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受眾?但有權利捍衛音樂的存在 | 請回答2020·HAYA樂團

2021-01-20 音樂財經

作者 | 趙雅靜


大幕緩緩升起,黑暗之中,馬頭琴獨特的音色最先劃破寂靜,緊接著,吉他、手鼓、冬不拉等樂器相繼進入,隨著黛青塔娜清透高亢的嗓音響起,這個紮根於民族、生長於自然、融合了世界的音樂風格,在這個以搖滾為主調的舞臺之上,站穩了一席之地。


在《樂隊的夏天第二季》(以下簡稱《樂夏》)分組賽第三場,HAYA樂團選擇了《Link》為首演曲目。這首曲子誕生於塔娜和全勝的孩子降臨之時,以「連接」為名,同名專輯文案中如此寫著:音樂只是伸出愛的觸角,連接發生,愛和自由就會成為我們內心共生的美好。


選擇該曲目有何深意,HAYA樂團並沒有細講,但不可否認的是,相比於曾經登上《歌手》的舞臺,塔娜此次並沒有那麼緊張,因為「我的狀態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好過,因為我的孩子把我身體的開關打開了,好像腳踩在了大地上,有一種腳踏實地的感覺。」


最終,首演曲目《Link》在演出中獲得175票,HAYA以組內第4的成績,成功晉級20強。某種程度上打破了「音樂找不到受眾」的偏見。


過硬的技術不容置疑。在被馬東cue到的solo環節,「中國馬頭琴第一人」全勝獨特的演奏方式、其他樂器以及人聲的加入,共同完成了這季《樂夏》舞臺上首個完整而過癮的即興環節。


而除了技術之外,HAYA音樂中融合了「天、地、人」的靈魂則將歌曲的生命引入了更為廣闊的境界。


在HAYA曾經在一席的演講中,塔娜提到,「草原上,母駱駝母羊會因為難產等,拒絕撫養孩子。這時牧人們就會領著小羊羔走到它們媽媽身邊,非常安靜的給它們唱歌。一遍一遍,然後你會看到,母羊的眼睛裡淚水像雨水一樣,一滴一滴往下流。它接受了孩子,它的母愛被喚醒了。我想音樂、人、大自然這是一個最好的解釋。」


這份紮根於自然,紮根於人類的天性,並從中生長出自由與愛的音樂,從塔娜的喉嚨中釋放出來,伴著美妙的身體律動,成功俘虜了大眾的耳朵。



我感覺自己像一個捍衛者一樣,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捍衛HAYA。如果有一天,即使只有一個人去聽我們的音樂,我也會覺得很榮幸。


與從地下走到地上的諸多參賽樂隊不同,HAYA樂團對錄製綜藝節目這件事並不感到陌生。


2016年,作為首發競演陣容,HAYA出現在了《我是歌手》第四季的舞臺上。在諸多已頗具江湖地位的歌者中間,HAYA憑藉融合創新的「世界音樂」曲風震撼全場,卻最終因音樂風格小眾,兩期之後,遺憾離開。


「江湖地位」這個東西,HAYA不是沒有。這支不被大眾所認知的樂團,光臺灣金曲獎就拿了三次。這讓參加《歌手》時候的塔娜有點擰巴,「我會覺得我們挺珍貴的」。所以來參加《樂夏》,她多少有些擔心,在擁有了一次被淘汰的經驗之後,仍舊選擇一個競技的舞臺,讓她在興奮之餘多了一絲緊張。


至於在以搖滾、電子、民謠等風格為主的舞臺上,HAYA的音樂風格是否會被接受這個問題上,主唱塔娜有一半的心理準備——擔心也沒用,音樂的完整度才是需要被考量的部分。「我唯一能夠給自己做的心理建設,就是把我要做的音樂,用最大的努力展示完整。」


從《歌手》到《樂夏》,塔娜早就想開了,「你有權利不聽,他有權利存在。」



第一季《樂隊的夏天》播出時,HAYA樂團正在巡演。冬不拉手阿勒在路上用iPad追完了全部節目。看到一半時,他跟吉他手希博主動去跟其他團員提出次年要參加的意願。填了一張報名表,這就算半隻腳踏入了《樂夏》的大門。


