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們說到伊凡四世這位俄羅斯的首位皇帝,今天小編來帶著大家繼續認識俄羅斯的皇帝。今天這位皇帝,不僅是一位女皇,更是俄羅斯歷史上唯一一位被冠以「大帝」之名的皇帝。葉卡捷琳娜二世,她的登基路相比本國子女更要波折一些。與中國的武則天女帝類似,執政之路也是從嫁入皇室開始,最終登基掌權數十年,擴展疆土,富強國力,功績顯赫。
葉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謝耶芙娜(1729年5月2日——1796年11月17日),尊稱為葉卡捷琳娜大帝。
皇室聯姻開始的政途
葉卡捷琳娜本名索菲亞·奧古斯特,是普魯士的沒落貴族公國公主。本是不受重視的身份,卻在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的安排下被安排成為了俄羅斯伊莉莎白女皇選中的王儲妻子。
索菲亞公主進入莫斯科後見到了自己日後的丈夫,當時的王儲彼得。但彼得對索菲亞坦白他並不愛索菲亞,他已經愛上了伊莉莎白女皇身邊的侍女。迎娶索菲亞公主不過就是順應女皇的意志而已。
於是索菲亞認識到,愛情是沒有依靠的。如果想要在俄羅斯站穩腳跟,得到國家的承認,她必須要成為一個俄羅斯人。於是她請求女皇找來了最好的老師,極其刻苦的學習俄語和東正教的禮儀,也改名為葉卡捷琳娜·阿列克謝耶芙娜。
1745年8月21日,二人完婚,葉卡捷琳娜受封大公夫人。婚後生活沒有任何愛情可言,於是她只能讀書排解寂寞。也正是在這個時期,她對伏爾泰、孟德斯鳩等人的書籍大量閱讀,對政治哲學類開始積攢大量的知識深度。
奪位中步步為營
葉卡捷琳娜的上位,從事實上來說是屬於謀逆的。她的登基沒有合理的法律性,主要是因為彼得三世是名正言順的繼承人,最為合理的皇帝,甚至她的孩子保羅也是合適的王位繼承人。
彼得三世與葉卡捷琳娜的王室婚姻名存實亡,雙方各有自己的情人,甚至相互知曉互不打擾。但彼得三世越發昏聵,以至於到最後公開在與普魯士籤訂合約的國家宴會上公然辱罵了葉卡捷琳娜。也正是此類種種舉動,讓國內的政團與葉卡捷琳娜最終下定決心推翻彼得三世的統治。
【葉卡捷琳娜】圖片
伊莉莎白女皇去世後,葉卡捷琳娜徹底開始了自己的奪權道路。她聯合自己的情人奧爾洛夫,在近衛軍中形成數百人的反叛集團;之後一近衛官被捕,陰謀驟然暴露,她取計得到了前女皇寵臣、帝師、大公爵的支持之後,決定提前發動政變,並一舉成為俄羅斯帝國的第八位皇帝,第四位女皇。
政法得當,風流端莊
葉卡捷琳娜二世登基之後,接收的是一個並不開朗的局面。國庫空虛,軍隊疲弱,俄羅斯被諸多國家虎視眈眈。於是她對內擴大貴族權力,強力發展農奴制度;對外控制黑海,掌握海上貿易,侵略土耳其瓜分波蘭;對遠東戰略賦予獨立自主的外交核心;同時又積極發展了國內的文化,與大量的哲學和藝術家保持密切的聯繫。
從後世的資料中,我們可以知道女帝有過很多情人,零零總總加在一起足有23人之多,這也成為了後世女帝被批判的一大根據。就小編個人覺得,何必以一位皇帝的情人多少來判斷她的政治清明呢?儘管大帝確有這麼多的情人,可他們並未影響到她的政治。既然沒有影響到國家的管理,我們這些後人又何必去口誅筆伐呢?要記得,葉卡捷琳娜二世並非皇后,而是大帝。
參考資料:
《俄國簡史》 《葉卡捷琳娜二世傳》 《AMy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