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的英國士兵都吃什麼?鹹牛肉最難吃,午餐肉是好東西

2020-12-22 歷史皇太后

如果提起英國的飯菜,相信很多人想到的都是"黑 暗 料 理 "四個大字。畢竟英國人的飯菜著實是口碑太差,什麼"仰望星空派"、"羊血布丁"這都是有名的黑暗料理了,至於炸魚薯條雖然也不好吃,但卻只能算毛毛雨。可既然英國的菜品如此難吃,那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英軍士兵都吃些什麼呢?

如果從紙面上看的話,英軍士兵的夥食還是可以的,味道上或許不可恭維,但起碼管飽是沒有什麼問題的。按照英軍制訂的標準,一名士兵一日的配給清單如下:

565克麵包或是455克的餅乾,有時餅乾也會換成麵粉,讓你自己做個烤餅。

565克的鮮肉或是凍肉,也可能配發給你455克的罐頭肉和可以打死人的硬鹹肉,另有115克燻肉和230克新鮮蔬菜——任何蔬菜、可能是圓白菜和洋蔥或是土豆和胡蘿蔔。

調味品則有115克果醬、85克奶酪、14克鹽、5克胡椒粉、2克黃芥末。

飲品上則包括20克紅茶和配套的85克方糖,以及140毫升橙汁和70毫升的朗姆酒。

需要指出的是,英軍和德軍配發的戰地配給不同,德軍士兵的配給在戰場上屬於可以直接食用,或是經過簡單加工就可以吃的範疇。而英國士兵的配給則完全是需要在戰場上現場製作,不用考慮後勤分隊,他們不管做飯這事。配給清單裡提到的蔬菜和肉大多是未經加工的,需要士兵在戰場上將其自行切成小塊,然後放入自己的飯盒裡做成燉菜。一戰時期英軍還有一個明確的教程,教導士兵如何在戰場上製作食物,並且在生火時不會被敵人發現。

至於配給裡提到的麵粉,這可是英國軍隊的傳統藝能了。相比於歐洲大陸上的各國士兵,喜歡在戰場上把找到的任何食材做成燉菜,英國士兵更喜歡在戰場上做個烤餅出來。那麵粉就真的是讓士兵自己在戰場上動手揉面,把配給的肉和蔬菜,或是你找到的任何食材切碎後揉進面裡的一部分放到面裡,最後把這麵團變成放到燒熱的巖石上做成烤餅。這可是18世紀就在英國軍隊裡流傳的烹飪方式了,歷代英國士兵都得學會這個本事。

但需要指出的是,這個夥食標準有段時間下降的十分嚴重,因為自從敦刻爾克撤退之後,法國很快就向德國人投降了,只剩下英國還在英倫三島上堅持抵抗。這時候的英國處境相當的不妙,因為英國皇家海軍的本土艦隊大多要捍衛本土,所以護航任務只能交給驅逐艦和輕型巡洋艦。可這個時候大西洋裡遊弋著德國人的潛艇和軍艦,而且正獵殺英國的商船,所以英國的糧食供應就出現了問題,整個英國的夥食標準都開始下降。

英國軍隊自然也不能避免的受到影響,所以士兵們領到的補給裡就出現了一種十分可怕的食物——鹹牛肉罐頭。這種食物是大航海時代的產物,地位和二戰裡的斯帕姆午餐肉差不多。因為當時在海上要保存食物並不容易,畢竟食物很快就會出現變質。因此醃製食物就成了必備首選,鹹牛肉就是這麼出現的。一般是通過將牛肉煮熟後曬乾,然後撒上大量的鹽進行醃製。

這樣的好處是牛肉的水分被完全蒸發,而且鹽分十足且乾燥的鹹牛肉也不容易滋生細菌,自然也就可以保存很長時間。而壞處就是這些牛肉會變得十分堅硬,而且保質期變得十分漫長。隔壁的美國海軍對此就深有體會,因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美國海軍官兵赫然發現,他們竟然還有大量的生產於南北戰爭時期的鹹牛肉。這些鹹牛肉如今已經變得異常堅硬,有些美國士兵甚至將其雕刻成船模,然後刷上油漆掛在房間裡。