既然樂團裡的年輕人已經提出想法,創始人全勝自覺地回去「補了一課」。與其他參加過的音樂綜藝相比,他覺得這檔節目與眾不同。原因在於「真實」——裡面有很多其他節目不敢呈現或不能呈現的畫面,關於這些樂隊的情感和音樂故事。全勝被這種真實打動,說「咱一定要去參加這個節目」。


「我們需要這樣的平臺,讓更多人去了解不同的音樂類型,讓更多的人去認識它。」


作為參加節目的準備動作,塔娜除了堅持做瑜伽之外,在練聲上比以前更規律。而阿勒為了讓自己好看一點,開始減肥。



根據賽制,HAYA樂隊在第三組出場。選唱的第一首曲目是《Link》,出自HAYA 2019年的同名專輯,原曲為全英文演唱,時長六分半。出於對時長和觀看效果的考慮,導演組希望HAYA將演出控制在五分鐘之內。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樂團內部討論了很久,對一些很長且反覆的句子、醞釀情緒的階段做出調整,儘量把長線條的solo濃縮,直接進入有旋律感旋律性的部位。


吉他手希博對此很坦誠,他以「說實話」作為開頭,「說實話,如果拿現在的版本跟最初的版本結構做對比,我覺得一定是之前的會更完美、更好。但因為節目的原因,我們多多少少會做一些犧牲。 」


希博對於Haya之前參加過的一些綜藝節目,概括為「會有一個他們的調調」,HAYA多少會做一些讓步。但既然來到了樂隊的舞臺,「客氣」就不再是一個必需項,「我覺得就不要再去客氣,一定要給大家看一下真正的Haya是什麼樣子。」關於現場演出的曲目,樂團內部在調整的同時,也有爭議。其中一個主要問題在於歌詞,作為一首用英文演唱的曲目,從聽覺和創作的出發點來講,第一印象是最令人滿意的。


而爭執的結果,是在保證全曲音樂性不受影響的情況下,開頭部分以中文引入。「篝火點燃,穿著盛裝和我們一曲舞蹈。」直接將觀眾拉入了一個原始而熱烈的部落生活。


關於用什麼語言去唱歌這件事,塔娜並沒有覺得擰巴和糾結。「因為我就生活在這樣的一個國度,漢語他有他的力量,蒙古語有蒙古語的能量,他們都是不可替代的。」


就最終舞臺的展現效果來看,歌詞的改變並沒有折損原有的效果。如歌名「Link」一般,觀眾與音樂產生了某種「連接」。塔娜舒展的身體語言,也讓整個表演變得靈動柔軟。


從緊張到舒展,或許酒精充當了緩和劑。HAYA第一次和樂隊們見面的時候,才知道大家其實都有些緊張且手足無措。那天HAYA把蒙古人的一個習俗帶進了片場——對新朋友敬酒。他們帶了一點點酒過去,本想主動跟大家交個朋友,沒想到從洗手間回來的時候,卻被團團圍住。大家都在討酒喝,每人一口酒下去,立刻就放鬆下來。「我才知道,其實這種狀態是共性,好像回到了一個自己很自在,讓我很舒服的圈子裡。」塔娜說。


「就像你坐在一個60年代大篷車上,去參加一個搖滾音樂節,上面充滿了自由真誠的感覺,然後每個人的個性又是那麼的鮮明,沒有那麼多裝的東西,那樣的時刻我覺得對我來說特別寶貴。 」



當時民大西門有很多音像店,裡面充斥著各種旅遊產品一樣的蒙古音樂cd,你無法在其中找到一張HAYA的專輯。 


在蒙古語中,HAYA是「邊緣」的意思。在創始人全勝看來,若從音樂藝術領域去觀察,少數民族音樂本身處在一種邊緣的狀態。他形容這類民族音樂中有一種生活的魅力,想讓更多人知道有這樣一類邊緣的音樂是那麼動聽。


