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為什麼會反?看看他身邊的同事就知道了,司馬昭:不反才怪!

2020-12-10 騰訊網

蜀漢集團老大劉備,在47之時,成功在赤壁打擊了曹操的囂張氣焰,此戰雖然是藉助了孫權之力,但劉備實際上撈到的好處卻是最多的!不但佔據荊州半壁江山,而且還得到了大量荊襄一帶的優秀子民及文人武將。

在赤壁之後,劉備一共得到了一名優秀的首席軍師,其能力完全可以比肩諸葛亮,他正是龐統。而在武將方面更是厲害了,他一共得到了3人,這3人一個比一個厲害!而魏延就是他們之中,能力比較突出的一員上將。

說到魏延,他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在劉備進取西川之時,魏延就是劉備點名要的戰將,後來在入川之戰鬥中魏延也立下了汗馬功勞。在創始人劉備收回漢中之後,更是把漢中這座兵家必爭之城,交給了魏延鎮守。劉備直接把這個肥差事,交給了魏延,而並非張飛。可想而知,魏延其實在劉備心中佔有不錯的位置。

魏延真有實力鎮守漢中?

這個是眾多蜀漢文武的共同問題,同時也是劉備的疑問,不過當時魏延就表明態度,稱道:「如果曹操帶10萬精兵來犯,我直接侵吞了他!」有了這樣的底氣,劉備絲毫沒有猶豫,立馬將漢中交給魏延來守。

那麼魏延在任期間是如何保證漢中的安全的呢?他採用了一個戰略,叫「錯守諸圍」,這個戰略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簡單明了,他不像後來的姜維非要搞個什麼「遊擊戰」,最終輸在了人力上面,而魏延的戰略就不同,他是抓住了蜀漢的地理優勢,充分利用精銳兵力,將各個要害城池堅守,而且各個城池之間形成,掎角之勢,這一點或許是參考了當年陳宮提給呂布的建議。但是魏延能夠學以致用,實乃是大將之才。最終靠他的戰略,成功守住了漢中城。

通過上述分析,魏延實乃是一大將才,可以說他的這套戰略,用來鎮守荊州同樣也是行得通的!不過,劉備用上將關羽鎮守荊州,雖然在前期關羽能夠守住,但是由於後期戰略上的失誤,再上關羽本人的性情,最終導致荊州丟失!其實荊州丟失主要有兩點原因,其一是關羽識人不明,錯用糜芳,傅士仁為將。其二,是關羽本人搞關門主義,沒有遵照當年諸葛亮的交待,東和孫權,老關不跟孫權搞好關係不說,反而還使苦心經營起來的關係更加惡化。

如果劉備換一個人鎮守荊州,相信蜀漢最終的結果定然會改變!那麼到底誰才是鎮守荊州的最佳人選呢?此人比關羽低調,比趙雲有氣場,孔明都佩服,如果用他來鎮守荊州,相信是最好的選擇。

他是誰呢?他的武藝可以打平關羽,至於守城的能力?不用多說,當年鼎盛時期的關羽都沒有攻下,此人所守之城。他就是五虎上將,黃忠。說起黃忠,他早年跟隨一個庸主,大部分時間在打醬油,但是這並不影響他後期的發展,後來跟隨劉備屢建戰功,這足以說明黃忠的戰力是可觀的。不過,劉備卻並沒有用黃忠來代替關羽。其實理論上黃忠才是鎮守荊州的最佳人選。

黃忠有那個實力守荊州嗎?答案是肯定的,當年魏延就是黃忠手下的跟班,魏延能夠如此出色的完成鎮守漢中的任務,你說黃忠有沒有能力守好荊州。只不過,當時劉備唯一不能放心的就是黃忠新降不久,恐怕不完全放心用黃忠來守荊州。再者,不知道把關羽放在什麼樣的位置!畢竟關羽可是有能力的大將,也是自己最早創業的老夥計。

其實對於關羽,蜀漢完全可以安排他一個「庲降都督」的職位,此職不失體面,又非常重要。主要掌管南中地區,包括兵力,人力,物力,向蜀中及漢中方面傳輸,需要一個能力極強之人。侃哥,認為關羽就非常適合。要麼,張飛也是可以勝任的,不過最好改掉喝酒打人的習慣。

