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廓然大公」亦叫雙鶴齋,在福海西北隅,平湖秋月之西。佔地3公頃,是福海景區中一處最大的獨立園林。
雙鶴齋及南附抱廈,皆為5開間,卷棚頂,二體相連,甚為別致。廣場有鶴棚,附近有柳樹松林,「山禽諸鳥,遠近相呼」,也是仙鶴棲息之所。鶴在漢代就名列仙籍,成為仙人的騏驥,相傳老子即是馱鶴登仙的。鶴清遠、閒放,高雅,是文人隱士的愛物,多被吟詠。
特別是隱居西湖孤山,以種梅養鶴為樂的林和靖,名林逋,人稱他「梅妻鶴子」。其詩以風格淡遠見稱,他的「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至今傳為名句。與孤山梅花並稱的是和靖先生的放鶴亭,它原為元時儒學提舉餘謙所造。因為鶴這種飛禽,喜歡活動在平原水際或沼澤地帶,所以放鶴亭背山臨水,建在孤山之陰,裡西湖的邊上。雙鶴齋中的鶴棚也是結合這個特點建造的。
乾隆在位時,有12隻鶴曾經降臨這裡,乾隆視之為吉兆,並希望這些白鶴天天重返,因此朝廷的官員們就在這個地方製造了12隻不同姿態的金鶴來取悅乾隆。乾隆便建築了一座齋堂來擺放這些金鶴。
廓然大公為7開間,北有抱廈,向北突入內湖,東西各引出臨水遊廊;其它一些建築如芰荷深處等,也繞湖而設,並建有豐富的山丘、疊石、林木、殿堂、遊廊、山亭等,園林景色,齊聚於水庭之中,是一處獨特的水景園。
雙鶴齋的西北是規月橋,東北是綺吟堂。東山是方亭採芝徑,由爬山廊拾級而上;北面有迂迴的洞穴,經巖洞而出,有峭倩居,披雲徑,啟秀亭,韻石淙。西北為平臺,臨池是芰荷深處,北牆門外有天真可佳樓,西牆外有影山樓。雙鶴齋西是環秀山房,西北是臨湖樓。
廓然大公語出程顥《論定性書》:「君子之學,莫若廓然而大公,物來順應」。臨平湖,有江河下百川之意;乾隆之「山不讓土」,「水不擇流」,亦是胸懷博大,包容一切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