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嶺上不會自然產生將軍的,但將軍都曾經是英雄」,「英雄不一定將來會是將軍!……將軍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質,以適應公司全球化的需要。」英雄是優秀的獨立貢獻者,將軍是團隊管理者。從英雄到將軍,體現的正是優秀獨立貢獻者到管理者的跨越。
從一線區域責任人到工程組長,再到客戶群服務經理,一直是優秀員工(主管認可、良好的績效)。但是被任命為管理者,開始需要帶團隊進行業務運作,需要透過團隊的力量來完成績效和目標時,卻發現處處碰壁,績效提升力不從心。主要面臨如下問題:
1、花很多精力制定了大量感覺非常好的制度和策略,希望能夠以此改進工作,創造較高的組織績效,但是,在實際的運作中,總是無法持久落實。不斷開會分析、討論研究,但總是缺乏成效。策略和制度成了一堆看上去很美卻無實際價值的東西。
2、工作結果總是與期望有較大差距,卻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一些問題再三強調,卻仍然不斷發生,讓人防不勝防.
3、工作中團隊成員缺少系統思維,對網絡問題僅僅以單一產品的角度進行思考,沒有從網絡整體的高度進行協調,成員間缺乏互相的協同作戰。
4、團隊成員工作狀態時有起伏,感覺沒有真正理想的員工。沒有追求卓越的精神。一些團隊成員缺少使命感,對工作僅僅是應付,對許多問題不敏感。
5、一些客戶問題推動困難,與周邊部門產生較多的誤解和矛盾,工作不時陷入被動。
面對如此多的問題,自己不斷抱怨下屬能力太差,事事都需要親自操刀,但又沒有三頭六臂,自己反成了瓶頸。每天疲於奔命,卻難有好的績效。從前的優秀被質疑,工作十分痛苦。
在工作中,面對現實的環境和具體的工作,如何通過帶領團隊成員開展工作,共同進步,實現高績效團隊,我進行了一些探索和管理實踐。
(一)業務執行方面:
1、讓全體成員參與業務規劃,真正在團隊中對業務進行系統的討論,制定出符合實際,可以有效落地的目標和策略。
通過全體成員參與業務規劃,結合了實際情況,使每個成員都能明確理解我們的業務目標及其意義,以及相關的問題和風險。這樣,規劃更切實際,更深入人心,更容易激發團隊去實現這些目標的意願和潛能,能夠真正有效地為後續業務執行服務。而且,通過集體參與的規劃,也培養了團隊成員的全局、系統思維,增進團隊的協同作戰。在以後的業務實施中確實使執行落實、工作效果得到了提升。
2、分配任務後,缺少對過程的關注,卻美其名曰「用人不疑」。導致工作結果與期望有很大差距。在實踐中發現「用人也須疑」,即對工作過程必須溝通、指導和監控。
通過堅持逐級溝通匯報、分層監控、及時跟進和現場核實的執行措施的實施,工作效果明顯提升,工作中,各項目標的完成率一直處於前列。
3、轉變觀念,從害怕問題變為把問題當成是工作改進的機會,從問題中學習和總結。
從問題中學習總結是工作持續改進的重要方法,實踐中發現,從多次出現的問題、浪費的現象、異常的情況幾個方面著手可以得到較好的效果。最後需要將改進的工作標準化和制度化,只有這樣才能保持和繼承。
(二)隊伍建設方面
1、欣賞個體差異,用人所長、容人所短。總是以自己的標準來要求每一個員工,而且期望每一個員工都是博而精的超人,導致總找不到理想的下屬。實際上發現,人與人的個體差異是巨大的,博而精的超人是沒有的,我們只能儘可能地知人善任,使每個人在團隊中發揮最大效用。同時,給人儘量大的空間,不要把工作分得太細、否則容易把人限定在較窄的範圍裡,不利於員工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也不利於更好地發現和發展員工的長處。
實踐中還有這樣一個體會:以「相馬」的方式,發現個人所長是一種方式,但往往周期較長,存在一些風險。另一種方式可以通過「賽馬」式的競爭,以績效牽引來發現人才。當然,真正達到「知人善任、用人所長」,必須通過大量實踐的積累,需要「邊做邊學」才行。
