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前沿】Science綜述 | 新的概念:系統回顧精確定時治療癌症

2021-01-09 澎湃新聞
【學術前沿】Science綜述 | 新的概念:系統回顧精確定時治療癌症

2021-01-04 17: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以下文章來源於iNature ,作者椰子

iNature

專注前沿科學動態,傳遞科普信息。

關注我們,獲取更多相關資訊

晝夜節律協調人的生化,生理和行為功能的日常節律。在每種情況下,晝夜節律的喪失都會導致生存機會降低。這導致了一個假設,即晝夜節律紊亂會導致疾病。

2021年1月1日,北卡羅來納大學Aziz Sancar等人在Science 在線發表題為」Clocks, cancer, and chronochemotherapy「的綜述文章,該綜述回顧了時鐘中斷對人類健康(尤其是致癌作用)的影響以及通過精確定時治療來改善癌症治療的努力的研究現狀。

該領域的某些領域正在走向成熟,這可能會揭示治療途徑。DNA切除修復在紫外線誘導的皮膚癌的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並且對基於Pt的化學治療藥物的作用機理也至關重要。切除修復具有非常強的晝夜節律調節,其活動階段主要取決於給定組織中單個基因的轉錄節奏(儘管整個系統也具有內在的節奏)。在可預見的將來,其他針對腫瘤和機制的洞察力可能也會在治療方面取得進展。

晝夜節律是生物的生化,生理和行為功能的固有的〜24小時周期振蕩,這是真核生物幾乎普遍存在的特徵。生物鐘在大多數生命形式中的普遍性強烈表明它必須賦予選擇優勢。在每種情況下,晝夜節律的喪失都會導致生存機會降低。這導致了一個假設,即晝夜節律紊亂會導致疾病。在這裡,該綜述回顧了時鐘中斷對人類健康(尤其是致癌作用)的影響以及通過精確定時治療來改善癌症治療的努力的研究現狀。

分子水平的哺乳動物生物鐘由一個延時的轉錄-翻譯反饋環(TTFL)組成。BMAL1和CLOCK(或其旁系同源物NPAS2)構成了激活臂,隱色蛋白(CRY1和CRY2)和PER(PER1,PER2和可能的PER3)蛋白構成了TTFL的阻遏臂。這個主要的TTFL由一個由核受體REV-ERBα和視黃酸受體相關的孤兒受體α(RORA)組成的次級環鞏固。

染色質構象,組蛋白乙醯化和RNA聚合酶II結合產生的晝夜節律使許多基因具有晝夜節律的轉錄節奏。在人類和小鼠中,50-80%的蛋白質編碼基因受時鐘控制。反過來,晝夜節律調節的基因包括一些對細胞分裂的時機至關重要的基因,這會導致某些組織分裂的強烈節奏。因此,晝夜節律紊亂可能導致細胞分裂失調,這是癌症的標誌。

腫瘤發生明顯受晝夜節律機制的影響,但不支持晝夜節律時鐘基因是一般腫瘤抑制因子的假設。時鐘基因失調在腫瘤中的致病意義尚不完全清楚。DNA核苷酸切除修復的晝夜節律控制實例闡明了在臨床上開發時鐘與癌症之間相互作用的挑戰,因為每個基因的晝夜節律易感性階段根據其潛在的轉錄節奏而變化。儘管計時療法的概念很吸引人,但時鐘-癌症相互作用的複雜性使得預測定時給藥的效果具有挑戰性。隨著化學治療劑特異性的提高,可以通過了解晝夜節律機制與治療靶點之間的特異性相互作用來更好地理解和優化其晝夜節律作用。

在過去的25年中,在了解晝夜節律和癌症的分子機制方面取得了大量的進步。類似地,已經進行了大量嘗試來使用生物鐘來指導癌症的預防和治療。然而,儘管做出了這些努力,但時鐘和癌症的關係仍然難以簡化。因此,時鐘中斷促進癌症或化學療法的晝夜節律改善結果的早期概括,已被更現實的觀點所取代,時鐘和癌症之間的聯繫是高度特異性的。時鐘機制會影響癌症,而癌症又會破壞特定的時鐘機制。

該領域的某些領域正在走向成熟,這可能會揭示治療途徑。DNA切除修復在紫外線誘導的皮膚癌的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並且對基於Pt的化學治療藥物的作用機理也至關重要。切除修復具有非常強的晝夜節律調節,其活動階段主要取決於給定組織中單個基因的轉錄節奏(儘管整個系統也具有內在的節奏)。在可預見的將來,其他針對腫瘤和機制的洞察力可能也會在治療方面取得進展。

