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揮中科院建制化優勢參與成渝地區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新華網:中科院在參與成渝地區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中有哪些重要遵循? 王嘉圖:中科院在參與成渝地區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中,最重要的遵循就是「四個面向」:面向國際前沿、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面向區域需求、面向人民健康。
-
院士、專家武威發聲:5~10年,這兩類肥料將成新業態
新時代的肥料發展要走節能、高效、生態、環保之路,要求企業產品設計既要貼近農業生產,又要貼近綠色消費需求,作為肥料產學研推,目標就是要生產出能夠高效利用的肥料。水溶肥、穩定肥料是已被實踐證明高效功能肥料,必將為我國肥料綠色發展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
-
中科院兩大科學裝置項目落戶廣東
在兩大科學裝置、廣東太平嶺核電等「巨無霸」項目引領下,惠州稔平半島將崛起成為大灣區能源科技創新中心。中科院惠州兩大科學裝置規劃效果圖。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供圖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負責人透露,HIAF項目將成為國際上脈衝束流強度最高的重離子加速器裝置,CiADS項目將成為國際上第一個ADS(加速器驅動次臨界系統)研究裝置。
-
...電子與光電子集成晶片在高端信息領域應用,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
集微網消息,9月26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蘇州微電子與光電子融合技術研究院項目在江蘇吳江汾湖籤約。圖片來源:汾湖發布現場,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與汾湖高新區管委會就項目進行了現場籤約。蘇州微電子與光電子融合技術研究院是由中科院與汾湖高新區合作打造,將基於中科院半導體所在微電子、光電子技術領域的技術沉澱和科研成果,通過成立聯合實驗室,共同開發微電子與光電子集成晶片在高速通信、傳感、新一代人工智慧等高端信息領域的應用。
-
2020 年(第七屆)中國水溶肥暨穩定性肥料發展論壇在甘肅武威圓滿召開
2020年8月29日,由中國氮肥工業協會主辦、河南心連心化學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協辦、中國科學院瀋陽應用生態研究所、武威金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甘肅亞盛農業綜合服務有限公司支持的「2020年(第七屆)中國水溶肥暨穩定性肥料發展論壇」在甘肅武威成功召開。
-
翼方健數與中科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生物醫學大數據中心籤署...
11月16日,翼方健數(BaseBit.ai)與中科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生物醫學大數據中心(以下簡稱「中心」)籤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在醫療健康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左為:中科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生物醫學大數據中心 鄭廣勇博士 右為:翼方健數副總裁 張鶯耀得益於我國數字經濟產業的快速發展,信息科學技術已與健康醫療服務全面融合發展。
-
金屬所與山東西王特鋼公司共建金屬研究所山東技術中心
金屬所與山東西王特鋼公司共建金屬研究所山東技術中心 2015-01-07 瀋陽分院 【字體:大 中 小】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山東技術中心」籤約儀式在山東濱州西王特鋼總部舉行,中科院院士李依依、金屬研究所所長楊銳、瀋陽分院副院長馬越紅、山東省科技廳廳長劉為民,濱州市副市長李維東及西王集團董事長王勇等參加籤約儀式。
-
中科院哲學研究所今天上午揭牌
中科院院長白春禮致辭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國科大校長李樹深介紹,中科院哲學所將以哲學家和科學家共同關切的重大問題為研究導向,致力於探討現代科學的哲學基礎和當代科技前沿中的哲學問題,以及與科技發展密切關聯的價值、文化和制度問題。
-
中國科學院重慶科學中心落戶西部(重慶)科學城
將落戶西部(重慶)科學城聚焦大數據智能化、生物醫學新材料、生態環境等領域建設高水平研究平臺一起來看看在重慶日報頭版的報導~↓↓↓高小新了解到,中科院重慶科學中心將按照1個法人機構加若干科研單元的「1+N」的模式構建,統籌中國科學院科研院所、科研人才等創新資源在渝集約發展,聚焦大數據智能化、生物醫學、新材料、生態環境等領域,重點建設面向產業創新、聚焦基礎科學前沿、培育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為主要定位的三類高水平研究平臺,實現科教資源融合、體制機制創新、重大科研產出的一體化推進。
-
京都大學-溫州大學「國際水資源與水生態研究中心」落戶溫州大學
溫州網訊 10月17日上午,京都大學-溫州大學「國際水資源與水生態研究中心」在溫州大學揭牌成立,標誌著溫州大學高水平科研平臺建設邁上了新臺階。中國科學院院士金振民、院士趙進東、中國工程院院士金寧一等出席揭牌儀式。
-
中科院為什麼要成立哲學研究所