HAYA樂團成立於2006年,發展並非坦途。最初,這種在國內稍顯前衛的音樂理想並不能養活樂團,一些成員陸續離開。樂團的成名之作《狼圖騰》是全勝最低潮時的潛心之作,而這張完全沒有考慮市場因素的專輯,意外獲得了臺灣金曲獎最佳跨界音樂獎。


此後,他仍舊想以樂團的形式出現在舞臺上,因此開始尋找並挑選一些人。截至目前,樂團現任成員包括馬頭琴手張全勝、主唱黛青塔娜、吉他陳希博、打擊樂寶音、冬不拉穆熱阿勒、貝斯手Eric,他們已經各自在樂團中尋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主唱黛青塔娜是樂團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和觀眾直接交互的角色。聲音,肢體,狀態都可能作為連接觀眾的橋梁。她本身性格敏感,擁有創作者特有的情緒化特徵。平日演出時,她有時安靜,有時滿場跑,將自己形容為「容易燃燒」。


塔娜加入HAYA樂團是機緣巧合,也是命中注定。她出生在青海湖附近的小城德令哈,母親是當地小有名氣的民歌手,多年來騎著馬、端著酒搜集散落在草原上的民歌,滋養著塔娜的童年。


她按照正常的教育體制一步步走進中央民族大學學習聲樂,但卻常常得到一些刺耳的評價:「你很熱愛唱歌,但是人的能力有差別……」這讓她在音樂的路上愈發迷茫,她覺得自己逐漸變成了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學院派」、「城裡人」,她在心底裡悄悄地發出質疑:「難道我也要變成這樣麼?」


因偶然之機,全勝注意到她獨特感性的文風,邀請她做HAYA樂團的文案策劃。在一次即興彈唱中,全勝在工作室哼唱「月光下,鮮花在盛開,故事在風中流淌……」,塔娜忍不住跟著哼唱,全勝驚喜地發現這正是他一直在尋找的聲音,塔娜倍受鼓舞,開始漸漸找回用心自由歌唱的感覺,從此成為HAYA樂團的主唱。


在官方定義中,塔娜是在HAYA的第二張專輯《寂靜的天空》開始擔任主唱的。但據她本人所言,那時樂團幾乎就是解散的狀態。所以這張專輯的署名是「黛青塔娜和haya樂團」,他們當時甚至不確定HAYA是否能夠再繼續走下去。



事實上,在第一次獲得成功之後,樂團的艱難狀況並沒有得到緩解。第二張專輯成型之前,是HAYA最低潮、最迷茫的時候,其中的原因簡單而蒼白——做出來的音樂沒有人聽。當時HAYA作品中的人聲佔比極小,力圖將原生態的蒙古音樂個人化,最後不但朋友無法理解,聽慣了主流蒙古音樂的族人也少有共鳴。HAYA的出現挑戰了幾乎所有人的聽覺習慣。


第一張專輯《狼圖騰》斬獲金曲獎之後,內地沒有絲毫動靜。HAYA為《狼圖騰》做了諸多努力,籤了第一家公司,策劃了很多演出,但都非常吃力——因樂器太多,每次演出調音都是一個災難。「其實一直是以失敗者的姿態走過來的。」


有人建議HAYA唱一些膾炙人口的歌,他們不願意做這種事。「你既然選擇了這樣的一個音樂形式,你就得擔得起這個事,不然你就去做膾炙人口的歌,你也不一定真的真的能像膾炙人口的歌做出來就那麼火,每個人其實都有自己的任務,我肯定就不是膾炙人口歌任務的那個人,沒這個任務,做不了。 」塔娜說。


而最讓塔娜最難過的一次,是走在全勝後邊,「第一次看見一個男人如此失望,如此寂寞,如此孤獨的背影」。當時民大西門有很多音像店,裡面充斥著各種草原音樂的專輯,各種旅遊產品一樣的蒙古音樂cd,但很少有一張個人精神存在於其中的音樂。到處都是這樣的「商品」,你無法在其中找到一張HAYA的專輯。


當時全勝和塔娜兩個人在一個30平米的小房子裡面錄《寂靜的天空》,走廊黑黑的,希博常常拿著吉他從走廊的盡頭走來,光在他的身後落下,形成剪影。三個人錄那張專輯時,就這麼緩慢地前進,有時候錄著錄著樓上就開始用腳蹬地、敲暖氣片,以示抗議。「這麼安靜的音樂也會擾民。」塔娜不解又無奈,像極了那一份無解的困境。


