操作效果遠遠高於預期。學生們雖然無法準確寫出或讀出漢字,但憑藉對漢字結構的框架感,他們可以順利敲拼音、從漢字選項欄裡選出漢字,從而輸入完整句子,線上課堂現場打字完成句子的速度高於面授課時手寫句子的速度,這讓學生不僅有成就感,也激發了他們學習漢字的熱情。」楊徵說。

新科技提升用戶體驗

孟德宏提到的科技因素不僅被一線中文教師所重視,也是線上中文教育機構一直強調並投入巨大精力的重點。

全球中文學習平臺建設和運營方科大訊飛在4月曾經發布過一組數據——該平臺自上線至2020年4月22日,累計用戶達57.6萬人,覆蓋全球123個國家。和日前教育部在新聞發布會上發布的數據相比,可看到該平臺在逾1個多月內的用戶和覆蓋國家的增長幅度。數據增長的背後,平臺的智能化和個性化功不可沒,因為融合了智能語音和人工智慧技術,平臺可以為每個學習者定製個性化學習方案,並支持實時反饋,這對用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體驗。

據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長田立新介紹,全球中文學習平臺的關鍵技術研發已經完成普通話測試的報名、查分、驗證等功能的接入,以及多語種語音輸入和翻譯、字詞聯想卡片等功能的研發,初步完成了統一的服務系統,建設了可視化運營管理的後臺。同時,平臺覆蓋了80%日常生活場景的對話學習功能,通過沉浸式人機互動學習方式,幫助學習者在角色扮演中掌握地道中文表達。

波蘭克拉科夫孔子學院漢語教師志願者文皖認為,隨著科技的發展,網絡授課是國際中文教師必須掌握的技能,學生也會有不一樣的課堂體驗。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特殊教學讓教師們有新的視角去看待國際中文教育,也開始重新認識科技和國際中文教育的關係。

科技搭橋未來之路

6月6日,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實景課堂(第181期)《給爺爺的信》開課,來自26個國家66329個登錄點的師生跟隨鏡頭走進嘉峪關長城和頤和園,在中華傳統文化的薰陶下,共同學習書信的寫作方式。據悉,與傳統口述、圖片、視頻授課方式不同,實景課堂教師身處實景環境之中,依託實景呈現教學內容,啟發學生通過現場觀察去探索世界,使中華文化的學習不再停留在課本上、文字裡,而是跨越時空,立體生動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從而使全世界的華裔青少年不受時間、空間限制,遠程實時共同學習豐富多彩的中華文化知識。

相關專家指出,實景課堂基於全新的教學模式,利用現代科技手段為海外華裔學生提供了打開中華文化大門的鑰匙。

確實,科技可以改變中文教學及中文學習方式,這是中文教學工作者和學習者的共識。在科技賦能國際中文教育的探索之路上,不少科研新成果及教學新模式進入公眾視野。比如在第三屆中國北京國際語言文化博覽會上亮相的利用人工智慧技術與自然語言處理手段自動完成作文的智能批改的「文心」智能輔助寫作系統、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推出的動漫中文課堂等。

相關專家指出,從教學方法創新到教學數據反饋,從教學模式改變到課程設置變化……國際中文教育的未來之路,少不了科技的影響。但如何將影響變為正向,對國際中文教師來說,是一大挑戰,也需要師生的共同探索。(本報記者 趙曉霞)

原標題:科技賦能國際中文教育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年06月12日 第 11 版)

