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河上花圖

2020-12-07 騰訊網

《河上花圖》為八大山人1697年七十二歲作。畫尾行書長題河上花歌三十七行。後記: "蕙巖先生屬畫此卷,自丁丑五月以至六、七、八月荷葉荷花落成。戲作河上花歌僅二百餘字呈正"。款署"八大山人"。這是八大山人傳世佳作之一。大筆水墨寫意,以荷花為主,坂坡小草,溪水潺潺,以寥寥幾筆蘭竹、柳樹點綴其間,畫尾為長跋。

八大山人的藝術成就以繪畫為主,工詩文,長於行書,淳樸圓潤,自成一家。在繪畫上,他以大筆水墨寫意畫著稱,並善於潑墨,尤以花鳥畫稱美於世。他懷著國破家亡的痛苦心情,借花鳥、木竹、山水來抒發對滿洲貴族統治者的不滿和憤慨,表現他那倔強傲岸的性格。在八大山人暮年作品中,以《河上花圖》卷最為精絕。巨幅長卷與二百餘字的《河上花歌》相映生輝,堪稱八大山人一生境遇的縮影和晚年心態的真實寫照。

畫卷中傳神地表現出荷花情狀的千姿百態,荷梗直、彎、斜、臥,荷葉伸、卷、濃、淡,荷花開、合、露、藏,變化多端。花葉用潑墨法禿筆橫掃,灑脫豪爽,酣暢淋漓地展現出濃、淡、焦、潤等多種墨色,富有層次感,充分體現了中國畫墨分五色的特點,傳達出一種不可遏止的激昂之情。花瓣用細筆勾勒,一圈而就,氣足神完,與看似隨意揮灑的墨葉相映成趣,展示了八大山人用墨濃淡相宜、剛柔並濟的純熟筆鋒。

此畫表面上描繪的是河上荷花,但實為朱耷人生長河的真實寫照。卷首展現了荷花從河上躍起,枝挺葉茂,生氣蓬勃,隱喻初涉人世時的遠大志向;畫面隨即就遇上了陡峭的山坡,荷花只能從夾縫中生長,雖仍顯旺盛,卻已彎枝低腰,暗示青年時的他還沒有施展自己的抱負便遇到了國破家亡的挫折;接下來便是崎嶇的河床、枯木、亂石,荷花已呈殘敗之狀,猶如殘喘的人生;卷末的景致更是悽涼,成片荒蕪的土坡,已不見一枝荷葉,僅有星星點點的蘭草竹葉雜生,寓意著自己的一生將在蕭索中終結。

此卷整體氣勢磅礴,筆勢跌宕起伏,構圖疏密相間,用墨蒼中見潤,與自賦《河上花歌》的詩作及其書法,構成了詩、書、畫相互輝映的藝術整體,不僅是朱耷一生中最長最好的作品,更是其藝術與人生完美結合的一幅難得的珍品。引首有徐世昌行書題"寒煙淡墨如見其人",卷尾有清代永瑆、許乃普,近代徐世昌等多人跋文。

