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有座寺廟,裡面供奉著日本二戰士兵,每天都會播放日本國歌

2020-12-15 若芹站起來

歷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個現實的部分,是自然生成為人這一過程的一個現實的部分。——馬克思

文章分類|歷史奇聞

文章字數|711字,閱讀約2分鐘

中國臺灣省的一座寺廟裡供奉著一位日本飛行員。這位將軍名叫杉浦茂豐,二戰時的日本飛行員,原本與臺灣沒有任何關係。臺灣方面給出的為什麼要崇拜日本軍人的理由非常奇怪。

所謂飛虎將軍。

杉浦茂豐早年在日本接受訓練,被派往臺灣擔任戰鬥機飛行員。在日美關係不斷惡化的情況下,美國把矛頭對準了日本南下的大本營臺灣。為了給日本示威,美國大舉進攻臺灣,與日本在空中交戰。戰鬥中,杉浦茂豐駕駛的飛機不幸被擊中機尾,烈焰四起,墜毀在臺灣的一片田野邊,杉浦茂豐雖然及時跳傘,但遭到敵人機槍掃射,當場犧牲,年僅21歲。

有村民猜測,杉浦茂峰完全可以避免意外,面對掃射的機槍,如果他早一點跳傘,那麼肯定能夠逃過一劫。但這位偉大的飛行員,為了避開飛機下方的村莊,忍受著飛機冒煙的恐懼,把飛機開到了外海,這才導致了自己的死亡。

飛虎將軍廟

多年來,當地人一直相信這種說法,經常半夜夢到一個日本兵在村子裡徘徊,引起村民們強烈而騷動的情緒。為此,有人專門為他建了一個小神龕,取名為飛虎將軍。

不過,也有人對此提出質疑:且不說杉浦茂豐是否為保護村莊而死,即便是真的,他能稱"神"也是莫名其妙,畢竟作為二戰的軍人,一個日本人善意之下的整體罪行難以令人信服。二戰期間,臺灣不幸淪為日本的殖民地,燒殺搶掠,民不聊生。然而,二戰勝利後,村裡將一名日本士兵奉若神明,這與中國的勝利格格不入

日本兵

多年來,中國敬畏鬼神,之所以跪拜鬼神為神,不排除有怕鬼的迷信心理,但把一個死去的侵略者變成被崇拜的神,這是不合理的。更重要的是,這座寺廟現在每天早上都會播放國歌,以及一首老版的日本海軍軍歌。

這裡是《若芹站起來》,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咱們後會有期。

歷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法)

