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的日本牛肉罐頭:1942年後質量直線下降,士兵吃到想吐

2020-12-22 亮劍千鈞

《亮劍》是非常值得稱讚的一部抗日神劇!裡面人物的性格,風格,能力,各個方面都明顯!特別是張大彪,在李雲龍口中絕對是值得信任的!在《亮劍》中,李雲龍不管走到哪裡,都會帶上他,說明張大彪不管軍事能力,還是其他地方,都受到李雲龍認可!一直跟隨他身邊!就像狼群一樣,永遠守護狼王!

大彪是團級思維,1營長是兼職的,他是正經的團參謀長。雖然解放戰爭時參謀長還沒有下級主官級別高,但至少是團級思維。

不過《亮劍》中張大彪說自己天天被牛肉罐頭伺候著,可以說是一個讓電視劇帶走偏的謠言!其實80、90後,只有這兩代人及以後的,才不知道什麼是飢餓!所以這些小青年們,理解不了那個年代的人是什麼狀況!

大彪其實也是有吹噓的意思在裡面,我軍的官兵一致就不會允許指揮員大吃大喝的,特別是在那個艱苦抗戰的年代。

當時八路很困難,沒有後勤供給,吃糧都很難,有時候吃點有可能,如果天天吃,那是吹牛,記得這部劇有個人說李雲龍團從團長到下面小兵都牛哄哄,意思就是喜歡吹牛。

事實上,日本二戰時期的軍用牛肉罐頭有兩種,一種是美國進口的原裝牛肉罐頭和美國牛肉加工的罐頭,這都是純牛肉罐頭。另外一種是日本生產的加入了部分塊莖類蔬菜用糖、醬油等調料按日本人口味加工的牛肉罐頭,俗稱大和煮!

當時日軍後勤也有困難!肉罐頭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只有軍官勉強有肉吃!基本都是豆子罐頭!所以當時才會有很多搞笑的事情!例如日本軍人給有錢的地主幹活換糧食之類的事情。

因為在鬼子把事情玩大,捅了美國的「蚌埠」之後,太平洋戰爭將它本來就不充裕的後勤補給給直接拖垮了。據稱當時所謂的牛肉罐頭,就是一點肉末燉菜心和著爛菜葉子。至於那個肉,是不是牛肉,誰知道呢。

但大部分摻著的是魚肉倒是真的,畢竟海洋國家,不是西方國家,雖然名字沿用了牛肉罐頭的說法,實際是魚肉加澱粉類物質,實際上美軍大量提供的也是午餐肉罐頭,軍隊食品在滿足熱量條件下,都是選便宜的。日本彈丸之地沒多少可以養牛,有資料說牛肉大部分進口美國,後來和美國鬧掰了,牛肉罐頭也不可能像之前大量供給了,這導致1942年後日本牛肉罐頭質量直線下降,士兵吃到想吐。但重工業產量還是逐年上漲的,尤其是武器,到44年產量達到了巔峰。

所以,二戰時的日本牛肉罐頭真的有可能還是老李的貼餅子加地瓜燒來的實在,畢竟都是實實在在的糧食。

說起貼餅,讓我想起了《大宅門2》裡的李天意,找到親生的哥哥嫂子了,哥哥問他想吃啥,李天意怕哥哥為難,說自己就喜歡吃貼餅子,因為他怕說得太好哥哥拿不出來(實際上他哥哥就是拿不出來)。誰知道他哥哥嫂子說明天吧,明天吃貼餅子。第二天把貼餅子端到他面前,他才知道,原來哥哥嫂子連貼餅子都吃不起。那還是解放以後很長時間了。

