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中華網軍事傾力推出二戰「偶-像劇」《永恆的瞬間》,其第十二集《白求恩 火線救傷員》將於近期上映。本次先行放出部分精彩片段著重描述了白求恩是怎樣從一位曾喜好酗酒、風流倜讜、喜怒無常的文藝青年從「創投」自主創業,一直成長為抗戰英雄的傳奇故事。值得注意的是,白求恩在抵達陝北後,為了能夠儘快上前線救治傷員,甚至對毛主席等中央高層發了一次不小的脾氣。
白求恩,全名諾爾曼·白求恩,加拿大共產黨員,國際主義戰士,著名胸外科醫師
在中國,說起白求恩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許多人只知道白求恩是一位普通的加拿大醫生,一個共產主義戰士,為中國抗戰事業犧牲,卻不知道他有多麼傳奇的一生。白求恩1890年出生於加拿大一個叫格雷文赫斯特的小鎮,祖上在加拿大社會中地位顯要。他的祖父是多倫多三一學院醫學院的創始人,父親是虔誠的牧師。受家庭良好教育的影響,白求恩從小就很有潛質,做事非常認真。高中畢業後,他進入多倫多大學學醫。和現在許多「輟學」的名人一樣,白求恩也曾「不務正業」停過學,他不僅當過伐木工,還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先後兩次加入皇家陸軍和海軍醫療隊,分別赴法國和英國,冒著槍林彈雨在火線上搶救過傷員。最有意思的是,根據最熱門的藝術收藏家馬未都先生披露,一戰結束後白求恩不好好實習當醫生,而是選擇創業幹起了畫廊,專門倒騰中國瓷器。據說前不久在白求恩老宅子的車庫裡,還發現了400多件瓷器,其中竟然有價值連城的郎窯綠大梅瓶!除了這些之外,白求恩還可以算得上是一名「文青青年」,他文筆極好,曾當過記者,寫過小說,創作詩歌、繪畫……不得不說,白求恩在來到中國支援抗戰前,其生活還真是豐富多彩。
1938年白求恩率醫療隊赴延安途中
說道與中國的緣分,白求恩也有著不一般的境遇。1937年,白求恩偶然得知中國抗日戰爭爆發,便萌生了再次出國進行醫療救援的想法。可當時的白求恩已是醫術高明、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外科醫生了,他的工作非常重要而忙碌,是很難離開的。正當白求恩在為是否要去中國支援抗戰的躊躇之際,一位中國人改變了白求恩的一生,同時也堅定了白求恩來華支援抗戰的決心與信心,他就是中國教育界的著名人士陶行知。當時,陶行知為了曝光日軍的野蠻行徑,喚醒華僑和國際進步人士支持中國抗戰,在國際上四處奔走。在美國的一次晚宴上,當白球恩得知陶行知先生來自中國時,變主動詢問起當時中國的情況。當白求恩聽到「七七事變」後,在戰場上中國軍隊承受著巨大壓力而且傷亡嚴重,醫療條件很差,救護人員嚴重不足時,白求恩當即緊緊地握住陶行知的手說:「謝謝你告訴我這些情況,決定了,我終於決定了,你們那裡需要我這樣的醫生,我打算很快去中國!」陶行知先生也緊緊地握住白求恩瘦長而有力的手說:「謝謝白求恩先生,謝謝您對中國人民的支持和同情!」 於是,在白求恩回到加拿大後,他立即著手組織醫療隊,並準備了隨身攜帶的器械和藥品。1938年1月8日,白求恩、簡伊文等醫護人員一行登上「亞洲女皇號」郵輪,以加拿大和美國共產黨派遣援華醫療隊的名義啟程赴中國。
影視作品中白求恩在延安見到了毛主席
經過19天的漫長航行,白求恩一行醫護人員終於抵達了中國,可是由於國民黨方面垂涎於那批戰時寶貴物資,希望可以留下醫療隊。同行的美國醫生帕爾森斯留下了,但白求恩卻堅持要到解放區進行工作。在宋慶齡的斡旋下,他與當時在武漢的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周恩來會面了。白求恩對周恩來說:「我來中國是要到解放區工作的,現在抗戰形勢緊迫,請你儘快安排我上前線去。」周恩來考慮到從延安去晉察冀更安全些,他建議白求恩一行北上延安再前往前線。去往延安的路程不僅遙遠,而且危險與困難重重。白求恩在日記中寫道:我們和緊跟後面的日軍之間沒有一點遮攔,這實在使人毛骨悚然。直到3月底,白求恩一行人員終於抵達延安,剛安頓下來白求恩便表示要見毛澤東主席。根據當時給白求恩當翻譯的黎雪回憶,在第二天晚上見到毛主席之後,兩人的交談一直持續到午夜之後。然而,這次談話,並沒有使毛主席真正下決心送白求恩到前線去。他必須考慮這位國際友人的安全,事後得到消息的白求恩發火了。據說當時白求恩抄起一把椅子,朝窯洞的窗戶狠狠地砸去。椅子飛到了院子裡,令來勸說他留在延安的幹部都愣住了。面對這種情況,白求恩說道:「我可以為我的魯莽道歉,但你也必須向前線的戰士道歉,他們更需要我!」 事情發生後,毛主席不但沒有責怪白求恩,反而對白求恩這種大無畏的國際共產主義精神刮目相看,批准了白求恩到晉察冀抗日前線的請求!
「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這是毛主席在《紀念白求恩》這篇膾炙人口的文章中,對於白求恩的高度評價。然而,在這背後是白求恩冒著日本侵略者的炮火在前線為傷員做手術,甚至不惜用自己的鮮血挽救抗日將士生命的高尚情操。您若想了解這其中的故事,敬請關注下集精彩片段《白求恩火線做手術 親自獻血挽救開國將軍生命》!
「偶-像劇」不是通常意義的青春、愛情或勵志的電視連續劇,而是集成創新的脫口秀形式-- 「偶」指借用1:6的兵偶(人偶)描述的人物、「像」指1:1的真人講述故事的視頻圖像、「劇」指根據劇情的評述,總之、是一種集聚新介質、新媒體,穿越時空、還原歷史的脫口秀組合。
【長按二維碼圖片,即可關注中華網】
更多信息,猛戳↓[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