參考消息: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71/6524/eabb0738

來源:iNature

原標題:《【學術前沿】Science綜述 | 新的概念:系統回顧精確定時治療癌症》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博海前沿技術】衝擊波——疼痛治療的革命,「不死癌症」的剋星
    博海醫院康復醫學中心引入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體外衝擊波疼痛治療系統,以無創、安全、快捷的手段,向不死的癌症發起挑戰。有人把慢性疼痛比喻為不死的「癌症」,它影響你的睡眠、幹擾你的工作,讓你無法享受對抗運動的暢快,無法進行說走就走的旅行,它像「影子殺手」一樣實實在在影響您生活的質量。
  • 【學術前沿】李林組發現治療PFA亞型室管膜瘤新策略
    【學術前沿】李林組發現治療PFA亞型室管膜瘤新策略 2020-11-13 17: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技前沿】Materials Today:納米酶的構效關係
    納米酶 Nanozymes推送關於納米酶的研究動態近年來,納米酶研究的興起和發展為模擬酶領域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該綜述回顧了過去十餘年納米酶結構和關係的研究,針對納米酶結構和活性之間的關係進行了系統性歸納、分析和總結。全面闡述了影響納米酶活性的關鍵因素,梳理了納米酶結構與活性之間的關聯模式,並為未來納米酶的理性設計和從頭合成提出了合理設想,為進一步拓展納米酶的生物醫學應用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由於納米酶大多屬於異相催化劑,其催化活性多由其表面豐富的活性位點來控制。
  • NSR綜述:萬有引力常數G的精確測量
    海歸學者發起的公益學術平臺 分享信息,整合資源 交流學術,偶爾風月 牛頓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是17世紀自然科學最偉大的成果之一
  • 【學術前沿】金鑫等描繪人類癌細胞轉移圖譜
    【學術前沿】金鑫等描繪人類癌細胞轉移圖譜 2020-12-10 17: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Science揭秘:癌症靶向治療「救星」——PRAP抑制劑
    但是研究人員發現,在癌症中卻並非如此。6月5日,由雪梨加文醫學研究所的David Thomas教授所領導的研究小組在Science雜誌上發表了一項突破性研究,研究結果顯示,包括黑色素瘤、胰腺癌、肉瘤和乳腺癌在內的多種癌症,在接受治療後會啟動易錯的DNA複製路徑產生大量的複製錯誤來形成耐藥性,從而適應癌症治療。
  • 2020年12月11日Science期刊精華
    5.Science:新研究表明一種導致袋獾大量死亡的傳播性癌症轉變為一種地方性疾病doi:10.1126/science.abb9772在全球COVID-19危機中,有一些關於野生動物大流行病的好消息,這可能也有助於科學家們更好地了解其他新興疾病的演變。
  • 【學術前沿】樊嘉團隊首次全面深度剖析早期復發性肝癌的腫瘤免疫...
    近年來,隨著免疫檢查點阻斷(ICB)療法在某些類型癌症的臨床治療中初見成效,人們期望以此改善HCC的治療,卻也是事與願違,HCC對免疫治療的反應並不令人滿意。這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在於腫瘤複雜的生態系統,而全面細緻地了解這個由多種異質性細胞(包括惡性細胞、免疫細胞和基質細胞)通過時空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腫瘤生態系統,必將對腫瘤的發展、預後和治療產生重大的影響。
  • 去日本看病全球治療癌症好的三家醫院
    據國家癌症報告顯示,我國每年新診斷的癌症患者將近400萬人,平均每天過萬人被診斷出癌症。龐大的患者基數也決定了出國看病的患者不在少數。因此,為了幫助這部分患者做出正確的選擇,小編特地來介紹一下全球治療癌症較好的三家醫院。
  • 2020年11月27日Science期刊精華
    1.Science:藉助大數據開發出治療癌症的「智能」細胞療法doi:10.1126/science.abc6270尋找既能殺死癌細胞又能讓正常組織不受傷害的藥物是腫瘤學研究的最高目標。這種通用方法的生物學方面已經在Wendell Lim博士及其同事們在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細胞設計計劃和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贊助的合成免疫學中心的實驗室中探索了好幾年。但是,他們的新研究通過將前沿的治療細胞工程與先進的計算方法相結合,為這方面增加了一個強大的新維度。