相關焦點

  • 二戰各國士兵吃什麼?美軍午餐肉罐頭,日本牛肉罐頭,八路軍呢?
    導語:二戰各國士兵吃什麼?美軍有午餐肉罐頭,日本有牛肉罐頭,那八路軍呢?軍人一直以來都是讓人敬佩的存在,他們以自己的身軀保衛著國家,每當國家需要的時候,他們都會第一時間衝刺在前,再苦再累的事情他們都幹過。
  • 二戰日本兵說自家牛肉罐頭連豬食都不如?靠「打秋風」改善夥食
    文/山峰二戰時日軍的牛肉罐頭確實是純正的肉製品,但後期日軍物資短缺,後勤供應不足,這種牛肉罐頭只能供高級軍官享用。後來日本人連牛肉都儲備不足了,就把牛血和各種雜糧混在一起冒充牛肉罐頭,普通的日軍士兵只能就地取料,每次「掃蕩」除了打擊八路軍遊擊隊外,還有一項重要任務就是「打秋風」,搶老百姓的雞鴨牛羊改善夥食。
  • 二戰時期日軍為何要把牛肉罐頭稱為豬食?
    即便如此惡劣的環境下,我軍還是堅持到最後,打贏了一次又一次攻堅戰。其實,在戰爭年代物資嚴重匱乏,很多時候就連最基本的溫飽問題都成了奢侈的代名詞,那麼,為何二戰時候日軍明明吃的牛肉罐頭,卻還在說是豬食呢?要知道,罐頭這種高大上的食品對於我軍簡直就是美味佳饒。 當然,這個問題只能從日軍自身對夥食標準的高要求來討論,不能與我軍的夥食標準聯繫到一起。
  • 二戰各國罐頭裡有啥?美國罐頭被稱為「靈肉」,寧願餓著也不吃
    讓我們來看看二戰期間各國的軍事罐頭裡都包裝的啥。首先是英國,作為老牌資本主義強國,英吉利的士兵在二戰期間夥食都不錯。他們的軍用罐頭延續了一戰時的製作風格,多為鹹牛肉罐頭。這種罐頭能夠很好得補充能量,並及時補給士兵因作戰而缺失的鹽分。法國是最早製作罐頭的國家。早在拿破崙時期,法軍就開始以罐頭當夥食,相比其他國家的軍隊,這種做法效率奇高。
  • 二戰中的英國士兵都吃什麼?鹹牛肉最難吃,午餐肉是好東西
    這種食物是大航海時代的產物,地位和二戰裡的斯帕姆午餐肉差不多。因為當時在海上要保存食物並不容易,畢竟食物很快就會出現變質。因此醃製食物就成了必備首選,鹹牛肉就是這麼出現的。一般是通過將牛肉煮熟後曬乾,然後撒上大量的鹽進行醃製。
  • 二戰時各國士兵吃什麼?別人都是來打仗的,而義大利是來野餐的!
    二戰時各國士兵吃什麼?別人都是來打仗的,而義大利是來野餐的! 大家想必都知道,要打戰戰略物質必須先要跟上,一個部隊如果沒有糧食補給,先別說跟敵人作戰了,恐怕還沒到戰場上自己人就先餓死。戰略物質在整個戰鬥起著非常重要的因素,沒有任何人是不吃飯的。
  • 二戰前後 日軍潛艇兵夥食到底如何 魚罐頭螃蟹罐頭吃到營養不均衡
    日本潛艇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紀伊始,在1905年的時候,日本海軍第一批潛艇~五艘美國造潛艇的部件,被運送到橫須賀後,在美方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重新組裝完成。到了1906年,神戶川崎造船所製造出了兩艘日本國產潛艇,其中的第6號潛艇在1910年4月,於山口縣新湊海域訓練時沉沒,包括佐久間艇長在內的14名乘員的葬身於大海。有了潛艇以及製造這種兵器的能力,潛艇乘員制定給食制度自然也提上了軍事會議的議程。1921年日本成立了兵食調查委員會,對士兵的夥食供給以及營養搭配等問題進行研究完善。
