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從「樂夏」出圈的HAYA樂團:音樂讓我們與世界聯結

2020-12-19 新民晚報

圖說:HAYA樂團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攝 下同

主唱黛青塔娜脫去細高跟盤腿唱起空靈天籟,打擊樂手寶音就地取材敲擊著貴賓室的柱子唱起蒙古歌謠,馬頭琴、冬不拉、吉他加入和鳴……在綜藝《樂隊的夏天》裡大放異彩的HAYA樂團,哪怕身居採訪間,也能把這裡變成廣闊天地。11月13日,HAYA將在上海音樂廳開音樂會,昨天提前到訪為演出造勢,一段3分鐘的現場,已足夠讓人感受到世界音樂的魅力。

他們把雷峰塔唱塌了

一首改編自王嘉爾的《Papillon》,讓HAYA在「樂夏」裡閃耀。樂隊在原本嘻哈的曲風,裡融入充滿異域風情的音樂元素,讓新樂迷了解到世界音樂,也讓老樂迷耳目一新。

昨晚播出的「樂夏」裡,HAYA和超級斬樂隊改編了耳熟能詳的《千年等一回》。塔娜扮白蛇,超級斬主唱酸扮青蛇,選歌的時候,大概是冥冥之中的緣分,她倆一個穿了白裙子,一個穿了綠裙子。世界音樂與核音樂的碰撞,創造性地顛覆經典,讓網友激情留言:「法海聽了想蹦迪」「把雷峰塔唱塌了」。

圖說:樂團成員接受本報記者採訪

拋開比賽的念頭,HAYA在「樂夏」舞臺盡情玩了一把,大家隨時隨地開練,在後臺唱起了搖滾版、R&B版、雷鬼版《千年等一回》……馬頭琴演奏家全勝拉完自己的段落,化身許仙,撐著一把傘做起了劇情擔當,塔娜和酸是白娘子和小青,身後是樂手們瘋狂的重金屬表演,全勝感慨:「我們呈現了最輕鬆好玩的一次表演。」

女王也曾是差生

塔娜在《巴比龍》裡身著的飄逸長裙,來自她10年前收藏的一塊面料,如今終於找到了適合的舞臺。 這10年裡,她也在一點一點吸收更多積極的能量,驅散內心的陰霾。

自詡差生的塔娜,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聲樂系,曾深陷所謂學院派的瓶頸。她出生在青海湖附近的小城德令哈,母親是當地富有盛名的民歌手,多年來騎著馬、端著酒搜集散落在草原上的民歌,這些歌謠也滋養了她。可進入大學後,塔娜的自信心一下子跌落谷底,從母親那裡耳濡目染的民間唱法,和正統的聲樂訓練難以兼容,讓她產生了自我懷疑。與此同時,她的聲音也開始出問題,那種原始的力量沒有了。

圖說:主唱塔娜

很長一段時間裡,塔娜有些自我封閉,明明是要站在舞臺中央的人,卻想要逃跑。她說:「我需要狂野的東西驅使內心的恐懼,更投入地和自己相處,這個過程特別難。」酒精是一部分催化,更關鍵的,是全勝耐心地陪伴,等待和引導。

一次深夜,全勝唱一句,塔娜很自然地接了下來,美妙的聲音自然流淌出來,讓塔娜重新看到希望。雖然結束已是凌晨三四點,她卻一點也不累,天很黑,她卻覺得到處都是光在閃耀。於是,有了專輯《遷徙》裡的《HAYA的傳說》。

回歸自然天性

HAYA在蒙古語裡是「邊際」之意。古老傳說中,在天無窮盡的邊際,有一顆融合了萬物光芒的寶石HAYA,當它為世人所見之時,愛會充盈整個世界。HAYA的音樂掙脫國界、族際的束縛,馬頭琴、彈撥兒、呼麥、薩滿鼓、吟唱……它們流過時間的沙漏,成為HAYA的寶石。

圖說:樂隊成員侃侃而談

如今,全勝和塔娜有了一個2歲的女兒,用塔娜的話來說,很美好,也很麻煩。看到女兒,全勝會想起他和塔娜的初遇。聽完全勝的音樂,塔娜寫了一長段話,「當清晨的第一縷曙光親吻大地,這個萬物繁衍生息的家園應該是一片和諧的綠洲,當我們閉上眼睛去看心靈的時候,它也應該同樣地美」。這個19歲的女孩一下子擊中了全勝的心,她寫的正是他想做的音樂,她就是全勝要找的主唱。

除了塔娜,寶音和吉他手陳希博都是從樂團成立之初便加入的,稍晚入隊的阿勒擔任冬不拉演奏。這些年,HAYA立足民族音樂做,世界音樂的初衷一直沒有變過。寶音笑言:「其實和夫妻檔玩樂隊非常『危險』,但我們就這樣走過了14年,人生能有多少個14年是和同一群朋友一起走過?」(新民晚報記者 趙玥)

