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記者 梁辰)5月23日,富士康工業網際網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工業富聯」)在上證路演中心舉行了首次公開發行A股網上投資者交流會。該公司昨日晚間更新招股書披露,將以每股13.77元的價格發行19.7億股股票,募集總額約為271.2億元。
經過5月17、18日初步詢價,22日晚,工業富聯披露,除去本次發行費用4億元,募集資金淨額將達267億元,對應市盈率為17.09倍。5月24日,投資者開始網上申購。
從A股歷史首次公開募股(IPO)歷史情況來看,此次工業富聯IPO募集資金總額排名第12位,但是最近3年以來最大規模IPO。與藥明康德和寧德時代在IPO募資過程中出現「縮水」不同,工業富聯最終募集金額與之前IPO審核報告基本一致。
資料顯示,工業富聯脫胎於2015年2月成立的福匠科技,過去一年左右,其股東鴻海精密將旗下諸多子公司注入工業富聯,直接或間接持有31家境內子公司和29家境外子公司,包括9家位於中國大陸的蘋果手機零部件產業鏈公司。
在交流會上,工業富聯董事長陳永正表示,公司正在研發應用於智慧型手機機構件的一系列開發項目、應用於電信網絡設備的技術及應用程式,5G 技術研發、物聯網及工業網際網路解決方案、面向應用場景的多種應用服務、業務功能組件、大數據處理和分析、數據採集、應用到工業機器人的治具自動化串杆技術、雲計算服務及存儲設備的解決方案等。
工業富聯計劃,投入264億元用於上述20個投資項目,並結合投產安排和公司業務實際情況,另投入募集資金約3.24億元用於補充營運資金,優化公司的財務狀況,不足部分由發行人通過銀行貸款或自籌資金等方式解決。
對於戰略投資者,陳永正表示,充分考慮了投資者資質以及公司長期戰略合作關係等因素後綜合確定,包括大型國有企業、保險公司、國家級投資基金等。
此前,21世紀經濟報導稱,工業富聯已完成IPO戰略配售投資者的初步遴選,入圍標準首先考慮是否與業務能夠形成戰略協同,合作提供軟硬結合、虛實結合的科技服務解決方案。以BAT為代表的國內網際網路巨頭都在最終確定戰配投資者名單內。
5月16日,工業富聯股東鴻海精密董事長郭臺銘曾與博時基金總經理江向陽會面,博時基金是央企招商局集團金融板塊成員公司。招商局官網內容顯示,會談中,郭臺銘表示,本次在A股上市,將為鴻海集團注入更多網際網路基因。
郭臺銘稱,這將帶領代工基因的鴻海轉向以大數據為導向、AI分析為驅動,以及機器人運作為基礎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企業,加速在智能製造、工業4.0機器人生產、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新領域的發展。同時,通過富士康工業網際網路雲,提高中小企業的製造能力,為3000萬中小企業賦能。
5月15日,郭臺銘參加了在深圳舉辦的機構投資者集體路演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