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高手精心再現著名歷史照片-蘇聯BT-7快速坦克撞毀德軍指揮車

2020-12-25 聚眾說體育

該場景模型基於歷史真實照片重新生成。

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在立陶宛阿利圖斯地區,蘇聯紅軍第11集團軍第3機械化軍第5坦克師的BT-7型快速坦克襲擊了德軍第7坦克師第25坦克團司令部。

BT-7撞毀了德軍的一輛霍奇(Horch)指揮車,現場一片混亂。這張照片是德軍驚心動魄的拍攝,是東線早期著名的戰爭照片之一。

#BT-7坦克在攻擊中受了傷,但是車隊堅持到了最後,用巨大的衝擊力把這輛德軍指揮車撞毀。在製作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到坦克和車輛之間的碰撞關係,使碰撞效果儘可能真實。

因為沒有太多的細節可以用照片來表現,所以製作這一場景模型需要作者發揮想像力,去補充和完善它。

塔頂的兩個艙蓋都被打開了,看來德軍對坦克進行了徹底的檢查。

BT-7坦克的模型套件顯然不能滿足場景模型的製作。受損後的擋泥板全部更換為薄銅板,並根據需要對承重輪進行固定。

建立場景模型是對作者功力的一次嚴峻考驗,同時還要注意考證,否則很容易出現常識性錯誤。從正面拍攝了整個場景,完美的還原了這張歷史照片。以這樣的方式,來紀念那些在衛國戰爭初期與德軍搏鬥的蘇軍坦克兵們,他們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為祖國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相關焦點