在關羽經過一定時間的磨練之後,估計黃忠才將老去。這個時候,黃忠方面自己會主動提出離職,而此時的關羽已然是優秀的統帥,若此時再結合諸葛亮當時的隆中對,任關羽為上將,統率荊州兵與蜀漢的魏延統帥的漢中精兵,兩大兵線全力出擊,如此一來可給曹魏致命一擊!估計曹不等不到稱帝那天了…

只不過,劉備並未按照本文侃哥所說的戰略來布置。而是用關羽守荊州,把黃忠閒置,而魏延守漢中。公元234年,魏延跟隨諸葛亮北伐失利,無功而返之時被同事楊儀帶兵殺害。楊儀安插魏延的罪名是,謀反!因而帶兵將他殺害。

站在魏延的角度來說,他為什麼要謀反呢?其實針對這個問題,不妨看一看他身邊的同事就知道了。

當時的情形:魏延與楊儀當時是在諸葛亮死後發生的內鬥,他們二人相互上報,互相投訴對方謀反,不過朝廷選擇了相信楊儀的話!最終的下場就是魏延被滅三族,實在是可憐。

根據,三國志記載,魏延當時只是想殺掉楊儀,並不是想真的反叛川蜀。既然如此,下文便換種方式來說,為何魏延要與楊儀內鬥呢?

其一,頂級上司諸葛亮對他不看好!用三國演義之中的話來說,就是魏延長了反骨,天生就是反派!如果不及時治他,後果很嚴重!因此,在諸葛亮即將離開人世之時,便設計好了用馬岱來除掉魏延。

其二,魏延與身邊同事,包括:楊儀,廖化,向寵,姜維,王平,費禕等人。這些人,大多數都不敢得罪魏延,因為魏延脾氣不太好,這是客觀原因。同事關係的尷尬,導致魏延在朝中無人替他說話,加上劉備的原班人馬,基本上也都不在人世,故而魏延就非常尷尬了。即使是沒有謀反之心,同樣被安排上一個謀反的罪名。