相關焦點

  • 國際中文教育的未來之路
    「中文學校的學習讓我對中國十分嚮往,這些年我和父母去過中國很多地方,我見識過它美麗的山川河流,領略過它雋永的文化氣息,體驗過它純樸的風土人情,感受過它那令人驚豔的時尚和令人震撼的科技力量。中國就是這樣一個充滿活力和創造力的地方,讓我十分著迷。」甜甜的願望是將來能到中國學習,「因為那裡是離我夢想最近的地方」。
  • 科技賦能教育,大鵬教育在線學習助力美好生活
    大鵬教育副總裁何福龍接受北京衛視採訪據記者了解,上文提到的大鵬教育成立於2015年,一直以「學我想學,找到生活的熱情」為口號,致力於以科技賦能教育,用網際網路技術打造學習型社區。公司成立之初,正趕上中國網際網路進入「直播時代」,在人人直播,家家帶貨的大潮中,大鵬教育開創性地用「直播」打破傳統課堂的邊界,實現翻轉課堂的體驗和效果,並通過科技和網際網路的賦能,實現「科技讓教育更快捷、更輕鬆、更有效」的公司使命。「經過不斷地打磨授課形式,在線直播授課得到了廣大學員的認可和喜愛,公司取得了快速的發展。
  • VIPKID創始人米雯娟:用科技賦能教育
    作為一名線下英語培訓的老師,憑藉多年一線教學積累對英語教育的理解,米雯娟希望能幫助更多孩子打破時空的限制享受更好的學習體驗,她動了創業的念頭。七年前,在線教育還是個新事物。家長們難以想像自家孩子坐在電腦前學習英語。米雯娟發動身邊的朋友家長,徵集了四個適齡的小朋友開始實驗班授課。
  • 國際中文教育中外企業家論壇順利召開
    中國日報網12月21日電(記者 王旭泉)12月18日,由中文聯盟、五洲漢風網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舉辦的「國際中文教育中外企業家論壇」在中文聯盟直播平臺順利召開,近20位國內外教育企業負責人進行了發言,論壇吸引了來自20多個國家的300多名觀眾線上參與,反響熱烈。
  • 北外壹佳攜手策雲科技 體驗數據賦能在線教育增長
    縱觀其發展歷程,不難發現其共性,一是洞察新一代家長和學員的消費特點和需求,定位細分市場增量;二是在注意力稀缺和課程同質化的網絡社會,懂得運用科技賦能教育行業場景,用新營銷和新技術加速獲客和提升轉化率。
  • 洞見未來教育趨勢,國際數字教育大會上驚喜不斷
    1.3億學生通過釘釘接觸在線教育,習慣於線下教學的公立校老師們也在釘釘等平臺上經歷了一場「在線教學大考」。釘釘教育本次參展,讓觀眾現場體驗了一把「家校共育和在線學習場景」展示了一個更為純淨專注的學習環境。學海教育現場展示虛擬課堂教學,用沉浸式體驗還原課堂上的信息化教學過程,讓觀眾身臨其境地感受智慧課堂的趣味互動學習。
  • 百度VR實訓課堂頻亮相 VR技術為安全賦能
    2018年「4.29首都網絡安全日」系列活動之北京國際網際網路科技博覽會(CSA大會)於2018年4月26日-28日在北京展覽館舉行,展會由北京市委網信辦與北京市公安局聯合主辦,中國電子國際展覽廣告有限責任公司承辦。
  • 科技賦能教育 也未艾助力寧夏工業VR虛擬仿真實訓中心落地
    原標題:科技賦能教育 也未艾助力寧夏工業VR虛擬仿真實訓中心落地在《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等一系列文件發布後,「科技賦能教育」成為當下教育業轉型的主基調。在政策的的推動下,以網際網路技術為先導、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虛擬實境等新興技術為驅動的智慧教育,逐步從理論進入實踐階段。
  • gogokid受邀出席2019國際英語教育中國大會 以前沿教學理念賦能課堂
    7月26日,2019國際英語教育中國大會(2019 Global English Education China Assembly)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開幕,本次大會吸引了來自海內外的近3000名高校英語教育專家與學者參會,圍繞「中國英語教育:立足時代融通中外」這一主題,探討中國英語教育在新時代的求索之路,同時也為中國和其他國家在英語教育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搭建了橋梁。
  • 蕃茄田藝術宋姝夢:科技賦能時代,兒童在線藝術教育的思考
    蕃茄田藝術家庭教育事業部VP宋姝夢芥末堆 冷冷 12月4日報導11月24日,在芥末堆舉辦的GET2020教育科技大會「即構 · 教育科技卷:和合共生」的專場上,蕃茄田藝術家庭教育事業部VP宋姝夢發表了題為《科技賦能時代,兒童在線藝術教育的思考》的演講。
  • 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正式啟動
