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墓被稱為中國第一兇墓,80名盜墓賊死在墓中,包含了多個朝代

2020-12-14 騰訊網

中國古代非常重視墓葬制度,認為人死後靈魂會飛往另外一個世界,重新開始新的生活。古代的皇親國戚也尤其注重自己的陵墓。不僅建築要牢固,還會設計重重機關,以防盜墓賊偷盜。在湖北襄陽,有一座墓非常離奇,此墓被稱為中國第一兇墓,80名盜墓賊死在墓中,包含了多個朝代。這80名盜墓賊是怎麼死的?這座墓到底兇在哪裡呢?

這座陵墓並不是專家們發現的,而是當時襄陽某處的施工隊準備蓋小區,施工隊伍正在作業時,挖掘機挖到一塊十分巨大的石碑。這石碑看上去年代久遠,上面還刻著非常複雜的古文字。當時施工隊的負責人迅速發現蹊蹺,讓人停止施工,並且上報部門。有關部門認為可能是一座古墓,便請考古專家前去勘查。

考古專家們迅速趕到,並且立刻要求施工隊停止施工,封鎖現場。專家們在發掘的過程中在陵墓周圍發現了盜洞,這些盜洞雜亂的分散在陵墓周圍。一眼就能夠看出是盜墓賊想要竊取寶藏所致。盜洞的數量很多,專家們有些失望,覺得這是已經被動過的陵墓,裡面的東西可能已經不再具有多大價值,但是專家們仍然進行了搶救式的發掘。

在發掘的過程中,專家們的臉色越來越難看,不斷有盜墓者的骸骨被挖掘出來。經過分析,專家們認為,這些盜墓賊很少是近代人。根據周圍散落的物品和凌亂的衣物來看,這些盜墓賊很有可能來自多個朝代、多個團隊。盜洞的大小和結構也很多樣。盜墓賊數量如此之多,說明這座陵墓的主人的來頭應該不小,並且他的隨葬品應該具有非常重要的文物價值。

專家們還發現這座陵墓的棺槨似乎埋藏得很深,經過幾天的發掘,幾乎挖到了陵墓的盡頭,但誰卻沒有發現墓室到底在何處?陵墓的盡頭是一個非常高的懸崖。經過儀器的監測顯示,這座斷崖高達7米。專家們又做了土質分析和結構檢測,認為這座陵墓應該是一座流沙墓,這引起了在場人們的警覺。

流沙墓在很多陵墓中都有使用,是專門防止盜墓賊的機關。通常在墓室的上方存放大量的流沙,這些流沙按照梯形結構存儲。一旦盜墓賊想要從墓室上方進入,不慎踩到流沙。下落的流沙會瞬間將整個人裹挾其中,向下滑落。另外在這些流沙中還埋藏大量石子,石子被削的非常尖銳鋒利,也會對盜墓者的性命造成威脅。

專家們小心地清理出這些流沙。驚訝的發現,這座陵墓的棺槨保存十分完好。這說明盜墓者並沒有得逞。這一發現令專家們十分興奮,在棺槨中發現了大量金銀珠寶等珍貴文物。這座陵墓能夠令80多人葬身於此地,實際死亡的人數可能還要多,這在歷史上十分罕見,所以這座墓便被稱為「中國第一兇墓」。而這座墓主人到底是誰?至今依然是個謎。

