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7月24日),投資近3億的奇幻動作院線大片《徵途》線上首播。至此,疫情以來,通過愛奇藝首播的院線電影已達5部。愛奇藝也因此成為PVOD(高端付費點播)模式在中國的先行者。
「新渠道一定會帶來新價值。」四天前,7月20日,影院復工。這天下午,愛奇藝電影中心總經理宋佳忙裡偷閒,和記者分享了院線轉網的那些事。
補洞:從新片缺失到轉網探路
徐崢6億把《囧媽》賣給字節跳動,在大年初一(1月25日)進行網播,遭到全國影院聯合抵制,但隨著疫情加重,影院停擺,電影淤積,貴圈內外皆在讚嘆光頭徐崢有多明智。甚至有玩笑說:六億賣「媽」,徐崢毒辣!
與此同時,愛奇藝也正在思考如何為用戶供給更多的院線新片。
愛奇藝電影的片源主要由院線電影第二窗口期的供給+網絡電影+海外新片三大板塊構成,庫容量其實非常紮實和龐大,但仍然滿足不了超過1億會員對新片的饑渴。
「疫情期間,影院停擺,我們的日子也不好過,因為大量的院線電影擱置在前端,新片供給出現了一個特別大的洞。我要補洞。」宋佳想盡辦法補洞,但她手上的補丁又不夠大——網絡電影的整體體量和院線相比還是有很大差距的。她想到了新的補丁:院線電影直接上網。
並且,很快行動起來,與片方溝通,看他們是否願意通過視頻平臺以第一窗口期向用戶發行新片;與主創溝通,「發行渠道發生這麼重大的變化,也要得到導演和主演的認可」;與內部協調,打通營銷、技術和開發等各個埠。
2月1日,投資過億的喜劇動作片《肥龍過江》就登陸愛奇藝,掀起了網絡播放熱潮。
此後,連續幾部院線電影如文藝片《春潮》、劇情片《我們永不言棄》、奧斯卡提名片《婚姻故事》等,紛紛轉向愛奇藝網播。
其實,不止愛奇藝,海外各大流媒體平臺都在陸續出手,搶佔電影市場豐富自己的內容庫。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海外選擇線上發行的院線電影超90部,而國內僅為10部左右。愛奇藝一家就佔據了半壁江山。
愛奇藝也因此成為PVOD(高端付費點播/Premium Video on Demand)模式在中國的先行者。這是好萊塢大製片廠們2017年提出的一種發行模式,當時有研究機構表示,引進PVOD模式,大片廠每年最少可以多掙7.4億美元。
復盤:從忐忑不安到三方共贏
7月20日,影院復工,宋佳復盤:院線電影以PVOD模式上線,片方、觀眾和愛奇藝三方共贏。
對於觀眾而言,院線大片,線上首映,有了更多選擇,美妙自不待言;一人付費,可與家人朋友一起觀看,成本遠遠低於影院。
對於片方而言,這是一次有益的嘗試。第一個益,就是收益。「如果是第二窗口期供給,我們給的版權費用可能只是他製片成本的10-20%。直接上網,則可達到80%甚至100%,風險大大減小。」宋佳說,此外還有分帳收益,都達到了片方的預期甚至超過預期。
宋佳玩笑說:「我們的數據很透明,回款速度也很快,不扣不壓。在正式上線之前,有一些片子可能已經回了差不多一半的錢了。」
第二個益,就是影片的影響力和關注度,並不比上院線差。該有的豆瓣評分,各種數據榜單,一個都沒少;媒體基於影片內容和發行模式的交叉解讀,更有話題性;在愛奇藝平臺上的大量推薦和曝光,這是以前沒有的;特別是彈幕和評論,令主創團隊很興奮,因為他們可以第一時間看到觀眾最真實的反應。
最大的收穫,就是渠道裂變也促進了片方的思維轉變。在未來的內容創作和項目規劃上,做出相應的調整和改變。根據影片的類型、質量、適配度去做最合理的分發,為每一部片子找到最好的賽道;甚至闢出專門團隊和生產線,向網絡電影進發。
《春潮》出品人李亞平就深有感悟:就內容層面上來講,沒想到對這類電影感興趣的網絡受眾有很多,院線轉網,「能夠把這些觀眾找到,也是一件挺有意義的事情」。就發行層面上來講,特殊情況下,一個運作困難的小製片公司,可以選擇將自己的庫存拿到網上去消化。
對於平臺而言,PVOD模式,首先,對於愛奇藝電影的內容庫是一個特別大的加持,「我們把更多的電影以更新鮮的方式送給我們的用戶」。
其次,在探索踐行PVOD模式中蹚出了一條路子。不但為院線電影打通出口,也給愛奇藝電影貼上了品牌標籤。
第三,業務模式發生了巨大變化,建立起了「票房分帳」+「單片付費」兩條賽道。前者關照所有平臺會員,儘可能多地把他們留在愛奇藝的這個平臺上;後者關照願意為好電影買單的高粘度會員,讓他們有得挑有得選,與愛奇藝的關係越加緊密。
