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新聞辦「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共享美好生活」主題新聞發布會江幹專場今天上午舉行。會上首度發布江幹區城市大腦「三同三直達」建設成果。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路上,江幹區正在不斷以數位化、智慧化、現代化的方式,讓群眾更安居、創業者更樂業。
所謂「三同三直達」,指的是以「數據協同、業務協同、政企協同」理念,打造「惠企直達、民生直達、治理直達」的城市數字治理模式。
在江幹,打開手機,動動手指,就能知曉惠企政策的上線情況,查看自己享受的幸福清單;打開房門,能夠隨時隨地了解社區動態;先離場後付費、舒心就醫等功能一應俱全。數字賦能的場景,正不斷滲透到江幹社會治理的方方面面,釋放出惠及民生福祉的巨大能量,伴隨著擁江發展而蓬勃不息。
以親為貴,以清為規
惠企直達,打造一流新型營商環境
「親清D小二」隊伍
今年3月以來,為雪中送炭紓解企業危困,江幹區依託杭州市「親清在線」平臺,緊緊圍繞「流程再造、數據協同、在線互動」,全領域排摸線下政策,新理念考量現有政策,全速推進「親清在線」政策上線兌付。截至目前,平臺共上線惠企政策9條,發放惠企資金4.1億元,惠及企業2.5萬家,多項政策做到全市首創發布。全區41個部門116人組成的「親清D小二」隊伍,全天候在線服務企業群眾7000餘次,解決各類疑難問題1500餘個,倒逼政府角色定位的轉變。
藍領公寓
按照以往藍領公寓的申請流程,企業需要在線下遞交7份材料,入住人員需要提供各種證明,從申請到入住至少需要4次以上的現場辦理,歷時超過半個月。現在只要線上「一鍵申領」即可拎包入住。作為全市首個提供保障性房源兌付的政策,江幹區藍領公寓600餘套房源率先上線「親清在線」,真正實現「辦事零次跑、材料零提交、申請一鍵達、入住後交費」的目標,目前已出租房源254間,做到了「人」「房」雙向選擇。
江幹區疫情防控數字駕駛艙
疫情期間,江幹推出多項以數字賦能助推復工復產的創新舉措。作為全市首創的「二維碼」企業復工備案系統,江幹區開創了「不見面」審批覆工的先河,累計備案企業達21823家。依託「數字駕駛艙」,江幹將企業電力、入杭核查、涉疫事件等30餘項防疫復工重點指標串聯起來發生「化學反應」。還有四季青街道的「企業冒煙探測」場景,對CBD所在93幢樓宇、9900餘家企業實時在線探測風險、提供服務,有力助推江幹區企業產能快速恢復。
以民為本,向民而生
民生直達,點亮人民美好生活願景
江幹區民生直達首頁
如果說,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城市大腦」是杭州獻給世界的「禮物」;那麼,在行政管轄面積105平方公裡的江幹區,「民生直達」這份「禮物」帶來的民生福祉,已經融入了110萬餘名百姓的日常生活。
江幹區民生直達數字駕駛艙
今年4月,江幹推出了杭州首個面向百姓的政策兌現平臺——民生直達,該平臺完成與省大救助、市網際網路+養老平臺實時對接,並在10月提級為市級平臺,獲得了全省數據創新應用大賽第8名的好成績。截至目前,17條政策已兌付民生資金6500萬餘元,惠及群眾16萬餘人。
江幹依託城市大腦和各部門數據共享支撐,摸清了家底、數清了民生基本盤。比如,以往申報需要提供低保、低邊或者病歷證明等至少五六份材料,現在所有材料信息全部自動獲取生成,對行動不便或有交流障礙的特殊群體,還提供「一鍵在線」代辦兌付服務,讓申請人免於折騰。這個平臺還能通過數據比對,主動發現符合條件但未申請的人員,真正實現了「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轉變。如「用人單位殘疾人就業補貼」政策,讓各類單位補貼享受率從16%上升至53.8%;「殘疾人輪椅車燃油補貼」政策,讓享受人員同比增加2.8%。
