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這個區「城市大腦」新成果首度公布!租房、看病、找車位...更...

2020-12-16 澎湃新聞

市政府新聞辦「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共享美好生活」主題新聞發布會江幹專場今天上午舉行。會上首度發布江幹區城市大腦「三同三直達」建設成果。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路上,江幹區正在不斷以數位化、智慧化、現代化的方式,讓群眾更安居、創業者更樂業。

所謂「三同三直達」,指的是以「數據協同、業務協同、政企協同」理念,打造「惠企直達、民生直達、治理直達」的城市數字治理模式。

在江幹,打開手機,動動手指,就能知曉惠企政策的上線情況,查看自己享受的幸福清單;打開房門,能夠隨時隨地了解社區動態;先離場後付費、舒心就醫等功能一應俱全。數字賦能的場景,正不斷滲透到江幹社會治理的方方面面,釋放出惠及民生福祉的巨大能量,伴隨著擁江發展而蓬勃不息。

以親為貴,以清為規

惠企直達,打造一流新型營商環境

「親清D小二」隊伍

今年3月以來,為雪中送炭紓解企業危困,江幹區依託杭州市「親清在線」平臺,緊緊圍繞「流程再造、數據協同、在線互動」,全領域排摸線下政策,新理念考量現有政策,全速推進「親清在線」政策上線兌付。截至目前,平臺共上線惠企政策9條,發放惠企資金4.1億元,惠及企業2.5萬家,多項政策做到全市首創發布。全區41個部門116人組成的「親清D小二」隊伍,全天候在線服務企業群眾7000餘次,解決各類疑難問題1500餘個,倒逼政府角色定位的轉變。

藍領公寓

按照以往藍領公寓的申請流程,企業需要在線下遞交7份材料,入住人員需要提供各種證明,從申請到入住至少需要4次以上的現場辦理,歷時超過半個月。現在只要線上「一鍵申領」即可拎包入住。作為全市首個提供保障性房源兌付的政策,江幹區藍領公寓600餘套房源率先上線「親清在線」,真正實現「辦事零次跑、材料零提交、申請一鍵達、入住後交費」的目標,目前已出租房源254間,做到了「人」「房」雙向選擇。

江幹區疫情防控數字駕駛艙

疫情期間,江幹推出多項以數字賦能助推復工復產的創新舉措。作為全市首創的「二維碼」企業復工備案系統,江幹區開創了「不見面」審批覆工的先河,累計備案企業達21823家。依託「數字駕駛艙」,江幹將企業電力、入杭核查、涉疫事件等30餘項防疫復工重點指標串聯起來發生「化學反應」。還有四季青街道的「企業冒煙探測」場景,對CBD所在93幢樓宇、9900餘家企業實時在線探測風險、提供服務,有力助推江幹區企業產能快速恢復。

以民為本,向民而生

民生直達,點亮人民美好生活願景

江幹區民生直達首頁

如果說,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城市大腦」是杭州獻給世界的「禮物」;那麼,在行政管轄面積105平方公裡的江幹區,「民生直達」這份「禮物」帶來的民生福祉,已經融入了110萬餘名百姓的日常生活。

江幹區民生直達數字駕駛艙

今年4月,江幹推出了杭州首個面向百姓的政策兌現平臺——民生直達,該平臺完成與省大救助、市網際網路+養老平臺實時對接,並在10月提級為市級平臺,獲得了全省數據創新應用大賽第8名的好成績。截至目前,17條政策已兌付民生資金6500萬餘元,惠及群眾16萬餘人。

江幹依託城市大腦和各部門數據共享支撐,摸清了家底、數清了民生基本盤。比如,以往申報需要提供低保、低邊或者病歷證明等至少五六份材料,現在所有材料信息全部自動獲取生成,對行動不便或有交流障礙的特殊群體,還提供「一鍵在線」代辦兌付服務,讓申請人免於折騰。這個平臺還能通過數據比對,主動發現符合條件但未申請的人員,真正實現了「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轉變。如「用人單位殘疾人就業補貼」政策,讓各類單位補貼享受率從16%上升至53.8%;「殘疾人輪椅車燃油補貼」政策,讓享受人員同比增加2.8%。