相關焦點

  • 此墓是「中國第一兇墓」,80位盜墓賊慘死墓中,慘狀讓人過目不忘
    在古時候,人們相信,人死之後,魂魄離開身體,會前往另一個世界,繼續生活下去。這也就有了許多為親人焚燒衣服、財物等隨葬的做法。人們相信陪葬死者的物品能在另一個世界繼續陪伴死者,更甚者還有活人陪葬的現象。這也是為了讓死者能夠在所謂的另一個世界過上富足美滿的生活。
  • 湖北襄陽有座「吃人墓」,內藏流沙河,先後吃掉80多個盜墓賊!
    這支軍隊專為曹家尋找墓葬中的財物,且命名為「摸金校尉」,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盜墓賊」,不過人家是「官方」正品,帶有穿山甲原料做的腰牌為證,這批盜墓賊幾乎摸遍了皇家墓葬,讓其摸金校尉名聲大振,一直流傳至今。 中國第一兇墓 在小說《鬼吹燈》裡,每次進入墓中胡八一都會點一支蠟燭,這是他專門用來探測墓內兇險的。
  • 中國第一「兇墓」:80名盜墓賊有去無回,現場發掘令人背後發涼
    中國第一「兇墓」:80名盜墓賊有去無回,現場發掘令人背後發涼正所謂「死者為大」,從青銅器時代至今,厚葬這一習俗一直深受民眾重視,由於古代人深受佛學思想薰陶,所以大部分人都認為,人死之後都會去往另一個世界,因此在墓葬中經常以貴重物品陪葬
  • 防盜手段最高明的古墓,30多個盜墓賊葬身墓中,文物至今保存完好
    但是因為古時候貴族的古墓往往伴隨著很多貴重的文物,所以一直以來,這些古墓都遭到了盜墓賊的惦記,他們往往不惜一切手段都會將古墓打通,不僅對墓室的完整性造成了很大的破壞,還會對大量文物造成不可恢復的破壞。不過有一些古墓在建立之初就設置了很多防盜的設施,有的可能是一些機關,有的則是藉助特殊的地形,因此這樣的古墓往往就會將一些不懂考古的盜墓賊永遠的留在墓中,成為墓中主人的陪葬品,不得不說是咎由自取。要說防盜手段高明的古墓有很多,但是其中最亮眼就是河南上蔡縣的一座古墓,雖然很多人知道古墓的位置,但是沒有盜墓賊可以從中將文物盜走。
  • 秦始皇陵被盜,墓中發現盜墓者骸骨,專家:這改變了中國盜墓規矩
    然而,秦始皇陵其周邊陪葬墓,曾經不同程度遭遇盜掘現象。上世紀80年代末期,有座秦始皇陵陪葬墓出現了一起很有意思的現象。當時有兩位盜墓賊已進入盜洞,但是卻意外死在了陪葬墓中。考古專家甚至直言:正是因為這兩位盜墓賊死在了墓中,而改變了中國盜墓規矩,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這座秦始皇陵陪葬墓,其出土位置位於秦始皇正陵西北部。
  • 古今第一兇墓:機關重重,盜洞多達200個,各朝盜賊無一生還
    文/小讀 標題:古今第一兇墓:機關重重,盜洞多達200個,各朝盜賊無一生還 很多時候,大家在電視或者小說中會見到「兇墓」這兩個字,然後久而久之的,這個詞大家也就熟悉了,所以一般遇到兇墓的話
  • 唐朝公主墓中竟然挖出了男子的骸骨,專家說他死的很慘
    陝西省挖出的永泰公主墓,是建國以來挖出的最大的唐墓,永泰公主是唐中宗的女兒,武則天的孫女,死的時候只有17歲,與自己的丈夫合葬在一起,作為了乾陵的17座陪葬墓之一。很多史料中記載她是被武則天所殺,但是在她的墓志銘上寫著的是死於難產。
  • 盜墓賊挖15米盜洞後放棄,卻不知離墓中珍寶僅5釐米,專家很慶幸
    9年前,1座漢代古墓差點就遭了毒手,盜墓賊把古墓挖了15米後選擇了放棄,但他們距墓中10噸珍寶僅5釐米的差距,真的是太懸了。2011年3月一天的深夜,江西當地居民聽到附近有不同尋常的動靜,他馬上出去趕到現場查看,結果發現地上有個很大的深坑,他意識到這應是有人在盜墓,所以他馬上報了警。
  • 陝西出土武則天的孫女墓,墓中有一盜墓賊,在金銀堆中枯坐上千年
    對於她的死,世人都說是武則天所害,更有甚者,一些史書也是這樣記載的。其實不然,永泰公主的去世另有原因。直到永泰公主的墓被發掘,才揭開永泰公主死亡之謎的真相。當永泰公主墓被打開時,竟有一個神秘男子坐在金銀堆中。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事情是這樣的,在1960年,陝西村民發現一座古墓,就將此事上報領導,後經過專家的勘察,此墓是永泰公主墓。
  • 古代的盜墓賊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墓中的一樣東西,從來不拿,拿就出事
    古人相信人死後會進入另一個世界,為了不在另一個世界吃苦受罪,人們就會在墓中隨葬大量的陪葬品,有時候還會生殉活人。但正是因為墓中有價值連城的各種財富,這就引來了一群特殊人群的注意。 這些人就是盜墓賊。盜墓是什麼時候興起的,已經無法考證,但可以肯定厚葬的歷史有多久,那盜墓的歷史會有多久。