通過魏延的故事,可以發現一個真理,不管是否有交集,在平時的工作當中,必須與同事之間搞好關係,否則自己的工作不好開展,一旦出現什麼情況,就連一個說話的人都沒有!有能力還得會做人,魏延出現這種情況,相信孫權和司馬昭是最開心的,畢竟少了一個大敵,這是多麼愜意的事情啊…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諸葛亮非要殺魏延?如果魏延不死,蜀漢會發展的怎麼樣?
    諸葛亮北伐的時候,魏延成了蜀漢第一猛將,他對諸葛亮打心裡是有牴觸情緒的,對諸葛亮的軍令並不完全服從,諸葛亮臨死前把楊儀等人找來說:「我死以後,魏延必反,」為防備魏延造反,諸葛亮還安排馬岱跟在魏延身邊
  • 七星燈被魏延踢翻,孔明為什麼不讓姜維殺魏延,姜維知道後冒出冷汗
    但為了繼續北伐,他就大擺了一個七星陣,準備向天再借個20年。但遺憾的是,司馬懿來偷營,魏延急衝衝到營帳內稟告軍情,把七星燈給踢翻了。當時,姜維氣得要殺魏延,但被諸葛孔明制止了。在這裡,很多朋友會有疑問,為什麼孔明不讓姜維殺魏延呢?今天,大家就隨寄人來看看這到底為為什麼呢?
  • 七星燈被魏延踢翻,孔明為何不讓姜維殺魏延,姜維知道後冒出冷汗
    蜀國中的大小事都由諸葛亮打理,哪怕諸葛亮智慧通天,也會感到疲倦。諸葛亮為了除掉司馬懿,哪怕消耗自身精力,也發動了北伐戰爭。但由於此時蜀漢軍力衰微,北伐戰爭以失敗告終。在第六次北伐戰爭的時候,諸葛亮也扛不住了。他便擺了一個七星陣,希望向上天借20年壽命。但在他擺好陣法之後,司馬懿卻來偷營,魏延急匆匆地來上報,把諸葛亮的七星燈給絆倒了,這也相當於破了這個陣法。
  • 司馬昭為什麼不殺阿鬥
    原因有兩個:一是殺了他沒什麼好處;二是留著他也沒有什麼壞處,那乾脆不殺。殺了他沒好處,說明如果殺了他,會有反作用。阿鬥雖然在成都率眾投降,但是蜀國各地仍有很多軍事力量處於觀望狀態。這些人知道蜀國已經沒有什麼希望了,跟司馬昭打,也是打不贏的。
  • 司馬昭為什麼不搶司馬師的權力呢,不是他不想,而是他不敢
    在封建社會當中這樣的事情屢見不鮮,但為什麼到了晉朝,司馬昭卻沒有這麼做呢,他心甘情願的臣服於司馬師,二人沒有違背兄弟之間的情義,是真的臣服,還是另有陰謀?在三國末年,司馬懿通過高平陵之變將魏國權力掌握到自己手中,司馬懿從一位大臣變成了君主,司馬一家跟早起的曹操有幾分相似,雖然不能說是皇帝,但繼承者就掌管著全部大權。
  • 三國時,為什麼司馬昭要殺鄧艾和鍾會?
    有人說司馬昭殺鄧艾和鍾會是因為兩人相互誣陷的結果,也有人說他們被殺是因為功高蓋主的原因,其實看看後來滅東吳的王渾和王濬之間也是爭功,甚至互相告狀也沒有被殺,最終結局非常良好。那麼輪到鄧艾和鍾會的時候,為何是慘澹收場呢?我們一起分析一下。
  • 諸葛亮為什麼處處壓制著魏延?有什麼情況?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是因為魏延腦後有反骨,料定此人日後必反而處處壓制住魏延,不讓他掌握太高的權力的。 諸葛亮這樣的說法也是有原因的,演義中魏延先在劉表手下做事,到了劉琮一代,魏延就開始靠近劉備進行政治投資,甚至不惜以打開城門的舉動作為晉身劉備集團的敲門磚,到了長沙之時,魏延又一刀把領導韓玄給殺了,更加坐實了他「不忠不義」的證據。
  • 魏延和趙雲究竟誰厲害?看看他們的戰績,兩人不在一個級別
    很多人便對趙雲能躋身五虎上將之列有點質疑,認為魏延有足夠的能力可以取代趙雲的位置。那麼魏延和趙雲究竟孰強孰弱呢?其實從他們的戰績來看,這二人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的。魏延先來看看名氣大的魏延。魏延是赤壁之戰劉備得到荊州之後收服的一員大將。魏延初入劉備陣營時,並沒有表現出什麼大的才能。
  • 公元260年,司馬昭殺死曹髦,蜀國為什麼會興兵問罪?
    公元260年,司馬昭殺死曹髦,蜀國為什麼會興兵問罪? 雄才大略的曹操不會想到,他的兒子曹丕39歲去世的時候,司馬懿47歲,更不會想到他的孫子曹睿35歲去世的時候,司馬懿竟然都60歲了。
  • 魏延踏滅七星燈,為什麼諸葛亮不乘勢殺之?
    然而,魏延為什麼要踏滅七星燈?諸葛亮為什麼制止馬岱殺死魏延?這背後有著深刻的原因。一、魏延踏滅七星燈諸葛亮北伐,兵止五丈原。諸葛亮病重,自知大限將至。又夜觀天象,發現主星昏暗、客星正明,於是設置七七四十九盞燈,中間放置一盞續命燈。
  • 在FC吞食天地2中,魏延為什麼是一部分玩家的首選?武器是關鍵
    上次說到吞食天地2中的趙雲,引起部分看官的不滿,認為小編把趙雲看得太低,關於這點,其實在文中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可能有些朋友沒有看仔細就跑來為趙雲打抱不平了,或者是在玩遊戲時覺得趙雲好用而不滿意小編的看法。這也沒什麼,每個人對於遊戲的理解不一樣,難免會存在看法上的分歧,只要大家正常討論提建議,小編都會虛心接受。
