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二戰時,日本士兵每天都有肉吃,肉是哪裡來的?真相令人淚目
食物是戰爭時期的必備物品,軍隊打仗要填飽肚子,如果吃不好也穿不好的情況下,戰鬥力就會縮減,丟掉整場戰役都有可能,二戰時期我軍並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卻還能夠取勝,完全都是靠毅力撐過來的,沒有先輩的付出就沒有今天的生活。銘記歷史是作為後輩的我們應該做的事情。
日軍侵華時期,吃的食物非常好,三天兩頭就加菜,完全就好像是來度假一樣。那麼他們這些肉從哪裡來的呢?最早是從本土運過來的,日本計劃一個月就拿下,所以絲毫都不吝嗇,採取最高的夥食標準,結果我軍頑強的抵抗打亂了計劃,為了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日軍開始降低夥食的規格。
不過即便是這樣他們還是有肉吃,而這些肉都是掠奪來的。日本實施大掃蕩的時候,都會對村莊進行掠奪,將大量的食物給搶走,農民們養的雞、鴨、牛、羊等動物,都成為了日軍的囊中之物,本來農民們是養著拿來賣或者過年吃的,結果心血全部都沒了,不少人承受不住打擊選擇了自殺。
這樣的場面讓人感到淚目,而且日軍在進村之後,還會實施臭名昭著的「三光政策」將村子摧毀殆盡,不留下任何痕跡,行為如同畜生。通過掠奪村民的食物之後,日軍就有肉吃了,夥食跟戰爭初期沒有什麼區別。但鬼子如此可惡的行為,激起了愛國人士的抗敵之心。
經過14年的戰鬥,妄圖侵佔我們的日寇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太平洋戰場的失利加上本土受到原子彈轟炸,推動了日本投降的步伐。村民也再也不用過著提心弔膽的生活,恢復到了穩定狀態。最為讓人氣憤的是,日本挑起戰爭的官員,在接受審判時拒不承認自己的罪行,還妄圖扭曲歷史,簡直無恥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