  • 最倒黴的盜墓賊:挖盜洞15米後放棄,距墓中10噸珍寶僅5釐米
    從古至今,都不乏有盜墓賊存在。他們以盜墓為生,盜一次墓能過上好長一段時間的富裕日子。正因為如此,才導致我國很多頗具歷史研究價值的古墓遭到嚴重破壞和毀損。不過讓人感到奇怪的是,按說但凡是被盜墓賊盯上的古墓,就基本上不會有被完好的保留下來的情況出現。可偏有一座古墓在被盜墓賊盯上並採取了盜墓行動後,仍舊得以被完好的保留了下來。
  • 武則天孫女墓被盜,打開發現一男子骷髏,於墓中枯坐已上千年
    自古以來,國人就十分注重喪葬文化,墓葬中所出土的史料,不僅反映了古人的習俗和墓葬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還原了古代社會的經濟、風俗、文化等諸多方面的情況。墓主人的身份地位不同,隨葬的陪葬品自然也不同,對於達官顯貴以及王侯將相來說,他們的陪葬品大多都是價值連城的稀世珍寶。
  • 武則天孫女墓被盜,打開發現一男子骷髏,枯坐墓中已上千年
    於是誕生了盜墓賊這個行業,這些人通過盜取、倒賣文物,來收穫利潤。 武則天孫女墓也曾被盜過。 武則天孫女這個身份,放到現在也是金枝玉葉,墓中文物自然非常珍貴。這個墓早早被一夥盜賊盯上,於是經過一番精心籌備,他們進入墓室中盜走不少文物。到後來,這個墓被考古學家發掘,專家打開墓室竟發現一男子骷髏。根據墓中的痕跡,可以大致推算出來,他枯坐墓中已上千年,當時也讓很多人感覺十分詫異。
  • 四川發現張飛墓,墓門大開卻不是盜墓賊所為,專家感慨:這不可能
    《五人墓》有言:滿壇松桂陰,落日青楓樹。在對古代中國的發展歷史有著一定了解之後就會發現,古人對於墓葬文化是非常重視的,而在這種情況之下,當我們對一些古代墓葬進行發掘的時候,也都會在這些墓葬中發現很多價值巨大的文物。
  • 真正盜墓高手,考古學家都自嘆不如,他們定眼一看就知哪裡有大墓
    不同朝代墓內物品的擺放,都有各自的規律,推測出是哪個朝代的墓,心中就有數了。棺木放在哪個位置,陪葬的陶器放在哪個位置,金屬器皿放在哪個位置等等,真實的畫面一下子就浮現在了眼前,照著這樣的印象去挖墓,你就會一挖一個準。
  • 17歲公主難產而死,墓中卻有具白骨守護著她,專家:是現代人
    再加上皇帝的生活從小就很奢靡,用的所有東西都是最豪華的,再加上古代人的迷信思想,所以皇上在修建自己的陵墓時,都會非常重視,除了皇上,其他的貴族或者有錢人都會大肆修建自己的陵墓,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故事就是在古代的一位公主陵墓中所發生的。
  • 千年古墓,墓主是9歲小孩,有殿堂級陪葬,棺槨上刻四字「詛咒」
    因為古代人認為說不定會在另一個世界使用,所以在陪葬品上非常的奢華,但是又害怕這些奢華的陪葬品引來盜墓賊,所以防盜措施做的一代比一代好。可見中國古代有著淵遠流長的陵墓文化,與此相對的,也有著流傳已久的盜墓賊。在三國時期,甚至還興起過專門的有關盜墓賊的職位,因為當時戰亂較多,不得已才出現了摸金校尉。中國有著漫長的歷史,所以中國也有著各種各樣的陵墓,而這些陵墓的主人也各不一樣。
  • 安徽挖到清代武舉人墓,挖掘到一半,墓主後代趕來:不要挖我祖墳
    安徽發現武舉人墓穴,專家挖掘到一半,墓主後代匆匆趕來阻止挖掘 引言 當你解答了生命的一切奧秘,你就渴望死亡,因為它不過是生命的另一個奧秘。生和死是勇敢的兩種最高貴的表現。
  • 最幸運的諸侯墓:盜墓賊挖15米後放棄,離墓中10噸寶物只差5釐米
    不過現實中的古墓並沒有書中那麼兇險,讓人跌宕起伏,雖然一些墓主人為了防止被盜專門做了些設計,但「漢墓十室九空」還是讓後世格外見識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但總有些人是幸運的,是上天優待的。警方抵達後,有個處理過此類案件的警察看了後,就明白是盜墓賊幹的,這就是個盜洞,於是又立刻聯繫了文物保護局,考古隊也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經過測量,盜洞足足有15深,考古專家也是有些緊張,不知道這墓還剩下多少東西。
  • 古代帝王墓中的「黃腸題湊」真那麼玄乎?為何盜賊遇到會立馬撤退
    歷史朝代更迭,起承轉合,沒有什麼人和事是永久的,大家都只是歷史的過客,最終都會成為塵世裡的一抔土。實在要找出一個連綿千年的,那便是帝王和盜墓賊經久不衰的盜墓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