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強火箭土星5號,為何無法再造,真是因為圖紙丟失?

2020-12-09 錨之戰艦
胖五點火發射

昨日,我國最強運載火箭一號「舉重選手」長徵五號B型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揭開了我國大型火箭深空探測的序幕。長徵五號運載火箭2006年立項,2016年首次發射。作為我國大型火箭家族的長子,長五又被大家愛稱為「大火箭」、「胖五」。

胖五

胖五全長52.04米,直徑5米,重量784.5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達到了25噸。採用了10臺YF-100液氧煤油補燃循環發動機,將為我國登月三期工程、空間站建設和北鬥導航系統以及深空探測發揮極大的推手作用。

發射臺上的胖五

為我國航天人感到驕傲的同時,也應該清新的認識到我國和美俄等航天強國的差距,胖五隻不過是進一步縮短了中外差距。我們距離更強的重型火箭和超重型火箭的研究還在路上。

胖五世界排名

而上世紀在六七十年代,美蘇冷戰太空爭霸的過程中,美國和蘇聯就相繼研製成功了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唱過100噸的重型火箭,其中的代表就是蘇聯的能源號運載火箭和大家都知道的美國土星5號運載火箭。

土星五號

土星5號運載火箭是世界上僅次於能源號運載火箭的重型運載火箭,長約110米,直徑10米,重量3408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達到了驚人的118噸。其發射紀錄也堪稱完美,在67年到73年6年的13次發生,其中9枚將阿波羅號飛船送上月球軌道。共有9枚「土星5號」運載火箭將載人的「阿波羅」號宇宙飛船送上月球軌道。

阿波羅登月計劃

1970年土星五號火箭停產,前前後後有上萬家美國公司和幾十萬人員參與,土星五號極大地帶動了美國產業和科技實力的發展,但是也耗資巨大,整個阿波羅計劃總耗資240億美元,而當時美國國防部一年的撥款才600多億。

土星五號火箭發動機

目前土星五號火箭只在美國不同的地方展出,但是尷尬的是美國已經完全無法生產土星5號運載火箭,據傳美國至今一直無法在生產土星五號,是因為其設計圖紙丟失,關於此種說法NASA曾出來闢謠說:圖紙依然保存完好。

土星五號展出

幾十年的經濟全球化,美國本土製造業大量外流,即使有圖紙,單靠美國國內的製造業也確實無法生產土星五號所需要的數不盡的零件。而當時為土星五號生產硬體的廠商也因為美國阿波羅計劃的終止,走的走,散的散,即便是如今美國的大量的航天發射所需要的火箭發動機美國也無法生產,只能從俄羅斯高價購買。更別說再造龐大的土星五號。

獵鷹重型火箭被綁在一起的大量發動機

如今的美國宇航局NASA面領著舊火箭造不出來,而馬斯克的獵鷹重型貨架還在試驗階段的尷尬局面,是不是可以考慮找胖五幫忙呢?哈哈哈!

