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成年人的崩潰往往都在一線之間,但是他們不會砸門摔東西,他們不會流淚或者歇斯底裡,突然就積累到了極致了,也不說話也不是真的崩潰,也不是不太想活,但是他也不敢去死。
成年人的世界裡,大家都在極力的隱藏自己的情緒,明明經歷了很多不為人知的傷痛,但是不敢任由自己的情緒肆無忌憚的表露出來,他明明就是已經被生活的種種刁難壓得喘不過氣來,但是他還需要依舊卯足了勁往前走。
步入成年人的行列,似乎意味著我們連崩潰的資格和權利都沒有,只是人撐久了,所有的煩惱積累到一起,心情壓抑到極點,所以在某個時刻一點,微小的事情就能帶動我們所有的委屈,讓我們面臨崩潰。
有的時候在想,如果將那一顆小心翼翼隱藏在強顏歡笑的痛苦積攢到了極點,在人來人往的街道上,會不會不顧形象的大哭了起來,但仔細一想現實生活中,如果不是心裡藏了太多委屈的話,有誰願意在人前落淚呢?
如果不是遭受太多苦楚的話,又有誰會輕易地暴露自己的軟肋呢?
請你相信生活是殘酷的,但他也是公平的,所以你們在發洩過後,要儘快的緩解自己的負面情緒,然後打起精神面對接下來要走的路,
02
你好,老朋友,見字如晤,五月的第二天,希望你與微風暖陽撞個滿懷。忽然想起了前幾日朋友圈一個老師解讀」格局」,原文太長我也就不複製粘貼,概括大意就是說:格局.其實就是站在三樓和十看到的風景。我看完覺得很是清明。
對啊,一個人的格局大小其實就是他所能看到的東西多少,站在十樓看到的風景涵蓋了三樓所見的風.景,但三樓無法去想像十樓看到的模樣。
一棵梧桐,你在三樓時覺得它生的那樣高大,甚至遮住了半邊天,可你爬到了十樓再來看這棵樹,這棵樹不過巴掌大小而已。
以前我也咄咄逼人,每次吵架都要分出對錯高低,因為那時候的自己,憑藉著學校學到的那一點點知識就覺得自己很厲害。後來啊,我照著鏡子覺得面相溫和許多,因為看的書越多,便越覺得自己渺小,知道一件事情可以分
成很多角度來看,不再執著於對錯,所以便越發柔和。
格局,不就是你心胸的大小嗎?現在見到那些咄咄逼人的人我也不會再去與他計較,我想,正如夏蟲不了語冰,他太年輕,見識的少罷了。
03
以前覺得,生活很簡單,誰都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無非是前往路上難了一點點,覺得被生活弄崩潰的,一定是以前那些不努力的人。
出來工作以後才知道,往往都是那些最努力的人才最容易崩潰,他們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知道他們自己前進的方向是什麼,他們不會在社會裡隨波逐流,就算是隨波逐流,也是往他們嚮往的方向走。
漸漸的選擇成為了社會中必須經歷的東西,但就算是選擇,也有一定的煎熬,不知道選擇錯誤的代價是什麼,也不知道成功以後的代價是什麼,我們會在這煎熬中失去耐心,也會在這煎熬的時間中開始沉澱,開始思考自己到底能做些什麼,而不是成為社會的廢物。
我們可以嘴上說的,生活好難,不想努力了,但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停下你行走的腳步,畢竟生活還有更好的明天啊,明天以後還有明天的明天,你也不知道哪一天是你的幸運日。
所以打起信心來別那麼快失去耐心,生活是用來擁抱的,而不是用來等待的,也要在一個合適時間認清自己,給自己一個準確定位,而不是麻木的重複著一天一天又機械的工作,過著機械般的人生,更不應該坐享其成,畢竟成果很是可以屬於很多個人,但你的未來只屬於你一個人。