《寂靜的天空》從一定程度上打開了HAYA的世界,緊接著有了獲得臺灣金曲獎的《遷徙》。 從那個時候,HAYA開始慢慢好起來。


「尤其我們來到臺灣才發現,不管是臺灣的寺院,山上還是小酒館,到處都在放我們的專輯,這就是給了大家一個信心。」



《遷徙》的誕生如同這個樂團的所有事情一般奇妙。有一天塔娜和全勝開車行至長安街時,塔娜把夢中一段美妙且令人緊張的旋律唱給全勝,遷徙的感覺頓時衝出了全勝的大腦,他一邊開車一邊打著方向盤,這一邊哼唱著旋律,《遷徙》就這樣誕生了。


旋律在腦海中形成的第一個畫面就是遊牧人和現代文明的衝撞。那時正是煤礦產業非常旺盛的時候,草原被挖得面目全非,想到這些的時候,能量隨之而來,HAYA開始排練跟《寂靜的天空》完全不一樣的,帶有明顯張力的東西。這個張力的東西折磨了塔娜很久,「我說我唱不了,全勝就用各種極端的辦法訓練我,把我扔到操場上,讓我對著那些學生發瘋。因為沒有伴奏,我只是一個人在上面胡亂喊,喊到我沒有任何羞恥感為止。」


《寂靜的天空》加上《遷徙》,是HAYA樂團的一個重新開始。



我們還沒有毀滅這個世界,如果我們的心裡連愛都沒有了,我們就會滅亡。


HAYA的音樂相比現代性而言,與自然的連接和對人類天性的吟唱是其最重要的線索。而作為創作者之一的塔娜,打開其身體內創作的開關的,是她稱之為「疼痛」的感覺。


塔娜從小就生活在「一個跟天地自然很接近的地方」,血液裡流淌著遊牧民族的基因。她用「疼痛」來形容自己第一次與大地的連接——5歲的時候,父親把她拉到草原上,告訴她,以前這個是溼地的地方,到處都是野生動物。可是塔娜看著沙漠上僅有的幾棵草在奮力掙扎,第一次感到了疼痛。那時她想不明白這是為什麼,只覺得自己有點難過,而這難過卻是在心裡埋下了種子。


走到今天,塔娜仍然不覺得自己是在刻意為土地吶喊。她認為為天地歌唱是一個很恢宏的話題,它其實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


「如果崑崙山上的雪化了,我們又能獲得什麼好處呢?就像這次疫情把我們這麼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在對這個世界發揮著作用。」


這種「疼痛」生發於眼見的自然衰敗中,而即使身處於遠離自然的現代社會,這種「疼痛」也同樣存在,並依舊指引著塔娜的創作。


《瘋馬》一曲的靈感誕生於塔娜擠地鐵的時候。那天人出奇地多,塔娜戴著耳機,看著窗外的人山人海,以及地鐵裡每個人的臉龐,忽然遏制不住地想流眼淚。她想到了自己的家鄉,想到了那些山水,覺得自己身處的城市是一種蔓延的狀態,一種在吞噬世界的狀態。


所有的人都參與在這樣的一個人類製造的龐大的機器裡面在運轉,疼痛感再次襲來。



「我一說到大地母親,我就感受到疼痛,我想到我的家鄉,媽媽的草原上,柏樹已經開始因為化工原料開始枯死,爸爸的草原也很久沒有見到天鵝和野牛。當腦子裡的畫面和我眼前的畫面合併在一起的時候,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那天,塔娜一口氣把《瘋馬》一曲的歌詞在地鐵裡完成。歌詞中寫道:你將去尋找那早已被你丟失的自由和家園。


歌詞完成之後,成員們來到錄音棚裡,貝斯手Eric只覺得塔娜的情緒低落,在沒有看過歌詞的情況下,看著塔娜的樣子,寫出了那段悲慘的前奏。


塔娜曾經認為,學院派是對天性的一種消磨,而來到城市是與自然的一種割裂。但在城市裡生活了20多個年頭,她回過頭再去探索自己聲音的時候,發現在學校學到的東西並不是完全不能用。現在的塔娜不再把城市放在一個對立面上,看清了每個人都會被一個大的存在推著往前走,這是個體所沒有辦法控制的。