本文轉自【光明日報】;9月24日,在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哲學所」)揭牌儀式上,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蒲慕明院士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位研究員給自己的研究生出了一個題目,驗證一個學術假說。
-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碳中和研究中心掛牌成立
北極星大氣網訊:12月24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碳中和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掛牌成立。中心的成立將推進碳排放的科學研究,預估2030年和2060年的全球及我國碳收支特徵,研究規劃最優碳中和路徑的方法論,評估可能生態工程方案和轉換能源結構的科學途徑,為我國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提供科技支撐。
-
新聞中心_新華網江蘇頻道
新華網南京12月7日電(記者陳席元)2020杜克國際論壇近日在江蘇崑山杜克大學舉辦。本屆論壇以「人工智慧驅動產業升級」為主題,由崑山杜克大學、崑山杜克大學發展促進中心與崑山市工業技術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聯合舉辦。
-
濟南科創城最新進展:已有十餘個中科院院所先後落地濟南
1月6日,中科院濟南科創城工作專班會議舉行。愛濟南記者從會議上獲悉,截至目前,已有中科院電工所、理化所等十餘家中科院院所落地濟南。 這其中就包括:落地濟南科創城一期的有中科院電工所、理化所、生態環境中心和空間應用中心4個項目;落地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的有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濟南先進動力研究所、中科院計算所泛在智能研究院、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濟南中科核技術研究院
-
國家衛生健康委超聲大數據創新應用中心落戶浙江餘杭
與會領導共同為國家衛生健康委超聲大數據創新應用中心揭牌超聲大數據創新應用中心經國家衛生健康委能力建設和繼續教育中心授權,是全國首個也是唯一的國家級醫學影像資料庫超聲醫學應用平臺,落戶未來科技城。超聲大數據創新應用中心涵蓋哪些業務?這些業務的未來方向是什麼?
-
【光明日報】中科院為什麼要成立哲學研究所
9月24日,在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哲學所」)揭牌儀式上,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蒲慕明院士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位研究員給自己的研究生出了一個題目,驗證一個學術假說。這位研究生進行了兩組嚴謹的實驗,卻沒有得到假說預測的結果。他和他的導師都有點沮喪,認為結果是失敗的。
-
2020中科院動物研究所幹細胞與再生醫學創新研究院科研業務項目...
動物研究所幹細胞與再生醫學創新研究院現因工作需要,擬招聘科研業務項目主管崗位人員1名。一、崗位職責1. 負責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相關領域的戰略情報收集及分析;2. 負責國家、中科院重大科技項目的全過程管理;3. 負責國際科技合作的組織、協調和管理;4. 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
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這裡有最好的科研土壤
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這裡有最好的科研土壤 原標題: 30歲這年,劉真成為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一名研究組組長。 建立自己的研究組,這是做科研的年輕人夢寐以求的。劉真自己也沒想到,這一天來得這麼快。
-
第二屆廣州海洋科學與產業技術國際高端論壇在南沙舉行
記者從論壇上獲悉,近年來,廣州南沙緊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歷史性機遇,攜手中國科學院,發展海洋科技、海洋科研,共建南沙科學城、中科院明珠科學園,打造以海洋科技為特色的綜合性研究平臺,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提供有力支撐。目前,南沙科學城已初步形成「1+2+3」海洋科技創新體系,正著力打造國家級海洋科學研究基地和「科技興海基地」。
-
東海: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東海光電技術研究院揭牌
7月13日,東海縣舉行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東海光電技術研究院揭牌儀式。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黨委書記、研究員龔海梅,所長助理、科研處處長、研究員、博導夏項團;縣委書記朱國兵,縣長高美峰,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徐冰,縣委常委、東海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李鋒,副縣長盧兵出席活動。龔海梅、朱國兵共同為研究院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