而英國士兵手上的鹹牛肉也就比美國的好一點有限,起碼他們手上的鹹牛肉罐頭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生產的。當然了,那些參加過一戰的老兵可能想到一些不好的事情,因為他們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裡吃過的生產於18世紀早期的鹹牛肉,甚至於還有倒黴蛋吃過生產16世紀的,硬的可以打死人的鹹牛肉。事實上,英國海軍還真的有不少這樣年份百年的鹹牛肉,這些都是舊日的戰備庫存了,如今正好都拿出來用上。

如果英國士兵想要吃這些硬的可以打死人的鹹牛肉,絕對是不可能直接食用的,那樣的結果多半是崩了自己的牙。如果英軍士兵想要食用鹹牛肉的話,就必須和這些鹹牛肉進行戰鬥。通常做法是要把這些鹹牛肉放到開水裡煮,有時乾脆就是通過將罐頭來回摔打,或是用槍託狠狠砸鹹牛肉的方式。如此難以下咽的食物,英軍士兵還能吃下去,也是難為了這些英軍士兵。

需要指出的是,雖然這時候的英國士兵吃的不怎麼樣,每天要面對難以下咽的鹹牛肉,可這夥食待遇還是比北非的德國非洲軍團好上了太多。因為當時北非的德軍後勤比英軍差了不止一星半點,連隆美爾每天只能吃極少的食物,味道更是不怎麼樣。而北非的英軍士兵卻能吃到硬餅乾和鹹牛肉、更有果醬和水果罐頭,甚至於還有朗姆酒喝。英軍的夥食讓德軍萬分羨慕,如果能在戰鬥裡繳獲英軍的食物,那德軍士兵差不多能活活美死。

但即便如此,英國士兵還是認為德國人吃的比他們好,估計很大的程度就是因為這個鹹牛肉實在太難吃了,以至於英軍士兵認為德軍的黑麵包更好吃。

不過這個局面在1942年發生了改變,畢竟自美國加入戰爭之後,英軍的後勤標準就出現了提升。其中美國生產的斯帕姆午餐肉無疑是士兵們最喜歡的食物,因為它的味道遠遠要好於他們自己的鹹牛肉,無論你是把它做成燉菜,還是將它直接當成餡料加進餅裡,它的味道都比鹹牛肉好太多了。最重要的是你不需要向對付鹹牛肉一樣,將斯帕姆午餐肉來回的摔打。而且斯帕姆午餐肉本身可以直接食用,這就讓英軍士兵在戰場上省事了許多。

斯帕姆午餐肉的出現,讓英軍幾乎在一夜之間丟掉了自己的鹹牛肉,追捧起了美國的斯帕姆午餐肉。事實上,不僅僅是英軍士兵喜歡斯帕姆,英國民間對斯帕姆午餐肉同樣喜愛。柴契爾夫人就曾回憶,自己在1943年的節禮日,她的朋友前來拜訪她,當時她所能用來招待朋友的最好的食物,除去萵苣和土豆之外,就只有斯帕姆午餐肉了。她的朋友對此感到十分滿意,坦言這是非常豐盛的飯菜。

至於美軍那些大聲辱罵斯帕姆午餐肉,認為斯帕姆午餐肉是下水肉的美軍大兵,則成為了英軍官兵眼裡的混蛋。在諾曼第戰役之後,美軍第4步兵師有兩名英軍軍官來訪,這兩名英軍軍官經過該師的食堂時,聽到美軍士兵抱怨食堂頓頓都有斯帕姆午餐肉,頓時覺得這群"揚基佬"太嬌生慣養了。於是這兩名英軍軍官直接拿起對方餐盤裡的午餐肉扔到地上,然後又撿起沾滿泥土的午餐肉吃了下去。那意思明擺著是告訴美軍士兵,和我們比你們這吃的夠好了,你們就別抱怨了!