她現在不再急著否定任何事。而城市的生活讓她對天、地、人之間的關係認知更加清晰。「這些東西都會成為我反思自己、認識世界的一個路徑,它們是沒有區別的。」


她幾乎沒有寫過愛情主題的歌詞,連她自己也說不清楚為什麼,只要一寫歌,一定會帶著草、泥土、戈壁灘等意象。她將可能的原因歸結於「從小生活的環境留在身體裡的印記」,這個印記讓她沒辦法控制自己,只能寫出這樣的文字。在塔娜看來,這是一個局限,也是一個無限,同時也構成了HAYA音樂中最重要的靈魂。



有一次HAYA去加拿大演出,塔娜認識了一個印第安人朋友。他帶著團員們在加拿大看山,看天池,在湖邊祈禱的時候,塔娜剛發現他們的圖騰是老鷹,老鷹就當真飛到了她的上空。塔娜因此感受到了與他們在一起時的感動,一份和大自然的親近以及對生命應有的尊重。


在加拿大期間,這樣的感動一直持續著。「他們到處都是古樹,人和人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太美好了。 」


作為HAYA中唯一一個女性,似乎所有的靈氣與力量都最終匯聚在塔娜的身上。在這場採訪中,對話一度超越了當下和此處,向著更幽深也更深刻的地方延伸出去,讓人常有想要落淚的衝動。


「我最想傳遞的信息是愛,如果宇宙有一個真相的話,愛就是他的真相。不管是愛情、對土地的熱愛,到最後其實就是這一個字。終其一生,怎麼去愛,怎麼去愛家人,愛朋友愛自己,這個是我們所有人都一直在學習的事情,HAYA的音樂就是在表達它理解的愛。」


「你覺得有無法靠愛去解決的事情嗎?」


「沒有。如果沒有愛就沒有希望。 美好太稀有了,這個世界從未停止一天的戰爭,從來沒有過和平,美好也十分稀有,但唯獨人的心裡還有愛。我們還沒有毀滅這個世界,如果我們的心裡連愛都沒有了,我們就會滅亡。」