升級:從輕小體量到3億大片
愛奇藝一騎絕塵,在PVOD模式的探索上越走越遠,標的也越來越高。7月24日,投資近三億的視效大片《徵途》在愛奇藝首播。儘管在四天前,影院就已復工,但《徵途》導演陳德森表示還是要在網上播,「現在的決定是最好及最安全」。
宋佳表示,《徵途》以PVOD模式上線主要基於三大原因:第一,出品方與愛奇藝一直是緊密合作夥伴,早在去年,愛奇藝就已拿下《徵途》的獨家網絡版權。第二,影院復工,大量積壓電影全部釋放出來,競爭必將非常激烈,《徵途》轉網,勝算更大。第三,《徵途》根據同名遊戲改編,今年恰好遊戲15周年,必須今年上,而且,遊戲用戶也是網民,轉化導流相對更有優勢。
轉網電影投資規模大增,愛奇藝在模式創新、技術發展和內容營銷層面,也做了重新適配。宋佳挑了其中的一些實例:
其一,從《徵途》開始啟動新片預售策略,預售期從7月17日到23日,長達一周,越早預定越多優惠,每天還有定點秒殺的1折票。
「預售多少,代表著這個項目的自然的市場吸引力能有多少,對於項目的成本或者營銷調控,是有一定的參考意義的。」宋佳說,從另外一側來講,「做預售這個動作,也是在培養用戶的習慣。」
其二,聯手星皓、巨人等合作夥伴,提前半個月就開始在遊戲裡面發信息,做活動,號召《徵途》玩家觀影。同時也在戶外鋪了不少硬廣。
其三,《徵途》全片特效鏡頭佔比高達80%,這也是電影的最大看點。考慮到視效電影的場景體驗的要求,愛奇藝實現《徵途》應用4K、杜比視界HDR、杜比全景聲、愛奇藝HDR等視效體驗,並首次在VR端對這部電影使用3D效果升級技術。
最糾結的是定價。
宋佳說:「一方面,這麼大這麼貴的一個片兒,到我們線上來放才6塊錢,對我們和片方來說都不合適。我未來整個的商業模式可能都會受影響。另一方面,用戶本身對於價格比較敏感,貿然提價,可能會導致一些不好的效果出現。」
宋佳壓力山大,團隊意見不一,經過很長時間無數輪次的討論,價格還是調上去了——影片定價24元(會員享半價購票優惠),是以往價格的一倍。
「我們覺得,這是一個測評的大好機會。也是一次重大的嘗試。」宋佳說,調高《徵途》票價,主要基於三個方面的考量:播放技術全面升級,保證了影片的觀看體驗,為票價調整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利於大體量影片的成本回收,也有利於平臺持續引進新片好片大片;希望票價不要成為鴻溝,阻隔了優質電影和優質用戶的共鳴。
番外:佳言佳語
與宋佳對話,輕鬆而愉悅,因為她總在不停地開腦洞,不停地繼往開來,「佳言佳語」不斷地湧現出來。
01
目前,網絡電影行業最缺的是內容、題材和人才,而不是錢。我不太贊成盲目提高網絡電影成本和投資體量。第一,投資越大,風險越大;第二,以小博大,仍是這條賽道的核心;第三,不要單純因為錢,把更多優秀的人才、內容和項目卡在中間,攔在門外。
02
02網絡電影每年都在進步,但速度太慢了,趕不上用戶的審美需求的變化。我們通過後臺數據看到,之前有特別多票房紅利的片子,今年低於預期。類型題材重疊太多了,觀眾疲了。網絡電影公司一定要走出自己的舒適區,有更長遠的目標,去做更多的嘗試。
03
無論是院線還是網絡,渠道不同,殊途同歸,都是電影產業不可分割的一個部分。電影就是一個光影的世界,承載著很多人的夢想。大家眼裡面要有光,心態要更開放,要團結一心、並肩前行,一起努力把中國電影做大做強。
04
《徵途》投資三億,貴在特效。如果做個《徵途2》,還是在網絡上發,他一定不會花兩個多億去做特效了。因為在大銀幕上展示出來的那種特別逼真的效果,轉到小屏幕不一定能夠得到完全的呈現。這對於指導大家的生產,有一定的作用。
05
在院線看電影是不可以退票的,但我覺得院線轉網或者其他單點付費電影,觀眾覺得不好,可以退票,按觀看時長收費。相反,如果覺得這個片特別牛,觀眾不但貢獻了電影票,還想給導演、編劇或者演員發個紅包,也是可以的。這樣的機制應該儘快建立並應用起來。
06
愛奇藝未來在內容生產上要介入更深。比如,給大家更清晰的一些方向和指引;比如,更關注以內容生產為主的創作團隊和人才,給他們更大的空間和機會;比如,會更主動的去邀請一些有超強制作能力的團隊進來做網絡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