    據粗略統計,目前中國以外正在學習中文的人數約2500萬,累計學習和使用中文的人數近2億,表明國際中文教育已擁有廣泛而堅實的基礎。特別是今年以來,國際中文教育並沒有因為疫情放慢發展的腳步,中外各級各類學校和專業機構積極應變、主動求變,利用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技術開拓新模式、打造新平臺,推動國際中文教育進入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新時代。
  • 開放用戶評價、培訓賦能外教 GoGoKid多維度提升英語教學質量
    為此,在線少兒英語教育品牌GoGoKid 在自身產品約課平臺上開放用戶真實評價,讓約課家長們能夠根據過往評價內容有所參考,更快速便捷地做出最佳選擇。與此同時,GoGoKid內部也通過系統化培訓不斷強化外教授課能力,提升外教輸出能效,讓在線英語課堂更具效果。
  • 電商創新案例之教育篇:線上課堂讓教育更有力量
    VIPKID三年前在成都設立的成都謙德科技有限公司現在已經成為其北京總部外最大的辦公場地……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他們的故事。案例51:全方位布局 STEAM 教育貝爾「一堂好課」服務全球青少年在民營教育市場上,貝爾科教不算太高調。
  • 在這裡洞見未來教育 2020(杭州)國際數字教育大會正式開幕
    本次大會著眼於教育產業的數位化和數字產業的教育互聯,以國際化、專業化、融合化為特色,以「善教」、「智學」、「美育」為理念,設有「展覽展示、論壇會議、大會活動、專業洽談」四大板塊。大會通過「雲上展廳」線上線下相結合,現場採用iDEE大會小程序「iDEE GO」進行場景互動打卡,用數位化的方式體驗一場更智能的教育交流盛會。
  • 山東:5G賦能智慧教育 黑科技亮相教育裝備博覽會
    人民網煙臺9月28日電(宋翠)5G智慧校園、「中考實驗操作考評系統」、 物聯網智慧校園方案……在煙臺舉辦的2020山東省教育裝備博覽會上,各種黑科技精彩亮相。人工智慧:重磅黑科技 全面賦能教育應用在本屆展會上,大疆攜最新無人機產品到來,觀眾可近距離感受RoboMaster 機甲大師青少年挑戰賽的獨特魅力;小鳥飛飛精彩呈現無人機 智能編程STEAM課程等完整的教育解決方案;天智全新的「中考實驗操作考評系統」領航中考實驗操作考評新標準;卡得智能萬物互聯的物聯網智慧校園方案引人關注;沃柯雷克晨檢機器人以健康、疾控、防疫管理為特色的智慧校園解決方案
  • 優優小班課U+加盟體系探索 運營矩陣賦能在線教育
    自2019年成立以來,優優小班課秉持著「讓全中國的中小學生享受真正優質的學習內容和學習體驗」的奮鬥核心,致力於以技術改變教育的探索和實踐,借力科技,突破時空限制促進教育公平,成為在線教育成長潛力巨大的潛力股
  • 師大教育打造AI個性化教學,提升學習效率
    師大教育打造AI個性化教學,提升學習效率  人工智慧技術正在逐步改變人類的生活、工作、學習等方方面面,「AI+教育」不再是人類對未來的創想,而是眼下正在發生的教育革命。課程改革、課堂改革、教學模式改革已經成為了未來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每個教學單位都在積極地探尋適合自身的教學特點。
  • 科技賦能美好生活 「啟迪未來發明家」戴森科技課堂於上海科技館...
    【天極網家電頻道】(2020年8月26日,上海)科技助力締造美好生活。作為一家全球科技公司,戴森以解決人們日常生活中所忽略的問題出發,自2012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戴森旨在利用其創新的科學技術為消費者帶來不可複製的產品體驗和高品質生活,並始終致力於啟迪下一代發明家,鼓勵年輕人通過科技創新解決全球問題。
  • USKid翟少成:用科技和雙師賦能學員和機構「線上線下不停學」
    只有通過科技化的中央廚房,才能構建「線上交付能力」作為擁有近20年翻轉課堂與雙師課堂產品設計經驗的專家,智課教育聯合創始人、USKid中美雙師學堂總裁翟少成認為,要構建線上教育的交付能力,一定要遵循這四點:改變思路,優化內容,加強內功,能力升級。
  • 科技賦能服務升級 豹耳科技獲頒「2020年度用戶服務」獎
    2020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全球經濟金融體系遭遇了嚴峻的挑戰,但也進一步催生了以數位化為代表的新金融業態加速發展,科技賦能開放潛力初顯。數字經濟在2020年蓬勃發展,為傳統線下經濟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和應對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