圖片來源:米未、HAYA樂團

相關焦點

  • 明日之子請回答:什麼是樂團?
    因為它提出了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什麼是樂團?節目已經播出了第四期,明日高校的學員們也用切身的行動回答了這個問題。01不被定義,才是樂團。沒有所謂常規,也不必循規蹈矩,野蠻生長的男孩有無數種可能,他們的音樂,他們組成的樂團,自然也不被定義。民族樂器不能融入流行樂團?閆永強告訴你:當然不是。感性思維和理性思維不能在樂團內共存?王江元和蘇文浩的組合不了解一下?
  • 訪從「樂夏」出圈的HAYA樂團:音樂讓我們與世界聯結
    圖說:HAYA樂團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攝 下同主唱黛青塔娜脫去細高跟盤腿唱起空靈天籟,打擊樂手寶音就地取材敲擊著貴賓室的柱子唱起蒙古歌謠,馬頭琴、冬不拉、吉他加入和鳴……在綜藝《樂隊的夏天》裡大放異彩的HAYA樂團,哪怕身居採訪間,也能把這裡變成廣闊天地
  • 嘻哈歌曲變中東風 HAYA樂團:我們能駕馭各種風格
    在最近的節目中,HAYA樂團改編王嘉爾的《Papillon》成為熱點話題,一首hip-pop蹦迪神曲,經過他們的改編後披上了中東風情的神秘色彩。2020年8月,網易娛樂來到《樂夏》錄製後臺,採訪這組有點不一樣的HAYA樂團。採訪時能感受到HAYA樂團對與世界音樂的嚮往,希望這樣的音樂被更多人聆聽欣賞,這也是他們這一次來樂夏的初衷。
  • 當上海音樂廳遇見《樂夏2》HAYA樂團,民族音樂將如何全新「變奏」?
    樂團一開始以蒙古族色彩鮮明的音樂風格為主,一路探索,嘗試,開拓。如今他們將不同疆域的民族音樂進行連接和融合,不但表現出高超的音樂演奏技巧,更上升到心靈層面。這讓樂團在週遊世界的巡演中,讓音樂超越了國界和語言,不分種族和地域地連接起了聽者的心。
  • 《樂夏2》:讓更多人聽到民族與世界的音樂,HAYA樂團做到了嗎?
    HAYA樂團近幾年出現在大眾的視野裡,比較有印象的就是他們參加湖南衛視的《我是歌手》第4季,而且是作為首發陣容參加競演。只是可惜的是,他們在競演完兩場後,因為兩場名次綜合排名較低,而最終被淘汰出局。猶記得HAYA樂團的那場競演曲目叫《飛翔的鷹》,雖然很有現場畫面感,但名次並不靠前,真是遺憾。
  • HAYA樂團改編《千年等一回》:我們不去比了,就是玩兒
    酸的硬核嗓音和小青的性格很像,有攻擊力、殺傷力,愛恨分明的感覺。」HAYA樂團這期節目9月12日播出。這一天,HAYA來到上海,為11月在上海音樂廳的音樂會打前站。在記者的呼聲中,他們即興合奏了一曲,就連音樂廳的柱子,都被他們當成了打擊樂器。
  • 「樂夏2」中被淘汰 HAYA樂團:只是一段旅程
    在一些小眾歌手的粉絲群體裡,一直有這樣的矛盾:想讓自己的偶像「出圈」被更多的人看到,卻又擔心太多的關注引來不必要的「 麻 煩 」,HAYA樂團的粉絲大概率會有這樣的感嘆。尤其是在《我是歌手》《樂隊的夏天2》等 HAYA參與的綜藝播出之後,這支帶有強烈民族色彩的「世界音樂」樂團,成為這方舞臺獨樹一幟的存在。  近日 ,HAYA樂團「遷徙」來蓉。
  • HAYA樂團談《樂夏》收穫:給了我們全新體驗
    來源:新浪娛樂HAYA樂團新浪娛樂訊 在熱門綜藝《樂隊的夏天》第二季中頗受觀眾喜愛的HAYA樂團,近日在上海音樂廳舉辦媒體採訪。當被問及樂團在節目中遇到的挑戰時,全勝認為HAYA主打以民族音樂為基礎的世界音樂,但《樂隊的夏天》給出了許多HAYA之前從未涉及過的挑戰,對整個樂團來說都是一次全新的體驗。在《樂隊的夏天》中的經歷也幫助HAYA開拓了更多的可能性。
  • 《貝多芬第九響曲》啟幕杭州愛樂樂團2020-2021音樂季
    9月22日晚,杭州國際音樂節中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系列音樂會的壓軸場,同時也是杭州愛樂樂團2020-2021音樂季開幕音樂會,在杭州大劇院歌劇廳舉行。作為杭州國際音樂節的音樂總監,同時也是杭州愛樂樂團藝術總監兼首席指揮,楊洋攜手中央歌劇院合唱團的歌唱家以及杭州愛樂樂團的演奏家,上演了貝多芬的合唱幻想曲和第九交響曲「合唱」。演出開始,指揮楊洋攜鋼琴左章登臺。音樂會上半場的《c小調合唱幻想曲》,曲式結構特別,是貝多芬獨一無二的創作。整首曲子歡樂輕快,左章和樂團配合得恰到好處。