  • 模型高手精心再現著名歷史照片 蘇聯BT-7快速坦克撞毀德軍指揮車
    這個場景模型是根據歷史真實照片再現的。1941年6月22日,立陶宛阿利圖斯地區,蘇聯紅軍第11集團軍第3機械化軍第5坦克師的BT-7快速坦克,突襲了德軍第7坦克師第25坦克團指揮部。BT-7撞毀了德軍一輛霍希(Horch)指揮車,場面凌亂不堪。驚魂未定的德軍拍下了這張照片,成為東線初期著名的戰地照片之一。這輛BT-7坦克在襲擊過程中受傷,但車組依舊堅持到最後,利用巨大的衝擊力撞毀了這輛德軍指揮車。製作時要充分考慮到坦克與車輛的碰撞關係,才能儘可能製作出真實的碰撞效果。
  • 二戰兵器高清圖精選集,蘇聯BT-7快速坦克
    BT-7是一種很有特色的快速坦克。它的速度奇快,歸功於它輪履合一的行走機構,公路行駛時用膠輪,越野時用履帶,最大公路時速達86公裡,最大越野時速達73公裡,相信看過本號發布過的BT-7短視頻的讀者對此印象深刻。文後的高清圖片中有兩張沒有履帶的裸奔圖。
  • 看似雞肋,卻能正面擊穿德軍三號坦克的蘇聯反坦克槍
    一戰隨著英國坦克投入戰場實用,以往突破不易的塹壕戰瞬間沒了市場,在初期坦克突擊下德軍全面敗退。有矛必有盾,刀槍不入的坦克一經投入取得不俗的戰績,對此德軍從早期混亂中驚醒,應急研製了「K子彈」(增加藥量並採用鐵芯彈頭),最高可以擊穿12-13毫米厚裝甲。
  • 老掉牙坦克也能出王牌:蘇軍BT-7設伏,單車殲滅22輛德國戰車
    二戰期間,蘇聯湧現出了大批坦克戰王牌,但多數都出身於T-34中型坦克,或者是KV-1和IS重型坦克。鮮為人知的是,數量眾多卻性能過時的BT-7快速坦克,也湧現出了幾位優秀坦克手。本篇我們講的這位英雄,就是在蘇德開戰第二天(1941年6月23日)創下奇蹟的蘇軍中士格裡高利·尼古拉耶維奇·尼廷。
  • 考證:一張珍貴的德軍老照片 揭示第653重型坦克殲擊車營塵封往事
    2011年,本人擔任遊戲《坦克世界》官網主編時,曾經為遊戲中每輛坦克撰寫過背景資料。其中使用了這張照片介紹過「虎P」重型坦克和IV/V中型坦克(綽號「不四不五」),當時由於背景資料所限,內容有些偏差。這是一篇外國「考證黨」針對這張照片的最新解讀,為大家翻譯一下。二戰中,德國通過鐵路運輸重型裝備的照片留下了很多,這張照片是德軍第653重型坦克殲擊車營(SchwerePanzerjger-Abteilung653)長距離行進時留下的,該營以裝備斐迪南坦克殲擊車而聞名。
  • 二戰蘇聯kv85重型坦克和德軍虎式坦克性能上為什麼有天壤之別
    說到二戰初期的蘇聯的kv1重型坦克,在東線戰場上曾經有一段時間是無敵般的存在,而比較出名的還有KV2型重型坦克,這個型號的KV坦克裝備一門152毫米24倍徑榴彈炮,採用的KV1坦克的底盤大多來自1940年蘇聯的生產原型車底盤,其車身裝甲80毫米左右,在德軍閃擊蘇聯時期曾經發生一過一輛
  • 公路時速110公裡的BT-5快速輕型坦克:薩沙的兵器圖譜第199期
    謝謝美女攝影師拍完了所有的照片,薩沙帶大家看一看。 公路時速110公裡的BT-5快速輕型坦克:薩沙的兵器圖譜第199期 二戰蘇聯有3種自產的主力輕型坦克,分別是: 第一種,T-26輕型坦克,共生產了1萬1000輛。 第二種,T-60/T-70輕型坦克,生產了1萬6000多輛。 第三種,BT系列快速輕型坦克,共生產了8000輛。
  • 蘇聯BT-SV坦克,除T-34以外另一款傾斜裝甲坦克
    BT-SV坦克並非全新研製的坦克,而是一種基於BT快速坦克系列的改進型坦克。上世紀30年代中期,蘇軍開始裝備BT系列坦克,這型坦克具有很高的機動性,安裝的45毫米炮在當時也絲毫不落下風,最大的缺點就是防禦太差。
  • 德軍歷來多奇思,坦克魔改樂無窮,細數二戰德軍對坦克的改造工作
    因為在蘇聯戰場上,德國裝甲部隊遇到了蘇聯的T-34中型坦克和KV系列重型坦克。這時候別說是Ⅰ號坦克擋不住,就連德軍裝備的Ⅲ號中型坦克和四號中型坦克也一樣擋不住對方。於是乎,這些Ⅰ號坦克在一夜之間仿佛就成為了落後的存在,無法在充當一線主力了。
  • 二戰著名升旗照的歷史真相:照片為擺拍,蘇軍手錶是搶的?
    蘇軍坦克開進柏林1945年4月30日,蘇聯軍隊開始向德國的國會大廈發起了最後一輪猛烈的攻擊,與殘餘的2000名德軍士兵展開搏鬥,靠著兵力上的優勢,蘇聯人一雪前恥,徹底粉碎了德軍最後的負隅頑抗。難掩勝利的喜悅,一隊蘇聯紅軍先一步登上了國會大廈,其中一位名叫拉希姆然·科什卡爾巴耶夫的蘇聯紅軍士兵,將一面蘇聯國旗插進了德國國會大廈的樓頂,象徵著蘇聯人終於戰勝了德國人。但因為插國旗時已經是夜間的10點半左右,夜晚太黑,光線不足,難以拍照。於是第二天,也就是5月2日的這一天,蘇聯軍隊在全面佔領了德國國會大廈之後,一張二戰時期著名的升旗照便就此誕生了。