  • 二戰日軍罐頭,現在居然還可以食用,為什麼可以保存這麼久還不變質?
    最近,有考古人員在一些二戰遺址中,發現了一些當年日軍留下的軍用罐頭。考古學家將其打開後大吃一驚,發現這批70年前的罐頭居然還可以食用。我們知道,一般超市裡賣的鐵皮罐頭,保質期一般在1-2年,為何日軍當年的罐頭放了70年還沒有變質呢? 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 鬼子進村後為何就喜歡到處抓雞?只是因為喜歡吃雞嗎?
    ,但其實二戰日軍的夥食並不好,所謂的牛肉罐頭也是少數情況,很多時候日軍的夥食被稱為豬食。 二戰之前,日軍的夥食就是糙米就鹹菜,而鹹菜也不算真正的鹹菜,只是豆豉加鹽,後來二戰爆發後,為了保證前線士兵的戰鬥力,軍隊徵集了一些牛肉罐頭為士兵們補充營養,所以中國士兵得知了日本兵的夥食,每次打贏後就會收集戰利品,日軍除了提供牛肉罐頭,還有幹松魚,這是世界上最堅硬的食物,士兵們只好磨成粉末吃。
  • 二戰結束後的義大利:為一個罐頭,貴族女性和士兵進行了一場交易
    二戰結束,歐洲人民的苦難仍未結束 1945年5月9日,柏林戰役的結束,標誌著二戰歐洲戰場的結束。此時,距離二戰開始已經過去了5年多,戰爭雖然結束了,但歐洲人民的苦難依然還在繼續。若說戰爭帶給人類的苦難有什麼,我們能想到是什麼?飢餓?死亡?事實上,最令人絕望的是人性道德的淪喪。 據統計,二戰中,歐洲戰場上死於飢餓的人數為總死亡人數的五分之一,可見被餓死的比例有多高。更驚悚的是,這場由戰爭帶來的飢餓殺手,遠比機槍炮彈帶來的殺傷力更為驚人。
  • 拿破崙時代就出現 數十年後才有專用工具 軍隊離不開的罐頭也有...
    ,後勤部門開始用醃製過的鹹肉代替新鮮肉類,但是依然有很多官兵因為吃了變質的鹹牛肉而導致了腹瀉嘔吐,於是大量的味道差勁又容易吃壞肚子的鹹牛肉被隨意的扔掉,據說有的步兵團一天就會扔掉幾百磅牛肉,於是在整個戰爭中期間,單單因為飲食不合理就出現的非戰鬥減員,就讓英軍方面不得不重新審視後勤管理方面的不足。
  • 牛肉火鍋也能做蛋糕?日本的腦洞甜品人看了想吐
    火鍋相信大家都吃過了,蛋糕大家也吃過,但是牛肉火鍋蛋糕大家都吃過嗎?作為一個石家莊人,小丸子居然沒吃過呢,再看這張圖,牛肉,魚豆腐,青菜還有胡蘿蔔,這不是火鍋嗎?怎麼能是蛋糕呢?真是稀奇啊。難怪小丸子不懂這種混搭,原來這是日本的創新產品呢,這個腦洞也是給跪了啊,雖然三百六十度,每個角度看它都是一根日式牛肉火鍋,但是它真的是蛋糕啊!蛋奶布丁作為基底,加上牛奶果凍做的「魔芋絲」、芝士味燒果子做的「燒豆腐」、法式薄餅做的「牛肉」、海綿蛋糕做的「香菇」、巴伐利亞布丁做的「胡蘿蔔片」等。不少看到實物的人都表示,不敢下嘴啊!
  • 二戰哪國夥食最豐盛?英軍飛行員被俘虜,吃此國戰俘飯印象深刻
    在如今的市場上,有一種「二戰罐頭」的商品受到了不少歷史愛好者的喜愛,這當然不真是二戰年代留下來的罐頭,而是仿造二戰期間軍用罐頭所製造出來的商品,不少人想以此體會一下戰爭年代的夥食,那麼二戰期間各個國家的夥食究竟是怎麼樣的,誰最奢侈呢?