相關焦點

  • 八大山人精彩長卷《河上花圖卷》筆墨細節!
    八大山人以純熟的技法作寫意荷花,筆墨交疊,濃淡互破,洇潤滲化,清氣滿紙。荷花用筆清圓,荷莖以中鋒寫出,筆力內蘊,如綿裡裹鐵。坡石用禿筆枯墨勾皴,蒼潤渾厚。 《河上花圖》中從生機勃發的荷花始,經歷陡壁山崖、枯木亂石,再現孤蘭衰草竹葉夾生,最後以高澗瀑流結尾,似乎隱喻著朱耷多舛的人生命運。
  • 漢橋話畫:清朱耷《河上花圖卷》看八大山人起落人生
    畫家邱漢橋帶你走進百幅名畫背後的故事《河上花圖卷》,清代,朱耷,水墨紙本,縱47釐米,橫1292.5釐米,現藏於天津市博物館。名畫鑑賞《河上花圖》是一幅紙本長卷水墨畫,現藏於天津市藝術博物館,是「清初四僧」之首的八大山人暮年之作,運用了蒼莽的筆色和奔放的筆觸,以潑墨大寫意的方式表現出他心目中的荷花圖景。精絕的巨幅長卷與卷尾自題的37行《河上花歌》交相輝映,恰是這位落魄皇族一生坎坷命運和晚年悲涼心態的真實寫照。整幅畫以大寫意畫法完成,描繪了嶙峋的怪石間一組繁複密集的荷花。
  • 此是人間未見書:八大山人《河上花歌》書法藝術賞析 文藝課堂
    疫情當前 為了不耽誤學生學習 在家裡上網課變成了一大流行趨勢 那麼今天 小藝就帶你上一堂文藝界的網課 【文藝課堂】鎮海書家嚴振浩對八大山人《河上花圖卷
  • 《河上花圖》:一曲詩畫雙絕的荷花讚美詩
    原標題:《河上花圖》:一曲詩畫雙絕的荷花讚美詩   清 朱耷《河上花圖》(中國畫)   《河上花圖》卷高47釐米,長近13米。是清朝著名畫家朱耷在其72歲時應朋友蕙巖之請而作,歷經四月畫成,是畫家晚年非常罕見的大幅作品。
  • 八大山人最精美花鳥長卷高清賞
    使畫中形象突出,主題鮮明,甚至將鳥、魚的眼睛畫成「白眼向人」,以此來表現自己孤傲不群、憤世嫉俗的性格,從而創造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花鳥造型。 1、清 八大山人《河上花圖》天津博物館藏
  • 八大山人畫只鳥買了六千多萬,但他絕不是最貴,最貴的居然是他?
    宋徽宗畫了20隻鳥賣了5510萬元,八大山人畫了一隻鳥,賣了6272萬元,是不是已經覺得價格很驚人了?但最厲害的還在後頭,他畫的一隻鳥,賣出了4.255億!他就是齊白石!先來說下鳥在中國書畫上的地位中國繪畫史上,花鳥和山水是大多數畫家都喜歡題材。鳥因為能在天上飛,最早的鳥都還是比較神幻的。
  • 傅抱石、朱敦儒、八大山人頂尖傑作登陸拍賣行,三件作品受關注
    昨天,在中國嘉德2020秋季拍賣會新聞發布現場,中國嘉德董事總裁胡妍妍宣布,即將啟幕的秋拍將有三件「高價種子選手」登場,分別為傅抱石「封神」之作《大滌草堂圖》,兩宋之交文壇巨擘朱敦儒的《暌索帖》以及八大山人晚年傑作《山水花鳥書法冊》。她預測,三件作品均有望拍出億元天價。傅抱石《大滌草堂圖》局部。
  • 坐擁八大金剛,藏於深山老林,歷史上真實的座山雕是怎麼死的?
    在死前,座山雕淡淡地說民國時期,要說土匪中名氣最大的,那當屬座山雕崔三爺。《林海雪原》講的便是楊子榮智擒座山雕的故事。「天王蓋地虎,寶塔鎮河妖」,楊子榮身處虎穴,鬥智鬥勇,最終從內部瓦解了座山雕一夥。座山雕原名崔玉琳,後更名為張樂山,是一名山東大漢,在家排行老三,後常被人稱作「崔三爺」。張樂山出身土匪世家,爺爺與父親皆土匪出身,現在土匪圈子的名氣,並不大,屬於草根土匪。在一次打家劫舍過程中,被官府抓住,最終被處死。張樂山成為了一名孤兒,無奈之下只得跟隨親戚共同闖蕩關東,以求得能夠填飽肚子。
  • 聲名遠播的豐縣華山八大景,你知幾何?
    文:尹克雪圖:來自網絡豐縣華山屹然矗立在於平原上,高69.7米,上接雲天,下臨平川,登上山頂俯視滾滾北去的大沙河,遙看遠處田野村莊,更顯得非常雄偉壯觀。山削危巖突出數丈,可避風雨,長滿青翠,松樹若蚊龍舞姿,山下嵐河水清澈透底,橋上遊人如織,河中人影,山影,松影倒映,松照山,山照松更是華山最馳名中外的松崖滴翠為二大景。清朝歷史上一出水漫嵐橋的大戲,浪漫的魏學士和嵐瑞蓮美麗動人愛情傳說故事,就發生在此地,也至使華山的嵐橋也名聲在外。
  • 「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將在遼寧省博物館開展!
    12月2日,「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將在遼寧省博物館開展,此展是首個以傳世精品展示「唐宋八大家」家國情懷和時代風華的主題文物展,也是遼寧省博物館繼舉辦「又見大唐」「又見紅山」展覽後再度推出的重磅之作。此消息一出,立刻引來不少讀者關注,很多小夥伴迫不及待想了解這個大展中的細節。
  • 一座山,一條河,一片田,一群人走向小康