不難想像,如果不是英軍提供的夥食過於差勁,英國人也不會做出這個舉動來。顯然他們是已經被自己國家的夥食給逼瘋了。

參考文獻:《Victory is in the Kitchen: Wartime Recipes》

《How We Lived Then: A History of Everyday Life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The Taste of War: World War Two and the Battle for Food》

相關焦點

  • 二戰各國士兵吃什麼?美軍午餐肉罐頭,日本牛肉罐頭,八路軍呢?
    導語:二戰各國士兵吃什麼?美軍有午餐肉罐頭,日本有牛肉罐頭,那八路軍呢?軍人一直以來都是讓人敬佩的存在,他們以自己的身軀保衛著國家,每當國家需要的時候,他們都會第一時間衝刺在前,再苦再累的事情他們都幹過。
  • 二戰午餐肉:天堂與地獄之間的美食
    說起午餐肉,這玩意現在是很多小夥伴吃麻辣燙和火鍋必點的食物之一,雖然有肉的名號,但是很多小夥伴感覺就是一個大號的火腿,沒有肉味,因此感覺也就那樣,然而在二戰歷史上,午餐肉可以說是大家共同的記憶,是很多國家品嘗肉味的來源之一,甚至在當時苦哈哈的韓國中如獲至寶,甚至發明了「部隊火鍋」這種食物,流傳至今。
  • 二戰各國罐頭裡有啥?美國罐頭被稱為「靈肉」,寧願餓著也不吃
    先把食物放進廣口瓶內,置於熱水中煮沸,加熱一小時,然後再用木塞塞緊,最後用蠟封口。這便是最早罐頭的由來。隨著時間的發展,歐洲製作罐頭的技術突飛猛進,罐頭也作為軍事物資廣泛應用於各大戰場。讓我們來看看二戰期間各國的軍事罐頭裡都包裝的啥。首先是英國,作為老牌資本主義強國,英吉利的士兵在二戰期間夥食都不錯。他們的軍用罐頭延續了一戰時的製作風格,多為鹹牛肉罐頭。
  • 二戰期間,美軍為何把美味午餐肉罐頭,做得難吃,後勤部:真高明
    斯帕姆午餐肉罐頭,口感好,深受美軍喜歡最初的斯帕姆午餐肉罐頭,做得非常美味,口感好,味道好,看起來還特別讓人有食慾於是,很多美軍士兵往往還沒有到達戰場,就把背包裡的罐頭給吃完了;但是,午餐肉罐頭作為野戰戰備乾糧,它是要肩負士兵持續作戰的能量保障,是一種戰略食品,如果還沒開戰,就因為過於美味被士兵們吃完
  • 午餐肉罐頭這麼好吃,二戰時美軍為何做得很難吃?其實這招很高明
    當時美軍軍營中最常見的食物就是午餐肉罐頭,這種食物便於攜帶便於儲存,並且能夠快速補充能量,是行軍途中的佳品。而且在物資匱乏的年代,我們國家的軍人或許飽飯都吃不上,但是美軍卻對著那些午餐肉罐頭直搖頭,這麼高的標準他們依然不滿意?這是怎麼回事呢?
  • 午餐肉又貴又不好吃,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買?
    銷售數據顯示午餐肉從1937年至今已賣出超過80億罐,平均每秒就有12.8罐賣出。 像豬肉,牛肉,雞肉,各種午餐肉罐頭層出不窮,但最早的原裝午餐肉,還是愛吃牛肉的美國人發明的。午餐肉能在江湖上有一席之地,主要得益於歷史的進程。
  • 我與午餐肉罐頭的故事
