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的電動車不止有特斯拉一家,越來越多的國外新勢力也已經處於量產的關鍵時期,而在解決了量產的難題之後,他們的車型更具有想像力,讓國外的新能源市場中不再單調。
文丨AutoR智駕 王碩奇
昨日,據麥格納消息稱,已與Fisker公司籤署協議,為Fisker OCEAN提供共享平臺和整車製造服務,而這款車已宣布將於2022年第四季度開始生產。
而在10月14日,特斯拉Model S 降價了起價調整為69,420美元,馬斯克在答覆一位車主時表示Y 7型座椅的生產將在11月開始,目標是12月初交付。
可以說當特斯拉準備第五款車的同時,國外的新勢力也正在積極準備自己的量產計劃。
據了解Fisker Ocean在初期將由麥格納在歐洲獨家生產。該車型將麥格納的電動車架構與Fisker的FF-PAD設計平臺相結合,為Fisker Ocean打造一個高度鋁製的輕量化平臺。
這樣的官方消息,也讓之前Fisker與大眾集團的傳聞顯得有些撲朔迷離。
根據此前消息,美國新造車企業Fisker目前正與大眾集團進行磋商,希望加入後者組建的「MEB聯盟」。在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一份文件中,Fisker表示為了進一步削減成本,縮減車型研發時間,該企業正尋求基於大眾MEB平臺生產其首款量產產品Ocean。
但很顯然,Fisker最終選擇了麥格納,但是公司負責人Henrik Fisker仍然透露,該公司仍在與大眾就使用車身和一些內飾部件進行談判。
此外,作為協議的一部分,麥格納將將獲得Fisker的認股權證,以購買至多6%的Fisker股份,這使Fisker的總估值達到約30億美元。
Fisker表示,預計於2022年11月開始生產Ocean,使用麥格納的鋁密集型車輛平臺將使Ocean的續航超過300英裡(約483公裡),也能使該公司為買家提供三排車座的選擇。新車起始價預計為37,499美元。而在此生產過程中,麥格納在Fisker的持股預計會達到三個工程和生產裡程碑。
對此,麥格納總裁Swamy Kotagiri認為,這些股份更像是公司得到的補償:「在汽車行業,我們想要保持中立,我們不會偏向任何一個客戶。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獨特的具有競爭力的地位,尤其是對於移動出行的新玩家和尋求擴張電動車業務的(車企)。」
更多協議條款尚未公布,但是Kotagiri表示Fisker是基於數量而定價的。該公司的目標是在2022年銷售8,000輛Ocean SUV,2023年銷售51,000輛,2024年銷售175,000輛。另外,一位Fisker發言人表示,該公司和麥格納正與主流電動車電池製造商談判,尋求電池供應方面的合作。
Fisker Ocean是一輛什麼樣的車?
國內消費者可能對這家公司相對比較陌生。
該公司由亨利克 菲斯克(Henrik Fisker)領導,菲斯克在豪華汽車市場的聲譽很高,他是世界上許多最具標誌性的豪華汽車的設計天才,比如阿斯頓馬丁DB9、阿斯頓馬丁Vantage、寶馬Z8和寶馬X5。
在過去的幾年裡,亨利克花費了他所有的時間和精力來設計Fisker Ocean,它將在2022年第四季度投入使用,將在性能、設計和功能上成為特斯拉Model X和Y的真正競爭對手。
Fisker Ocean的續航裡程最高可達300英裡約等於482公裡,這與Model X和Y的基本版本基本一致。
它還提供越野四輪驅動,再加上強勁的動力,0-60英裡/小時加速僅需不到三秒,一個配備了最先進的車載軟體平臺的大型數字顯示屏,以及一個非常美觀,環保主義的外觀設計。
此外Fisker Ocean通過一個內置的太陽能電池板車頂彌補了這些缺陷(這將允許駕駛的同時自動充電,因此有更長的駕駛距離)和一個完全「完全環保」的內飾(整個內飾是由可回收材料製成的)。
所以,在技術規格和美學基礎上,Ocean與特斯拉的Model X和Model Y相當接近。
但是Ocean的零售價僅為37,500美元——遠低於特斯拉Model y 型車5萬美元的基準價和 x 型車8萬美元的基準價。扣除稅收優惠後,零售價格降至3萬美元左右,與市面上大多數中型、汽油驅動的豪華越野車不相上下(甚至低於許多車型)。
不用說,如果Fisker 以3.75萬美元的價格將 Ocean 推向市場,這將是豪華電動汽車市場的一次不小的衝擊。
Fisker為量產做了多次的努力
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的新勢力,從品牌成立到量產所面臨的最大問題,永遠是資金。
Fisker也不例外,在今年7月13日,Fisker宣布通過與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Apollo Global Management,另類資產管理公司)投資的「空白支票公司」合併上市,估值為29億美元。
空白支票公司是指通過IPO募集資金以收購運營企業的空殼公司,收購運營企業的過程通常會在兩年內完成。在過去12個月中,有多家企業通過「借殼」完成上市,其中包括另一家電動汽車初創企業Nikola,該公司於上個月成功上市。自上市之後,Nikola的股價上漲超過60%。
Fisker與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之間的交易預計將在今年年底完成,這將為Fisker帶來10億美元的總收益,而這些收益全部用於量產。
另外,正如許多人所知,這不是亨裡克·菲斯克第一次涉足電動汽車領域。他的第一輛車——電動跑車 Karma,曾經把賈斯汀比伯和阿爾戈爾當作顧客,但在公司的電池供應商破產後以失敗告終。
而破產後的Karma目前已經成為獨立的品牌,由中國的萬向集團所擁有。
這就是為什麼Fisker公司這次打算通過其他公司將所有的製造業務外包出去。通過這樣做,Fisker公司顯著降低了執行風險,電池供應商依賴,資本要求,製造成本和上市速度。
此外,合作夥伴關係將使Fisker高度集中在設計和軟體-兩個組成部分,這將有助於公司建立和保持競爭優勢。
因此,總體而言,雖然Fisker的執行風險仍然巨大,但它的風險也遠低於大多數其他新興電動汽車製造商。
多家國外新勢力正在量產前夜
目前除了Fisker之外,還有多家新勢力公司宣稱即將量產。
比如另一個早期與特斯拉、菲斯克齊名的創新公司,經過多年的沉寂,近期的諸多跡象表明,它已經準備重新加入戰場,它就是Lucid Motors。
按照計劃,Lucid Motors將在2020年末量產Lucid Air純電動豪華轎車。該公司第二款車型結構已經開始在總部構建。
而卡車品牌Nikola Motors也宣稱,氫能源Nikola One將2021年開始量產。
可以說,國外多數造車新勢力正在為最後的量產做準備,而目前全球的造車新勢力格局也逐漸清晰,特斯拉一騎絕塵,銷量領先,中國造車新勢力牢牢把握第二梯隊正在快速交付,美國為首的其他造車新勢力雖然慢了一拍,但也即將有量產車大量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