相關焦點

  • HAYA樂團改編《千年等一回》:我們不去比了,就是玩兒
    HAYA樂團這期節目9月12日播出。這一天,HAYA來到上海,為11月在上海音樂廳的音樂會打前站。在記者的呼聲中,他們即興合奏了一曲,就連音樂廳的柱子,都被他們當成了打擊樂器。全勝希望,精選HAYA在「樂夏」等綜藝裡最有意思的內容,以及樂團專輯裡的經典,用漢語、蒙古語和英語三語種,做一臺音樂會。
  • 嘻哈歌曲變中東風 HAYA樂團:我們能駕馭各種風格
    是他帶領大家接觸世界音樂。張全勝對於世界音樂有這樣的界定:他認為世界音樂的概念非常寬泛,而他們選擇的是以民族音樂為基礎,添加一部分西域旋律:「我想把這種世界上人類音樂的共性,作為我們共同追求的一個方向和目標,用自己的聲音和樂器,用自己的文化作一個融合和碰撞。」
  • 但有權利捍衛音樂的存在 | 請回答2020·HAYA樂團
    我想音樂、人、大自然這是一個最好的解釋。」這份紮根於自然,紮根於人類的天性,並從中生長出自由與愛的音樂,從塔娜的喉嚨中釋放出來,伴著美妙的身體律動,成功俘虜了大眾的耳朵。我感覺自己像一個捍衛者一樣,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捍衛HAYA。如果有一天,即使只有一個人去聽我們的音樂,我也會覺得很榮幸。
  • 《樂夏2》:讓更多人聽到民族與世界的音樂,HAYA樂團做到了嗎?
    HAYA樂團,作為我們國內的一支成名已久的樂隊,他們的特點是非常鮮明的,那就是將基礎的民族民間音樂與世界音樂相融合,再結合當今流行音樂的元素,造就了HAYA樂團這一支獨具魅力的樂團。HAYA樂團一直致力於將本民族的音樂融入到世界音樂的大海中。
  • 椅子樂團:年輕的音樂裡住著一顆老靈魂
    椅子樂團在《樂隊的夏天》(來源見水印) 無論是在樂夏的旅途還是整個的音樂生涯中,放鬆和專注始終成為他們氣質的一部分。 「做第一張的時候,純粹是我們想要在大學畢業之前做一個紀念,一開始是想做一個EP但後來歌越寫越多,就變成專輯。」仲穎說。那時他們面對大學畢業後就業、當兵的種種困惑,花了一整年,使出了全部的本事,懷著不會有以後的心情來做這張專輯。 簡潔的原聲配器、純淨的聲音和詞曲意境,以及常常由仲穎客串的打擊樂。
  • 當上海音樂廳遇見《樂夏2》HAYA樂團,民族音樂將如何全新「變奏」?
    樂團一開始以蒙古族色彩鮮明的音樂風格為主,一路探索,嘗試,開拓。如今他們將不同疆域的民族音樂進行連接和融合,不但表現出高超的音樂演奏技巧,更上升到心靈層面。這讓樂團在週遊世界的巡演中,讓音樂超越了國界和語言,不分種族和地域地連接起了聽者的心。
  • HAYA樂團談《樂夏》收穫:給了我們全新體驗
    來源:新浪娛樂HAYA樂團新浪娛樂訊 在熱門綜藝《樂隊的夏天》第二季中頗受觀眾喜愛的HAYA樂團,近日在上海音樂廳舉辦媒體採訪。當被問及樂團在節目中遇到的挑戰時,全勝認為HAYA主打以民族音樂為基礎的世界音樂,但《樂隊的夏天》給出了許多HAYA之前從未涉及過的挑戰,對整個樂團來說都是一次全新的體驗。在《樂隊的夏天》中的經歷也幫助HAYA開拓了更多的可能性。
  • 樂隊的夏天:小眾音樂的「破圈」
    33支樂隊裡,有成名已久的重塑雕像的權利、Joyside、木馬、後海大鯊魚、野孩子、水木年華、聲音玩具、法茲、達聞西、馬賽克、康姆士、達達樂隊等等,也有成立已久但觀眾認知度並不是很高的五條人、大波浪等優秀樂隊,更有之前鮮為人知的白皮書、超級斬、傻子與白痴、白日夢症候群、椅子樂團等年輕一代;有經典搖滾樂中的金屬、民謠、朋克樂隊,也有本土世界音樂的代表HAYA樂團、融爵士電子為一體的實驗性的Mandrain
  • 「樂夏2」中被淘汰 HAYA樂團:只是一段旅程
    在一些小眾歌手的粉絲群體裡,一直有這樣的矛盾:想讓自己的偶像「出圈」被更多的人看到,卻又擔心太多的關注引來不必要的「 麻 煩 」,HAYA樂團的粉絲大概率會有這樣的感嘆。尤其是在《我是歌手》《樂隊的夏天2》等 HAYA參與的綜藝播出之後,這支帶有強烈民族色彩的「世界音樂」樂團,成為這方舞臺獨樹一幟的存在。  近日 ,HAYA樂團「遷徙」來蓉。
  • 民樂出圈:20歲,我們組建一支有性格的樂團