  • 好喜歡HAYA樂團,無限可能,感覺燃爆了,被驚豔到了
    #樂隊的夏天總決賽##HAYA樂團樂隊的夏天#好喜歡HAYA樂團,樂夏真的讓我們看到了HAYA音樂的無限可能。不管是改編王嘉爾的《Papillon》還是與歌手Yamy合作的《崑崙山牧人》,或者跟超級斬合作《前年等一回》,他們通過跟不同的音樂人和音樂類型的結合,讓我們看看更好的可能性,呈現了音樂本來的面貌。
  • ...熱血樂團麋先生+2020驚喜巨獻樂團宇宙人搖滾臺中在線音樂節開唱!
    Yes娛樂7月20日訊 告五人、麋先生、宇宙人齊獻聲2020【搖滾臺中 ROCK IN TAICHUNG】,分別於7/17、18擔任「STEP UP ! 做夥勇敢!」在線音樂節演出嘉賓,三組樂團也透露將在2020年各自大放異彩!
  • 那年那兔那些事兒片尾曲《請你回答》背後的故事:緬懷王偉烈士
    那年那兔那些事兒片尾曲《請你回答》背後的故事:緬懷海空衛士王偉烈士,致敬時代英雄在各種出類拔萃的動漫作品中,《那年那兔那些事》以詼諧的畫風和引人入勝的動漫形象詮釋了中國近代的一系列重要事件,吸引了眾多網友的關注。
  • 樂團群像:當音樂響起
    東區文化宮,是各個樂團排練的場所,並不大的排練廳裡,緊張和激動兼有、不適應和歸屬同存,而音樂是屬於這裡的永恆主題。 樂團人是文化宮裡的常客,他們是在音樂裡汲取營養而成長的。當指揮棒壓下、合奏響起,一些屬於他們的故事也將繼續。
  • HAYA樂團成員談丁太升:他不像靠毒舌推廣名氣的人
    HAYA樂團成員談丁太升:他不像靠毒舌推廣名氣的人 時間:2020.09.13 來源:新浪娛樂 分享到:
  • 樂夏2:躁動時代難有「寂靜的天空」,這就是HAYA樂團當下的窘境
    分享好音樂,閒談鮮娛樂。原創文章,敬請關注。近日,《樂隊的夏天2》播出了復活賽「8進2」的比賽,結果大家也都知道了,最終是五條人樂隊與木馬樂隊獲得了晉級的名單。而後鯊樂隊、HAYA樂團、福祿壽樂隊等悉數被淘汰,就此告別了《樂夏》這個舞臺。
  • 湖南民族樂團招新啦 期待用音樂編織夢想的你
    (2020年1月14日晚,由湖南省歌舞劇院民族樂團擔任演奏的新春音樂會在長沙音樂廳上演。)均為資料圖)  星辰在線3月16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唐茜茜)民族音樂是傳統文化的體現,民族的聲音是歷史的迴響,綿長的音韻總是不經意間 「撩撥」我們的心弦。星辰全媒體記者了解到,湖南民族樂團因發展需要,現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嗩吶演奏員、打擊樂演奏員和樂團助理指揮,報名時間截至2020年3月31日。
  • 宇宙人||這個夏天裡請務必要擁有的樂團
    主唱鍵盤手/小玉 (林忠諭)吉他手/阿奎 (陳奎言)貝斯手/方Q(方奎棠)前貝斯手/A達 (陳威達)(現已離開)前鼓手/魏胖 (魏鴻柏)(現已離開)宇宙人未改組前是以混雜的音樂風格為主、有Funk、Fusion、Emo、Psycho、Blues、Rock。
  • 飛兒樂團、張鈺琪、錢正昊唱響武漢 2020由你音樂榜校園熱LIVE圓滿...
    作為主辦方的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以下簡稱:TME)旗下華語強公信力數據榜單——由你音樂榜(UNI-CHART)攜手最受歡迎的F.I.R.飛兒樂團,明日之子最強廠牌張鈺琪,人氣偶像錢正昊,偶像女歌手戴萌,騰訊音樂人趙政豪帶著他們的優質作品為武漢的樂迷們帶來了一場精美的視聽盛宴
  • 一家被遊戲耽誤的音樂公司,找上了倫敦愛樂樂團
    "音樂是一種語言,像一個魔法咒語。它在遊戲會讓玩家覺得被打動了,情緒被感染!讓他希望在這個世界裡多呆一會兒,好的遊戲音樂就應該要做到這一點!"6月11日上午10點,《原神》三測正式開啟,這款開放世界冒險手遊正式迎來最後的檢驗。說起《原神》,就不得不提起它的音樂。在這次三測前後,原神項目組分別發布了《原神》音樂共研計劃和音樂創作故事記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