    畢竟是餓了,端起來就吃,忽然發現原來加熱過的午餐肉那麼好吃!從此改變了對午餐肉罐頭的看法。大學時住校,半夜肚子餓,和同學爬起來一起泡方便麵,拿出一罐梅林午餐肉用勺子挖成塊狀泡在面裡也是人間美味。在部隊時,有一次因為出外勤回來晚錯過飯點,飢腸轆轆的我偶爾吃到了一次炊事班的加餐。他們用午餐肉罐頭和剩下的大米飯攪拌在一起蒸,午餐肉的油脂融化在米飯上發出陣陣肉香,再配上榨菜蛋湯和清炒大白菜,這一頓讓我記憶猶新。工作之後,第一次和朋友去吃韓國料理的部隊鍋,發現核心就是辣白菜、午餐肉、方便麵等,我們吃火鍋時也喜歡加午餐肉當涮菜,看來亞洲人口味比較接近啊!
  • 怪不得這個午餐肉能賣爆全網,原來它90%全是肉,吃起來香味十足
    怪不得這個午餐肉能賣爆全網,原來它90%全是肉,吃起來香味十足說到午餐肉,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很多人小時候非常愛吃這種肉類食物,午餐肉跟平時我們吃的火腿腸並不是同一種食物,午餐肉的主要食材是豬肉或牛肉,它是經過高溫高壓而製成的一種肉類食品,聽到午餐肉這個名字,很多人可能會有所疑問,
  • 二戰時各國士兵吃什麼?別人都是來打仗的,而義大利是來野餐的!
    二戰時各國士兵吃什麼?別人都是來打仗的,而義大利是來野餐的! 大家想必都知道,要打戰戰略物質必須先要跟上,一個部隊如果沒有糧食補給,先別說跟敵人作戰了,恐怕還沒到戰場上自己人就先餓死。戰略物質在整個戰鬥起著非常重要的因素,沒有任何人是不吃飯的。
  • 二戰各國夥食都如何?美國人巧克力最難吃,此國用木屑做麵包
    蘇聯在後勤補給的困難上,二戰期間的蘇聯並不比中國強太多,眾所周知,蘇聯農業一直是個老大難的問題,尤其是在二戰初期,德國人佔領了蘇軍最依賴的烏克蘭糧倉,情況更是急轉直下,蘇軍基層士兵,很難吃到葷腥,情況稍微好一點的時候,蘇聯士兵的一頓飯,包括了小麥湯、黑麵包和豬油
  • 二戰時的日本牛肉罐頭:1942年後質量直線下降,士兵吃到想吐
    不過《亮劍》中張大彪說自己天天被牛肉罐頭伺候著,可以說是一個讓電視劇帶走偏的謠言!其實80、90後,只有這兩代人及以後的,才不知道什麼是飢餓!所以這些小青年們,理解不了那個年代的人是什麼狀況!大彪其實也是有吹噓的意思在裡面,我軍的官兵一致就不會允許指揮員大吃大喝的,特別是在那個艱苦抗戰的年代。
  • 二戰日本兵說自家牛肉罐頭連豬食都不如?靠「打秋風」改善夥食
    後來日本人連牛肉都儲備不足了,就把牛血和各種雜糧混在一起冒充牛肉罐頭,普通的日軍士兵只能就地取料,每次「掃蕩」除了打擊八路軍遊擊隊外,還有一項重要任務就是「打秋風」,搶老百姓的雞鴨牛羊改善夥食。罐裡的肉很少,甚至聞不到肉的味道,裡面什麼也有,牛血,豬血,腐竹,薯條,就是沒有肉。不僅僅是偷工減料,還有怪味。只知道的是午餐肉罐頭,不知道還以為是豬食。這種罐頭不但吃得不飽,有時還會反胃,鬧肚子。但丟了又不捨得,因為肚子實在餓得慌,只能湊合吃。
  • 二戰各國軍隊夥食對比,美軍最豪華,中國軍隊最讓人心疼
    01 美國在主要參戰國中,美軍的戰時口糧毫無疑問是最好的。好到什麼程度?美軍甚至可以在二戰時享受冰淇淋。我甚至懷疑在整個戰爭期間美國大兵就沒挨過餓。美軍戰時口糧從大原則來說保證每個士兵都可以吃到新鮮的水果、肉類,還為士兵提供各種零食。