2、團隊成員工作不理想的另一個原因是,主管甩手掌柜做多了,對員工的「傳道、授業、解惑」少了。我們一方面需要做員工的導師、教練,結合個體差異,因人而異地開展培訓和指導;另一方面,也需要引導員工的自我承諾,給員工以舞臺和期望,讓員工自由發揮和創造,充分開發員工潛能,使工作自動自發地開展。
溝通是培養和激勵工作的核心,貫穿始終。一定要學習溝通和運用溝通。與員工制定定期溝通計劃,對員工及時表揚與批評,「揚善於公堂,懲戒於私下」。
3、團隊的協同與凝聚力,團隊中追求卓越的精神,是組織績效重要的保證。原來對團隊共同的願景、使命、價值觀一直停留在喊口號、比較務虛的層次上。實際工作中發現願景、使命、價值觀絕不應是虛無縹緲的東西,這些應該深入到團隊工作的每一個環節,需要在平時的點點滴滴中強化和深入,需要讓團隊成員實實在在感受到,並引導著他們去追求。
主管應通過平時的溝通,在團隊中樹榜樣、立標杆,開展學習活動和民主生活會等將目標導向,關注貢獻;坦誠、正直、簡單的人際關係;追求卓越的品格、敬業負責、積極主動、團結協作的精神等核心價值觀,進行傳遞與強調,同時管理者平時要以身作則,在各種場合和制度中體現和牽引。
(三)周邊合作方面
面對客戶問題、周邊協調不力,導致很多工作陷入被動時,總是覺得員工沒做好。在實踐中發現,與周邊協調、溝通是管理者必須親力親為的工作,不能甩手給下屬。
首先,深入到客戶中去,通過客戶來檢驗工作的有效性、發現改進方法、完善業務和管理。
其次,承擔客戶的挑戰和壓力,實現端到端服務業務交付,必須要推動周邊協同運作,開展跨部門的合作,親力親為跨部門的溝通與合作,為下屬創造合作的氛圍和溝通渠道,化解周邊問題。
最後,作為公司的前端觸角,敏銳感知環境的變化,及時調整策略,對信息進行加工、傳遞,確保組織能靈敏地感知變化,在競爭環境中適應和發展。
四、總結與感悟
從管理實踐中總結,管理者的主要工作是:
1、執行公司的相關具體業務並起帶頭人作用,開展對業務的中長期規劃,並在業務執行中發現並解決問題,使之規範化。
2、建設團隊,以公司價值和企業文化為基礎,帶領整個團隊向著共同的目標前進,在前進中形成學習型團隊。
3、對外關係。深入客戶,開展相關活動,與客戶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協調周邊,實現跨部門合作,實現端到端交付。
當然在實踐中我也深刻感受到管理並非1+1=2的簡單邏輯,它既是科學,又是藝術。另有一些感悟,也是下一步需要努力的方向。
1、「治大國如烹小鮮」:簡單制勝,同時一定要注意均衡和柔度。
2、「以正治國」:特別是服務工作,一切都來源於我們點點滴滴的積累,都需要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做,絕不可投機取巧。丟掉速成的幻想,紮實工作。
3、「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實事求是、緊盯目標而非指標,緊盯客戶而非內部。理論聯繫實際、密切聯繫客戶、批評與自我批評相結合。
4、「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加強自身修煉,提升自己的高度與層次,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從全局考慮、去指導和培養員工。
本文來源 | 2007年02月16日 第186期《華為人》報
內容編輯丨孟琦
華為前高管傾囊相授
解讀任正非管理智慧
5大課程 29個模塊
原汁原味 實戰還原
報名熱線:400-886-5185;13910606545
也可以來微博@華營管理私塾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