相關焦點

  • 美國登月最大疑點是土星5號技術的真實性,還是土星5號技術丟失?
    美國幾十年不敢登月的真相是什麼? 土星5號火箭還有個名字叫月球火箭,因為所有阿波羅載人宇宙飛船,其實都是土星5號運載火箭完成發射的。
  • NASA真的把土星5號火箭的設計圖紙弄丟了嗎?
    》美國的發達,就是集中了人類工程師和科學家的精英。 作為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美國從軸心國搶走了成千上萬的工程師和科學家。 在回形針行動中,把著名的德國火箭專家馮布勞恩搶到了美國。馮布勞恩主持設計的土星5運載火箭讓美國完成了人類歷史上首次登月壯舉。
  • 六十年代的土星5火箭技術,為何今天的美國卻製造不出來?
    六十年代的土星5火箭技術,為何今天的美國卻製造不出來?一種觀點認為,美國有完整的圖紙,以現在的工業能力,再生產幾枚土星5火箭,絕對比六十年代成本低。就像如果有人說我有強5的圖紙,但因為南航的工人退休了,現在就生產不了了,你會相信嗎?
  • 50年前,美國土星五號火箭,我們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該火箭是由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總指揮沃納·馮·布勞恩,和他的德國火箭設計團隊設計的。很難想像當時布勞恩是如何設計出如此巨大的火箭的,這真是令人震驚。 土星五號火箭的第一級高42米,直徑10米,有5個發動機,裝有2075噸的推進劑,能產生3500噸推力。
  • 最大火箭進入拼裝階段,推力超土星5號,運力是長徵5號6倍多
    說到世界上最強大的火箭,我們通常會想到土星5號,土星5號確實是強大的存在,到目前為止,它仍然是人類歷史上製造的最大的火箭,作為美 蘇爭霸太空的產物,土星五號超重火箭高達110.6米,起飛重量為3038.5噸;總推力為3408噸,月球運載能力為45噸,低地球軌道運載能力為118噸,即美 國阿波羅登月計劃中的專用火箭可以將阿波羅太空飛行器直接送入月球
  • 地球最強:美國重返月球重器,50年后土星5號終於有了接班人
    SLS超重型運載火箭可了不得,它最強衍生型近地軌道最大運載能力達到140噸,超過了美國NASA歷史上最牛的「土星5」(近地軌道能力約127噸),成為地球上最強的運載火箭。畫面上,是躺在斯坦尼斯測試中心的「土星5」運載火箭實體,讀者們可以從旁邊人體來感受一下「土星5」和SLS的巨大體態。
  • 用土星5號進行載人登月已過去快50年,為何不再用它來登月了呢?
    不過,很多人將現有大型運載火箭的推力和運載能力,與上世紀承擔阿波羅計劃後期載人航天的土星5號運載火箭進行深入對比,發現各個方面的技術指標都是遜色的,按理說50多年的科學水平發展,不可能還造不出比土星5號更出色的火箭,因此得出當年美國登月時的土星5號,要麼是個模型、登月造假,要麼土星5號的技術丟失的結論。實際上,這兩個猜測都站不住腳。
  • 土星5號火箭為什麼如此強大?
    土星5號火箭「強大」的一個關鍵原因(我說的是「有效載荷」),是它的第二級J-2發動機的比衝(Isp)性能(相對而言)有了巨大的提升。我們可以看到,前蘇聯設計並製造了N-1這種巨型火箭,這個巨大的火箭產生的推力比土星5號還高50%,但是它的有效載荷大大低於土星5號。 怎麼會這樣呢?
  • 美國SLS火箭助推器測試成功,超越土星5號最強火箭誕生!長九要加油!
    SLS火箭全稱叫做太空發射系統,從太空梭演變而來的超重型火箭(也叫巨型火箭),是美國NASA設計的一款用於替代太空梭,以及應用於未來載人登陸月球甚至登陸火星的運載火箭。
  • 土星五號強到什麼程度?現役最強火箭的運載能力不足它一半!
    相比之下你就知道了,美國現役的最強火箭,重型獵鷹運載火箭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也才63.8噸,連土星5號的一半都不到,而俄羅斯現役最強的火箭,質子號火箭與中國現役最強的長徵五號火箭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也就在22噸到25噸左右的水平,可見土星五號運載能力有多恐怖了吧。
  • 中國最強火箭長徵五號,距離超級火箭土星五號,差距還有多遠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歷經實踐二十號衛星、天宮載人飛船、火星探測器以及最近的嫦娥五號探月工程,在十二個月內密集完成四次發射任務,四發四中,可以說中國最強火箭長徵五號已經充分驗證了其強大的性能。
