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特斯拉狂降16萬元 國內造車新勢力何去何從
新年伊始,特斯拉就在車市投出「重磅炸彈」,其國產SUV車型Model Y開始正式發售,並且價格直降14萬-16萬元,比諸多國產新能源汽車還要便宜。降價消息傳出後,不少特斯拉門店顧客盈門,其官網更是因為訪問人數過多,一度出現癱瘓。
這無疑進一步擠壓了造車新勢力的空間。剛有起色的國產新能源汽車將何去何從?
特斯拉新車上市打七折
特斯拉推出的第二款國產車——中國製造Model Y再次大幅降價。新車提供兩個版本,分別為長續航版以及Performance高性能版,售價為33.99萬以及36.99萬元。其中長續航版最大續航裡程為594公裡,Performance高性能版則為480公裡。
定價方面,Model Y國產版本相較進口版本有了大幅下調,長續航版售價由48.8萬元人民幣下調了14.81萬元,高性能版由53.5萬元人民幣下調了16.51萬元,這次新車上市直接就打了七折。
據統計,在本次宣布Model Y降價前,特斯拉Model S、Model X、Model 3及Model Y四款車型去年5月以來已合計降價7次。
特斯拉預訂試駕火爆
在降價的消息傳開之後,上海、廣州、杭州等地的特斯拉線下實體店這兩天異常火爆,而官網更是因為訪問的人數過多導致直接癱瘓。據了解,特斯拉廣州體驗店人潮堪比iPhone開賣的狀況,上海的太古匯體驗店,展車未到就有人直接預訂。
特斯拉北京芳草地體驗店的一位銷售告訴記者,「從元旦那天價格公布之後,諮詢電話就沒有停下來過。店裡的人也是一天比一天多,具體有多少人我們現在還沒有數據,差不多三天裡有上千批客戶到店了。」
此前,特斯拉在社交平臺也發布消息稱,官網訂單頁面由於訪問量激增導致無法刷新。特斯拉內部人員針對此回應稱:「Model Y的預訂和試駕都非常火爆,這兩天門店的人一定會非常多的,消費者可以錯峰前往。」
特斯拉搶佔市場份額
截至2020年底,特斯拉在中國建成了超過600座超級充電站。特斯拉在上海投資建設一座集研發、生產於一體的超級充電樁工廠,計劃於2021年第一季度正式投產,初期規劃年產10000根超級充電樁。此外,特斯拉計劃在中國設立產品設計中心,進行本土產品的設計與研發。
據了解,2020年1-11月,特斯拉Model 3的累計銷量已超11萬輛,僅此一款車型,在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就佔據約12%的市場份額。
乘聯會秘書長崔樹東表示,考慮到SUV在中國市場非常受歡迎,Model Y在中國可能會賣得比Model 3更好,特斯拉今年的銷量有望達到30萬輛。
反觀國內造車新勢力,理想汽車2020年的銷量也僅為32621輛,蔚來汽車2020年全年累計交付43728臺,小鵬汽車1-11月累計交付超過2萬輛,雖然其全年銷量還未公布,但是預計國內三大造車新勢力全年的銷量達十多萬臺。
2020年小鵬、蔚來汽車、理想以及特斯拉的股票雖然漲幅驚人,但也出現了大幅回撤。以蔚來為例,自從在11月末見頂57.2元之後,其股價開始走低,雖然近幾個交易日有所回升,但目前的股價相較於最高價仍然下跌了14.79%。
無論是從銷量還是從股價上看,特斯拉都對造車新勢力形成了巨大的壓力,而隨著退補政策的進一步實施,也會逼迫國內電動車廠商提高自身產品的質量和創新。
回應
蔚來汽車:
大規模退單消息不實
已起訴相關平臺