  • 俄羅斯文件解密:德軍狂轟濫炸克裡姆林宮,蘇聯人這樣應對
    、捷列姆諾依宮、大克裡姆林宮、兵器庫、大會堂、古兵工廠、蘇聯部長會議大廈、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辦公大廈、特羅依茨克橋、無名戰士墓。 蘇聯人的瞞天過海 當然,這些德軍飛行員並非是善男信女,更不是什麼文物愛好者,而是蘇聯人的瞞天過海所致。
  • 二戰蘇聯敢死隊的特殊成員,能閃電般速度摧毀坦克,德軍士兵都有...
    二戰中這樣的小股部隊很多,其中較為著名的像日本的神風敢死隊,還有二戰蘇聯時期的「反坦克狗」敢死隊。與前者不同,蘇聯反坦克狗敢死隊並非以士兵作為敢死隊成員,而是訓練一批狗,讓它們背上炸藥裝置,成為蘇聯敢死隊成員。
  • 潘菲洛夫28勇士擊毀德軍18輛坦克,到底什麼才是歷史真相
    在沃洛科拉姆斯克地域,有一支來自中亞的軍隊,頑強地阻擊著德軍,譜寫了一段傳奇。蘇德戰爭爆發不久,為了抵禦德國法西斯的鋼鐵洪流,蘇聯在全國開始徵兵。是年7-8月間,在哈薩克斯坦的阿拉木圖,組建了以哈薩克人為主的第316步兵師,師長為潘菲洛夫。經過短期集訓後,於8月底編入西北方面軍的第52集團軍,開往前線作戰。
  • 蘇軍天才自創坦克戰術,重創德軍傷亡比1:7,戰後差點錯失元帥
    1940年,他已是蘇軍坦克第20師的師長。而他早年在裝甲部隊服役累積的知識和經驗為其日後的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41年6月22日,德軍發動巴巴羅薩計劃進攻蘇聯,蘇聯開始長達四年的衛國戰爭。此時的卡圖科夫因為腎炎而飽受病痛折磨。但在做完手術後,他就投入到第一線的作戰,參與了蘇聯境內多地的防禦。十月,德軍發動颱風行動,兵鋒直指莫斯科。
  • 蘇聯時期的幾種重型坦克,機動性槓槓的
    蘇聯大搞重工業後,正是世界坦克裝甲車輛快速發展的時期,因此蘇聯也開始研發包括重型坦克在內的一系列重型裝甲車輛。 而在二戰中,蘇聯也裝備有大量重型坦克。
  • 蘇聯鐵錘:PTRS-41反坦克槍 威力大難掌控
    「西蒙諾夫PTRS-41反坦克步槍」由蘇聯著名的輕武器設計師謝爾蓋·加夫裡羅維奇·西蒙諾夫研製。根據瓦西裡·扎伊採夫的回憶錄中,提到他們在史達林格勒戰役使用PTRS攻擊德軍的機槍掩體,那些用沙包構築的胸牆都能抵擋制式步槍發射的7.62×54R彈,但反坦克槍的穿甲彈則可以輕鬆穿透胸牆射殺後面的敵人。但扎伊採夫發現槍彈的一致性差,不適合作精確射擊。
  • 《獵殺T34》蘇聯坦克能吊打六輛德軍坦克,難道這是抗德神劇?
    如果你看過最近上映的一部戰爭片《獵殺T34》的話,不少觀眾都被劇中的橋段雷到,有人可能會說,這劇情實在太扯了,因為主角一行人一開始就滅掉了德軍一個連的坦克,後來,主角一行人又把德軍當猴子一樣打,因此,不少人都覺得這部電影和國內的那些抗日劇一樣,只不過人家是抗德神劇。
  • 虎式坦克上的蘇聯英雄:獲得殊榮靠計謀
    蘇聯英雄稱號的意義和美國的榮譽勳章以及德國的騎士十字勳章類似,,坦克兵姆納察卡諾夫依靠自己在戰鬥中的計謀贏得了這項蘇聯軍人的最高榮譽
  • 都知道德軍豹式、虎式威名遠播,而裝備數量最多的坦克卻默默無聞
    對於二戰德國的裝甲部隊,很多人會想到虎式、豹式、虎王、犀牛、獵虎等等,這些都是大名鼎鼎的裝備,但很少有人會對德軍裝備最多的坦克感興趣。這款坦克沒有響亮的名字,卻有很多德國人,形容這款坦克為」軍馬,「因為它就像軍隊裡的軍馬一樣默默無聞的幹活,任勞任怨的執行任務毫無怨言。
  • 1942年德米揚斯克戰役蘇聯紅軍25萬包圍德軍12萬最終反被德軍殲滅
    而蘇聯方面當時被莫斯科戰役勝利,衝昏頭腦認為德軍主力部隊已經潰敗,所以才派出這支部隊迂迴到德軍身後試圖包圍殲滅德軍第16集團軍,在歷史資料上德米揚斯克戰役被譽是一次德軍以弱勝強戰役。1942年1月7日戰鬥全面打響後,隸屬於德軍第30「布裡森」步兵師,麾下第667突擊炮連,當時裝備突擊炮數量在25輛左右,其主要型號是德軍通過三號G型坦克底盤改裝而成三號B型突擊炮,德軍三號B型突擊炮,最大亮點就是隱蔽性極強,非常適合打伏擊戰役和防禦戰役,而某些文章說到當時德軍麾下擁有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多少輛等等,有看過小編文章的讀者們都知道,1943年庫爾斯克戰役豹式坦克才第一次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