江幹區「第九中心」
在江幹,民生直達已經成為政府開展各種公共服務所遵循的準則和導向。如江幹本土特色的「第九中心」,通過線上就醫「零等待」,為服務疫情期間群眾就醫派上了大用場。所謂的「第九中心」,其實是8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在線「編外人員」,為群眾提供線上預問診、排隊叫號實時查詢、居家醫養申請等一站式特色服務。依託該「中心」,已累計提供健康證明辦理服務11萬餘人,線上複診開方1015人次。
智治為引,善治為航
治理直達,激活改革創新內生動力
在江幹,通過數位技術提升社會治理實效的,不僅有惠企、惠民政策,還有精彩紛呈的治理場景。
場景一
數字治理的先行者們,給位於杭州江幹的火車東站「數」出了治理「停車難」的思路。這裡的年均客流量達2.6億人次、進出車輛近2800萬輛。過去,人們花在找車位、排隊繳費的時間平均要10至15分鐘甚至更久。
通過持續深化東站樞紐綜合應用場景,東站網約車候車區擴大至120平方米,新增停車泊位增加至1134個。東站停車場的日均停車量較以往增長了13.61%,停車場出口通行的效率同比提升了6倍,老百姓每天在東站享受免費停車的數量可達6100餘車次,享受人數同比提升40%。今年,該場景還入選了省觀星臺優秀應用和省城市大腦(智慧城市)應用優秀典型案例。
場景二
江幹為解決浙大邵逸夫醫院周邊停車難以及交通堵塞的問題,歷時2個月,將「地」「空」同疏通,為到邵逸夫醫院就診和經過周邊路段的人們帶來了暢通體驗。
依託「城市大腦」開發的邵逸夫醫院周邊治理場景,在醫院周邊設置了15套三級誘導系統,接入醫院周邊4個分流場庫泊位2213個,設置2分鐘臨時泊位12個。同時,還對接了「浙江健康導航」APP,在線實時顯示醫院周邊泊位情況,日均導流流輛達160餘車次,就診車輛的分流率達13%,主幹道工作日高峰延誤指數較啟用前降低了28%,真正實現了還道於民。
場景三
基層是治理的另一個主戰場,也是最能檢驗實戰成效的地方。工作好不好、實不實用、有沒有價值,拿出來遛一遛便知。在江幹,場景嵌入式的街道級數字駕駛艙已全面鋪開建設。為什麼要叫場景嵌入式駕駛艙呢?顧名思義,數字駕駛艙是數據的匯集、計算和掌舵的地方,是對指揮決策的精準支撐。江幹,就是打通了數字駕駛艙和實戰場景之間的雙向「交流電」。將最新鮮的治理生產數據直接輸送到數字駕駛艙,經過各種模型計算分析,實時反映呈現運行現狀。然後,通過駕駛艙內置的指令系統,一鍵實現決策指令直達場景現場,運轉效能實現了「光速」突破,形成了基層數字治理的良性循環。
四季青街道數字駕駛艙
四季青街道房屋三色管理場景,就是通過杭州統一地址庫和基層治理四平臺的數據賦能運算,在降低每年12.8萬走訪量的同時,實現了違規合租房較去年同期減少38.9%、矛盾糾紛化解量增長165%,問題前置發現率增長533%的成績。還有閘弄口街道的社區「零表通」,通過賦能釋放了社區工作者每月近40張報表、300餘個數據欄位、80小時的工作量;彭埠街道的智慧工地場景,將工作的數位化監管輸入大腦,已覆蓋艮北區塊在建工地50餘個。
「直達」是智理的成效,是人民群眾的美好體驗,更是政府之誠意所在。在當今數位化轉型、智慧城市建設的浪潮之下,作為省會城市中心城區,江幹區將堅決扛起「窗口」責任、樹牢「窗口」標準、展現「窗口」風採,以城市大腦「三同三直達」體系作為實現城市數位化的重要抓手,不斷展現「重要窗口」的建設實力與思路。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江幹將真正成為百姓生活幸福、環境優美和諧、城市管理智慧的「數字治理第一城綜合試驗先行區」。
資料/江幹發布
原標題:《杭州這個區「城市大腦」新成果首度公布!租房、看病、找車位......更方便!》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