  • 胖五運載能力不夠,中國航天副總設計師,將研發921重型火箭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胖五)是中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它的最大起飛重量為879噸,近地球軌道運載能力約為25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約為14噸。從這份數據中,我們可以發現,胖五的運輸能力雖然不錯,但還是不足以承擔載人登月重任,無法將太空人送到月球。所以為了完成載人登月計劃,中國需要研發一款新的重型運輸火箭。
  • 最大的運載火箭土星5號!
    不過這樣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因為C5火箭並不像其他的方案,可以有現成的上面級可以使用,他們第一級的發動機也都是現成的。而土星5號的三級火箭基本上還都停留在設計階段,可是在當時因為有時間的壓力,所以必須馬上開始進行太空艙等各個方面的測試,不可能等到土星5號完成以後再進行。所以C系列中C火箭的方案就需要被先進行研製出來。
  • 土星五號火箭以什麼流程把阿波羅11號送往月球?
    空少正解 上期我們講到,整整50年前,1969年7月,美國「阿波羅11號」飛船(Apollo 11)由土星五號火箭發射,實現了人類首次登月。
  • 超越土星五號的SLS巨型火箭將在2021年首飛,美國版「長徵九號」
    SLS火箭是美國太空發射系統的簡稱(Space Launch System),其最終運力將達到143噸(一說165噸),超越歷史上最大運力的土星5號火箭,將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大運力的超重型火箭。一級火箭直徑為8.4米,採用的是RS-25E發動機;Block 1及Block 2火箭的二級採用RL-10A發動機,而Block 2A則採用J-2x發動機,這是一款從土星5號二級火箭使用的發動機技術改進而來的。載人版高度約為98米,載人/載貨版高度為122米。
  • 美國成功登月後,太空人怎樣從月球回來的?難道都是假的?
    據了解目前為止,美國一共成功登月6次,即便如此大家還沒有打消質疑聲,讓很多人好奇,為什麼僅僅只有美國能夠登月,其他國家無法實現登月呢?即使有很多人向美國學習載人航天知識,全都遭受拒絕,在上個世紀美國是如何把人類送上太空的呢?如何把人類帶回來?
  • 土星五號的F1火箭發動機:單燃燒室最強推力,實現「阿波羅」登月
    承載著蘇聯人載人登月夢想的N-1火箭,其第一級安裝的30臺NK-15發動機讓人「嘆為觀止」,但是糟糕的可靠性問題使得火箭發射屢屢失敗,因此未能實現蘇聯人的登月夢想。現在,這一重任就落到了美國人身上。 1957年,蘇聯已經發射了第一顆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後來又將第一名太空人尤裡﹒加加林(Yuri Gagarin)在1961年送上了太空,美國明顯落後了。
  • 同樣是返回地球,嫦娥5號苦等了6天,為何阿波羅11號卻說走就走?
    那麼問題就來了,同樣是返回地球,嫦娥5號苦等了6天,為何阿波羅11號卻說走就走?我們都知道,嫦娥5號是一項無人探測任務,這就意味著,嫦娥5號可以長時間地在繞月軌道上停留(這基本上不會消耗額外的燃料),然後在最佳的時機出發,這樣就可以大幅地降低對燃料的需求量以及返回地球的難度,從而有效地提高此次任務的成功率。那為何美國登月時卻說走就走呢?
  • 看看土星5火箭發動機邊上的馮布勞恩就知道
    美國和前蘇聯為了爭奪火箭技術制高點先後推出了各自的登月計劃。 美國的登月計劃又被稱為阿波羅計劃,是用巨型火箭發射載人宇宙飛船登陸月球。其中最核心、最關鍵的兩項技術,一個是把巨大的荷載推離地面的巨型火箭,一個是載人宇宙飛船登上月球並且返回的技術。用以把巨大荷載推離地面的巨型火箭,就是土星5號運載火箭。
  • 50年無對手的土星5號,即將被超越!中國的運載火箭到底怎麼樣
    自土星5號火箭退役後,近半世紀來再沒有火箭的運載能力能超越它——直到太空發射系統(Space Launch System,SLS)成形。太空發射系統簡稱SLS火箭,升空過程產生的推力比土星5號還要多15%,是既可載人也可載物的超重型運載火箭(載人版本的火箭高98米,貨艙版本的火箭高120米),也是唯一1個可以一次性將獵戶座太空飛船、太空人、補給品運送到月球的火箭。如果一切順利,SLS火箭能載運超過27噸的貨物到月球。而在SLS火箭核心助推器完整推出前,得走過整體整合測試的8項試驗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