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魚——世界最名貴魚類之一,鱗小刺少,肉色橙紅,肉質細嫩鮮美,口感爽滑,既可直接生食,又能烹製菜餚,是深受人們喜愛的魚類。同時由它製成的魚肝油更是營養佳品,因此一直受到無數「吃貨」的喜愛,然而國外媒體近日卻曝光了挪威三文魚養殖鏈的「數宗罪惡」,讓喜愛三文魚的消費者驚詫萬分。網友直呼:再也不吃了
三文魚死亡數量達到5000多萬條,為了一探究竟,國外某臺記者深入三文魚故鄉——挪威進行了實地調研。作為三文魚生產和出口大國,挪威的三文魚年均銷售額高達6000多億人民幣,可謂是國家經濟來源的重要支柱。在挪威北部海域,坐落著巨大的海上三文魚「農場」,每隔一段的養殖場都放養著上萬條三文魚仔,擁擠程度可想而知。調查記者弗洛丁私自攜帶隱形攝像機潛入了養殖場,「我知道會看到魚因為擁擠而喘不過氣,但眼前的景象更為恐怖:大量三文魚擠在骯髒、充滿它們排洩物的海水裡。許多生病的三文魚身上布滿大如手掌的潰瘍,有的甚至已變成S型畸形魚」。有數據表明,養殖三文魚的死亡率高達20%以上,此外,高密度的海水小區域放養也讓魚蝨泛濫成災,魚身攜帶病毒程度想想都不寒而慄。
三文魚中雖然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能提給人提供人體充足的熱量,促進人體代謝,有利於生長發育;含有不飽和脂肪酸,易於人體吸收,並能降低人體膽固醇的含量,有預防高血脂的功效,還能保證細胞的正常生理功能;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D,可以促進人體對鈣的吸收,對於正在生長發育的青年人來說是一種很好的補品。但是也要注意儘量不要生吃,有效避免
除了養殖條件極度惡劣,人工養殖的三文魚還嚴重威脅到了天然野生三文魚的生存。據挪威海洋研究所研究員斯卡拉表示,目前挪威野生三文魚數量約為53萬條,人工養殖的則有4億條。每年約有18.3萬條養殖三文魚逃離養殖場進入海洋。它們不但與野生魚爭奪食物,還將魚蝨、病菌傳染給野生魚。更為糟糕的是,兩者交配繁殖的後代適應力差,繁殖能力低、這直接「汙染」了野生三文魚的良好生態基因。近35年來,野生三文魚的數量銳減近50%。
報導還稱,大多數人們喜歡三文魚,主要是看中它的肉質及營養。野生三文魚在海洋裡攝食蝦蟹,這讓它們富含Omega-3脂肪酸,蝦青素則讓三文魚魚肉擁有亮麗的色澤。然而為了讓人工養殖的三文魚迅速成長,養殖者們投放了混合黃豆植物蛋白和化學合成蝦青素的飼料,因此養殖三文魚的質量遠遠不及野生三文魚。
據英國路透社15日報導,由於北京新發地市場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中檢測到新冠病毒,挪威數家養殖場已確認,往中國出口的三文魚被暫時叫停。
另外,據經濟日報報導,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常委、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鍾凱認為,個人通過生食三文魚感染新冠病毒的概率極低,但還是建議大家最近先別吃生的三文魚以及其他進口生鮮,等待官方調查結果明朗後再作決定。
鍾凱表示,對於普通消費者,主要還是強調外出採購必須戴口罩,回家認真洗手,製作食物前後也要洗手,儘量不要用髒手摸眼睛、鼻子、嘴。三文魚如果是熟食不會有問題,建議暫時不要吃生的三文魚以及其他進口生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