  • 魏延能力非凡,且一心為蜀漢,為何會被夷三族?魏延:得罪了小人
    如果要說三國時期誰死得最慘最憋屈,可能很多人會想到關羽、張飛、姜維、夏侯淵等人;不過,以上這些名將雖然死得可惜,但卻不憋屈,因為他們要麼是自作自受,要麼是戰死沙場,沒什麼可憋屈的。其實要說在三國時期,誰死的最憋屈,其實應該是魏延才對。
  • 魏延踢翻七星燈後,諸葛亮為什麼不讓姜維殺魏延?瘋子才會那麼幹
    魏延踢翻七星燈後,諸葛亮為什麼不讓姜維直接殺魏延?因為殺掉魏延,後果諸葛亮和姜維都承受不起。諸葛丞相在第六次北伐的時候,事無巨細終於病倒。諸葛亮為了完成北伐大業,就擺了一個七星陣,希望老天能再給他20年的時間。事與願違,司馬懿正巧這時來偷營,面對這種情況魏延衝到了諸葛亮的帳內,七星燈當場就給踢翻了。
  • 諸葛亮要殺死魏延是因為他腦後有反骨嗎?
    三國演義中記載: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後魏延不受控制,堅持要留兵據守,不還成都,甚至和楊儀發生了軍事衝突,繼而有投靠魏國的打算,魏延收聚殘軍,與馬岱商議曰:「我等投魏,若何?」當魏延與姜維對陣時,姜維依照諸葛亮錦囊的指示,激怒魏延喊話,魏延狂傲,大喊一聲:誰敢殺我?聲音未落,身後馬岱手起刀落,將魏延斬於馬下。
  • 三國志戰略版魏延戰法強不強 魏延會成為下一個神將嗎
    很多的玩家想要知道三國志戰略版魏延戰法強不強,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遊戲中魏延會成為下一個神將嗎的相關內容,一起看看吧! ,不同的玩法可以為玩家帶來不一樣的遊戲獎勵。玩家的戰力是玩家在遊戲中招募的武將提供的,不同的武將擁有不一樣的特性也能夠為玩家帶來不一樣的戰力。   魏延在遊戲中是一個讓玩家期待很久的武將了,從s3的時候就說要上線了,但是到了s5都要結束了還是沒有消息,終於在前天的更新中說是要在s5的霸業武將中上線了。在之前魏延的數據就被爆料,很多的玩家也對魏延很感興趣。
  • 諸葛亮北伐為什麼不讓趙雲、魏延鎮守街亭,而是讓口嗨的馬謖去?
    那麼街亭的地理位置如此的重要,諸葛亮為什麼要一定要派遣沒有實戰經驗的馬謖去鎮守呢?要知道當時趙雲、魏延一直在軍中。那麼筆者以個人觀點來分析以下。諸葛亮有意培養馬謖01諸葛亮為什麼不派遣趙雲或者魏延甚至是姜維駐守街亭。
  • 魏延踢翻七星燈,諸葛亮為何不殺他?姜維得知真相後冒出冷汗
    對於當時魏延做的這件事情,姜維非常生氣,直言要殺掉對方,但是最後仍然被諸葛亮給制止住了。在這裡相信大家就會有些疑問,做了這麼大的一件錯事,為什麼自己不讓姜維殺掉魏延呢?今天筆者就來帶大家看看,到底是什麼樣的原因。諸葛亮做事情從自己年輕的時候一直到現在都是非常謹慎,他還有一個獨到的本領,就是自己看人,一看一個準。
  •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為何不跟司馬師爭權,還能繼位呢?
    他不僅愛拼而且還會拼,在治國理政用兵上都有很強的能力。在淮南三叛中,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分別參與第一次王淩之叛、第二次丘儉、文欽之亂、第三次諸葛瞻起兵的平叛。在高平陵之變的前夜,司馬昭又緊張又激動,都睡不著覺,而司馬師非常鎮靜,得到了司馬懿的讚譽。更讓司馬懿欣賞的是,他平時養死士,這些死士散步各地,一招即來,對司馬懿奪權之路,立下汗馬功勞。真狠!
  • 司馬昭更有名,為何司馬師才是司馬懿繼承人?司馬昭哪裡不如他?
    他是西晉開國皇帝司馬炎的父親,還有一個典故「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這句諺語大概是關於殺死魏帝曹髦的事,司馬昭完全控制了曹魏政權。在他統治期間,司馬昭曾派鄧艾去消滅蜀國。司馬昭能夠如此囂張地讓世人皆知他的想法,一個是蒙父親司馬懿的庇蔭,對曹魏的控制已深,一個是他能力確實非常高。司馬師的實力與司馬昭比,如何?司馬懿有九個兒子。
  • 魏延與楊儀內鬥,為何會被馬岱輕易梟首?其實真相很簡單
    有些人為了他,痛罵諸葛亮,認為魏延之死是諸葛亮一手策劃的;有些人鄙視楊儀,認為楊儀應該為魏延之死負責;還有一些人恨費禕,認為魏延之死是他挑撥離間造成的。除了害死魏延的幕後黑手之外,直接導致魏延死亡的,還有馬超的弟弟馬岱,《三國志·魏延傳》中有記載:「儀遣馬岱追斬魏延,致首於儀。」那魏延為何會被馬岱輕易斬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