  • 美國十大癌症醫院排行榜,赴美治療腫瘤必讀指南
    這些上榜醫院代表了美國、乃至全世界當下前沿的醫療水平。2. 2020年3月至今,新冠疫情幾乎讓所有美國的癌症醫院瀕臨癱瘓。雖然它們大部分只開設了百分之三十至四十的醫療系統,並且幾乎全部停止了非緊急的擇期手術以及國際病人的收治,但這些癌症醫院仍在艱難地開放。3.
  • 人類攻克癌症的「重要一步」——硼中子俘獲治療
    BNCT被認為是世界上先進的癌症治療手段,他的治療原理如何,又有哪些顯著優勢,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治癌神器」背後的秘密BNCT技術是目前國際前沿的抗癌治療技術,已成為未來惡性腫瘤放療的重要選擇之一,它是一種能夠選擇性地阻擊癌細胞的放射線療法。它利用能量低的中子和聚集在癌細胞和組織中的硼化合物的反應,在定點破壞癌細胞,對身體造成的負擔較小。
  • Science Advances:巨噬細胞的「背包」可殺死癌症
    對此,哈佛大學的科學家們提出了一種新方法,即給免疫細胞配備一種「背包」,它可以減緩小鼠體內的腫瘤生長。免疫細胞是我們抵禦癌細胞的關鍵防禦之一。巨噬細胞是一種免疫細胞,就像人體中的偵察隊,尋找潛在威脅,如病毒、細菌和癌細胞,吞噬並摧毀它們。
  • 文獻綜述:步驟與問題!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社科學術圈,ID:shkxqua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文獻綜述也稱研究綜述,是指在全面掌握、分析某一學術問題(或研究領域)相關文獻的基礎上,對該學術問題(或研究領域)在一定時期內已有研究成果、存在問題進行分析、歸納、整理和評述而形成的論文。
  • 自愈之路:開創癌症免疫療法的科學家們 | 薦書
    微信ID:sanlianshutong『生活需要讀書和新知』自愈之路開創癌症免疫療法的科學家們[美]尼爾·卡納萬 著 賈頲 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20-9
  • Science:血液測試有助於在症狀出現之前發現癌症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在數千名沒有癌症病史或症狀的人中,首次發現血液測試有助於檢測多種癌症。這種血液測試仍然是實驗性的。即便是它的支持者也說,它還需要改進,而且這些研究結果並不理想。
  • 2019上海市西南片高校研究生學術論壇在我校舉行
    醫學研究生作為未來中國醫學領域的領軍人才,更要走到時代前列和技術前沿,通過學科交叉為醫學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新動力,為建設健康中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徐宏喜教授指出,通過對藤黃屬植物系統和深入的研究,發現部分化合物具有較顯著的抗腫瘤活性,研究證實它們可通過抑制細胞增殖、促進凋亡、調節腫瘤細胞自噬等機制,調控與腫瘤發生、發展、轉移及復發相關的信號通路從而產生抗癌活性。步文博教授以「化學動力療法:納米化學與生物醫學的融合」 為題,介紹了課題組在腫瘤微環境特異性治療方面所做的一系列開創性工作。
  • 2020年5月29日Science期刊精華
    體外蛋白合成新技術可媲美細胞中的天然核糖體doi:10.1126/science.abb2491; doi:10.1126/science.abb9711許多蛋白作為治療糖尿病、癌症和關節炎等疾病的藥物是有用的。合成這些蛋白的人工版本是一個耗時的過程,需要通過對微生物或其他細胞進行基因改造來產生所需的蛋白。
  • 重視文獻綜述的意義與價值
    文獻綜述有助於系統性地回顧與分析相關研究成果,已經成為推動知識和理論發展,創建理論框架和建立概念模型的重要組成部分。她認為,系統性文獻綜述研究作為一種系統的、透明的和可重複的方法,是文獻綜述研究中最主要的方法。這種研究方法可以用於識別與評價相關研究文本、數據及理論間的相互關係。它以現有的文本證據為基礎,可以有效減少研究人員的主觀偏見,從而得出可靠的結論。過去系統性文獻綜述研究方法通常應用於醫學學科領域,如今很多社會學科也嘗試使用這種研究方法。
  • 著名癌症研究中心:MD安德森癌症中心新進展
    ,全球醫生組織每周通過微信公共平臺分享國際著名癌症中心資訊、學術交流和臨床查房簡報等。MD安德森癌症中心本周四、五(22日、23日)學術研討會活動。關注微信平臺後,留言獲取研討會日程安排。本期活動將通過騰訊會議視頻直播學術研討會部分精彩內容,請掃描下面二維碼加入專業交流群後,諮詢騰訊視頻會議登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