    原標題:民樂出圈:20歲,我們組建一支有性格的樂團 但我們會做出一些新的東西,以後會打破別人的很多想法」。 才華不限定,在「主線」日常外保持對音樂的愛意 不同背景、不同音樂風格,且少有公開演藝經歷的20歲「素人」,原本在各自的學校和角落玩著自己的樂器。因為某個契機,去挑戰一種新的可能性:也許組樂團,比自己玩樂器更有趣呢?
  • 好喜歡HAYA樂團,無限可能,感覺燃爆了,被驚豔到了
    #樂隊的夏天總決賽##HAYA樂團樂隊的夏天#好喜歡HAYA樂團,樂夏真的讓我們看到了HAYA音樂的無限可能。不管是改編王嘉爾的《Papillon》還是與歌手Yamy合作的《崑崙山牧人》,或者跟超級斬合作《前年等一回》,他們通過跟不同的音樂人和音樂類型的結合,讓我們看看更好的可能性,呈現了音樂本來的面貌。
  • 優酸乳兌酒精:反客為主的五條人,與作為資本掮客的樂夏
    而手握超級樂迷權重、代表流行音樂工業權威的張亞東,在五條人、carsick cars與haya樂隊表演時,均有令人瞠目結舌的論調或公平性存疑的評分。、相對合理的文化政策和城市空間,早就生產出豐富且成熟的音樂場景和聆聽土壤。
  • HAYA樂團成員談丁太升:他不像靠毒舌推廣名氣的人
    HAYA樂團       在熱門綜藝《樂隊的夏天》第二季中頗受觀眾喜愛的HAYA樂團,近日在上海音樂廳舉辦媒體採訪。  當被問及樂團在節目中遇到的挑戰時,全勝認為HAYA主打以民族音樂為基礎的世界音樂,但《樂隊的夏天》給出了許多HAYA之前從未涉及過的挑戰,對整個樂團來說都是一次全新的體驗。  在上周的《樂隊的夏天2》節目中,劉維作為合作嘉賓與椅子樂團一起表演,但是效果不理想,而劉維在節目外受到樂評人丁太升狠批,不僅把劉維稱為「綜藝咖」,還認為是劉維把這個舞臺搞得亂七八糟。
  • 樂團群像:當音樂響起
    東區文化宮,是各個樂團排練的場所,並不大的排練廳裡,緊張和激動兼有、不適應和歸屬同存,而音樂是屬於這裡的永恆主題。 樂團人是文化宮裡的常客,他們是在音樂裡汲取營養而成長的。當指揮棒壓下、合奏響起,一些屬於他們的故事也將繼續。
  • 「復活」票數第一的五條人,不出意外將再次被撈回「樂夏」舞臺
    但缺少了鼓手小武和吉他手曹璞的「半條鯊魚」,其表現卻沒能得到「樂夏」觀眾的認可,這可能出乎了許多人的意料。其實這反映出了「樂夏」的評委及觀眾和音樂節與livehouse中的樂迷之間的審美差異,許多人都在吐槽付菡唱歌跑調,現場不穩。
  • 樂隊的夏天幕後:偉大的音樂理想從來不是米未的事
    不同於素人類別的選秀綜藝,觀眾的看點可能更多在於賽制、嘉賓陣容等節目組的安排;樂夏的本質更接近於一場帶有音樂元素的show,這使得對參賽樂隊本身的性格特點、音樂呈現有著更高要求。所以,挑選出好的樂隊無疑是節目前期最為關鍵的一點。
  • 專訪《明日之子樂團季》:為什麼我們需要推出一支年輕樂團?
    20歲之前都還是孩子,20歲要開始去進入這個世界了,真正開始一個人在世界上生活。同樣是以20歲為一個小目標,王舜禾則是希望能在20歲去一次草莓音樂節,不管大舞臺也好小舞臺也罷,「那是我最大的夢想,是所有廣州玩樂隊的人都想去的地方。」
  • 椅子樂團不是椅子樂隊,「團」與「隊」一字之差,折射兩岸差異
    很多人都會吧椅子樂團叫成椅子樂隊,這是大陸的習慣叫法。其實人家叫做椅子樂團。聽到他們軟軟的帶著濃重後鼻音的腔調,就知道他們是臺灣那邊的人。椅子樂團,來自中國臺灣臺中,成員有三位:伯元(貝斯手)、詠靖(主唱&吉他手)、仲穎(主唱&吉他手)。
  • 用音樂語言與世界對話—中國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紐約演出
    就像在國內吃中餐時沒什麼感覺,但在這裡吃就特別香,」張昊辰在中場休息時對新華社記者說,「作為『90後』,在全球化的語境下,跟(20世紀)60年代時前輩們彈的感覺會有不同,但詮釋出的對於國家和民族的牽掛是不變的。有拼搏和奮爭,也更加開放和自信。」  呂嘉對這個剛成立7年的樂團所有成員的表現都相當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