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水缸又來爆肝更新啦~
上午逛完南風古灶吃了個午飯,下午就馬不停蹄地往廣州趕,坐了一個多小時的公交後終於搭上城際地鐵廣佛線,再換乘後終於到賓館安頓下來,休息一下準備去超級文和友吃個晚飯。
這次住在28樓,修整一下拍幾張樓外的風景,有陽光穿過雲層。
西下的夕陽
來到文和友,也算是一個評論褒貶不一的地方,有人覺得是純資本運作,項目立了個危樓是對本地文化的不尊重,只是打造還原廣州八九十年代的住宅,而不是更具代表性的本土化騎樓、西關大屋這樣獨特的紀念碑式建築,這些才是象徵廣州這座嶺南都市的建築風格。
說白了,比起飯店,文和友更像一個提供餐食服務的博物館或者攝影棚,是個網紅打卡地。
那些評論也許有他的道理,但水缸只是遊客,來吃吃飯逛逛拍拍,僅此而已。
水缸覺得文和友就是個大型美食城,食鋪分別散落在每個樓層,使用統一的菜單下單後各家燒制後陸續上菜。味道麼真的一般,還是環境對水缸的吸引力更大,畢竟能拍不少。
打卡的遊客與用餐的食客,各不幹擾。
這樣的場景讓水缸想起了電影功夫裡的那棟樓。
馬賽克外牆很有年代感。
坐定的食客,穿梭的服務員。
像不像在上世紀的老房子,在天井下吃飯的場面。
掛個籃子水缸可以理解,但旁邊兩個塑料水管是什麼情況....
如果把紙片換成光幕,是不是有賽博朋克的味道了
不過這樣的場景也能出現在港風恐怖遊戲中,比如港O實錄。
電錶點燈旁邊就是這種櫥,是不是有點危險?
關著的空房間
供遊客參觀的走道,可以看到文和友的大概。
水缸是覺得看看不一樣的風景還挺不錯的,這至少是城市發展過程中經歷過的一幕。
除了各種小吃、燒烤、粥品等之外,也有點心和伴手禮。
1樓的食鋪和食客們,在樓上偷偷拍一張。
水缸一路往下走一路拍。
生意還是蠻好的,需要取號後找空位坐下用餐。
霓虹燈很有年代感。
大晚上的寫這些,水缸有點餓了
現在估計沒剛開的時候那麼紅了,在外面拍照人不是很多。
這個畫面感覺在又年代感的港片裡比較容易見到。
在外面的走道上兜兜轉轉,尋找一個又一個的機位。
廣州的牛雜味道不錯,還想去吃。
昏黃的路燈,想到上世紀的一首迪斯科搖滾歌曲,路燈下的小姑娘。
一波圖發完,又到休息時間啦,最後慣例的求一波轉發和關注,你們的轉發和關注是水缸更新的動力,謝謝大家支持,我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