江幹區「第九中心」

在江幹,民生直達已經成為政府開展各種公共服務所遵循的準則和導向。如江幹本土特色的「第九中心」,通過線上就醫「零等待」,為服務疫情期間群眾就醫派上了大用場。所謂的「第九中心」,其實是8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在線「編外人員」,為群眾提供線上預問診、排隊叫號實時查詢、居家醫養申請等一站式特色服務。依託該「中心」,已累計提供健康證明辦理服務11萬餘人,線上複診開方1015人次。

智治為引,善治為航

治理直達,激活改革創新內生動力

在江幹,通過數位技術提升社會治理實效的,不僅有惠企、惠民政策,還有精彩紛呈的治理場景。

場景一

數字治理的先行者們,給位於杭州江幹的火車東站「數」出了治理「停車難」的思路。這裡的年均客流量達2.6億人次、進出車輛近2800萬輛。過去,人們花在找車位、排隊繳費的時間平均要10至15分鐘甚至更久。

通過持續深化東站樞紐綜合應用場景,東站網約車候車區擴大至120平方米,新增停車泊位增加至1134個。東站停車場的日均停車量較以往增長了13.61%,停車場出口通行的效率同比提升了6倍,老百姓每天在東站享受免費停車的數量可達6100餘車次,享受人數同比提升40%。今年,該場景還入選了省觀星臺優秀應用和省城市大腦(智慧城市)應用優秀典型案例。

場景二

江幹為解決浙大邵逸夫醫院周邊停車難以及交通堵塞的問題,歷時2個月,將「地」「空」同疏通,為到邵逸夫醫院就診和經過周邊路段的人們帶來了暢通體驗。

依託「城市大腦」開發的邵逸夫醫院周邊治理場景,在醫院周邊設置了15套三級誘導系統,接入醫院周邊4個分流場庫泊位2213個,設置2分鐘臨時泊位12個。同時,還對接了「浙江健康導航」APP,在線實時顯示醫院周邊泊位情況,日均導流流輛達160餘車次,就診車輛的分流率達13%,主幹道工作日高峰延誤指數較啟用前降低了28%,真正實現了還道於民。

場景三

基層是治理的另一個主戰場,也是最能檢驗實戰成效的地方。工作好不好、實不實用、有沒有價值,拿出來遛一遛便知。在江幹,場景嵌入式的街道級數字駕駛艙已全面鋪開建設。為什麼要叫場景嵌入式駕駛艙呢?顧名思義,數字駕駛艙是數據的匯集、計算和掌舵的地方,是對指揮決策的精準支撐。江幹,就是打通了數字駕駛艙和實戰場景之間的雙向「交流電」。將最新鮮的治理生產數據直接輸送到數字駕駛艙,經過各種模型計算分析,實時反映呈現運行現狀。然後,通過駕駛艙內置的指令系統,一鍵實現決策指令直達場景現場,運轉效能實現了「光速」突破,形成了基層數字治理的良性循環。

四季青街道數字駕駛艙

四季青街道房屋三色管理場景,就是通過杭州統一地址庫和基層治理四平臺的數據賦能運算,在降低每年12.8萬走訪量的同時,實現了違規合租房較去年同期減少38.9%、矛盾糾紛化解量增長165%,問題前置發現率增長533%的成績。還有閘弄口街道的社區「零表通」,通過賦能釋放了社區工作者每月近40張報表、300餘個數據欄位、80小時的工作量;彭埠街道的智慧工地場景,將工作的數位化監管輸入大腦,已覆蓋艮北區塊在建工地50餘個。

「直達」是智理的成效,是人民群眾的美好體驗,更是政府之誠意所在。在當今數位化轉型、智慧城市建設的浪潮之下,作為省會城市中心城區,江幹區將堅決扛起「窗口」責任、樹牢「窗口」標準、展現「窗口」風採,以城市大腦「三同三直達」體系作為實現城市數位化的重要抓手,不斷展現「重要窗口」的建設實力與思路。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江幹將真正成為百姓生活幸福、環境優美和諧、城市管理智慧的「數字治理第一城綜合試驗先行區」。