相關焦點

  • 一個被擊斃的二戰日本兵,為何被臺灣這座廟供奉為神?
    文/快哉風臺灣省臺南市安南區有一座奇葩的鎮安堂飛虎將軍廟,說奇葩,是因為這座寺廟供奉的主神是一個戰死的二戰日本兵:日軍飛行員杉浦茂峰。圖:飛虎將軍廟的主神是個日本兵那麼,這個日本兵是怎樣走上神壇的?圖:71年初建的神祠圖:如今的飛虎將軍廟這座供奉日軍亡靈的寺廟,信眾不少,香火旺盛,每年都有日本人前來祭拜,已成當地一個著名景點。每天一早,廟祝會點燃七根香菸供奉——因為日本軍人愛抽菸,並播放日本國歌《君之代》和舊日本海軍軍歌。
  • 日本「最有特色」的寺廟,裡面供奉的不是觀音菩薩,而是「八戒」
    隨著社會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在衣食住行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尤其是在中國。例如,飛機的使用使人們的旅行更加方便,過去,人們因為距離遙遠而限制了自己的思想,現在去哪裡都比較容易,。但是大部分人第一次出國旅遊通常會選擇離中國更近的國家。
  • 日本人「奇葩」觀念,出生、結婚都去神社,卻要埋葬在寺廟裡面
    日本同樣也信仰佛教,據了解日本的佛教是從唐朝時期傳入日本,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了。在國土面積不大的日本卻存在著上萬座寺廟,幾十萬尊佛像。世界上最古老的木造建築法隆寺,以及最古老的佛殿古書都保留在日本。日本除了信仰佛教外,還信仰神道教。在很多人心目中宗教建築應該是莊嚴肅穆的,每到走進主殿就能感受到撲面而來的威壓,讓人進去之後肅然起敬。
  • 有人竟將侵略者當做神明供奉
    可見,廟宇中供奉的都是信眾祈禱能帶來福音的「仙人」。可是,在臺灣卻有人給侵略者蓋廟宇,裡面供奉的不僅有侵略者的塑像,還有用於侵略的戰艦,並且定期舉行紀念、祭拜儀式!4月28日,臺灣《三立新聞》報導,高雄紅毛港舉行廟會繞境活動,信眾們穿著日本兜襠布類似丁字褲,抬著日本神轎,舉著日本侵略者陣亡士兵名字的白旗,不時用日語高喊口號,揮舞旗子,手舞足蹈。
  • 1800座寺廟!日本寺廟最多的古城京都,應該怎樣玩?
    中國有句著名詩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江南春》杜牧),可見當時南朝的權貴們是多麼嗜好佛寺。不過要是和日本京都的寺廟體量比起來,南朝(都城建康,今南京)的佛寺只是小巫見大巫了。那麼京都的佛寺到底有多少座呢?
  • 日本士兵雕像,屹立在二戰深受日本侵害的國家,他曾做過什麼?
    日本作為當年挑起二戰的國家之一,因其殘暴的手段在很多國家人民的心中都留下了不好的印象,直到現在也是一樣,但是就有這麼一座日本士兵的雕像,竟然屹立在二戰深受日本侵害的國家裡,他曾經做過什麼?讓大家這樣紀念他?說起來這位和我們中國還有點關係。
  • 中國最貴寺廟,造價28億,供奉868座佛像,秒殺日本金閣寺
    靜安寺距今已有1800年的歷史,因為地處寸土寸金的上海市靜安區中心,其造價高達28億,供奉著868座佛像,而堪稱中國最土豪寺廟。搜圖編輯日本金閣寺又稱鹿苑寺,位於日本三大都市圈的京都,寺廟以貼滿了金箔的舍利殿為代表,所以又被叫做金閣寺,這座渾身金光的寺廟同樣顯露著土豪的氣質。那麼同樣豪氣的逼人的兩座寺廟,上海靜安寺和日本金閣寺,究竟誰更勝一籌呢?
  • 二戰時日本士兵都會背個包,他們的包裡都裝了些什麼?為何不離身
    李漁《奈何天·密籌》引言日本人此前發動了非正義的侵華戰爭,而這場戰爭中,日軍離開本土來到我國,到處燒殺搶虐。中國人民對這樣的為行為恨之入骨,最終全民族一致抗日,將作惡多端的日本人趕出了中國。在二戰中,日本除了侵略中國,還侵略了周邊一些小國家,當時日本軍隊做了很多壞事,受到了全世界的譴責。
  • 日本靖國神社為何供奉著上萬中國人
    靖國神社是位於日本東京都千代田區九段北的神社,供奉著自明治維新時代以來為日本戰死的軍人及軍屬,大多數是在日本侵華戰爭及太平洋戰爭中陣亡的日軍官兵及三萬名臺灣高砂義勇軍等日本兵。靖國神社內供奉著大約246萬個亡靈,1000多個靈位是二戰中的甲級、乙級和丙級戰犯,其中包括戰後被處以死刑的東條英機等14名甲級戰犯。然而靖國神社裡竟然供奉有中國人,不是一個兩個,而是數萬人。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中國戰敗。隨後籤訂的《馬關條約》臺灣被割讓給日本,日本通過武力鎮壓臺灣原住民的起義,佔領臺灣。
  • 在日本鎌倉長谷寺的庭院裡,有多少座石像?你都找到了嗎?
    日本鎌倉有很多古老的寺廟,而著名景點中最有趣的地方就是尋找齊梁元帝藏。日本的寺廟和神社,都會收藏大量的石頭,而很多寺廟的石頭,給我的感覺最多的是"kawai(可愛)",當屬鎌倉長谷寺中的"善緣木造",這些形狀特別像小和尚宮木造的石頭,給人的感覺就是令人迷戀,特別令人難忘,這些石頭已經成為鎌倉標誌性風景的代表。鎌倉的著名旅遊景點相距很近。
  • 日本迷你靖國神社:秘密供奉數千名戰犯,裡面是南京土製成的雕像