    藍天白雲綠山刀背梁,是一座小山長向對面的山,將直直的河道阻擋,河水從這個地方拐了個90度的彎,走成了蛇形。,要讓河流變慢,就拔下隨身攜帶的寶刀插在河中讓河水拐彎,形成迴環,後來盤古有事離開時忘了把刀取走,寶刀就變成了一座山梁永久的長在這裡。
  • 帥好:紙上河山與老村境界——老村研究及山水畫新參照
    ——莫裡斯·梅洛-龐蒂1、老村的紙上河山《紙上河山》,180cm×96cm,宣紙水墨,2017中國山水畫的背後主體,是人,是天地人之間的深層思考;這個說法,好爛,爛到再說一次,似乎你就可能被招回到漢代。但是,在漫長的中國王朝堆積起的繪畫之谷,既有絢麗的巨壁遠川,也有無數循環往生的俗談贅論。
  • 「山高水長 唐宋八大家文物主題展」正式開展!北鬥融媒邀你雲端賞寶!
    「山高水長 唐宋八大家文物主題展」正式開展!北鬥融媒邀你雲端賞寶!展覽上一張圖就都看懂啦↓↓↓除了看「唐宋八大家」最值得看的莫過遼博館藏的東晉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宋摹本明代書家王鐸在卷後稱之「宇宙第一尤物」它上次露面還是2018年遼博新館的開館大展顧愷之所作《洛神賦圖》由於年代久遠,真跡早已失傳。
  • 東方藝術之魔八大山人
    八大山人以花鳥畫著稱,繼承徐渭傳統,發展了潑墨寫意畫法。八大山人的作品以象徵、寓意和誇張的手法,塑造奇特的形象,抒發憤世嫉俗之情和國亡家破之痛。(八大山人《古木雙鷹》)(八大山人《荷花雙鳧圖》)(八大山人《楊柳浴禽圖》)八大山人的大寫意不同於徐渭
  • 雲遊悠然山、上壩河,來一次心靈養生之旅……
    秦嶺悠然山高山溼地景區位於安康市寧陝縣,景區層林疊嶂,氣候宜人。悠然山高山溼地獨有的蘆葦、紅柳及萬株野生海棠等自然、原生態的環境,形成了秦嶺山脈獨特的高山溼地生態系統。經過多年打造,現已形成自然和人文合一的生態景區,是陝西省省級旅遊度假區。
  • 走進「唐宋八大家」的世界
    「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現場新華社記者 姚劍鋒攝《南宋高宗趙構書馬和之畫毛詩唐風圖》(局部) 遼寧省博物館供圖《明仇英赤壁圖卷》(局部)遼寧省博物館供圖《這個唐宋文學界「天團」被後世稱為「唐宋八大家」,他們掀起的古文運動,使詩文面貌煥然一新,兼具文學革新和思想啟蒙的意義。12月2日,「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在遼寧省博物館開幕。作為本年度最值得期待的展覽之一,「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吸引著來自各地的觀眾走進遼博,通過文物感受八大家綿延千年的文脈和雄唐雅宋的時代風採。
  • 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新景觀 泉城新名片 「山、河、湖、泉、城」新...
    很多人預測,依靠著黃河發展起來的華山湖,將成為泉城濟南大明湖、趵突泉、千佛山之後的第四張城市名片。如今,這裡已經形成了「山、河、湖、泉、城」的景象新格局。(「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暨「黃河落天走東海」網絡主題活動第一站來到濟南華山溼地公園)(「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暨「黃河落天走東海」網絡主題活動第一站來到濟南華山溼地公園)山華山古時稱「華(huā)不(fū)注」,山名取自於《詩經•小雅•常棣》,其詩曰:「常棣之華,鄂不韡韡」(讀音:唐迪支花,
  • 西安召開「三河一山」設計方案討論會
    本報訊 (記者 南江遠) 10月14日,我市召開「三河一山」74公裡無障礙段設計方案暨長安區綠道選線方案討論會,聽取了「三河一山」74公裡無障礙段方案匯報並對長安區綠道選線事宜進行研究。
  • 遼寧省博物館「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今天開展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章咪佳 通訊員 周易凱2020年12月2日,由國家文物局與中共遼寧省委宣傳部共同主辦的「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在遼寧省博物館開展。瑞鶴圖此次展覽共展出20件重點文物,包括傳世至今、婦孺皆知的千古名作《瑞鶴圖》。對於為何在唐宋八大家展中展出《瑞鶴圖》,遼博副館長董寶厚說:「《瑞鶴圖》創作於1112年,描繪的是正月十六之時,群鶴在空中飛舞的景象。就在這一年,八大家中最小的蘇轍去世,這八人正式退出了歷史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