資料/江幹發布

原標題:《杭州這個區「城市大腦」新成果首度公布!租房、看病、找車位......更方便!》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杭州「城市大腦」 讓城市更加耳聰目明
    擁堵排名從全國第2位降至第35位、市區停車實現「無杆停車場」、酒店30秒可辦理入住、公園20秒即完成入園……在浙江杭州,這簡單普通的一串數字變化的背後,得益於「城市大腦」的建設。何謂「城市大腦」,就是搭載於網際網路,藉助大數據、雲計算等對城市實施全域全程的即時分析和管理。
  • 杭州城市大腦數字界面正式發布
    先離場後繳費,西湖景區、西溪溼地等69個停車場的停車杆「下崗」;先看病後付費,市紅會醫院成為全國第一個撤除自助機的醫院;公園年卡線上化......杭州這些「從有到無」的生活場景變化,讓市民在方方面面享受到了生活在杭州的便利,這些變化背後都離不開杭州這個「聰明大腦」的支撐。
  • 斷頭路通了,停車場大了,去省兒保濱江院區看病不愁找不到車位了
    6月,杭州濱江區住建局、高新總公司負責對浙大兒院濱江院區臨時停車場進行擴容及智慧改造。浙大兒院濱江院區承載著整個杭州乃至浙江省嬰幼兒的看病治病,所以停車壓力很大,周圍經常出現交通堵塞的情況。6月4日正式進場施工,僅用6天時間便基本完成建設。
  • 江幹「城市大腦」治理再結新碩果
    12月14日上午,由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和江幹區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共享美好生活·江幹區『三同三直達』新聞發布會」重磅發布了江幹區城市大腦「三同三直達」建設成果。藍領公寓:線上「一鍵申領」所謂「三同三直達」,指的是以「數據協同、業務協同、政企協同」理念,打造「惠企直達、民生直達、治理直達」的城市數字治理模式。
  • 央媒再次集體聚焦杭州:數位化讓城市更幸福宜居
    為了解決「首堵」醫院的停車難題,兩家醫院所在的上城區小營街道借力城市大腦,以「繡花功夫」充分挖掘醫院周邊2.5公裡範圍內的泊位資源,把城市大腦運算數據轉換為可識別路線,平均停車用時從90分鐘下降為15分鐘。
  • 數字賦能公共場所服務大提升 杭州,讓城市幸福感「提檔升級」
    杭州城市大腦運營指揮中心。 新華社發記者 鄭暉杭州日報訊 人民提升幸福感的重要保障之一,是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公共服務。今年杭州交通啟動「公共場所服務大提升」活動,其中一項就是公交站點「建改智」。「建」是落實50個城市公交停靠站和320個農村港灣式停靠站新改建任務,城市建成區500米公交站點覆蓋率達到98%以上;「改」是改建公交候車亭不少於200座、公交站架300座;「智」是指開展智慧站點建設試點,推出150個公交電子站牌,實現車輛運行信息LED實時播報和二維碼掃碼查詢功能。
  • 藉助「城市大腦」 鑄牢護民之盾
    近年來,浙江省杭州市人防辦依託「讓城市變得更聰明更智慧」的杭州「城市大腦」平臺,在獲取運用數據、提高防護能力方面積極探索,為鑄就堅不可摧的護民之盾提供了有力支撐。「風起於青萍之末,浪成於微瀾之間。」本版對他們的探索進行整理刊發,以期為科技強防工作提供借鑑。
  • 「學習強國」學習平臺「杭州辦事通」上線!查社保、借書、找車位等...
    杭州網訊 移動辦事又添利器!4月23日上午, 「學習強國」學習平臺首個民生政務服務應用——「杭州辦事通」正式上線。據介紹,「杭州辦事通」主要引入市民使用頻率較高、操作便捷、技術成熟的政務服務、便民服務項目。
  • 杭州城市大腦2019年至2020年總結髮布會舉行
    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周江勇在會上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系統觀念、用好統籌方法,翻篇歸零再出發,按照「市民滿意、聰明管用」的要求,全面提升城市大腦建設水平和實際成效,推進黨政系統數位化轉型,率先構建整體智治體系,使城市大腦成為數智杭州的最強支撐、宜居天堂的幸福體驗。市委副書記、市長劉忻主持,佟桂莉等市四套班子領導出席。
  • 美好生活 杭州有「數」
    讓城市更智慧、讓人民更幸福。通過數字賦能,浙江杭州全力打造「全國數字治理第一城」和「美麗中國樣本城市」,生產美、生態美、生活美成為「人間天堂」的新標識。數字賦能高水平全面小康的場景,正不斷滲透到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中,釋放出惠及民生的巨大能量,成為杭州幸福宜居的新密碼——連續13年入選「全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名單,榮膺全國唯一的「幸福示範標杆城市」稱號。