    歷史不應該僅有消除偏見,它還應該孕育熱情。——喬治·屈維廉(英)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1057,閱讀約3分鐘日本靖國神社前身是1869年日本明治天皇下令設立的東京招魂會,旨在紀念在戊辰戰爭中為恢復天皇政權而犧牲的將士。
  • 二戰時,日本士兵每天都有肉吃,肉是哪裡來的?真相令人淚目
    導語:二戰時,日本士兵每天都有肉吃,肉是哪裡來的?真相令人淚目食物是戰爭時期的必備物品,軍隊打仗要填飽肚子,如果吃不好也穿不好的情況下,戰鬥力就會縮減,丟掉整場戰役都有可能,二戰時期我軍並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卻還能夠取勝,完全都是靠毅力撐過來的,沒有先輩的付出就沒有今天的生活。銘記歷史是作為後輩的我們應該做的事情。
  • 「靖國神社 」供奉的只是日本戰犯?其實裡面還有三位中國人
    日本明治天皇在1869年所創立神社的前身「東京招魂社」。裡面供奉的大多是為日本作戰而死的士兵及家屬。其中絕大部分是二戰中所陣亡的日本軍官。由於這一行為,日本受到了全世界愛好和平人士的唾罵和譴責。身為中國人,我們不能忘記日本侵略者曾帶給我們的傷害,與此同時,我們要知道日本的靖國神社中還供奉有三個中國人。
  • 雲南有一座寺廟,裡面供奉著芒市地區第一尊佛像,被人們視為瑰寶
    雲南有一座寺廟,裡面供奉著芒市地區第一尊佛像,被人們視為瑰寶當我們在雲南德芒市遊走的時候,又似乎給我們帶來一種錯覺,那種什麼錯覺呢,就好像誤以為自己來到了泰國、以及緬甸一樣。今天,我們介紹的這座寺廟,傣族語上稱之為「奘罕」,其意思又指的是金寺,地處於雲南,創建於清朝康熙年間,距今已有355年歷史。它的存在是芒市的第一座佛寺,大殿當中一尊佛像「帕拉過勐」被當地人們看作了瑰寶般對待。在寺廟內能夠看到金塔,傣族上稱之為拱姆罕,在抗戰時期佛像、金塔曾經有毀壞與戰火當中,之後有經過修復。
  • 日本國歌聽著像哀樂,只有28字,翻譯成中文後,暴露日本人的野心
    大家都知道,每個國家都有國歌,每逢重大場合都會演奏。國歌的定義是這樣的,它集中體現了一個國家的民族精神,是用來歌頌和鼓勵一個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國歌也反映了一個民族的歷史,比如中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關頭誕生以來,對激勵中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近代中國飽受外來侵略,日軍更是在中國犯人了滔天罪行。那麼,日本的國歌有何特別之處呢?日本國歌名叫《君之代》,原曲由宮內省式部察樂師奧好義譜寫,由當時的薩摩藩步兵隊隊長大山巖為國歌填詞,後又經雅樂師林廣守編曲。
  • 盤點日本十大古老寺廟
    日本佛教屬於北傳佛教之一,經唐朝傳入日本,已有1400餘年的歷史。據不完全統計,日本約有7萬5千座寺院、30萬尊以上的佛像。世界最古老的木造寺院法隆寺,以及最古老的佛典古文書都保留在日本。佛教文化是日本文化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對日本的文學、音樂、美術和日常生活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去日本旅遊,寺廟是必選的目的地之一。
  • 日本之旅必去的「神社」、「神宮」、「大社」、「寺廟」有何區別?
    神社,是日本的傳統文化代表之一。其信奉的是日本自古以來固有的民族宗教——神道教。 不少神社寺廟更是到日本旅遊的必去景點之一,無論是走在日本的大街或是小巷,都有可能見到各種各樣的「神社」、「大神宮」、「神宮」、「宮」、「大社」以及「寺廟」。
  • 日本神道文化:全國8萬餘座神社 深刻影響著日本人的生活
    說起日本的「神社」,大家可能腦海裡第一個閃現的恐怕就是「靖國神社」了,因為經常在新聞裡看到,沒錯靖國神社也是日本的神社之一,只不過供奉的是二戰時的戰犯。但是,日本其實還有眾多的神社,這些神社所發展出的神道文化也在深深地影響著日本國民的生活,據說日本境內大大小小的神社就有8萬多座,信奉神道教的人多達九千多萬。
  • 日本是如何給臺灣人洗腦的?
    日本侵略者不但直接出資在臺灣各地修建神社和設立敬神日,而且強行要求臺灣居民奉祀神宮大麻及敬神如儀。據1941年統計,臺灣居民家中供奉的日本神像達739378尊,佔其總戶數的70%。相反,對於不同於日本的臺灣本土宗教,當局則以宗教整理的名義進行打壓,使臺灣本土的寺廟、神像被大規模集中銷毀。經過侵略者別有用心的宗教整理,臺灣本土的宗教場所數目減少了約1/3。
  • 日本的靖國神社中,至今供奉著3個中國人,網友:竟然有蔣介石?
    日本的靖國神社中,至今供奉著3個中國人,網友:竟然有蔣介石? 日本在第二次大戰後因為得到了「從輕處理」,所以一些軍國主義的影子仍然在日本國內保存。其中最被人們詬病的就是供奉著日本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了,曾還有一名叫劉強的中國人火燒靖國神社,鬧得人盡皆知,看得中國人大快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