  • 舌尖上的抗日:國軍戰士吃什麼?有的吃得還不如日本軍狗
    差距最大的其實是士兵的身體素質。在單打獨鬥時,一個日本士兵,對陣兩三個國軍士兵,往往也不落下風。國軍士兵打不過日軍士兵,並不是他們無用——主要原因是,他們吃得太差了。抗戰時,90%以上國軍士兵營養不良,以至於身體素質遠遠比不上對手。如圖所示,就是抗戰時期的國軍士兵。這群士兵很難戰鬥要求。
  • 日本士兵的自殺式頭盔是二戰時期質量最差的鋼盔之一
    說到二戰時期各國陸軍的單兵頭盔質量,美國的M1型頭盔是二戰公認的質量最好的鋼盔之一,美軍士兵二戰的陣亡率較低,很大程度上跟美軍的裝備的鋼盔有關,美國的鋼盔厚度要比蘇聯和德國鋼盔厚度,高出三分之一,其優點就是堅固,厚重,但缺點就是普遍比其他國家的鋼盔要重上許多,導致美軍很多士兵在戴鋼盔時都不太喜歡扣上扣子
  • 二戰期間,為什麼美國人討厭斯帕姆罐頭?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各國士兵的單兵口糧形形色色。比如蘇聯紅軍吃的是黑麵包加菜湯、我國士兵吃的是小米飯,德軍吃的也是麵包,有時候也能吃點雞腿。但這些口糧都不如美軍口糧出名,因為美軍吃的是一款叫斯帕姆的肉罐頭。
  • 二戰時,西方國家的夥食有多好?美軍用罐頭擦鞋,義大利的更過分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歷史上最慘痛的一次人類大規模戰爭,在二戰中,許多國家參與到戰爭中來,今天我們不談那些叱詫風雲的大將,也不談巧奪天工的防禦工事,今天我們要來說一說吃飯的問題,看看在二戰時期,各個參戰國家的士兵吃得都怎麼樣。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自古以來充足的糧草供給就是穩定軍心的第一要素,為此曹操不惜借監糧官的項上人頭一用,來保證軍心穩固。
  • 二戰各國夥食都如何?美國人巧克力最難吃,此國用木屑做麵包
    蘇聯在後勤補給的困難上,二戰期間的蘇聯並不比中國強太多,眾所周知,蘇聯農業一直是個老大難的問題,尤其是在二戰初期,德國人佔領了蘇軍最依賴的烏克蘭糧倉,情況更是急轉直下,蘇軍基層士兵,很難吃到葷腥,情況稍微好一點的時候,蘇聯士兵的一頓飯,包括了小麥湯、黑麵包和豬油
  • 二戰後日本慰安夫待遇如何?兩天出勤一次,每日工資高達3美元
    日本在取代滿清成為東亞霸主後,倒行逆施罪孽滔天,更是在二戰中扮演屠夫角色,給東亞各國人民帶來深重的苦難。戰爭中,為了滿足士兵的生理需求,日本人在各國徵調慰安婦,給很多女子的心靈造成無法磨滅的創傷。如果沒有這些惡行,日本也不至於被核彈洗地,更不會被美國軍隊長期駐紮,而本國國民卻要成為美國士兵的慰安婦和慰安夫,這一切可謂是天道輪迴。
  • 二戰期間,美軍為何把美味午餐肉罐頭,做得難吃,後勤部:真高明
    然而,在二戰戰場卻有一個奇特的現象,那就是美國大兵在長途跋涉時,往往第一個扔掉的就是一個個罐頭一樣的食品,只保留一些麵包和餅乾。這些罐頭就是讓美國大兵又愛又恨的斯帕姆午餐肉罐頭。,那麼開戰後,士兵們該如何填飽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