  • 來看看華數打造的大屏端城市大腦
    美好的一天,由電視機上的城市大腦為你開啟,在這裡還可以查信用、查路線、找車位……足不出戶就能感知杭城事。12月29日,杭州舉辦城市大腦(綜合版)2019發布會暨報告會,正式發布城市大腦建設工作百日攻堅大會戰的最新成果。圍繞「喚醒」數據、服務民生,此次共推出了9項惠民舉措,其中「華數智慧生活」,旨在打造「老百姓的城市大腦」,將讓市民遊客通過電視端最直觀地見識城市大腦的魅力。
  • 杭州:數字賦能讓城市服務觸手可及
    因家中有老人,李佳濤幾乎每周都要陪老人到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就醫,他指著醫院路口處的導視牌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現在看一眼就知道哪有空車位,停車很快。」從事軟體開發的李佳濤是土生土長的杭州人,也是杭州數位化發展的見證者和受益者。
  • 蛋殼公寓應屆畢業生興趣與租房調研:新一線城市成就業新寵,租房...
    蛋殼公寓應屆畢業生興趣與租房調研:新一線城市成就業新寵,租房成為硬需求 近日,蛋殼公寓針對 2020 年應屆畢業生,開展了一項最新的調研。
  • 我縣組織考察團赴杭州考察學習城市大腦建設工作
    本報訊(記者 陳藝琨)11月6日,縣長齊力、副縣長丁幹帶領縣考察團,赴杭州雲棲小鎮、下城區東新街道新天地城市大腦應用指揮中心、上城區小營街道考察學習城市大腦建設工作。市政府副秘書長、市數據資源管理局局長徐青山,下城區區長柴世民,上城區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丁熠鋒等領導分別陪同。
  • 58同城6月重點城市租房趨勢:一線城市租房熱度普降,租金微漲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9日訊 近日,58同城、安居客發布了《2020年6月份一線及新一線城市租房趨勢報告》,報告顯示,一線城市租房熱度出現水平不等的下降趨勢,但是平均租金環比出現卻出現微漲現象;新一線城市平均租金除長沙出現小幅下滑外,成都、杭州和天津均出現小幅上漲,而新增房源量則呈現兩極分化
  • 會思考的硬核「椰城」:城市大腦塑造的未來科幻城市
    如果你現在身處海口,不管是去發熱門診看病、還是到藥店購買止咳、退燒藥物,都需要提前掃碼登記個人實名信息並保存個人二維碼,在找醫生看病或藥店結帳取藥時,出示個人二維碼,醫生通過二維碼即可在後臺直接查看到病人個人基本信息,並登記相關診療記錄。這是疫情當前下「椰城」海口的最新硬核舉措。
  • ——透視鄭州城市大腦建設成果2020發布會
    12月20日,記者從鄭州城市大腦建設成果2020發布會上獲悉,鄭州城市大腦中118個應用場景全面上線運行,標誌著鄭州樹立起全國數位化城市運營的新標杆。  城市會思考,鄭州更美好。記者從118個應用場景中,選取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六大場景進行分享。
  • 「城市大腦·蕭山平臺」數字駕駛艙V3.0強勢來襲
    三年前,蕭山區委區政府主動擔當、先行先試,與阿里巴巴集團深度合作,開啟了用大數據改善城市交通的新探索,邁出了「路是走出來的」到「路是算出來的」新步伐,由此拉開杭州建設城市大腦的序幕。張仲燦強調,蕭山要以高度的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力爭幹出一片新天地,力爭成為數字治理第一區,為杭州打造全國數字治理第一城、高水平推進城市治理現代化作出蕭山更大貢獻。
  • 「城市大腦」正努力讓你告別「搶車位」!
    萬家星城小區三期有車位1560個,缺口將近100個,小區裡有這種小區「搶車位大戰」經歷的人不在少數,並且一到晚上,東文路、長浜路兩側泊滿了停不進小區的車輛,嚴重影響城市交通和道路安全。不過,這兩天,羅先生的停車困擾解開了,每天18點以後,他可以安心把車停到小區邊上的華盛達雷迪森地下停車場。「雖然要多走幾步路,但找車位的煩惱沒有了,回家還比以前早了。」
  • 江寧「城市大腦」亮相,「耳聰目明」會思考
    這個城市大腦匯聚31個部門4億多條政務數據,開發了100多種智慧應用場景,首次實現江寧全區運營管理實時感知、科學管理、高效指揮。在19日舉行的江寧區新聞發布會「四新」行動系列專場上,江寧區「城市大腦」——智慧江寧運營管理中心正式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