國產Model Y大降價,對國內造車新勢力來說壓力頗大。以蔚來汽車為例,其官網顯示與Model Y同為SUV且級別相近的ES6三款車型,售價分別為46.8萬元、39.8萬元、35.8萬元。Model Y這次售價降為33.9萬元人民幣,比蔚來價格還要便宜,再加上品牌效應的影響,以至於網上流傳出了蔚來用戶大規模退訂的消息。1月2日,在蔚來EC6論壇,也出現了轉讓訂單的帖子。
蔚來對此回應稱,「官網系統遭遇大規模退單的消息不實,我們已經對相關平臺發起投訴了。」此前,蔚來董事長李斌曾提到特斯拉降價,他認為特斯拉一直降價會傷害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蔚來希望通過更多服務的創新增加用戶的忠誠度和滿意度。
就在1月1日下午,蔚來發布了一條「忠於讓自己『來電』的選擇,不要問『Why』」的消息,在下方的配圖中表示,「是對手,也是隊友。2021,一起加電前行」。並且,蔚來給出了針對特斯拉車主的額外優惠政策。「歡迎試駕蔚來, 即使最終選擇特斯拉,仍可免費獲得NIO Power 3次一鍵加電服務。」。 (王榮輝)
相關新聞
特斯拉遇上新勢力新能源車「德比」戰
對於特斯拉降價,小鵬汽車CEO何小鵬在其朋友圈表示,「這一次友商在元旦的降價我們挺有信心,連內部電話會都沒有開,數據也完全證明,降價已經證明僅僅是營銷的方式而已,而且還肯定是雙刃劍」。
既沒有盲目跟風,也沒有自亂陣腳,中國對手的反應比想像中平靜。平靜的背後,大家心知肚明,「鯰魚」特斯拉的衝擊波還在深入,隨著二期工廠投產,不再被產能牽絆的巨獸會在中國新能源車市場掀起更大的波濤。
上海工廠落地後,特斯拉的降價潮一波比一波來勢兇猛。成本控制好了,新工藝有了,生產線升級了,沒有理由放著大蛋糕不吃。
中國的本土品牌也知道造車要「軟硬皆施」,硬體要過硬,軟體也不能落後。特斯拉搞晶片,搞自動駕駛,要想和對手一決高下,誰也不能兩手空空。補貼保護逐漸隱退,地方政府、車企巨頭、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入局,懂得造車要造出規模效益,還要造出科技含量。
為了在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車消費市場活得更好,特斯拉也在激烈的競爭中學會投其所好。「這車再好,它不是一臺SUV。」這是諸多特斯拉消費者買不起Model X,又不想買Model 3時,經常出現的一句話。Model Y應運而生,用以對抗市場上大量「特斯拉殺手」SUV車型。
到底是特斯拉更需要中國,還是中國更需要特斯拉?這個問題的答案變得越來越模糊。特斯拉國產後,有了更符合中國人喜好的車型,有了更「性感」的價格,也收穫了更大的市場。因為外來者強勢入局,中國市場也在加速擠出泡沫,近幾年蜂擁而至的超百家車企,活下來的都是佼佼者,它們不甘示弱,努力憑真本事賽出風格、賽出水平。
特斯拉股價大漲700%雖然耀眼,赴美上市的蔚來、理想、小鵬同樣可圈可點。走過政策催熟期,經過各懷心思的野蠻生長,中國新能源車市場在完成歷史「出清」後,新能源汽車的增量競爭,已經由補貼推動階段,徹底進入消費者推動的階段。新能源汽車市場正經歷質變,進入了與以往完全不同的新時代。
而特斯拉能不能守住自己的領先優勢,後來者能不能居上實現反超,答案開始變得撲朔迷離。
可以想像的是,激烈競爭催化下,「向下」擁抱更廣闊市場的特斯拉遇上蒸蒸日上的新勢力,將是一場好看的新能源車德比大戰。而它們共同的下一個對手,將指向霸佔汽車市場幾個世紀的燃油車。
(文章來源:燕趙都市報)
(責任編輯:DF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