  •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軍用罐頭裡有什麼?美軍很噁心,日軍太難吃了!
    恢復該國在這場戰爭中的活力將需要很長時間。最初,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了贏得國家,大部分經濟投資都用於購買軍事武器。除了良好的裝備,士兵的身體支持也非常重要。 士兵們不可能想到大魚和肉。能夠吃得飽是一件好事,但是所有國家都為士兵創造了良好的身體條件來進行戰鬥。可食用的軍用罐可以及時在戰場上增加能量。既然食物非常重要,讓我們看一下中國,美國和日本的軍用罐中所含的食物。
  • 梅林午餐肉|不要再說你不愛吃午餐肉了!那是因為你沒遇見中糧梅林...
    小時候看電視裡的人使勁打開一個盒子,用勺子挖著裡面的肉吃,就忍不住的冒口水,那時候最大的夢想就是能吃上一口電視劇裡面的肉,覺得那是天下最好吃的東西了。隨著長大才知道,鐵盒子裡面裝的是午餐肉。有一天實在忍不住就買了一罐,滿懷期待的吃了一口,結果一吃到嘴裡軟綿綿的一坨澱粉,齁鹹的香精味,也太難吃了。
  • 就等你了,午餐肉只能中午吃麼?原來我們都誤會了
    午餐肉的前世今生午餐肉一般是上好的豬肉或者牛肉加工而成的肉,所以,午餐肉不是直接從豬牛身上直接切下來的肉製品。作為一種加工肉製品,為了口感鮮嫩、肉質Q彈、風味獨特,必然加入了澱粉和香料。簡單一點說,是把肉製成肉泥,加入輔料。二戰時期,午餐肉是必備的軍需物品,我們在一些二戰影片上時常看見士兵 吃這種肉製品,它便於攜帶保存,美味又富含能量。不就是一坨肉麼?為什麼叫午餐肉呢?只能中午吃麼?
  • 「午餐肉」英文你會怎麼說?lunch meat?一個單詞就夠了!
    一般而言,lunch是指比較隨意的午餐,一碗泡麵,一碗餃子餛飩都可以說成是lunch,而在西方luncheon則指的是一場非常正式的「午宴」,流行於中產或上層階級,而他們舉辦午宴的時候就比較流行吃「luncheon meat」,這一般是指鋪在大盤子上的各種切片肉類,也叫「cold cuts冷切」,比如會用到這些肉:
  • 梅林午餐肉不愧是「國貨之光」中糧梅林午餐肉 怎麼搭配都好吃
    午餐肉對於我們來說,應該是屬於我們記憶中的食物了。以前小的時候,午餐肉對我們來講都算了奢侈品了,逢年過節的時候最期盼的就是有中糧梅林的午餐肉。簡簡單單幾塊肉,卻能搭配出很多五花八門的吃法,也因為開罐即食的便利,成為家常菜中必不可少的一道美味。
  • 俄羅斯食物有多難吃?吃慣黑暗料理的英國人在俄羅斯減肥成功了
    俄羅斯食物有多難吃?吃慣黑暗料理的英國人在俄羅斯減肥成功了
  • 午餐肉只有午餐能吃嗎?名字這麼來的,這款午餐肉居然90%都是肉
    午餐肉難道只有午餐才能吃嗎?為什麼名字會這麼奇怪?想必很多人都很喜歡吃午餐網,就算是沒吃過的,也總聽過午餐肉。可是我一直在想,為什麼它會有這麼一個奇怪的名字,難道說午餐肉只能在午餐的時候吃,其他的時候不能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